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承認,幾乎每個老司機都經歷過
「一個人,一根煙,車停樓下坐半天」
下班把車停在樓下不回家,自己在車裡暗戳戳的做點什麼
做啥子?啥子事情是不能回家當著老婆孩子做的?
——「怎麼現在男人都這麼矯情,趕緊回家躺著玩多開心」
——「下班遲遲不回家,躲在車裡,肯定有貓膩」
這時候女性朋友基本都會腦補大戲之
這麼想的肯定不在少數,當然真有貓膩被當場擒獲的不算
所以,老司機們不回家在車裡呆著,到底在幹啥?
聽聽知乎高贊回答裡他們怎麼說:
「在車子裡面,我可以日行千裡, 可以一馬當先,可以是超人,可以是大聖。但一下車,一進家門,我便是兒子、是老公、是爸爸,有囉嗦、有期待、有羈絆。
雖然這些都是甜蜜的、幸福的,但偶爾也是一種負累。所以,當我在車裡的時候,我有另一個世界,另一個身份,我能大鬧天宮,也能是翩翩君子,而讓我終於來到樓下,來到兩個世界的分界線的時候,請允許我多待一會兒。」
「在車裡還是我自己,打開車門便是柴米油鹽。」
「哪有那麼多矯情,只是喜歡的歌沒放完或者郭德綱聽了一半。」
......
畫風似乎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
說好的在車裡搞事情呢???
目測男同胞們把獨自在車裡當成了一种放松減壓的方式
其實在這件事上,男女是一樣的
在車裡獨處的時光,並非男性獨有↓↓↓
這突如此來的扎心怎麼回事?
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講,你可能會感覺好一些
這其實是領域學(proxemics)的「勢力範圍」問題。
當一個人車在裡,車就是人勢力範圍的延伸,一個人隨著汽車的體積,勢力範圍延伸的更廣,所以「路怒症」就是新的勢力範圍遭到其他車輛入侵,導致的心裡不適。
簡單點說,如果你不開車,身邊所有陌生人都往你身邊擠,你很快會感覺不舒服,繼而憤怒起來,原理和路怒症是一樣的。
面具、化妝、汽車、摩託車,都是強化勢力範圍的工具。物品強化你的勢力範圍,帶給人的氣場也就更具活力,看起來你也就光鮮奪目,信心滿滿。
比如:
持刀搶劫的勢力範圍,和持指甲刀搶劫的不一樣;
拿小白手槍上戰場的,跟掂98k橫掃千軍的不一樣;
開奇瑞qq上街的,跟開賓利上街的也不一樣。
再比如超級英雄——超人
當他要拯救世界的之前,會先找個電話亭,換上紅鬥篷,套上紅內褲,才能成為超人。有心理學家分析說超人到電話亭是因為在電話亭可以與親近的人交流,獲得情感上的支持,是一種類似於回歸母體的安全感。
潛意識表達出來就是:超人進了電話亭,叫兄弟,告訴家人,尋求感情慰藉,激發超能力,面對危機,解決問題,電話亭就是超人強化勢力範圍的場所。
同理,你的車強化了你心理上的勢力範圍,當你熄火後享受車裡的安全感,舒適感,就好像在治癒內心一樣。完成後,你回到家面對家人,你會用親密距離的勢力範圍給最親的人「充電」。
汽車強化你的勢力範圍——你強化伴侶——伴侶強化孩子——孩子反過來給你強化,層層傳遞,你的勢力範圍就保護著整個家庭。
所以很多人在下班後,選擇在車裡呆一段時間調整自身,實際上就是在通過車來強化自身心理的勢力範圍,以此給家人更多安穩、安全、愜意又親密的勢力範圍,保護家人不被外界傷害。這樣看來,在車裡發呆就是一件起正面作用的事了。
有時想想手機裡跳出的新聞:
第一批00後上大學了、當CEO了、第一批90後結婚了、禿頭了……
留給80、70、甚至60後中年人的好像只有兩個字:油膩
可誰還沒個年少輕狂,誰沒個「想當年」?
在魔獸世界公會裡團結兄弟們廝殺,叱吒風雲;
上課偷偷聽周杰倫的歌,下課裝模作樣耍幾招雙節棍;
唱著「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想要隔壁漂亮女生的電話號碼;
女孩子們聚起來一邊感嘆雜誌上四大天王真的好帥
一邊嫌棄班裡那群滿頭大汗互相追逐打鬧的男同學;
和古惑仔一樣成群結隊去給哥們撐場子
最後被打得抱頭鼠竄大喊有種下次再戰;
拎著啤酒瓶擼著串豪氣萬丈地拍著胸脯:
「老子以後有錢了要給兄弟們每人買一輛跑車」;
看著為生活忙碌的中年人鄙視的哼一聲
心想我是要幹大事的人才不和他們一樣
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過去,
曾經夢想拯救世界的熱血青年們
收起了漫畫遊戲機,扛起了車貸房貸變成「提款機」
在年輕人不解的目光中默默為柴米油鹽奶粉尿不溼忙碌著
當某個時刻心中的少年再次集體醒來
就擠爆了魔獸經典懷舊版的伺服器
加班到半夜也要笨拙地上微博給周董刷數據
開啟「夕陽紅大型團建現場」只為爭一口氣
也許只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車載廣播裡放著許巍《曾經的你》
他們猛地一錘方向盤
想起當年那個想要環遊世界的自己
到了樓下發會兒呆,深吸一口氣「老子還年輕」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因現實放棄原計劃」
大概是每個呆坐車裡的中年人心中的意難平吧
所以下班把車停樓下卻不回家的人,上輩子都是折翼天使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口袋裡攢的遊戲卡變成了加油卡和信用卡
裝酷撐場面的墨鏡變成了近視鏡和老花鏡
通宵的學習打遊戲變成了保溫杯裡泡的枸杞
自行車框裡的籃球變成了後備箱裡應酬用的白酒
給爸媽的電話從「好了知道了別囉嗦了」變成了
「你們在家也要注意身體,不要擔心,我過得很好。」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
拿到生活費第一時間下館子變成了拿到工資先還貸款
擠在同學家喝汽水看大片變成了客廳裡放著的熊大熊二
書包裡用來搭訕女孩子的泡泡糖變成了公文包裡的降壓藥
當年風靡一時的白色舞蹈鞋變成了走路鏗鏘有力的高跟鞋
隨便套上永遠不會系扣子的上衣變成了規矩的襯衫領帶
想時刻膩在一起的人變成了要緩衝才能鼓起勇氣面對的人
......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
那些快意恩仇呼朋引伴的日子
好像忽然煙消雲散,變成了一地雞毛
他們輕嘆一口氣,打算再點一支煙
忽然瞥間陽臺上一大一小左顧右盼的身影
「有人在等我回家」這句話突然冒出來
「回家。」
他們喃喃了一聲,好像嘗到了它的味道:
它是進家門那一刻孩子撲過來的擁抱
是曾讓你怦然心動的人溫柔的呼喚
「回來了?快去洗手準備吃飯」
是每次父母為你塞到合不上的後備箱
是忙碌一天在沙發上睡著後孩子笨手笨腳蓋上的毯子
是讓他們心甘情願
「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的地方
雖然頭髮可能不多了
這樣的日子好像也不賴嘛
努力給愛的人更好的生活,即使充滿各種煩惱
這也是年少時的夢想之一啊
當年一起馳騁的是兄弟,現在成為盔甲的是家人
他們摸了摸啤酒肚,感覺自己像個將軍
有些迫不及待想回家了
管他什麼帳單什麼雞毛蒜皮
怕個屁,老子可是能幹大事的人
曾經的少年們用力打開車門
「我回來了!」
所以老司機們,你是不是正獨自在車裡看這篇文章?
評論擺一哈,獨自在車裡時除了發呆,你還會幹啥?
圖文來源:網際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