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社融不及預期怎麼理解?

2021-01-15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特約作者 郭強

中國人民銀行周二公布了2020年的社融數據。總體來看,12月份,社融增量不及預期,增速見頂的概率較大。

央行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821億元,低於11月的2.13萬億元,也低於Wind宏觀預測中的2.18萬億元。12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增速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二個月回落。

分項數據看,12月新增人民幣信貸1.26萬億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的1.2萬億元。其中,居民戶貸款同比少增824億,這可能和疫情反彈之下人們消費意願下降有關;企業貸款同比多增1709億,其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522億,表明企業投資意願仍維持樂觀,這也印證了工業增加值的持續恢復和製造業投資的逐步回暖。

非標融資是拖累社融不及預期的一大因素。12月,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承兌匯票等都出現萎縮,尤其是信託貸款的萎縮達到4600億元,遠高於去年其他月份。2020年三季度以來,央行對宏觀槓桿率態度的變化——從之前的允許上升到保持穩定——限制了表外融資規模的增長。

此外,企業債券融資也是拖累社融的主要因素之一。繼11月企業債融資環比下滑62%後,12月企業債券融資進一步下降49%至442億元。10月以來,多家大型AAA級國企相繼發生信用債違約。特別是部分違約事件被市場解讀為「惡意逃廢債」,引發信用債市場巨震,導致很多企業尤其是評級虛高的弱資質國企、城投公司和地方中小銀行的融資難度加大。往後看,伴隨經濟復甦,貨幣政策也由前期的危機應對模式逐步回歸常態,融資條件邊際收緊,未來企業信用違約風險可能逐漸顯現。

貨幣供給方面,12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

12月M2-M1剪刀差大幅反彈,至1.5%,前值為0.7%。儘管M1的下滑幅度較為明顯,但從全年水平看,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這裡的M1下滑還不能直接判斷為趨勢的拐點,也不能直接理解為企業的經營活動出現收縮,12月本身就會出現經營活動的季節性回落,而海外疫情的失控、地產企業和城投融資的收緊、以及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的走弱,都會影響企業的活期存款。M2的回落,一是去年前幾個月的高基數,二是此前監管要求商業銀行於2020年年底前將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壓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M2回落或與此也有一定的關係。

全年看,根據央行初步統計,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比上年多9.19萬億元,基本符合央行此前35萬億目標的提法。

在疫情衝擊的2020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呵護是有目共睹的。但隨著經濟的企穩和信心的逐步恢復,政策呵護的力度必然會逐步回歸。今年的財政赤字相比去年必然會有所回落。

財政方面,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2021年要合理確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保持適度支出強度,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要擴大財政資金直達總量及範圍,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安排。預計今年財政赤字率可能降至3.3%左右,對應的財政赤字約3.65萬億元左右,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也或較2020年有所減少。儘管央行多次重申貨幣政策的連續性以及「不急轉彎」,但適當的退出應該是可以預見的,除非疫情的衝擊再次超預期。

展望2021年,社融增速放緩是大概率事件 。中央對於宏觀槓桿率的控制和投資者對信用債市場的信心回落,均會構成對社融的拖累。

周二央行金融數據公布前,債券期貨收漲,可能也是市場對社融回落會拖累經濟的反應。後期需要持續關注疫情對經濟的實際衝擊;關注信用債尤其是城投和房地產企業的到期償付壓力對企業債券融資的影響;關注股票市場持續過熱是否會進一步引發貨幣環境的收緊。

相關焦點

  • 花長春:關於社融低於市場預期後的社融和貨幣政策走勢五點看法
    摘要第一,新增社融1.72萬億,基本符合我們預期,但低於市場預期(國君:1.8萬億;市場:2.17萬億)。我們已經在9、10月不斷強調社融拐點正在顯現。第三,展望一季度的社融走勢:受政府債券發行、房地產信貸佔比新規的影響,社融增速在1-3月份將可能逐漸回落至12.7%、12.6%和12.3%。我們強調下這些放緩都非貨幣政策收緊所致。第四,展望貨幣政策走勢:12月社融低於市場預期,而且後續在貨幣政策不收緊的情況下仍然持續放緩,強化了我們關於貨幣政策「緩退出」、「前松後緊」的觀點。
  • 國君宏觀 | 關於社融低於市場預期後的社融和貨幣政策走勢五點看法
    預計一季度社融增速將受政府債券發行減少等影響而回落至12.3%,但流動性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節奏「前松後緊」,但降準可能性不高。   第一,新增社融1.72萬億,基本符合我們預期,但低於市場預期(國君:1.8萬億;市場:2.17萬億)。我們已經在9、10月不斷強調社融拐點正在顯現。
  • 央行為何選擇晚間公布不及預期的信貸社融數據?
    言歸正傳,下面我們來看昨天晚間公布的社融和信貸數據:先來看信貸數據。12月份M2同比增長10.1%、M1同比增長8.6%。 由於央行沒有公布12月份具體的信貸數據,所以老書只能猜測,原因有二:一是因為12月份因為做帳的需要,導致部分活期資金回流了銀行系統;二是監管層規範各類小額信貸平臺,所以就出現了M1環比增長下滑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又在12月份的市場走勢中表現了出來。按照這個邏輯來分析,1月份的信貸數據應該會比較靚眼。具體推測對不對,2月份的時候我們再看。
  • 2019年10月貨幣信貸數據點評:網際網路貸款收緊影響顯現
    來源:格隆匯作者:興業研究郭於瑋、魯政委來源:魯政委的世界觀10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6613億,不及市場預期。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同比顯著下降是新增貸款不及預期的重要原因。M1同比3.3%,前值3.4%,市場預期3.8%,我們的預測值為3.9%。M2同比8.4%,前值8.4%,市場預期8.4%,我們的預測值為8.5%。1、網際網路貸款收緊影響顯現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為6613億,較去年同期低357億,顯著低於市場預期。貸款餘額增速隨之下降至12.4%,較上月降低0.1個百分點。為什麼新增貸款規模會不及預期?
  • A股夜報:社融增速不及預期 信用擴張已見頂?「神車」再現 中字頭...
    透視龍虎榜:巨力索具10天8板北向資金大買19億TCL科技昨日晚間,央行公布12月社融數據顯示,社融增速首次超預期下滑。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12月新增社融1.72萬億元、同比少增4,821億元;存量增速13.3%,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 業績不及預期,股價仨月腰斬,機構吹捧的吉比特難以為繼
    來源:富凱財經作者|川扇假1月12日午盤,吉比特暴跌8%,收於304.03元/股,短短3個月間股價已經腰斬。作為A股主板非借殼獨立上市的遊戲公司,吉比特上市以來便是百元以上的高價股,被很多人比喻成「遊戲界茅臺」,在疫情影響下,吉比特在去年8月衝上671.60元/股的歷史高位。
  • 大唐發電:受減值拖累 2019年盈利分紅不及預期
    公司2019 年盈利及分紅均低於我們和市場預期,主要受制於:1)24.60 億元大額資產及信用減值損失拖累,其中包括對子公司氧化鋁生產線計提的12.58 億元固定資產撥備,以及部分燃煤機組關停造成的影響;2)燃料成本降幅不及預期,煤價下行環境下公司單燃2Q19~4Q19 仍基本維持;3)公司2019 年有效稅率、少數股東損益佔比提升較大,我們預計與各機組盈利結構變化有關。
  • 光大證券:12月金股組合盈利4.39% 1月薦股名單出爐
    【金股復盤】2020年12月,光大證券推薦的金股組合收益率4.39%,在30家券商中排第18名,收益率最高的3隻股票分別為中國中免、通威股份、桐昆股份,月漲幅分別為46.2%、24.81%、4.46%。報告詳見《券商12月金股組合"戰績":國金證券17%奪冠 國聯最差》。以下為光大證券1月的金股報告:大勢研判:盈利驅動下震蕩上行,但阻力仍然較大。
  • 債市一致預期的形成與應對
    對明年的一致預期已經形成債券市場是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容易形成一致性預期,目前利率先上後下、上行空間有限幾乎成為投資者對於明年債券市場走勢的一致預期。首先,基本面預期前高后低,原因在於:(1)基數效應下,GDP增速逐季回落。(2)明年社融增速大概率回落,高點可能在今年10月份已經出現。
  • 商業貿易2019年10月社零數據點評:「雙十一」致消費滯後,豬價拖累...
    0.7pp10月社零增速7.2%,環比下滑0.6pp,低於我們的預期,主要系汽車銷售數據不及預期,以及「雙十一」帶來的消費滯後超預期。9月份必選品中的各個品類小增速均有小幅下滑,其中糧油食品下滑1.4pp至9%,推測系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的銷售量的下滑;日用品穩定在12%,增速仍然在高位,但11月日用品的增速可能還會再提升。4)品牌手機集中出新推高通訊類增速,雙十一影響家電、家具銷售。近期蘋果、華為等一線品牌集中推出新產品帶來通訊器材商品銷售增速持續提升至22.9%高位。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增三成 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57%的海歸薪資不及預期。海歸就業首選城市仍是京滬,深圳、杭州和廣州位列三到五位。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增長33.9% 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8日電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
  • 鴻盈科技期貨:「恐怖數據」不及預期,金銀短線波動不大
    鴻盈科技期貨:「恐怖數據」不及預期,金銀短線波動不大今晚素有「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7月零售銷售月率公布,錄得1.2%,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且差於市場預計的1.9%,而前值從7.50%修正為8.4%。 數據表明7月份零售銷售增速放緩,扣除汽車和汽油外的需求料將更加疲軟。
  • 1993-2019年12月A股表現(統計數據)
    股市統計(可操作性統計)序號起始時間終止時間當時大盤所處狀況12月 A 股12月不可操作(次數)12月比如PMI、社融對國內經濟有一定的前瞻指示作用,PMI、社融超預期可能會提振市場情緒,而CPI、PPI可以觀察物價的走勢,尤其是PPI對周期板塊有較強的指示意義。從披露時間來看,PMI是當月最後一天披露,而CPI、PPI、進出口、社融、社零、固定投資等數據要到第二個月7-15號左右披露。
  • 滬銅注重節奏性 警惕預期差
    ,電網訂單滑落,需求不及市場對於旺季的期待,再加上南美洲疫情逐漸趨向平穩,供應壓力緩解,旺季效應不明顯疊加供應修復導致銅價喪失了此前的上漲動力,於這期間持續橫盤;11月開始,海內外經濟保持強勁修復動力,美總統更迭,疫苗進展突破,均提振了市場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對於復甦時期下周期品價格上漲的預期驅動了銅價再次強勢上行,同時此期間銅市庫存下降,現貨高升水,基本面也推動了銅價走強,基本面支撐疊加預期走強推動了這一輪銅價的上漲
  • 管濤:對貨幣政策看法分歧較多,預期引導任重道遠
    被低估的跨周期調節去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除定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還提出要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會議提出跨周期調節的重要背景是百年一遇的疫情大流行和經濟大停擺。
  • 本周資金面平穩,MLF續做不及預期,期現貨震蕩偏弱|債市綜述
    來源:Wind資訊// 債市綜述 //1月15日,MLF續做不及預期疊加止盈施壓,債市大跌。央行1月15日開展5000億元MLF操作(含對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TMLF到期的續做)和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持平上次。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本月MLF操作利率不動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也體現了近期監管層強調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持續激發市場體活力的基本內涵。近期短期市場利率保持穩定,預計本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報價將大概率保持不變。
  • 業績不及預期 開年多隻基金密集清盤
    業績不及預期開年多隻基金密集清盤1月16日,鵬華基金髮布公告稱,根據基金法、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和基金合同有關規定,鵬華興合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出現了基金合同終止事由,鵬華基金應當在上述事由出現後按照約定程序終止《基金合同》,無須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
  • 一文讀懂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M2社融增速不宜再設數字目標
    人民幣貸款增19.6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34.86萬億元……繼日前發布2020年金融數據後,1月15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出席國新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