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中元節祭祖必讀)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一、三大傳統祭祖節日

老祖宗的傳統,到了你這裡是否還可以繼續傳承?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延續香火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一、清明節,在春分後第十五日,又叫踏青節;

二、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鬼節;

三、十月一,又叫十月朔、寒衣節、冥陰節。

二、春秋兩祭

民間有句話,叫「清明時節人找鬼,中元時節鬼找人」。

所以每年的清明時節時,人們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孤獨,也讓他(她)們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紛紛上墳掃墓,焚黃掛白,也就燒紙錢,掛紙錢,藉以紀念先靈,證明此地安息者還有後人牽掛,旁人就不敢在墳頭動土、欺負;

而中元時候,人們勤勞兩季之後,不管什麼作物的新鮮產品都要出市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孝順的民族,有好東西自然先讓先輩品嘗,所以就請先輩的靈魂回來品嘗鮮品,所以就有了秋祭。按時間來論,春祭主祭祖者上半年的運勢、秋祭主祭祖者下半年的運勢。

三、祭祖是改運的最快途徑

每當清明、中元兩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用道教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道教裡講的命魂不滅。

人死後,靈魂會再經輪迴。但這個等待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久,也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在此之前,他們就會一直在鬼魂的狀態中苦苦等待。

他們有的在活著時的家裡逗留,能看見自己親人的一舉一動。有的到處遊蕩,成了孤魂野鬼,過著更為悽慘的日子。這時,如果親人為他們做超度,他們就能夠得到天尊和神仙的力助,擺脫鬼的狀態,走向更光明處。

在等待輪迴的日子裡,他們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都希望活著的親人能給他們一些吃的,更盼望著能給他們送來錢財。即使再入輪迴,其命魂是依舊不變的,後人的香火及祭祀,先人的命魂依然可以接受到!從而有了最直觀的變化,那就是香火延續!香火延續的基礎就是率先讓祭祖者的運數得到增強。

每到清明、中元節、寒衣節,我們給他們燒紙錢,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因為他們有了錢,就不會常常纏著我們要錢,須知,被纏者,就是陰氣上身,我們活著的人,是陽氣越旺,運氣越好,身有陰氣,做事怎麼會順呢?再說,買燒紙也花不了多少錢,何樂不為呢?運氣好了,多掙些,不但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更是我們祖上所喜聞樂見的。

所以,我們作為他們的親人,還能視燒紙送錢為可有可無嗎?

關於上墳燒紙,有的地方習俗,是在上午燒,不能過午時的十二點,也有的地方,要等到天黑了再燒。總之,按各地的習俗就是,只要是燒了,把話說到,他們都能夠收到所送的錢,能夠收到親人所送的禮物,也能聽明白我們所說的每句話。所以,我們若是能知道逝去的親人活著時喜歡吃些什麼點心,可以多準備一些,與紙錢一起送給他們。他們過的好了,也會在暗處幫我們,我們也就做事更順,發財也就更容易。這就是,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越講究逢年過節時給親人上墳燒紙,不是他們有了錢才這樣做,而是他們相信這樣做的道理。

上墳燒紙能夠改變我們的運氣,一直持這種觀點的人,以後更要注意,爭取將這一孝舉做的更好;有不同觀點者,也是機緣不到,待機緣成熟時,自會相信這一道理。

四、孝親祭祖是風水之源

我們找風水要找源頭,風水不好,招不著財,或者有災難,去廟裡拜拜求求,請大師指點指點,這是輔助性的辦法,不能在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孝親祭祖是風水之源。我們想想我們的生命從哪兒來的?從父母那裡來的。那父母祖先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根!我們澆水的時候,要連根一起澆,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家族興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不是開玩笑的。

人的福報來自於哪兒?來自於孝順父母,這是第一條。

我家供奉有祖先的牌位,我為什麼相信這個?因為我過去碰到一個大師,他說你這個人有祖宗的德在,不然你就早死了。我一想,我小時候從樓上摔下來,沒要命,當時很奇蹟,摔下去不會說話。在外面也沒人管,躺那兒兩個小時自己恢復了,就鼻子底下落一個疤以外,臉上的疤都全好了。

我當時就想,人家說祖宗之德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老家是在河南洛陽,有一年我回到家裡,我的大伯給我拿出秦家的族譜我才知道,原來秦家四代以上有一個太爺爺出家當道士了,做監院了。我這才知道原來是家族有人在宮觀修行,行善積德,才能保佑我這個子孫後輩。回到家裡,我就讓一位天師府的道長給我寫了一個祖先牌位。

現在我們去祭祖,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處?思祖先之恩,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過山東一個家族,二三百口人,每年大年三十,各家的長子長孫要幹什麼?祭祖守夜。所以這個家族在各個地方工作的公務員特別多。我就在看,這個家族為什麼這麼興旺,別人跟我講他們家風水好,我說你們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他們說為什麼,我說這個家族之所以風水好,是因為他們知道根在什麼地方,他們知道祭祖。祭祖的時候,燒香成為陽,燒紙成為陰。古時候老人家都會講,那個家裡沒香火了。沒香火什麼意思?斷子絕孫。香火還代表財富。祭祖時要虔誠,我們現在家族能興旺,全是祖宗積德。

各個地方的祭祀風俗不同,我們可以根據各地風俗祭祀祖先。即使在外面工作不能回去,也可以遙祭,朝老家的方向燒點兒紙,燒點兒香,這叫不忘根本。懂得感恩圖報,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家族的運勢才會更好。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沒有顯露紀念祖先的心意,那就是不孝的一種表現。

紙就用那種傳統的黃紙,不用太多,幾張就可以。有很多人大把大把地買那種假的鈔票,千元的萬元的,一燒一大堆,其實一點兒作用也沒有。

有一個老闆,他的父母去世以後,他塑了兩尊小像在家裡供著,和供神是一模一樣,早晚燒香,一天三頓飯。這個老闆有幾十個億資產。我當時還在想,這人怎麼有這麼大的福報啊?最後才明白,是孝心所感。

他說他父母去世五六年,他對父母的思念是有增無減,我們有沒有?很多家庭父母去世以後,包括拜祭父母的照片都要燒掉,說人都死了,要照片幹什麼?這多晦氣!送葬時把相片也就燒了,還跟我說:老師,不是我們不留,我們家就一居室,沒地方掛。再到他們家一看,他們夫妻的相片掛滿了。

祖先就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根。我們看這個樹,樹根不動,樹枝再擺,擺一會兒就會停下來;但是樹根一旦動了,那這個樹連根拔起就死掉了,所以根很重要。我們不要認為我們自己能耐大,福分大,你看我掙了這麼多錢,告訴你,沒有祖宗之德護佑,你這福從哪裡來?我為什麼這麼講?你要論名字,跟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你為什麼發財了?他就倒黴了?包括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命運也各不相同,這就是祖宗積德護佑。你要真明白這個道理,就會長時間思念祖宗之德。

原標題:《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中元節祭祖必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祭祖!祭祖有多靈?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用道教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已離世的人,肉體雖已消亡,但靈魂還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
  • 庚子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祭祖祭祀方法簡述
    公元2020年9月2日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老祖宗的傳統,到了你這裡是否還可以繼續傳承?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延續香火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節、中元節、冬至時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 我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介紹 中元節是其中之一
    在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氣之中有四個祭祖節日,大家要了解清楚,對先人的尊敬本就是我們的本分,這一點一定不能忘了。   1、農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祭祖   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
  • 中元節文明祭祖 別留火患
    2012年08月30日 07:54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王劍 編輯:黃偉   中元節到了。在兩廣地區,人們大多選在農曆七月十四這天奠酒殺鴨,並走出家門「路祭」先人。
  • 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
    摘要: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時間過得真快,2019年又過去了一大半。進入八月份也迎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中元節」。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其也和清明、重陽節、除夕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元節期間有祭祖、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那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哪一天,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什麼說法嗎?在中元節前有「上元節」,後面有「下元節」。其中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而十月十五日是下元節,七月十五則是中元節,在這個節日期間有祭祀先人的民俗活動。
  • 我們為什麼要祭祖?
    那我們每年祭祖拜山的目的是什麼呢?分享一篇秦東魁老師的文章,提醒下你。我們找風水要找源頭,風水不好,招不著財,或者有災難,去廟裡拜拜求求,請大師指點指點,這是輔助性的辦法,不能在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孝親祭祖是風水之源。我們想想我們的生命從哪兒來的?從父母那裡來的。那父母祖先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根!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祭拜有哪些注意事項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掃墓祭祖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掃墓時,除了要注意不宜穿顏色豔麗的衣服之外,身體虛弱或者正在患病的人也是不適合掃墓祭祖的,另外掃完墓之後最好跨一下火盆或者用柚子葉洗下澡,把沾來的晦氣去除掉。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詳細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中元節可以提前燒紙嗎 關於燒紙必須知道的規矩
    今天是中元節,也是中國的傳統鬼節,這一天鬼門大開,因此也是人間祭祀祖先的時候。祭祀最主要的就是燒紙,很多網友可能不知道具體時間,其實各地都有所不同。   中元節是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這一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讓他們重返陽間與親人相聚,所以民間在這一天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上墳、燒香、燒紙。
  • 夢見祭祖是什麼意思 女人夢見祭祖有什麼預兆
    夢見祭祖是什麼意思 女人夢見祭祖有什麼預兆單身者夢見上墳燒香,預示著近期你的愛情運勢不佳,感情上會遇到障礙,要想著如何去解決,不可坐等時機。已婚者夢見上墳燒香,預示著近期你會和愛人爭吵不休,不過只要彼此都能主動去化解,解決矛盾,一切都會煙消雲散。
  • 2017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因此2017年中元節是9月5日,星期二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傳說中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而地官的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
  • 中元節起源於何時?中元節為何有祭祀的傳統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過,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
  • 2018年中元節為什麼儘量不要出去玩?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2018年中元節時間為8月25日,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2018年中元節為什麼不能出去玩?中元節可以出門嗎中元節有什麼禁忌?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因此2018年中元節是8月25日,星期六。2018年中元節可以出門嗎?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在廣西卻不是!
    在廣西,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鬼節」、「七月半」,又稱壯族「團聚節」、「七月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本是漢族的祭祖節日,後來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壯族在內的一些少數民族也在這一天祭祖。
  • 習俗丨今天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農曆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農曆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可以說是佛教、道教與世俗的融合。
  • 清明節祭祖,你知道有哪些禁忌嗎
    清明賦詩2,禁忌孕婦祭祖因為去祭祖的路上,一般都是山路崎嶇,這樣,孕婦去了很危險,還有墓地的陰氣有可能會動胎氣,所以,為了避免麻煩,孕婦不要去祭祖,如果有心,可以在心中默默的祝念。3,禁忌穿大紅大綠祭祖,身著大紅大綠,也是對先人不敬重的體現,雖然自己不在意,可是,讓別人看著不合適。因為這種場合,是莊嚴肅穆的。我們可以穿深顏色,或是黑色最好。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麵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 2017年中元節有放假嗎 中元節有哪些講究
    中元節有哪些講究   對於中元節我們大家應該都非常的了解,傳言地府會在這一天放出所有的鬼魂,而且在中元節這一天還有很多習俗,那麼2017年中元節有放假嗎?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一、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在我國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所以又叫做七月半,「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