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丨「別人家的爺爺」造出了榫卯工藝的「小豬佩奇」

2021-01-19 央視新聞

不僅是小豬佩奇

在他的手裡

似乎用榫卯結構

啥都能配齊

老木匠王德文,山東聊城人,今年63歲,靠著這個「獨門秘籍」——傳統的榫卯工藝,不用釘子,不用膠水,造出了許多好玩有趣的物件。

榫卯其實就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結合的方式進行連接,這可是咱老祖宗的傳家寶,包括故宮在內很多古建築、古家具上都能見到這樣的手藝。

隨著現代化產業化的發展,這樣的木工活越來越少見了。

「別人家的爺爺」

一身藍布衫,手持工字鋸,穿梭在山間小路上,憑藉一雙巧手,造出很多新奇玩意兒,他就是前段時間火遍海外的老木匠王德文。

王德文:大家好,我是「阿木爺爺」,聽人們說,把我們木工活的榫卯結構,發向國外了,說成網紅了,我說什麼網紅,我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

王德文早年因家庭變故,13歲就跟著村裡長輩學習木工,在那個年代,木匠還是一個熱門職業。

13歲學徒,19歲出師,6年間一門心思學手藝。從做個小家具到搭架建房,王德文可以靠這門手藝養家餬口了。

王德文:到19歲,一般的活基本上都學會了。可以搭活,幹活平分。掙多少錢就分多少錢。算一個木工了,但是有很多技術,還不是完全會,你還是幹到老學到老的。

幾十年過去,王德文從小木匠變成了老木匠。

2017年,他從山東老家來到廣西梧州跟著兒子一起生活,幫忙照看孫子。閒不住的老王用自己的手藝,給孫子造出了竹蜻蜓、會走路的小豬佩奇、手搖式泡泡機、水車磨坊等有趣的小玩具,成了網友口中的「別人家的爺爺」。

王德文:對這些個小玩意兒,我也是感興趣,對感興趣的東西就願意去認真做,做一件東西特別高興,孩子高興玩著高興,大人就高興。

如今,王德文不用再靠做木匠活來養家,但他一直沒有放棄鑽研木工技藝,去年,王德文用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座,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做成一件精妙的縮小版世博會中國館。

王德文:當時從認識它到學習它到會,畢竟我們以前不會,我們要學習人家先進經驗,你得查資料,認識它也得有6-7天,大概得有半月才融入到裡面。

王德文與榫卯結構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告訴記者,用榫卯結構做出來的家具結實耐用,後期方便維修,但對木工的要求很高,選料上就頗有講究,畫線、造榫、鑿卯,這些工序一樣都馬虎不得。

結實、耐用、便於維修,這是榫卯結構的精妙之處,幹了50年木匠的王德文沒想到,有一天他的手藝會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和喜歡。

一塊紙皮撕出魯班凳模型

酒香也怕巷子深,王伯的好手藝之所以能讓大傢伙欣賞到,還得多虧他的兒子王保成。這小夥子本來就是一名短視頻創作者,之前的視頻作品平平淡淡,結果沒想到當他把父親的木工創作變成了自己的視頻創作,強強聯合,火了。

父子二人討論魯班凳的構造,王保成要詳細了解整個過程,方便取景拍攝。

當初選擇拍攝木工短視頻,就是因為父親製作魯班凳的過程深深吸引了他。

王保成:他是找一個紙箱,撕下一塊紙皮來,然後去撕,拿刀子割一割,拿剪刀剪一剪,最後撕出了一個簡單的魯班凳的模型,他直接跟我說沒問題可以做了。

經過鋸、鑿、刨、磨等多道工序,王德文用一塊木板,造出一體成型的摺疊式木凳,它展開為凳子,合上又變回一塊木板,開鑿出來的結構部件既是榫,也是卯,彼此相互關聯,製作工藝十分巧妙。

王保成:從他做出魯班凳的那一刻,我也是沒有見過的,感覺特別新奇,一塊木頭不用拆開,鑿、鋸、鑽,掰合之間它就成了一張凳子,我也感覺特別驚奇,那麼我在製作成視頻以後發布到網上,播放量當天就突破了100萬,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開始不斷的拍攝我爸做木工的視頻。

傳統工藝火到國外 也要留給子孫

視頻的爆紅,讓父子倆堅定了信心,他們希望通過短視頻,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傳統的榫卯工藝。

鏡頭外,王保成是拍視頻的攝像師,而在鏡頭中,他成了跟父親學藝的小學徒,從小耳濡目染的王保成,也掌握了一些榫卯工藝,王德文也希望兒子能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

王保成:咱是不是融合一下這種現代化的元素,讓它形狀讓它更好看一些,就成了一個小蘋果,這就是一種傳統思維和一種現代思維的一種融合,做出來後大家很喜歡,那類似這樣的東西我也可以去延伸。

王德文:是幹到老學到老,永遠學不完的,我們要想把這個事情幹好,使我們的傳統文化走出國門。

科技的進步,一度讓傳統手藝隱匿不見,純手工打造的物件兒也漸漸不再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這些凝結著前人智慧的技藝卻從生活的必需品,成了審美的藝術品,在另一個層面創造了新的價值。

這些技藝就像個榫卯一樣,把我們現代的生活和傳統的記憶,牢牢的「扣」在了一起。

看著王伯給孫子打造的玩具,竹蜻蜓,小豬配齊,嚴絲合縫的小蘋果,多有意思!

自然和歷史,傳統和創新,就需要這樣的「扣」,緊緊連接在一起。

像王伯這樣的好手藝

應該一代一代傳下去

這些作品有朝一日

不應該只能在博物館裡看見

它們應該是我們

以及我們子子孫孫

生活的一部分

是我們

欣賞美

追求美

享受美的一部分

(編輯 田野)

相關焦點

  • 木工手藝人阿木爺爺:敲敲打打幾十年,誰想到我老頭子火了
    新京報記者王雙興攝文丨新京報記者 王雙興 實習生 李雨凝編輯 | 陳曉舒 校對 | 李銘鏡頭前的老人一身布衣,拿起刨刀,放下鋼鋸,乒桌球乓幾個鐘頭,就能做出一把魯班鎖。不用釘子,不用膠水,全靠榫卯。鏡頭背後的年輕拍攝者穿著襯衫和西褲,忙著調整拍攝角度和景深。他把每個工序拍攝下來發布到網上,在那裡,「阿木爺爺」擁有幾百萬粉絲。
  • 《啥是佩奇》:那個做出蒸汽朋克小豬佩奇的爺爺老無所依
    在這則短片的病毒式傳播過程中,小豬佩奇本身確實有一定話題性,但能夠激發持續的分享和一致的讚譽最終達成現象級刷屏,依靠的還是廣告本身的內容——導演以其熟稔的拍攝技法、將小豬佩奇納入中國式敘事之中,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親情故事。廣告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 一部《小豬佩奇》讓中國90%的家長感到慚愧
    說回來:爺爺和奶奶有個很大的菜園子,種了很多蔬菜,還養了一些小動物。豬爺爺喜歡開船,喜歡修東西,佩奇和喬治經常去爺爺奶奶家玩,爺爺奶奶還會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一些活動,比如尋寶等。 豬爸爸豬媽媽有事外出的時候,也會把寶寶們交給爺爺奶奶照顧。聖誕節,佩奇一家會到爺爺奶奶家一起過節。佩奇和喬治有時還會跟爺爺奶奶一起出海,一起渡假。
  • 紅木家具用的是榫卯結構,現在用上膠水靠譜嗎
    很多時候我們看紅木家具都是懵懵懂懂的,就好比說紅木的種類有哪些,平常人就會說,哦,我知道啊有黃花梨、紫檀對不對,嗯挺對的,多數人並不了解你什麼國標紅木,什麼5屬8類33種木材啊這些。其實現在市面上的紅木家具連接大都會用到膠水,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了,我看網上介紹說不是用那個什麼榫卯技術來拼接的麼,怎麼會用到膠水呢。其實嚴格來講,正宗的紅木家具都是榫卯結構,不用膠水的,也有的會用不過用的是魚鰾膠。
  • 榫卯|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有一種合作,天衣無縫;有一廂陪伴,天荒地老,它與它,是榫與卯,是永恆的經典——榫卯結構。相比較於現代社會的鋼筋水泥混凝土,古人建房造物講究純天然、無添加,用取之自然的木材打造家具,釘子、膠水概不考慮,遂也用木頭巧奪天工的製成了榫卯。凸起的榫與凹進的卯,就像是螺絲與螺帽的關係,但相互間的匹配更渾然天成。
  • 「小豬佩奇」告訴你 垃圾分類各自有個「家」
    電視裡常常出現各類公益廣告,就連動畫片都在告訴小朋友們垃圾分類從小做起,垃圾分類是一個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環節,當下最時尚的事,就是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做努力,為綠色科持續發展做貢獻,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小豬佩奇告訴你,垃圾分類後的「家」。
  • 《小豬佩奇》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某天晚上,佩奇睡覺前忽然很想看星星,豬爺爺有一架天文望遠鏡,豬爸爸想借來,但是怕豬媽媽反對,便猶豫地說現在太晚了。作為家裡的「領導」,豬媽媽說了一句「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隨後就和豬爸爸一起,帶著佩奇和喬治來到豬爺爺和豬奶奶家裡看星星。
  • 小豬佩奇跨界躥紅背後
    其中,小豬佩奇以其純正的血統成為精緻豬豬女孩的典型代表。 10月,小豬佩奇的熱度居高不下。出現了「豬叫」「小豬佩奇是富二代」等熱議話題。 2017 年年底,一條將 小豬佩奇畫在背上的短視頻在短時間內引起了大量關注。 隨後,有網友發現,義大利著名球星吉拉迪諾的左臂上也出現了小豬佩奇的紋身。
  • 借鑑剪紙製造工藝可替代三維列印
    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從東方剪紙藝術獲得啟發,發明了一種製造工藝,可以造出微觀納米尺度下各種形狀的物體。剪紙藝術(Kirigami)把紙張摺疊後,經過一定的剪裁,展開後形成各種對稱的平面或立體圖案。
  • 小豬佩奇裡的這些育兒智慧,很多爸爸媽媽做不到,學學吧
    小豬佩奇可以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之一,據統計,我國在2016年引進這部動畫片面的第一年,播放量就達到了百億以上,2018年7月的一個統計數據顯示,播放量已經達到了500億。中國的小朋友們沒看過這部動畫的大概極其稀少。小豬佩奇也是我家嘟嘟的最愛,除了兒歌多多,最愛的就是小豬佩奇,其他的不看,由此,我也陪著看了不少。
  • 剪窗花、寫春聯,還有可愛的豬寶小豬佩奇!這裡遇見年俗年味
    剪窗花、寫春聯,還有可愛的豬寶小豬佩奇!這裡遇見年俗年味。2019年1月18日,為迎接寓意財富和喜樂的豬年到來,在新春來臨之際,蕪湖華邑酒店特別邀請民間手工藝人齊聚這裡,用傳統的民俗表演與年味小吃,為大家送上新年的喜慶祝福,這是現場的一位美女藝人在展示她手工製作的小豬佩奇和可愛的小豬喬治。
  • 特別回顧丨再見2020 相約2021 希望繼續「遇見你」!
    這一年,我們緊緊相連在一起,經歷了太多重大的事,遇見了太多難忘的人。風風雨雨,一年到頭,我們也遇見了許多特別的「你」。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人物,過的也都是平凡普通的小日子;沒有曲折離奇的劇情,只有潤物無聲的感動。
  • 城市與社會 | 小豬佩奇「社會人」的意義與重組
    查看相關信息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看到,有關「社會人小豬佩奇」的信息量之所以暴增,是由於「小豬佩奇」藉助於表情包、短視頻這些形式而得以廣泛傳播,更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這類段子而爆紅於網絡。小豬佩奇的紋身貼風靡一時。
  • @考研人,祝你研值滿滿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日夜拼搏的自己!願考研的大家,成功「上岸」!未來可期!為了理想拼盡全力,這應該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吧。開考在即,再次回望那段拼搏的路,願所有努力都不被辜負。但所有考生也要做好防護,願大家逢考必過,一「研」為定!加油!
  • 火遍大街小巷 「小豬佩奇」成「社會人」標誌?
    中國江蘇網4月19日訊 大家對小時候的記憶很大一部分應該來自於動畫片,每個年齡段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都不一樣,對於現在的小朋友來說,最火的應該是小豬佩奇。可奇怪的是,小豬佩奇喜歡的不僅僅是小孩,很多成年人也非常的痴迷。
  • 小豬佩奇商標遭搶註 著作權權利人:在中國已損失數千萬美元
    此外,一位名叫「蔡×」的申請人接連申請註冊「小豬佩奇」、「粉紅豬佩奇」「佩奇的家」「珮珮豬」等角色名稱和圖形(包括原型和近似),涵蓋多個類目,多達約140個商標,其中25類別的「小豬佩奇」、3類別的「粉紅豬佩奇」、22類別的「佩奇的家」等商標已經註冊成功,不過也有部分商標註冊狀態顯示「異議中」。這讓正版方註冊商標時顯得頗為尷尬。
  • 小豬佩奇已成為時尚人的標誌?奚夢瑤背起了小豬佩奇秀起了美腿!
    這段時間,小豬佩奇可是比任何明星都要火啊!小豬佩奇這樣一隻看起來長得像吹風機形狀的小豬,怎麼一夜之間就成為了明星們的時尚新寵了呢?「小豬佩奇身上文,掌聲送給社會人」,這句話起源於快手平臺,沒有小豬佩奇,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社會人!
  • 小豬佩奇權利人在華打假:商標被惡意搶註,稱損失數千萬美元
    有一人搶註了上百個「小豬佩奇」近似商標 對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而言,打假的難點在於,「小豬佩奇」的商標在中國在許多類目中被提前搶註。《小豬佩奇》誕生,隨後在全球100多個地區播出。 此外,一位名叫「蔡×」的申請人接連申請註冊「小豬佩奇」、「粉紅豬佩奇」「佩奇的家」「珮珮豬」等角色名稱和圖形(包括原型和近似),涵蓋多個類目,多達約140個商標,其中25類別的「小豬佩奇」、3類別的「粉紅豬佩奇」、22類別的「佩奇的家」等商標已經註冊成功,不過也有部分商標註冊狀態顯示「異議中」。
  • 小豬佩奇為何意外走紅,還成了社會人的標誌?原來是這樣——
    而是小豬佩奇最近小豬佩奇風靡網絡,還成了「社會人」的標誌。「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因為這句火爆網際網路的流行語,原本只是幼兒偶像的小豬佩奇,迅速徵服了眾多年輕人,成為中國社交網絡上的紅人。不對,是紅豬。很多自詡為社會人的朋友都開始換上佩奇的頭像,使用佩奇表情包。一時間,微信、微博、QQ全是小豬佩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