託起生命重量的「鉛衣人」

2020-11-26 中國青年報

  山東省濟南市稼軒學校 呂思睿

  在白衣天使中,有個不為人知的特殊群體,被稱為「鉛衣人」。我媽媽就是其中的一員。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目睹了媽媽及其團隊的工作情景——

  他們穿著奇怪,頭戴鉛帽、面罩,鼻梁上架著一副寬大的鉛眼鏡,脖子上戴著鉛圍脖,上身穿著鉛馬甲,下身圍著鉛裙子,像古代戰士的盔甲。他們在無影燈下聚精會神地做手術,完全忘記了身上鉛衣的重量。雖然開著空調,冷氣十足,但額頭上的汗珠如豆大,卻顧不上擦拭。

  術後,媽媽的手術衣已經全部被汗水溼透,如果脫下來擰擰,都能擰出水來。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穿鉛衣?」媽媽告訴我,X線是把雙刃劍,是患者的福音,卻是醫生的「魔鬼」。X線對人體傷害很大,醫生必須要穿鉛衣防護。但為了手術方便,一些部位依然裸露在外,所以鉛衣只能防掉約50%的射線。剩餘部分會緩慢進入體內,造成免疫力下降、脫髮、癌變等傷害。由於長期穿20多斤重的鉛衣做手術,頸椎腰椎間盤突出便成為「鉛衣人」通常的職業病。

  媽媽也經常帶我去她們醫院的圖書館學習,使我有幸看到了這一幕——上到八十多歲的老教授,下至實習醫生,都手捧一本又一本厚重的醫學經典,鑽研獲取豐厚的理論知識和龐雜的臨床知識。技術難題阻擋不了他們奮鬥的腳步,他們在醫學的道路上精益求精。

  他們還經常開介入交流會,討論新技術。有時媽媽也帶我參加,儘管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他們那認真的神情,那種奮鬥的幹勁,無不感染著我。他們經常在會上做著詳盡的筆記,拍下病歷回去學習,休息時對病例進行激烈的討論……

  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正因為有這樣一群鉛衣人,奮鬥終生,替患者負重前行,才讓經受病痛的人們看見了暖暖的希望,才使無數個漆黑的夜晚被勇敢的星星照亮,才讓我們城市的呼吸無論晝夜都能順暢運行……

  「鉛衣雖重,但肩上有比鉛衣更重的託付,那就是生命的重量和患者家屬的信任。鉛衣重,重不過患者的生命;輻射大,大不過奮鬥的力量。」這是他們的回答。

  豐碑無語,行勝於言,雖然鉛衣人們沒有感天動地的豪情壯語,但他們,卻立足平凡的崗位,濃墨重彩譜寫救死扶傷、為醫學奮進的新篇章。

  讓我們向這群託起生命重量的「鉛衣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託起生命的重量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越是節假日,他們越忙碌,在千千萬萬個平凡的日子裡,他們用愛心和守護託起一個個患兒生命的重量。    近日,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走進焦作市人民醫院兒科一區,親身感受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的堅守和擔當。    全力以赴     託起患兒生命的重量    參加工作30多年的兒科一區主任馬衛東告訴記者,雖然兒科工作幹起來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但科室全體人員一直在全力以赴、盡善盡美的路上不斷前進……    2015年2月7日,4歲的陌陌全身浮腫,來到焦作市人民醫院看病,被診斷為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情況有所緩解。
  • 許重遠:關注受試者權益,託起生命重量
    許重遠:關注受試者權益,託起生命重量 2021-01-04 2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來身邊人|他們用青春扛起生命的重量~
    懷來身邊人|他們用青春扛起生命的重量~ 2019-11-14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命的重量"體現在救援的細節裡
    圖/中國政府網數日以來,江水壓在船艙上,船艙壓在生命上,生命壓在人們心上。所有的焦急與關切,首先是因為這些骨肉同胞生命的重量。要堅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這一原則是生命重量的彰顯,而生命的重量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的救援細節中。一些人獲救了,更多的生命還沉在水裡。在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救援中,需要這樣的救援原則支撐住生命的重量。
  • 嶽陽樓區:左手託起「防疫」生命線 右手狠抓「河湖」生命源
    通知要求,在確保各級河長辦工作人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組織各級河長巡河巡湖,紮實做好河道保潔、河湖水域岸線周邊菜地及建築垃圾清理、管網及化糞池常態化清淤,尤其要加強對無物業小區清淤工作的監管,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樓區河湖碧水長青,確保樓區人民生命安全線奠定堅實基礎。
  • 用希望,承載著生命的重量
    來源:健康界 希望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事物,因為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抗疫戰士們就像來自黑暗中希望的曙光,照進了患者的生命中,用他們的信念告訴大家要相信希望,相信只要眾志成城、抗擊風險定能打贏這場防疫戰。
  • 請看《生命的重量》
    生命的重量(吳冰老師下水文)作者吳冰老師在自家客廳人的生命過程,就是不斷探求生命真諦的過程,就是不斷增加生命重量的過程。生命的真諦在於探求人類進步與發展的規律和方法。孔子一生勞碌奔波,雖然沒有積累多少物質財富,沒有享受到奢華的物質生活,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但是,他同樣用自己心繫天下蒼生的濟世情懷和常人無法付出的執著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增加了自己的生命重量!被譽為中國當代保爾的張海迪,年幼時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四分之三的肢體處於癱瘓狀態。
  • 陽光融和醫院十二時辰,與生命息息相關的24小時!
    當你正在酣睡時在搶救室中,一名患者生命垂危陽光融和醫院急診科的醫護團隊正在和死神搶奪生命此刻已是夜深人靜星光點點,晝夜將替之際重症監護室裡的醫護人員堅守著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雞鳴破曉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未照向大地不分晝夜的介入中心團隊剛剛卸下重量近30斤的鉛衣,成功為一名心梗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
  • 冰冷湖水中,他託起生命之重
    等他靠近時,看見拉齊尼·巴依卡已經掉進冰水裡,正用力託起孩子,不停對他說:「救孩子!」木沙江·努爾墩趕緊脫下大衣,並讓呼救者——孩子的母親解下圍巾,系在一起,往水裡送。「當時,希望拉齊尼拽住後,能把他們拉上來。沒想到,稍一用力,腳下的冰面頓時開裂。」木沙江·努爾墩說,「落水的那一刻,我整個人一下就凍僵了,真不知道拉齊尼是怎麼堅持那麼久的。」回想那凍透骨髓的寒意,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
  • 《世界之間》影評:生命的重量是否按數量計算!
    這部電影提出了一個不算新鮮的道德命題:生命的重量是否根據數量來計算?一個人的生命是不是輕薄於六個人的?也就是,為了救一個他國姑娘,喪失自己6、7個同胞,是否值得的問題。這個問題顯然無解。如果救下姑娘,同胞安好,那是英雄主義;可是為英雄行為付出了同胞的生命做代價,這就有點兒審判的意思。
  • 人先天的和後天的生命是什麼呢
    重量分物質的重量和心靈的重量,普通人會把財利看得重於一切,聖賢會把功名看得重一些,修行者就會把心性看得重些,對名利的態度,這也是小人與大人的區別,但自性卻只有修行者才能了知,人活著有許多堆動人動力,有為了名利的、欲妄的...
  • 宅心仁厚託起「醫者仁心」
    醫院是單位,好多條條框框不能逾越,患者是生命攸關,不能應付馬虎。兩者都有自己的主張底線,過了底線無人敢承擔責任。所以,這種棘手的難題誰來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就昨天我們科的患者鬧事事件,就是一個教訓。有時患者可能有難言之隱,有時患者情緒低落萎靡,有時患者激動亢奮……作為我們醫生更應該理解寬恕忍讓,宅心仁厚慈悲為懷。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去體會理解。說話一定要講究方式和措辭!
  • 人死後還會有靈魂嗎?科學實驗證明:靈魂是有重量的!
    人死後還會有靈魂嗎?科學實驗證明:靈魂是有重量的!長生不老一直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從古到今不管是帝王還是平民,都寧願相信人死之後存在著靈魂,畢竟我們都希望人死之後依舊存在著意識,但是大部分對靈魂認知都是毫無根據的,幾乎沒有人願意用科學的實驗方式告訴我們真相。
  • 用愛和堅守 託起折翼天使的幸福夢
    30年裡,她堅守特教,把全部的愛和心血都獻給了這群特殊的孩子們,從風華正茂到霜染兩鬢;30年裡,她堅守初心,用專業和智慧服務特殊教育,從聽障教育、視障教育到培智教育;30年裡,她用愛和堅守託起折翼天使的幸福夢,展現著當代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她,就是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職業教育部主任、第三黨支部書記劉玉霞。
  • 感恩生命中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也總會有人,逆風而行,在風雨中,向著陽光奔跑,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前方,用身軀擋住危險,拼命護我們周全,做照亮自己生命的太陽,成為別人活著的希望。人這一輩子,若說什麼最珍貴,有人會說是金錢,也有人會說是地位。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切是那麼渺小和無力。
  • 怎麼算八字重量
    我們這裡所說的算八字就是算八字的重量,而八字的重量是由命主的生辰八字所對應的年、月、日、時的重量相加而來的,通常計量單位是以兩為基礎,這種方法被命名為稱骨算命法。稱骨算命法是由唐代的天文學家袁天罡所創建的,一直流傳至今,廣為所用。
  • 打撈紅軍遺骸「骨語者」:人骨鑑定就是與生命對話
    「骨語者」李法軍:鑑骨是與生命對話  紅色的桌布上,大大小小的人體骨骼碼放整齊,一名戴眼鏡、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左手託起一片頭蓋骨,仔細端詳著。李法軍正在進行骨骼鑑定工作。
  • 浦東濰坊社區有位「好婆」 一個人託起了一個家
    原標題:她,託起了一個家家裡為負擔醫藥費用也已心力交瘁,但這些困難都沒有壓垮袁鳳瑛,她從未放棄兩個最親最愛的人能夠康復的希望。值得欣慰的是,剛過完8歲生日的小宇既懂事也堅強,家人的支持和愛護讓他溫暖又積極地生活著。  小宇今年8歲,唇紅齒白、活潑可愛,如果不是坐在輪椅上,他看起來跟正常孩子沒有什麼異樣。可他幾乎不能輕易挪動,在輪椅上如果坐累了想換個姿勢,袁鳳瑛都是輕手輕腳地幫他慢慢移動。
  • 【河北戰「疫」播報】「白衣戰士」用愛與忠誠託起生命之重
    長城網訊(記者胡曉梅 鄭白 曾絲雨 見習記者李皓 周黎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疫情面前,河北廣大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挺身「逆行」,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帶給別人,築起了一道守護生命安全的堅強防線。
  • 生命的重量,到底是蘊含著什麼?
    我揉揉惺松的睡眼,嘴裡咒著打德律風來的人,正要接時,卻已經被他人接起。我看了看,便鑽回被窩中補眠。過了一下子,德律風又響了,此次連身邊的姐姐也被吵醒,我憤怒地要去接德律風,但照樣被他人接起了。我又躺回床上,姐姐也由於被吵醒,索性起床籌備去上學。我拿起了時鐘,如今才六點十七分,究竟是誰在這個光陰打來,正在料想的時刻,媽媽不知什麼時刻已站在我的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