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那個做出蒸汽朋克小豬佩奇的爺爺老無所依

2021-01-20 新京報

豬年春節前夕,電影宣傳廣告《啥是佩奇》帶著極具西方形象的粉色小豬在一夜之間火遍社交媒體。在這則短片的病毒式傳播過程中,小豬佩奇本身確實有一定話題性,但能夠激發持續的分享和一致的讚譽最終達成現象級刷屏,依靠的還是廣告本身的內容——導演以其熟稔的拍攝技法、將小豬佩奇納入中國式敘事之中,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親情故事。廣告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合家歡是春節期間永不過時的話題,老大爺孜孜不倦研究小豬佩奇就為了讓孫子開心的故事之所以讓眾人感動,是因為它展現了中國社會最難解的問題的之一:在城鄉對立的背景之下,分隔兩地的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經驗擁有巨大的落差。宣傳片試圖給出一個溫情的解決方案——對「團圓」的渴求,讓老人走上了尋找小豬佩奇的坎坷之路,用「愛」來彌合差異,在春節前夕上線這樣一支廣告,激發了離鄉在外的人們內心普遍的真實情緒。

最後大爺設計出來的鼓風機佩奇在博觀眾一笑之時,更是戳中了許多人的淚點。但我們想就此廣告,關注下大眾媒介中所展現的老人,以及它所表現的對老年人生活狀態的想像。《啥是佩奇》的溫暖敘事背後,展現出來的老人形象值得深思——樂於奉獻、將人生牽掛在家庭身上的父母,這是年輕人們對留守空巢老人最普遍的想像寫照。這種想像有現實作為基礎,溫情之餘卻令人倍感沉重——代際之間的交流,充滿了不對等的付出;因為奉獻而快樂的老年人,更是缺失了呈現自我的空間,甚至缺失了追求自我的動力。

爺爺的奉獻與幸福

《啥是佩奇》講述了一個簡單卻感人的故事:身處偏遠農村的爺爺一直期盼兒子一家三口回鄉過年。在一次通話中,他了解到孫子喜歡「佩奇」,但還沒問清楚佩奇到底是什麼,信號就斷了。於是,爺爺通過查字典、詢問鄰居、廣播等方式,在一系列令人發笑的誤會後,終於了解到真相,並親手打造一個佩奇形象的玩具送給孩子。

這是一則從商業傳播角度上來看非常成功和到位的廣告片,如果對其中的每一個情節較真,未免太吹毛求疵。但不得不承認,從感動中回過神來,確實能夠發現有邏輯上不太順暢的地方。而其中最令人困惑之處,恰恰就是主線:爺爺歷盡苦難,試圖明白啥是佩奇的故事。

《啥是佩奇》

編劇把故事安排在了偏遠的鄉村,讓老大爺使用信號不好、不能上網的手機,為他了解佩奇製造難度。但劇情中,卻出現了老大爺和其他村民一起觀看智慧型手機、老大爺和兒子再次通話的場景。在通訊技術發達的現代,就算信號不好沒有聽完孫子的話,可以補打一個過去,或者換個地方/隔天再通話,或者找別人借電話撥打。這樣看來,片中老大爺辛辛苦苦好幾天、問遍全村的行為,可能有些誇張了。

實質上,無論是閉塞的農村背景,愚公移山式地不斷詢問,還是「土法煉鋼」式的玩具製作,目的都是營造出一種超出常理和現實的質樸又浪漫的情懷。整部作品通過老大爺不斷追尋佩奇,對兒女歸鄉的渴望,獨自一人看電視節目報導家庭團聚的失落等等場景,把它的主角老大爺展現為一種渴望兒女關懷的單一長輩形象——閉塞、執著有餘智慧不足,以兒孫為生活的全部重心,樂於奉獻。

於是,溫情之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因為孫子一句沒有說完的話就要全身心奮鬥的老人,一個久不給父親打電話的兒子,一個被驕縱寵愛的小孩……代際之間充滿的不是溝通、理解與包容,而是自我奉獻後的感動。這種感動中帶有太多對老一輩苦難和犧牲的強調,正如微博網友@雲小幽所寫的:

動畫片裡佩奇姐弟去豬爺爺家裡玩,豬爺爺種了菜和果樹,帶著孩子澆水施肥認菜認果子,佩奇姐弟過了非常愉快的一天……為啥變成國內版,一個爺爺非要去實現一個看起來不滿5歲的孫子隨口一說,自己也不明白的玩意兒?

《啥是佩奇》中的爺爺。據媒體採訪,扮演爺爺的演員在此前沒有聽說過小豬佩奇,拍攝時導演讓他多自由發揮。爺爺的表演有許多真情流露之處。關於宣傳片中所體現的農村是否真實,網上已經有很多討論,各地的情況不同,我們不敢說片中的故事在現實中絕無可能,況且它所體現的普遍情緒是真實可感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啥是佩奇》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廣告片,只是它所提出的問題,感動之餘,依然值得我們深思。

但影片中的老大爺並不在乎。如果說前不久引發話題的電影《四個春天》中展現的父母是自己的愛好,家裡最大的雞腿是媽媽在吃。它提供的是另外一種愛和另外一種家庭的可能,它輕盈、自由、歡歌笑語,充滿了創造力和可能性。那麼《啥是佩奇》中的大爺就是完全的反面。他以兒孫的願望為願望,以兒孫的快樂為快樂,最大的自我心願就是希望闔家團聚。這一點在影片結尾得到了高潮式的展現:老大爺忙活了許久,送出了最棒的禮物,最終獲得的回報竟然不是和他個人相關的,而是去電影院裡,看孫子想看的《小豬佩奇》動畫,並且把動畫設置為自己的彩鈴,向同村村民炫耀。他的幸福與他對兒孫的奉獻緊密掛鈎在一起,他因奉獻而感到快樂。

鼓風機佩奇

熱心犧牲的老年人

《啥是佩奇》並不是個例,事實上,我們總是書寫熱心犧牲的父母,並不斷創造出相似的感動。2017年年末,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這條廣告刷屏了。廣告講述了一位名叫伊恩的中國學生由於不會做番茄炒蛋,向遠在中國的家長求助的故事。為了及時教會兒子,父母半夜4點爬起來到廚房為他錄製番茄炒蛋視頻並在廚房等孩子回復。最後,伊恩的番茄炒蛋獲得了外國朋友的認可,他也深刻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愛。這個改編自真實經歷的故事之所以能夠得到大量轉發傳播,很顯然是因為戳中了大家的淚點。不少網友為之感動,紛紛留言:「雖然是廣告,但是我哭了」;「感覺從某一天開始就變得很脆弱很想家 」……

《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

除此之外,還有老年人等待孩子回家的公益廣告,綜藝節目中不斷窺探明星兒子生活的母親,積極幫助孩子相親的父母等等老人形象。我們熱愛書寫此類老年人圍繞著年輕人生活的模板,似乎隨著他們的年齡老去,他們自己的生活樂趣也已經停滯了,他們成為了傳統的 、落伍的、孤獨的、只能依附在小輩身上獲得幸福的群體。

當然,這樣的書寫方式是基於一定的現實基礎的,它首先建立在自古以來的家庭養老傳統和由此生發的孝道文化上。在傳統農業社會中,「養兒防老」是均衡社會成員世代之間取予關係的經典模式,它有效地解決了幼年和老年不能自養時,父代與子代之間的互惠均衡問題。社會學家費孝通稱這一模式為「反饋模式」。由於政府養老體系不完善、醫療和科技條件差等等狀況,能夠溫飽老年生活必需要建立在血緣家庭中,接受家族年輕人幫扶和參與。

在此基礎上,孝親文化被建構起來,從而也確立了幾千年的「奉老敬孝」的基本結構與模式。舉例來說,傳統文化代表孔子就強調子女侍奉父母,包括經濟上贍養、生活上照料,還有懷著敬愛的精神慰藉等等。在這個框架下,對老年父母的孝敬稱為父母對子女、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因此,大眾一直以家庭為模板想像一種完美的老年生活——兒孫繞膝,頤養天年的老人,其樂融融,充滿敬愛的子女們,呈現出一派和諧、美好的圖景。人們很難把老人的快樂與子女參與的大家庭剝離開來,想像獨屬於他們的幸福。

與此同時,如今的生活方式對傳統的孝道文化造成了衝擊。雖然社會老齡化不斷加劇,但「父母在,不遠遊」的文化傳統隨著現代社會人們對經濟的追求而被遺忘,小型家庭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年邁的父母們不得不「被迫」留在家中與兒女分離,成為「遙遠的故鄉」。「養兒防老」的思想尚未從老人身上根除,然而當他們需要兒女依靠的時候,兒女通常不在身邊,孤單、自悲、自憐等情緒與情感難免就會出現,形成「空巢綜合症」。再加之年輕人普遍認為只要父母不愁吃住就可以了,忽視與父母的精神交流與心理慰藉,造成了老年群體的極度焦慮,他們的焦慮造成了代際之間的衝突與社會的種種問題,成為了人們關心的話題和痛點,被反覆書寫進大眾媒體形形色色的事實報導或虛構篇章裡。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人陷入了奉獻與苦難的循環:因為他們需要依靠家庭獲得幸福,所以他們不斷付出和犧牲自我,希望獲得關注作為回報;因為不斷犧牲自我,他們越發喪失獨立爭取幸福的能力與動力,只能依靠家庭獲得幸福。於是,年輕人的關注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唯一重心。

我們的老年想像

當然,以《啥是佩奇》為代表的種種與老年人相關的大眾傳媒影視作品,儘管客觀上回應了社會現狀和老年人的焦慮,但歸根結底,並非為老年人發聲,而是為年輕—中年人服務的:無論是對農村老人看直播的獵奇展現,還是給豬刷漆的鬧劇,很顯然都是都市年輕一代更能get到的笑點。畢竟,沒有資本不想要討好龐大的年輕受眾群體,他們既是社會的主要生產力,也是主要消費力。對於保健品之外的企業來說,老年客戶的數量極為稀少,根本不值一提。

88歲的成都老人王肅中,為了打發時間,給大學生當裸體模特。

以年輕人為核心受眾和視角的作品,充斥著一種平面化的老年想像:這些作品為了避免向年輕人傳播一種恐懼、不安的情緒,所以只展現一部分老年人的苦難作為感動的催化劑,例如孤獨寂寞、不懂高科技等等

(幾乎都可以依靠子女的幫助而解決,或者對於熟知網際網路科技的年輕人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

。他們下意識地迴避用「合家歡」解決不了的、老年人更深重的、無法解決的苦難,例如身體衰弱造成的諸多不便和痛苦、在社會中的失語、養老系統的不完善等等。

當談到老年人與年輕人不同的審美趣味的時候,媒體往往採取一種調侃甚至嘲弄的態度。「中老年表情包」、「中老年婦女風景區拍照姿勢大賞」、「父母神奇的裝修品味」等等網絡熱議話題充分展現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消遣意味。我們在大眾媒體上看到老人形象時,他們經常是負面的,展現出保守、退縮、對科技的無知與恐懼、對社會的依賴與索取;而生產、冒險、激情、徵服自然,這些現代性的象徵符號大都標繪在年輕人的身上。長遠來看,這種長期傳播的愚昧、落後的老年形象使得社會其他群體對於老年群體形成了刻板印象,從而讓老年群體進一步成為邊緣性群體,對於老年群體的自尊、重要感的形成都起到了深刻壓抑的作用。

重慶七旬老人張才柱所繪製的回憶畫,再現了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重慶鄉下的生活與生產景象。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史和值得被關注的自我。這些似乎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不僅如此,大眾還往往希望老人通過努力,展現「年輕態」,向年輕人的趣味和潮流靠攏,展現出一種「積極」的形式,從而幫助年輕人達成一種美好的老年生活可能性想像。以韓國節目《嘻哈民族》為例,就是以奶奶RAPPER為噱頭,選取了來自不同地方、不同領域的八位老太太,在Hip-hop製作人的幫助下進行Rap舞臺對決。在節目中,這些完全對Rap文化不了解,也甚少共鳴的65歲以上老人要努力學習演唱方式,並記住歌詞……以便獲得年輕觀眾的青睞,獲得他們的承認。

《嘻哈民族》中的奶奶。

那麼,老年人是否能夠真正擁有自己的面貌和獨特的生活方式呢? 目前,一些地區或領域已經開始做類似的嘗試,逐步正視老年群體,將老年群體的刻板形象解構。如近幾年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老年時尚產業,讓老人稱為時尚的代言人,而不是被拋棄的對象。不少時裝公司紛紛聘請老年人擔任模特,參與拍照和T臺走秀等活動。英國的百年老店瑪莎百貨公司選擇了78歲的霍諾爾·布萊克曼做形象代表,聯合利華多芬香皂則選擇了96歲的艾琳·辛克萊爾,她出現的廣告海報上使用了這樣的廣告語「有皺紋真美」。 另外,在一些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國家,如日本,有部分地區建立了完善的集體養老體系,讓老年人擁有家庭養老以外的其他選擇,可以積極地參與興趣培養、社交活動等等。

不過,迄今為止,這些嘗試都不過是小範圍的施行,並多半淺嘗輒止。我們依舊生活在這個老無所依的爺爺站在村頭望穿秋水,只得努力做出蒸汽朋克風的小豬佩奇博君一笑的世界上。

作者:阿莫

編輯:榕小崧、瀋河西 榕小崧; 校對:柳寶慶

相關焦點

  • 啥是佩奇?戊戌年最後一個十五都在太昊陵尋找「佩奇」!
    這兩天小編的朋友圈被啥是佩奇?>網友的評論也是讓人頗多感慨↓↓↓「中國人樸素的情感和當下流行事物的溫馨碰撞」「她爹也是豬,她娘也是豬,兒子還是豬 ,一窩豬」「硬核手辦,爺爺厲害了是這個金屬朋克風格小豬佩奇形狀的吹風機?啥是「佩奇」?
  • 《啥是佩奇》刷爆網絡!你知道佩奇是誰嗎?豬年就要看佩奇!
    《啥是佩奇》刷爆網絡!你知道佩奇是誰嗎?豬年就要看佩奇!《啥是佩奇》突然爆紅,「硬核爺爺」戳中淚點,這個廣告好像不同於其他廣告讓人厭煩。短片一共兩個版本,一個時長為五分鐘,更適合作為宣傳片去傳播,還有一個導演剪輯的八分鐘,故事性更為完整。「你哪天回來呀?
  • 啥是佩奇?哼!豬年快樂
    一部《啥是佩奇》的電影宣傳片,勝過萬本教科書!請一定要陪孩子看看這5分39秒。結尾爺爺拿出「佩奇」的那一刻,我哭了。張愛玲說: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對於《小豬佩奇》,相信寶媽寶爸們都不陌生,是它給一家人帶來了歡聲笑語,給孩子帶來了一個近乎美好的童年。
  • 電影宣傳片《啥是佩奇》為啥走紅? 導演有點兒蒙
    1月18日一大早,微信朋友圈就被一支長約6分鐘的名為《啥是佩奇》的宣傳片刷屏,影片「溫暖、淚目」,而倔強的爺爺打造出的硬核佩奇讓很多人覺得很酷。   網友狂贊   好玩兒又想哭   《啥是佩奇》火了   英國著名IP「小豬佩奇」在中國有著龐大的粉絲基礎,「小豬佩奇身上紋 掌聲送給社會人」的段子也曾火過一段時間。
  • 啥是佩奇?它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更是一個符號
    放下王小波的那本名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的書,思緒還停留在書中那隻跳出人們設置好的生活軌跡的特立獨行的豬身上,為它的傳奇生活暗自驚奇的時候,收到了一條分享的短片《啥是佩奇》。心裡嘀咕著,佩奇不就是一部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的英國學前動畫片中的小主角嗎?
  • 社會豬|啥是佩奇?豬年佩奇又火了一次
    我是原創作者汴梓迪,關注原創娛樂文章小豬佩奇電影宣傳廣告《啥是佩奇》暴刷朋友圈,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很多都是關於啥是佩奇,網友們對這個宣傳廣告瘋狂打call,網友熱評宣傳廣告溫暖感人。孫子的一句話,成了老爺子的心病,一直在研究探討啥是佩奇,啥是佩奇難住了老爺爺。
  • 啥是佩奇?豬年不努力,來年當怎麼配齊啊
    這段時間君君的朋友圈一直被《啥是佩奇》霸屏,當「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成為老梗之後,「啥是佩奇」成了2019年年初最溫暖的一句話。《啥是佩奇》是張大鵬執導的賀歲片《小豬佩奇過大年》先導片,自播出後迅速形成了病毒式傳播。這個電影宣傳片集幽默、反轉、暖心於一身,看哭了很多觀眾。
  • 啥是佩奇? 「吹風機小豬」給你種下一片吹風機草原
    《啥是佩奇》刷屏了,爺爺給孫子用鼓風機做成動畫片中的小豬佩奇,出乎意料的神形相似,讓人笑中帶淚。
  • 什麼是佩奇?這才是書法版「小豬佩奇」?!
    2019年首支霸屏電影宣傳片——啥 是 佩 奇?你真的看懂了嗎?前兩天一則「啥是佩奇」火遍了大江南北,想必豬年即將來臨之際,有很多朋友躍躍欲試的揮毫落墨準備春聯。「小豬佩奇」無疑是既幽默又富有含義,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準備了歷代書法家版的「小豬佩奇」請大家欣賞:
  • 《啥是佩奇》紅了!但這款豬年定製版手機更讓人印象深刻
    而近日,微博和朋友圈已經被一部春節賀歲影片的宣傳片刷屏,那就是就是《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宣傳片《啥是佩奇》。一時間,居然被很多網友期望《小豬佩奇過大年》會是「最佳賀歲片」。最佳賀歲片,詮釋內心深處的聲音這部宣傳片講的是一個期待見到孫子的爺爺,為了滿足孫子新年禮物想要佩奇的願望,在信息閉塞的山村中不斷尋找孫子口中的佩奇,然後去打聽,接著自己製造了小豬佩奇。最後,孫子收到這份禮物十分感動,催人淚下。
  • 都在說它硬核,但你真的了解蒸汽朋克嗎
    再過了兩天,我看到A又換回原來的卡西歐,我笑著對他說怎麼不帶了,而他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了句:蒸汽朋克太小眾太硬核了我笑了笑,的確,蒸汽朋克這個詞對大家有種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它不斷的出現在我身邊,比如硬核、蒸汽朋克兩個詞語最近總在各大頭條公眾號出現,也有相當部分遊戲影視將蒸汽朋克作為自身的世界觀背景,比如當年的羞辱系列以及神偷系列遊戲,相信還有不少玩家至今仍沉浸在遊戲世界中,但估計很多人跟我的其他同事一樣
  • 小豬佩奇如何走上超級IP進階路
    佩奇原本只是一部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中的角色,正如《啥是佩奇》中解釋的那樣:「她爹也是豬,她娘也是豬,兒子還是豬,一窩豬。」這隻英國小豬走進中國後,由於動畫片內容定位學齡前兒童,因此最初只是「10後」以及部分「00後」喜歡的動畫角色,相關周邊產品基本是佩奇一家的公仔玩偶。
  • 豬年,《啥是佩奇》火了!走到哪裡都是佩奇!你怎麼看?
    近期,一部不到十分鐘的電影短片《啥是佩奇》一夜風靡,許多人看了那部短片後也是感受到了卡通和鄉土的反差萌也感受到了親情的細膩。眾所周知,2019年是豬年,也是不少人的本命年。佩奇趕在豬年火了!看來過年不知送孩子什麼禮就送「佩奇」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 一部《小豬佩奇》讓中國90%的家長感到慚愧
    佩奇幾乎都會馬上認錯,也會很快得到原諒。 在育兒這件事上,豬媽媽能堅持原則(比如小豬佩奇和喬治永遠在晚上7點上床睡覺),但偶爾也會允許寶寶們打破規則。 有一天,佩奇睡覺前很想看星星,豬爸爸想起豬爺爺有一架天文望遠鏡,但是怕豬媽媽反對,猶豫地說現在太晚了。作為家裡的「領導」,豬媽媽說了一句「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
  • 《啥是佩奇》刷屏,扒一扒背後的資本力量,阿里影業能否打響豬年第...
    你被《啥是佩奇》刷屏了嗎?1月17日,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支宣傳片《啥是佩奇》,講述了留守老人李寶玉為城裡的孫子尋找「佩奇」的故事。短片一經發布,便成為刷屏爆款,獲封「賀歲檔最佳營銷物料」。
  • 小豬佩奇中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佩奇背對鏡子,鏡子裡卻有眼睛
    導語:《小豬佩奇》這部動漫如今風靡全球,但是動漫中,一直被人調侃的是幾隻小豬的造型,大家都說像吹風機,因為看不到背面,大家都很好奇佩奇的背面是什麼樣的。小豬佩奇背對鏡子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小豬佩奇》動漫中讓人細思極恐的幾個細節,例如像粉色吹風機的佩奇,明明是背對著鏡子的,鏡子裡的佩奇,卻也有眼睛,難道說佩奇的背面也是一模樣的嗎?
  • [豬年話金豬]小豬佩奇走紅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IP?
    央廣網北京2月8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春節前,一部名為《啥是佩奇》的電影宣傳片,在網絡上一夜刷屏,好評如潮,也催生了「啥是佩奇」這個2019年首個流行語。那麼,「小豬佩奇」究竟為何走紅,對於國產IP的培養又有哪些借鑑作用?作為大年初一上映的合家歡影片,《小豬佩奇過大年》並沒有像多數電影的宣傳片一樣,摘取張力十足的戲劇片段,而是講述了一個「啥是佩奇」的故事。
  • 6種常見材料手工製作小豬佩奇方法教程-豬年做豬,大吉大利~
    步驟1:將紙盤塗成佩奇的膚色,畫出佩奇的臉型剪下;在空白紙盤上畫出佩奇的身體和腿腳剪下並塗色;用剩餘的材料剪出佩奇的耳朵,畫出五官。步驟2:將絨鐵絲彎成小豬佩奇的小手;在鉛筆上繞幾圈絨鐵絲,拿下來後變成小尾巴啦;粘合身體、耳朵、活動眼球和小手。
  • 小豬佩奇裡的這些育兒智慧,很多爸爸媽媽做不到,學學吧
    小豬佩奇可以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之一,據統計,我國在2016年引進這部動畫片面的第一年,播放量就達到了百億以上,2018年7月的一個統計數據顯示,播放量已經達到了500億。中國的小朋友們沒看過這部動畫的大概極其稀少。小豬佩奇也是我家嘟嘟的最愛,除了兒歌多多,最愛的就是小豬佩奇,其他的不看,由此,我也陪著看了不少。
  • 《小豬佩奇過大年》發布首款「行大運」海報 豬年看佩奇好運連連
    豬年就看小豬佩奇 年味十足傳遞新年好運氣作為國際知名動畫IP的小豬佩奇,此次進駐中國大銀幕可謂做足了功課。《小豬佩奇過大年》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畫風同時,融入中國傳統新年元素,是專為中國豬年獨家定製的一份喜氣洋洋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