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從古傳承至今,經歷了數千的積累和沉澱,已經不單單是一門藝術,還綜合了宗教歷史等多元化的傳統藝術形式。可以說書法伴隨了我國文化的發展,也是文化和歷史的見證者。
我們學習書法不僅要學習其中的技巧與書法知識,也要學習書法的文化底蘊,孫過庭在《書譜》中曾說道:「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意思就是書法要跟隨時代,並且古人的一些陋習也要適當的拋棄。
書法在當今社會可以說非常盛行了,尤其是江湖書法和醜書層出不窮,為了熱點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也把書法當做了他們譁眾取寵的手段。
所謂的書法圈也時不時的流行起奇怪的東西,用朱墨創作就是最讓人不解的事情。
朱墨也就是紅墨水,大家都知道書法的用墨都是黑色的,紅色雖然少見,但是在古代並不是沒有,可是現代的盛行可以說是一種歪風邪氣了。
觀賞過書法展覽的朋友應該了解,什麼樣的作品最吸人眼球,如果在千篇一律都是白紙黑字的書法作品中,一幅朱墨作品,可以說會引來無數人的圍觀。
但是就如同上文說的,學習書法不應該只學習形式,還要學習底蘊。
用朱墨寫字也叫做「丹書」,在古代沒有現在這麼顏色豐富的墨水,朱墨使用的是我們常說的硃砂,而硃砂也叫做丹砂,所以稱為「丹書」。
我國曆朝歷代都有丹書不詳的說法。這不詳也就是不吉利的意思,丹書大多用於統治階級和宗教之中,日常生活是極為忌諱使用的。
或許有人會說,古代忌諱用,到了現在為什麼還要忌諱呢?
古人在創作丹書作品時,往往都是在特定的場合,切記不可以亂寫,我們在看到電視劇上,人們常常因為一些憤怒的事情咬破手紙這遺書或者是訴狀,所以用紅筆寫字是存在不好的寓意的。
在一些宗教中,用黃紙畫硃砂符,有驅邪的作用,但是也有祈福的作用,多用於對亡人而言。所以我們看到的關於宗教作品的書法作品,比如抄錄一些經文,都是用丹書的。
古代很多官府經常用紅色寫犯人的名字,並且犯人斬首的時候插牌上也是紅色的字更不用說了。在古代有一個人祖上有人犯罪了,他也成為了奴隸,沒有地位,他的奴隸身份記錄在丹書上。
中國人對於紅色的熱衷,是因為我們民族對血液的敬畏之心,紅色是中國的圖騰色,是中國至高無上的權利的象徵,據古代文書記載「(洪武)三年,禮部言:『歷代尚異。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飾黃,旗幟赤。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 周、漢、唐、宋,服 色 所 尚,與 赤 為 宜。』從之。」但是到了明代,官府禁止平民使用紅色墨跡。所以紅色成了為上級對下級的象徵。
在書法的範疇來說,書丹大多出現在碑文上面,許多碑文在篆刻之前,都要用硃砂把內容撰寫在上面,之後再進行篆刻,而這些碑文大多用在寺廟或者作為墓誌。
綜上來說,丹書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繼承傳統的分時間分場合的使用,不是為了譁眾取寵,真真正正的為了弘揚傳統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