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雲的判詞「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襁褓:指不滿周歲的嬰兒。簡單一句,道明了史湘雲的身世,史湘雲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兒,史家作為四大家族之一,也是富貴人家,湘雲的父母為何早逝?留下這麼個女兒孤苦長大。
史湘雲成了孤兒後,是跟著叔叔嬸子長大的,賈母也經常接她來賈府住上幾日,史湘雲來大觀園,真是一個開心果一般的存在。這時她大說大笑,活潑又調皮,就是這麼大大咧咧的女孩,一到不得不回家時,情緒就頓時冷落下來。湘雲還一再囑咐寶玉提醒賈母要常去接她,悽悽惶惶地灑淚而去,由此可見湘雲在家的日子過得很不痛快,無父無母的小女孩,跟著叔叔嬸子過活,終究不是親骨肉,又怎會真心相待?
史湘雲還在襁褓中,父母就雙雙去世了?這究竟是為什麼?若說只有父親和母親,意外去世,而湘雲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看起來也比較合理。為何父母雙雙去世了呢?可想而知湘雲還在襁褓中,她的父母定也是年紀輕輕的。
史湘雲和襲人的一番對話,可知湘雲的身世之謎。「襲人道:這會子又害臊了。你還記得十年前,咱們在西邊暖閣住著,晚上你同我說的話兒?那會子不害臊,這會子怎麼又害臊了?史湘雲笑道:你還說呢。那會子咱們那麼好,後來我們太太沒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麼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來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
從這番對話可見,賈母出於對湘雲的疼愛,湘雲從小是被賈母帶到賈府撫養的,還配了專門的丫環襲人伺候她。賈母也是念及湘雲可憐孤兒,無父無母,便接到自己跟前和其他姐妹們一起撫養疼愛。湘雲說「太太」沒了,她回家去,也就是回到史家。這裡的「太太」並非自己的母親,而應該是她父親的正妻,正如探春稱呼王夫人為「太太」是一樣的。由此可推斷,湘雲很可能是史家庶出的女兒。
那麼湘雲的母親就是個小妾,為何會在湘雲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時就撒手人寰了呢?在封建家族的禮制下,小妾不過就是半僕半主的身份,她的處境乃是由正室決定的。倘若正室容不下的小妾,那麼她必定不會有好日子過,男人能護她一時,卻護不了她一世。
第一種推斷,湘雲的母親作為小妾,也是受盡了各種屈辱,歷盡千辛萬苦生下個女兒,最終身不負重,一病而逝。湘雲的母親和父親感情應該會很好,愛妾去讓他心中抑鬱無處排解,久而久之也跟著愛妾撒手人寰了。
第二種推斷,湘雲的父親因意外英年早逝,好比賈府的賈珠一般。而後作為小妾的史湘雲母親再也沒有了庇護神,不僅自己傷心過度,又遭嫡妻妒忌或迫害,不久便也一命嗚呼了。
所以湘雲就成了孤兒。賈母為何將湘雲接來賈府,想必也是擔心史家嫡妻不會優待湘雲,所以乾脆接到自己跟前撫養,賈家鐘鳴鼎食之家,多養一個女孩倒是無妨的。史湘雲雖然是「襁褓之間父母違」,卻依舊出落成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這是很難得的。她敢說敢做,敢愛敢恨,灑脫率真。她不會想自己的母親那樣活得卑微小心翼翼,而是大膽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