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太歲,顧名思義是朝拜「當值太歲」的一種儀式,最早源於道教科儀(法事),因此可以說「拜太歲」是道教專屬科儀。
拜太歲這事兒可以說是最早君主輪替制度,十二生肖輪流坐莊,一生肖一年,正所謂:風水輪流轉,老大輪班做。

以2020年為例,這年太歲 是「庚子」,庚子就是老大,有些生肖跟「子鼠」氣場不對付咋辦?這事不能涼拌,咱得主動求和,向領導表明心意:你是老大你最大,雖說領導你長得比較猥瑣,但氣質好、才華出眾!(這彩虹屁還可以吧,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可咱都是普通老百姓,人家太歲是一種「氣場」,咱說人話祂也聽不懂,說鬼話咱自己都不信,怎麼才能跟「太歲」表達心意呢?
這時候就需要道門來做一個儀式,通過焚香、打表,把咱們的心意進行「翻譯」,代為傳達。
可是人家道門也是個大宗派,每逢年節去拜一個動物形象總是挺彆扭。於是將歷朝歷代有名望、貢獻、成就的名士、將軍「封神」上榜,成 為了「六十太歲星君」帶鹽人(代言神)。

這段咱用比較隨性的言辭講述了拜太歲是什麼意思,並非不尊道門,而是讓大家能夠輕鬆的去理解什麼是拜太歲。
實際上拜太歲的機理比這複雜得多,咱畢竟不是講學,大家也不是來學習的,所以用一種簡略的方式講解下就可以了。
通過這段講述大家也能夠明白一個問題:在家拜太歲是不太靠譜的。因為拜太歲比較重要的是道門科儀,通過這個科儀來表達一種對太歲友善的意願。

道門比較牛掰的地方在於通過科儀把這種氣場加注於拜太歲的人,相當於給信眾一個標記,這樣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可能與太歲發生直接衝突。
雖說大眾將「太歲」神化了,實際上「太歲」是一種自然氣場,例如2020庚子年屬水,這個大氣場之下,生肖屬火的人(馬)自然受到克制 。
拜太歲的目的是通過道門科儀給自己氣場打上一個標籤:我喜歡你,我對你(太歲)沒惡意。這樣當年「太歲」這個大氣場起碼不會主動找你麻煩。
拜太歲最重要的目的是避免與當值太歲起衝突(人的氣場和整個大環境氣場相比太渺小,雞蛋碰石頭這種行為不可取),不要把拜太歲當成催財旺運的法事,這點要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