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智慧的花是開放在指尖上的」。
大腦潛能開發班的盛行,可以看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智商上能夠領跑,這樣孩子上學期間更有可能成為學霸,未來也更可能成為佼佼者。
那如何判斷孩子智商高不高呢?真要等到孩子十幾歲、長大了去做測試才能了解嗎?其實不然,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智商高不高,看他的「手」就知道,何必等長大」!
這個觀點不僅皮亞傑提出過,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表示,兒童的早期智力發展水平體現在指尖上!可見,手指是能反應孩子智商的!一個孩子如果手指有這幾種表現,八成智商高!
手指比同齡人靈活,嬰幼兒時期比同齡人更早地實現左右手的協作。到了幼兒園階段,孩子非常喜歡動手的遊戲,比如捏橡皮泥、摺紙、拼積木等等。小學階段,孩子更擅長畫畫,尤其在細節處繪製得非常到位;喜歡玩複雜的拼手速的益智玩具,比如魔方、九連環、魯班鎖或者喜歡做一些科學實驗!為什麼手指能看出智商的高低?
手指有「人體第二大腦」的稱號,加拿大的神經科醫生,研究發現手指和手掌佔據了大腦運動區的三分之一,感覺區的四分之一,現在你明白為什麼有「心靈手巧」之說了!
加拿大的神經科醫生為了表述手和大腦的關係,專門繪製了「彭菲爾德地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控制手部的區域,佔據了大部分的大腦皮質,這比人的腿部要多出10倍以上。
手部的動作越多,能夠刺激大腦皮質興奮,促進神經元連接的生成,神經元連接越多孩子越聰明。這就是手和大腦的關係!
所以說,一個孩子相比同齡人,只要手部能夠做更精巧、更複雜的動作,就說明這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也更聰明!
嬰幼兒時期也很容易去判斷,曾經有專家對沒滿周歲的寶寶做過相關研究,將寶寶分成兩組,有意識拿、抓物品的嬰兒,比沒有意識地拿、抓物品的嬰兒,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更強!
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智商?
知道了如何判斷孩子的智商,那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呢?現在家長為了讓孩子高智商,拼命地報班,小小孩子一會上奧數、一會開發潛能!浪費錢不說,還可能沒什麼效果!
想要幫助孩子提高智商、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要抓住不同時期大腦發育的特徵,去進行針對性地開發。家長要抓住0-6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這個黃金期還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0-3歲的腦力開發訓練
0-3歲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神經元連接的數量能發展到50%,可見頭三年對孩子的智力有多關鍵!這也正是為什麼早期教育的投資回報率能高達1:18!
但是現在很多早教中心價格非常貴,又魚龍混雜不好判斷師資力量如何,我經常建議家長在家中幫助孩子進行訓練,可以通過專業的早教益智繪本,省錢還實用!
比如由專業早教專家研發的《腦力總動員》這套繪本,專門迎合0-3歲孩子的前思維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出現隨意性、短時性、無意識為主。
所以這個階段要發展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觀察力,這套腦力開發繪本就是針對這三項能力的訓練,通過圖畫、遊戲、常識的融合開發孩子腦力。
裡面包含三大遊戲大搜索、躲貓貓、找不同,玩中還能提高認知能力!早教專家建議,每天玩上五分鐘,不要過長,因為孩子的思維有短時性的特點,可見上課幾十分鐘對3歲前的娃來說根本沒效果!
第二個階段,3-6歲的大腦開發訓練
3-6歲的孩子,大腦發育進入了第二個高峰期,此時大腦神經元連接能夠達到80%左右。而這個階段,孩子已經走過前思維階段,進入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這個階段孩子的表象思維地位越來越突出,孩子更喜歡具象的事物,孩子只能掌握實際物體的概念,很難掌握抽象概念,比如一個蘋果你問孩子這是水果嗎?
他的回答不出來,但是你拿出一個蘋果直接問孩子,這是什麼?他就能回答這是蘋果!可見此時的教育要從實際物體、形象出發,尤其是大腦開發的益智書籍選擇,一定要抓住這個思維特點!
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套《聰明寶寶全腦開發》這是專門針對3-6歲孩子設計的大腦開發益智書,迎合孩子的思維發展特點,全面提升孩子的認知、語言、數學、邏輯思維、專注力、記憶力。
通過形象生動的遊戲,在玩中鍛鍊孩子的腦力,提高孩子的智商。通過圖像文字的結合,讓孩子在玩和閱讀的過程中快樂的、均衡的開發左右腦,提升寶寶的多元智能!
是3-6歲孩子開發大腦,提高智商的好幫手!如果你家有6歲前的孩子,不妨一試!我個人認為,開發大腦提高智商,除了要抓住黃金期,找到科學的方法也很重要,而非盲目地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