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貨幣信貸數據點評:網際網路貸款收緊影響顯現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格隆匯

作者:興業研究郭於瑋、魯政委

來源:魯政委的世界觀

10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6613億,不及市場預期。其中,居民短期貸款同比顯著下降是新增貸款不及預期的重要原因。由於網際網路貸款監管收緊,網際網路貸款在商業銀行操作層面的管理難度上升,引起10月居民短期貸款同比減少1284億。而企業中長期貸款連續三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因此,10月貸款不及預期更多地反映了監管收緊的影響,而非經濟下行的風險。在網際網路貸款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需要密切關注短期消費貸不良率上升的潛在風險。

雖然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但10月M1同比和M2同比分別小幅下降和持平,並未出現回升。這與兩方面因素有關。第一,10月信貸與社融增速均出現放緩,使貨幣增長放慢。第二,2019年以來企業存款數據呈現出季出首月偏低、季末月份偏高的特點,導致10月貨幣同比增速未能回升。

2019年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613億,前值1.69萬億,市場預期8000億,我們的預測值為7400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6189億,前值2.27萬億,市場預期9500億,我們的預測值為7300億。M1同比3.3%,前值3.4%,市場預期3.8%,我們的預測值為3.9%。M2同比8.4%,前值8.4%,市場預期8.4%,我們的預測值為8.5%。

1、網際網路貸款收緊影響顯現

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為6613億,較去年同期低357億,顯著低於市場預期。貸款餘額增速隨之下降至12.4%,較上月降低0.1個百分點。

為什麼新增貸款規模會不及預期?從新增貸款的結構來看,居民貸款增長放緩是新增貸款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10月新增居民貸款4210億,同比減少1426億。企業貸款同比雖然也出現下降,但降幅僅241億。而在居民貸款之中,短期貸款降幅較大。10月居民新增短期貸款同比下降1284億,中長期貸款同比僅減少143億。因此,居民短期貸款同比大幅下降是貸款規模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

居民短期貸款減少可能與近期網際網路貸款監管收緊有關。10月12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於規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類業務及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範北京銀保監局轄內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類業務。我們在10月14日發布的報告《銀行網際網路貸款,還有的做嗎?》中指出,《通知》從立足本地原則、增加資金用途管控要求、禁止與存在問題的科技企業合作和要求總行層面名單制準入四個方面提高了網際網路貸款在商業銀行操作層面的管理難度。該通知雖非全國層面發文,但可能具有很強的導向性。網際網路貸款監管趨嚴可能對個人短期貸款形成衝擊,使10月個人短期貸款明顯下降。

企業貸款的表現則好於居民貸款。10月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2216億,同比增加787億,連續三個月維持正增長。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由負轉正可能是交通運輸投資企穩的信號。

從這個角度來看,10月貸款不及預期所反映的更多是監管收緊對消費貸的衝擊,而非經濟放緩的信號。由於居民短期消費貸款的借款周期較短,部分消費貸可能需要滾動再融資,網際網路貸款收緊可能帶來短期消費貸不良率上升的風險。歷史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比例與居民短期消費貸增速之間存在一定的反向關聯。

2、社融不及預期的背後

10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6189億,同比減少1185億。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結構變化是新增社融較低的重要原因。10月金融機構新增貸款6613億,但其中1123億是非銀貸款。而社融僅統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持,因此10月社融中新增人民幣貸款的規模僅5470億,明顯低於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總規模。

從表外融資來看,信託貸款降幅已經趨於穩定。7月以來信託貸款每月降幅穩定在600億至700億的區間之內。10月未貼現票據和委託貸款的規模有所下降,但降幅均未超出季節性因素可以解釋的範疇。

此外,10月人民幣對美元出現升值,外幣去槓桿的步伐隨之放緩。10月外幣貸款降幅收窄至10億,較上月提高430億。

3、M1與M2同比雙雙回落

10月M1同比與M2同比增速分別為3.3%和8.4%,其中M1同比較上月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M2同比則與上月持平。

在同比基數較低的情況下,10月M1與M2同比增速並未出現上升。這可能與兩方面因素有關。第一,10月信貸與社融增速均出現放緩,可能使貨幣增長放慢。在存款中,居民存款同比增速下降0.3個百分點至14.1%,是拖累10月M2增長的主要原因。居民存款同比增速的放緩可能與短期消費貸減少有關。第二,2019年以來企業存款數據呈現出季初首月偏低、季末月份偏高的特點,導致10月貨幣同比增速未能回升。由此來看,11月與12月M1同比增速可能出現回升。

相關焦點

  • 上海10月信貸下滑背後:消費貸風向突變,住戶貸款結構再調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個人住房貸款依舊在攀升,汽車消費貸款增速由負轉正,而消費貸勁增的局面被打破,儼然風光不再。 上海10月人民幣信貸情況不及預期。11月14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了《2019年10月份上海貨幣信貸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0月份人民幣貸款減少80億元,同比多減64億元。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7.3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個百分點。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而企業貸款減少。
  • 2020年12月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 「一...
    主要由居民房貸構成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出現多個月以來的首次同比少增,表明前期出臺的房地產金融監管措施正在產生效果。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同比較大幅度的多增勢頭,則顯現了政策面對製造業投資支持力度。近日出爐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引發市場普遍關注。
  • 房地產貸款「兩道紅線」,會影響老百姓買房嗎?
    ,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40%、27.5%、22.5%、17.5%和1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則分別為32.5%、20%、17.5%、12.5%和7.5%。據多家券商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6月底,在35家上市銀行中,大部分銀行符合管理要求。例如,交通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為26.5%,遠低於該檔40%的上限。「這是個長效機制的文件,不代表收緊也不代表放鬆,就是代表有個規範。」
  •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2019年4月25日)_中國政府網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2018年四季度,大型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貸款平均利率較一季度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自2018年9月以來已連續六個月下降。
  • 12月中長期貸款同比居民少增、企業多增:「一少一多」傳遞什麼信號
    □ 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同比較大幅度的多增勢頭,則顯現了政策面對製造業投資支持力度。近日出爐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引發市場普遍關注。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積極變化是,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壓降房地產相關融資、支持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結構性特徵進一步顯現。
  • 花長春:關於社融低於市場預期後的社融和貨幣政策走勢五點看法
    我們已經在9、10月不斷強調社融拐點正在顯現。第二,社融低於市場預期主要源於「技術性」因素而非政策收緊所致:(1)非標融資同比多下降5,920億,主要受非標產品到期和資管新規到期影響;(2)企業債同比少發行2,183億,主要受前期信用違約事件而導致市場階段性緊張。當前市場利率維持低位,流動性比較寬鬆,可以斷言社融低於市場預期並非貨幣、信用收緊所致。
  • 國君宏觀 | 關於社融低於市場預期後的社融和貨幣政策走勢五點看法
    預計一季度社融增速將受政府債券發行減少等影響而回落至12.3%,但流動性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節奏「前松後緊」,但降準可能性不高。   第一,新增社融1.72萬億,基本符合我們預期,但低於市場預期(國君:1.8萬億;市場:2.17萬億)。我們已經在9、10月不斷強調社融拐點正在顯現。
  • 天風證券:1月天量信貸之後 2月金融數據好麼?
    摘要 【天風證券:1月天量信貸之後 2月金融數據好麼?】2019年1月4.64萬億的天量社融助推了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開啟了牛市之門。當前,市場對於2月金融數據較為關注,數據好壞對市場情緒或有影響。
  • 九卦| 寬鬆貨幣政策要退出了嗎?
    到2011年年底,把好流動性總閘門目標得到較好實現,貨幣信貸增速平穩回調,經濟運行平穩,初步遏制住了經濟過熱的現象。於是,在2011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就刪除了「把好流動性總閘門」的提法。  此後,「總閘門」多次被提及。  2013年一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增長較快。
  • 李超:12月數據預測:經濟持續強勁復甦
    2019年12月新增信貸1.14萬億,我們看2020年12月仍能同比多增的主要原因在於:1、信託貸款監管強化使得部分融資需求轉向表內;2、企業信貸需求仍然旺盛;3、表內票據預計有近4000億的淨增量,主因表內信貸有所收縮的情況下,企業年末發放獎金等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更有意圖通過票據貼現的方式獲取資金。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來源:央行原標題: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二0一九年第三季度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9 年 11 月 15 日 內容摘要2019 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紮實推 進,投資緩中趨穩,消費、就業總體穩定,物價上漲結構性特徵明顯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
    來源:一財網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向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匯報2019年上半年貨幣政策執行情況。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額為2000億元,期限為1年,利率為3.3%。7月19日,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9)》。
  • 你關心的2021年貨幣政策是否會收緊的回覆來了
    1月15號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對2020年的金融數據進行了講解,同時也透露了未來經濟政策的走向。央行:2021年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早在2020年年末央行就多次發聲,2021年要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12月社融不及預期怎麼理解?
    央行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821億元,低於11月的2.13萬億元,也低於Wind宏觀預測中的2.18萬億元。12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增速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二個月回落。分項數據看,12月新增人民幣信貸1.26萬億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的1.2萬億元。
  • 開放式銀行理念「全新出擊」,貸款業務的健康發展!
    ,加快零售業務的轉型和發展,畢竟我們缺乏客戶獲取場景,兩個缺乏流量,三個缺乏風險控制數據積累,但網際網路貸款機構可以填補我們的空白, 面對開放銀行的趨勢,傳統銀行需要主動轉變經營思維適應時代發展;更加關注客戶體驗,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拓展銀行產品和服務的品類,獲得多元化的收入;從傳統的金融服務收入向平臺服務收入轉變。
  • 央行重要發聲 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有了新表態
    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企業融資等有了新表態2021年,貨幣政策怎麼走?房地產金融政策有哪些變化?人民幣匯率走向如何?小微企業融資政策成效如何?1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央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等就上述市場熱切關注的話題,做出了回應。
  • 顏色解讀宏觀經濟數據:2021GDP增速或達8% 貨幣政策或在兩會後逐步...
    我們認為,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漸修復,貨幣政策已回歸常態化,並已基本實現了全年目標。寬鬆高峰已過,貨幣政策將在春節前維護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邊際收縮,貨幣政策或將在兩會過後逐步收緊。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一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18%左右,全年GDP增速或將達到8%。
  • 周末這些消息或將影響股市(附新股日曆+機構策略)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67萬億元,同比多增6440億元。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12萬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747元人民幣。點評:總體看,6月主要數據指標符合市場此前預期,並無太多超預期的表現,顯得有些波瀾不驚。不過,分細項看,一些結構性數據的細節仍值得分析。
  • 2020信貸ABS市場總結
    截至2020年末,存續信貸ABS規模約為15,900億元,約佔信用債市場存量的1.4%(2019年為1.5%),存量佔比略有下降。2020年11月以來,受個別AAA級信用債違約事件影響,債券市場發行量下滑,但信貸ABS不減反增,11、12月發行單數(77單)佔比全年達42%,接近去年同期的1.5倍,在債券市場表現亮眼。
  • 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
    1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央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等就上述市場熱切關注的話題,做出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