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女士預約了長程諮詢,想弄明白她們一家接下來該如何發展才會幸福。
案主與丈夫,目前處於兩地分居的狀態。丈夫在老家有著比較穩定的工作,帶著兩個孩子。案主在外地工作,收入豐厚,事業成就頗高。
如今,案主希望結束兩地分居的情況,但不知何去何從。怕自己回老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怕丈夫離開老家,發展不順心會埋怨自己。
一次諮詢結束後,案主發來了一段文字,經授權允許,這裡節選部分內容分享出來:
「在做能量諮詢的過程中,我明確感覺到我需要手上有實際抓到的東西才會有安全感,模糊的東西對我而言挑戰很大。
對我觸動特大的是我和我老公的關係合盤等。它非常直面了我內心最大的恐懼,在我內心深處我對於關係深處的恐懼來源於,我無法認清自我的價值,害怕自己在關係中不被認可沒有價值,所以在關係中沒有信任。我也不信任我能夠創造一段我和我老公適合的關係。」
她還提過兩個個問題:
「1. 電力的藍鷹是我的本印記,那是不是意味著我一直要往高處走,才會相對比較符合我的本性,這麼多年我仿佛只在工作中找到了這種感覺,在其他方面我都沒有體會到。
2. 我們一直在決策的是未來在哪裡生活,想找到最好的路徑到達我們想要的生活。
所以,玄學的角度來講,我們去哪兒會更好呢?」
工作上大展宏圖,可以是藍鷹力量的一種表達方式。但當下,對於案主來說,「視野」是她更需要關注的表達。
作為一隻已經飛得很高很遠的藍鷹,要看到的是,小鷹在幼年的時候,或許需要不斷的在懸崖邊學飛,而且一飛就要飛很久,這樣才能幫助他學會飛翔。
可是,已經學會了飛翔的老鷹,不需要再用同樣的飛行模式要求自己了,更不需要一味地向外證明自己了。
它要學會的是適時的休息,放過自己。超脫出原來的視角,更完整地看待自己以及身邊的一切。
在諮詢過程裡,我引導她,去看到工作之外的閃光點,有過這麼一段對話:
「在工作時間外,形象管理上,你有沒有什麼做得比較好的?」
「沒有,工作時間,我是比較講究,但和老公在家的時候,就比較隨意。」
「嗯?這不是挺好的嗎?說明你和他在一起很自在放鬆。」
「這不是他在給我提供價值嗎?我也想給他提供價值,可我覺得,我好像沒給他提供什麼。」
「怎麼會呢?你在他面前放鬆,是在親近他啊,是對他的信任和肯定。親密關係裡,誰不希望自己愛的人能因自己放鬆、自在?
你的放鬆與接受,對他來說,就是在肯定他的價值。誰不希望得到肯定呢?所以,「肯定」「信任」「欣賞」也是很有價值的。
這些東西,你不是擅長且經常給予他的嗎?」
「是……我還真沒想過,這也算價值。」
「現在,我們可以打開藍鷹的視角,跳出你過去的價值體系,跳出工作,來看看你早已為這段關係提供了多少價值,看看你早就具備了多寶貴的閃光點。」
而後,我們發現了更多:
1. 她平日裡,會主動積極敞開地和丈夫溝通交流
(很多人喜歡在關係裡,生悶氣,玩猜來猜去的遊戲。所以,積極敞開地溝通,是很寶貴的品質)
2.她已經克服了內心的恐懼,進入婚姻
(很多人因為害怕未知,而不敢進入一段承諾性的關係。)
3. 會積極尋找讓關係更幸福的方法
(很多人在關係裡發現了問題,可能會選擇簡單粗暴地指責對方或自暴自棄。積極面對,可以讓關係更流動,問題更快流走,幸福有空間進入)
4. 有較好的家庭理財意識、風險意識
(這是在為家庭的長遠發展打地基)
5. 會考慮丈夫的感受,但也不忽視自己的感受和追求,主動尋找二者的平衡
(這一點也非常難得,忽視任何一方,都會埋下重大隱患)
6. 對孩子關心有愛,但也知道夫妻關係是第一序位,有著清醒的關係序列意識
(許多家庭的問題都出在「序位紊亂」上。)
……
話畢,案主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我從來不知道除了工作之外,我有這麼多價值。原來,我也給予了他這麼多,不是只有他在支持我。」
是呀,很多時候,我們都小看了自己,被自己過往的認知體系給局限住了。其實,藍鷹更重要的是,跳出原本的視野,去拉高視野,看到更完整地真相。
就像案主,她跳出她之前糾結的問題後,會發現她必須要抓著「明確的」東西,是出於對自己的不信任,好像如果沒有這些,她就無法為他人提供價值,無法做得足夠好,好到被人認可、需要,進而無法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換言之,她認為,抓住了明確的東西,比如,知道了「最好的路徑」,那就會很安心,就會更幸福。
可這是真的嗎?
現實世界裡,永遠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未知性。就算找到過那麼幾次她認為的「最好路徑」,抓到過有一定保證性的「明確」,也只是暫時的心安。
但這份執著,會讓她更多時候陷入不安、不信任,抗拒其它可能性的發生,不斷強化「自己是無價值的」信念。每一次不確定性的出現、期待的落空,都可能引發她對自我懷疑、自我評判。
這樣真的會讓她更幸福嗎?
不會,對「明確」「最好」的執著,於她,猶如飲鴆止渴。
她問,去何處才能到達她期待的想法生活。
我的答案是:此心安處是吾家。
如何心安?
不是靠抓取外界的保證和證明,而是像藍鷹一樣拉高視野去看,到底是什麼樣的思維認知讓她反覆落進「不安」「挫敗」的陷阱裡,她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況形成了這些認知,其中有什麼不合理之處,有什麼新的角度可以補充進去。
比如,在她拓展了對自身價值的認知後,她困惑於即便她有很多閃光點,別人也有閃光點,就如她會欣賞其他人,丈夫也可能欣賞別人,那麼,自己對丈夫來說有什麼特別的呢?有什麼值得丈夫忠誠的呢?
這裡,我們需要看到的是:
1. 是否值得另一方忠誠,是否夠特別,那是對方的感受,他才最有發言權。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臆測對方。
這對雙方,都不公平。
2. 我們有發言權的,至少有這麼幾點:
a. 是否願意去樹立「我值得被愛」的信念?
b. 是否願意在自己心中,把自己放在最特別最值得被愛的位置?
c. 是否願意和對方一起經營幸福的關係/婚姻?
……
3. 人的一生會欣賞很多人,這沒什麼不對的,但是,是什麼讓我們和伴侶關係,區別於普通的欣賞,變得特別?有很多原因共同促成:
a. 或許我們的特點很多人也有,但沒有一個人是我們所有特點的集合,沒有一個人能在方方面面整合成我們自己如今的樣子。除了我們自己。
b. 雙方共同經歷了某些彼此珍惜、重視的事件或階段。(比如,共度難關,共建家庭,共同蛻變,互相見證,互相支持)
c. 兩人間有著恩義、情義、道義等
d. 兩人間「天時地利人和」
……
你看,角度這麼一補充,視野這麼一打開,是不是就不那麼容易因為自己有欣賞的人,或對方有欣賞的人,而不安了?
想清楚了這些後,慢慢就會意識到,自己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替對方發言,剝奪他們的發言權,也不需要去為對方的選擇負責;我們只需要更完整地看見自己、善待自己、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即可。
該清理的清理了,該扭轉的扭轉了,該補充的也補充了,心自然就會慢慢安穩。
心安穩了,那些以往被不安所遮住的路徑,也會逐漸顯現。這時,你會發現,你往哪個方向都可以幸福。
境由心生,相由心造。
別忘了,藍鷹還有個關鍵詞是「創造」,運用「視野」的力量去「創造」。
那麼,親愛的你,今日起,打算如何運用,如何創造你的幸福路徑呢?
謝謝你,我愛你!
遇見瑪雅會幸福
所有文字均為原創 星之奇旅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轉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