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17次截肢手術的「地震女孩」:天塌地陷也有縫隙透光亮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一米希望》是魏玲創作的油畫。畫中一個女孩靠在海邊的礁石,穿著藍色長裙,肩頭站著一隻展翅的金鳥。這幅畫曾經於2011年在深圳美術館的「心路」大型公益畫展上驚豔亮相,魏玲對藝術的熱愛更是折射出了她對生活的永不言棄。她用她的堅強和樂觀精神,從一個遭遇磨難的女孩成長為她畫中的展翅金鳥。她儘管沒有翅膀,但她一次又一次創作

「對於失去的,能夠清楚地接受,接受人生有這樣的缺失。」  本文圖均為成都商報 圖

——魏玲

人物名片

「地震女孩」魏玲

綿竹漢旺鎮人。汶川地震發生時,漢旺東汽中學一棟教學樓垮塌,48小時後,高二的魏玲被從廢墟中挖了出來。魏玲住了3年多的醫院,經歷了30多次大小手術,其中17次截肢手術,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做截肢手術最多的人。

她在病房裡學畫畫,還在病房裡舉辦了自己的個人畫展,被畫家周春芽譽為「中國的弗裡達」。

時間表

2008年5月14日

地震發生後,漢旺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魏玲在廢墟下整整48個小時後被救出,隨後三年時間,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術,包括17次截肢手術。

2013年1月17日

魏玲與丈夫呂登春舉辦婚禮。

2014年3月18日

魏玲剖腹產下一子,取名「莙垚」。

回望5·12

我並不堅強,只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魏玲說,有時候,5月12日都過去了,自己才回想起,哦,原來又是一年了。

不是刻意遺忘,魏玲說,就像小時候發生過的事情,也許當時覺得非常重要,但長大了,也就過去了。順其自然,這四個字,魏玲和她同樣經歷截肢、在華西醫院重症監護室住過很久的同年級同學也這樣淡然地說過。

「大概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吧。」魏玲自嘲著,笑了一下。

魏玲說,事情發生了,自己並沒有想過,如果當時沒有發生(地震),生活會是怎麼樣。現在發生了,就去面對發生以後的事。

「(5·12)那就是一個日子,和其他普普通通的日子一樣。」魏玲說,不同的是,那天發生了一件特殊的事。但時間的漫漫長河,每一件事都是其中的一道風景線。

工作,結婚,生子,魏玲說,即使沒有地震,自己的生活也不外乎是這樣的順序,別人的生活也是這樣的順序。魏玲覺得,不去遺忘,不去迴避,這大概跟自己的性格內向有關,有情緒不喜歡說出來,慢慢地就沒有什麼感覺了。「像一陣風,吹過了,就沒有了。」

偶爾,魏玲會回頭翻翻自己寫下的文字,會想起當時的事情。比如,她還記得地震時自己恰好開了小差,低頭去翻手機看時間,被化學老師一聲「別動」驚醒,然後就是天塌地陷的黑暗。魏玲說,因為當時上下左右和後方都被堵得很嚴實,只有眼前的小縫隙能看到光亮,所以,自己並沒有當時周遭慘烈環境的深刻印象,也算不上有陰影,這也許是自己現在能夠淡然處之的原因之一。「這是成熟了?」魏玲笑了笑。

4月13日,魏玲開通於2015年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更新了一段寫於2009年的文字:生活磨得我沒了稜角,我只想簡單的快樂。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偽裝的堅強。用一把鑰匙,把心鎖得牢牢,獨自承擔那致命的傷。

在魏玲的工作室裡,窗下的玻璃花瓶裡放著四五朵花,其中兩朵,是表姐送給魏玲的月季。黃色、粉色,幾天時間已經開得很繁盛,房間裡滿是馨香,魏玲捧著花,撥弄了幾下花瓣,低頭輕輕嗅了嗅。

戀愛、結婚、生子,她與別人的生活經歷沒有什麼不同。

從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兒子會攀著媽媽的脖子親暱地「啃」幾口,調皮又聰明,這與別人家的孩子也沒有什麼不同。

18歲起,因為那場災難而帶來的30多次手術、17次截肢,她面臨的一切灰暗和展現出的所有堅強,和28歲的當下相比,已經趨於平靜。魏玲,汶川地震倖存者,右腿被截肢三分之一,左腿被截肢到骨盆連接處。「經歷手術最多的人」「地震女孩」「奇蹟女孩」……外界給予她的稱謂林林總總。

4月10日,四川綿竹,魏玲的家離鎮上有5公裡距離,騎電動三輪車攬客的大姐,一聽魏玲的名字,「哦哦,曉得……」,然後熟悉地拐進一條小路,再轉兩道彎,停在棕紅色的大門前。當天中午,魏玲和爸爸媽媽帶著兒子小莙垚去鎮上吃喜酒了。

17次截肢手術的地震女孩魏玲:天塌地陷也有縫隙透進光亮

她與別人

沒什麼不同

「一種平淡的幸福,看著孩子慢慢長大」

小莙垚今年4歲了,小小的腦袋瓜上頂著漂亮的桃心狀髮型,頭頂有塊不小的胎記,沒有長出頭髮。聽大人在打招呼,小莙垚「蹬蹬蹬」地跑進屋,不一會兒,兩隻小手各拽著一張小板凳往外走,含混不清地喊「伯伯孃孃」,熱情地和客人分享自己口袋裡的糖和瓜子。

魏玲沒有想過,小莙垚會來得這樣快。2013年8月8日,魏玲和呂登春結婚半年,夫妻倆在上海參加夏令營,魏玲突然不適,原以為是中暑,檢查後驚喜地發現,原來是她懷孕了。

「因為當時覺得生孩子應該順其自然,沒有特別迫切地期盼過,也沒有體會過失望。」魏玲說,所以當孩子到來時,就只覺得特別地開心。

每個孕媽媽都一樣,對肚子裡的小生命有這樣那樣的擔憂。因為高位截肢,魏玲經歷多次修復手術,肚子上也有傷口,她一直擔心,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肚子上的傷口會不會隨著孕期變長被撐開?「後面肚子大了頂得胃難受,晚上左躺睡不著,右躺也睡不著,小傢伙還要在肚子裡踢我。」還好,小莙垚一直很健康,指標也很正常。

終於,一場極具難度的剖腹產手術後,小莙垚平安降生,魏玲的人生打開了新的大門,所有的重心都在小莙垚身上。看著他抬頭、翻身,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學會奔跑。如今的小莙垚,跑累了會撒嬌讓魏玲抱,自己踩上電動輪椅的踏板,一下子坐在媽媽右腿的義肢上,一會兒咬兩口媽媽的下巴,「咯咯咯」地笑,一會兒又安靜地趴在媽媽肩膀上,長著黑長睫毛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著別處。

「哪個拿了好吃的給他,都要留下來帶給媽媽。」魏爸爸望著外孫,一臉滿足地笑著。小莙垚還小,家裡人沒有刻意告訴他,媽媽的腿是因為地震沒有的,但告訴他,媽媽為了他吃了很多苦,所以要對媽媽好。他曉得,說「要保護媽媽」。

魏玲腿不舒服時,莙垚會給魏玲揉揉,還會摸摸魏玲的頭,就像魏玲抱著他的時候一樣。直到現在,小莙垚每天晚上睡覺,也一定要魏玲陪著。睡著後,才被外公外婆抱回他們的房間。「要陪他耍,你不陪他他就不跟你好了。」

每個媽媽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看著孩子慢慢長大,這是一種平淡的幸福。

「不再畫畫,下一步想好好學皮具雕刻」

在病房裡舉辦過自己的個人畫展,被稱為「中國的弗裡達」(弗裡達:墨西哥著名的殘疾人畫家),其實魏玲已經很久沒有再畫畫了,反而是兒子現在喜歡塗塗畫畫,家裡的小本子不夠他玩。

曾經計劃完成的10萬字長文,也早早擱置在一旁,陸續丟失。魏玲的淘寶店、微店,已經很久沒有生意,通過微信朋友圈和公益機構,偶爾會銷售出一些手工藝品。魏玲把這歸結於自己不擅長打理店鋪,加上身體原因,長時間看電腦屏幕眼睛也會花。

除了陪兒子的時間,魏玲也會做做手工藝品,小小的工作室裡,擺著珠子串成的花瓶、筆筒、車飾、絹花,好幾雙手工編織的涼拖鞋還沒有收尾。魏玲也曾嘗試過,大熱一時的手工皂、手工唇膏,但都冷了下來。

今年3月13日,德陽市殘聯組織學習皮具雕刻,魏玲在那兒集中學習了20天,直到清明節假期前一天,才回到家裡。這一次學習,讓魏玲感覺有了新的方向。「比較感興趣吧,覺得不可思議,自己也能夠在那麼薄的皮子上雕花。」

「以前做的,老實說純粹因為好看,只有觀賞價值。」魏玲說,皮具能做成包包、皮帶,不僅好看,也有收藏價值,做起來挺有成就感。短短20天,魏玲覺得,雖然只學了一些入門基礎,但想好好學下去。「打算先把現在的工藝品改進一下,銷售出去。」

家裡還沒有皮雕工具,培訓時做過的成品也不能帶走,但魏玲還是用邊角的皮子,給小莙垚做了一條小手環,一點點簡單的裝飾。

採訪當天,呂登春剛從工廠上完夜班,上午八九點才回到家裡補瞌睡。聽到魏爸爸說有人來訪,睡眼矇矓的呂登春走出房間,魏玲心疼丈夫,又讓他回去繼續睡覺了。

4月10日,魏玲正在製作手工藝品

她與別人

又如此不同

「別人有時會忘了自己沒有腿而摔倒,我不會」

大大小小30多次手術,17次截肢,光在醫院的時間,就長達3年。第一次可以暫時離開醫院回家,恰好是大年三十,魏玲在護士臺興奮地轉動輪椅,卻不小心翻轉,後腦重重磕在地上,幸好沒有大礙,但回家的日子卻又推遲了。

魏玲說,自己算是有些神經大條的人,在截肢後幾個月才有真實痛感,後來知道了,就只想著,沒有腿就沒有了吧。

如今坐在輪椅上的魏玲,右腿會穿上假肢,左腿空蕩蕩的褲腿搭在右腿上,其他的傷口,掩蓋在衣物下面。現在提起,仿佛那不曾是自己的經歷。

面對別人給自己的「堅強」這個標籤,魏玲說,大概算是別人眼裡的堅強吧,但是自己也聽過、看過其他人的經歷,感嘆別人所遭遇的艱難境遇,他們也很堅強。如果放在自己身上,不一定是能夠堅持下來的,那無法想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堅強的時候,也都有自己不堅強的時候。「把它(地震受傷)看成人生的一次波折吧,人生不就是一件事跟著一件事嗎?」魏玲說。

魏玲現在很少使用假肢,行動更多地依靠電動輪椅,右扶手上的操縱杆和按鈕,座位下方的電池,能夠不費力地帶動魏玲前進、退後和轉彎。房子門口的臺階修成了小斜坡,方便魏玲出入。

小莙垚也知道輪椅對媽媽來說很重要。他保護著媽媽,不讓別人碰媽媽的輪椅,小莙垚2歲時,剛學會走不久,一次,魏玲的電動輪椅在下臺階時卡住了,小莙垚一邊哭一邊說「不卡不卡」,小手不停地試圖推開輪椅,魏玲淚水盈眶。

「有人說,有時候會忘了自己沒有腿而摔倒,我不會。」魏玲說,就算晚上睡得迷迷糊糊,起床上廁所,自己下意識會知道要去找輪椅。「可能是我接受能力比較強吧。」魏玲笑著說,一直以來,對身體失去的部分,能夠清楚地接受,接受人生有這樣的缺失。

(原標題:30多次手術、17次截肢後,開網店學皮具雕刻,兒子4歲了;地震女孩魏玲:天塌地陷也有縫隙透進光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手機女孩」卿靜文:獨腿登頂黃山 用十年活成普通人的模樣
    十年前她是地震中堅強的「手機女孩」伴隨手機鈴聲,把鼓勵的話講給周圍被埋的同學聽2008年5月12日14時,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學樓裡,一樓走廊盡頭的階梯教室偶有器皿碰撞聲傳出,高一2班的化學課如常進行。17歲的卿靜文和同學們坐在教室中央,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木質桌椅,展開後拼在一起。
  • 一周4臺截肢手術!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爛不要拖!
    都市快報訊 最近幾個月,邵逸夫醫院糖尿病足病中心的糖足截肢手術較往年多了不少。「前兩年,一年也就10臺截肢手術,今年最多時,一周就做了4臺。」糖足診治專家、邵逸夫醫院糖尿病足病中心李霖副主任醫師感嘆,截肢率升高,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為對糖足認識不充分,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延誤就醫導致的。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位於北川老縣城內的北川中學「L」型教學樓出現垮塌,全校遇難師生共781人。鄭海洋所在的2007級高一(2)班共69名學生,倖存者僅16人。17歲的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小時,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在縫隙中擺出一個「勝利」的手勢,露出一個笑臉,因此被媒體稱為「夾縫男孩」。
  • 汶川地震12年,看到了她的故事丨百家故事
    因地震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因勵志走紅的堅強舞者。但在某檔節目的開場,她說:「我是汶川大地震倖存者,但我更希望大家能記住的是,我是廖智。」的確,她並非一個貼著勵志標籤的紙片人,她也有自己的軟弱悲傷,也有自己的快樂希望。2008年,5月12日下午。一瞬間,什麼都沒了。
  • 在醫院做截肢手術後,病人的斷肢是怎麼處理的?看完長見識了
    很多患者只有在生命受到巨大威脅時,才會選擇在身上動刀,有人肯定很好奇,醫院裡做截肢手術的病人,手術完成後,醫院是怎麼處理斷肢的呢?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終得圓滿,對於曾經身體的一部分,有些人也有著同樣的迷思,無論是從身上截肢下來的部分還是腎臟裡取出的異物、結石等,醫生一般都會先諮詢患者,比如某些男性身上重要部位的小手術後,有的人會選擇帶回去保存起來,作為一種紀念,有的人嫌晦氣,會把它交給醫院處理。
  • 15歲蘆山女孩重慶接受免費心臟手術
    15歲蘆山女孩重慶接受免費心臟手術   王麗告訴記者,經歷過「5·12汶川地震」的麗麗明白這是地震了,立刻衝出門去。「我剛跑出宿舍,就聽見磚頭掉落的聲音,回頭再看,屋頂的磚頭就落了下來。」  「我工作的地方距離寶興縣有30裡路,還好地震時女兒住在我的宿舍。」回憶地震當天的經歷,媽媽楊成英有些後怕,「我們老家的房子垮了一部分,如果孩子地震時在老家,加上她又有心臟病,後果不堪設想。」
  • 汶川地震「夾縫男孩」鄭海洋|夢裡的同學還是當年模樣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位於北川老縣城內的北川中學「L」型教學樓出現垮塌,全校遇難師生共781人。鄭海洋所在的2007級高一(2)班共69名學生,倖存者僅16人。17歲的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小時,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在縫隙中擺出一個「勝利」的手勢,露出一個笑臉,因此被媒體稱為「夾縫男孩」。
  • 汶之傷,國之痛——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
    3、2008年5月12日,四川都江堰聚源中學教學樓垮塌,救援人員正在從倒塌下的石頭下面搶救出一位年輕的女孩。 17、11歲的張吉萬背著3歲的妹妹走了10多個鐘頭逃出地震災區。
  • 10 年前經歷了5·12 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Sayings:離 5·12 汶川大地震已經十年了。今天的故事,來自 10 年前親身經歷了那場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去年 8 月九寨溝地震時,我們寫了一篇《9 年後,我還是沒有跑出去 | 震後餘生》。隨後的幾天裡,有1000 多萬人讀了這篇文章,有 7702 個人留言講述他們關於汶川地震的真實經歷。這可能是關於汶川地震最近也最大規模的集體回憶了。7702 個故事,就像 7702 次餘震。我們整理了這些留言,回訪了其中一百多個當時身在重災區的讀者。問他們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 17天大女嬰被一根頭髮勒壞手指 面臨截肢(圖)
    17天大女嬰被一根頭髮勒壞手指 面臨截肢(圖) 2014-12-26 15:46:13來源:南昌晚報作者:責任編輯:葉攀 昨日,出生才25天的妞妞(化名)因為頭髮絲纏住左手,左手小拇指壞死,目前面臨截肢……  寶寶被頭髮絲勒得大哭  妞妞家住青山湖區羅家鎮,12月1日出生,至今才25天。「我都還沒有從當爸爸的喜悅中醒過來,就遇到這種事!」昨天,記者在解放西路一家醫院見到了妞妞的父親吳先生和外婆盧女士,此時,小傢伙正躺在外婆的懷裡,安靜地喝著奶瓶裡的奶。
  • 男子忽視了一個小傷口 從腳趾到大腿根5次截肢
    從腳趾、到小腿、再到大腿,陳先生先後5次進行截肢手術。但每次手術效果均不理想,截肢後創面難以癒合,且越爛越高,疼痛日以繼夜。前段時間,幾近絕望的他求助溫醫大附一院傷口科,此時他的大腿根部創面沒有絲毫癒合跡象,而且創面深達骨頭、肌肉。接診的傷口科主任醫師盧才教表示,最關鍵就是創面局部處理和全身調理同時進行,逐步修復創面。
  • 廣西有座明代閣樓,四柱懸空400年不倒,經歷4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其實在廣西的容縣,有一個名氣不大,但確是真真正正的古建築,她就是真武閣,最令人驚嘆的是他的四根柱子懸掛在空中400多年都屹立不倒,在經歷了4次地震之後,都沒有遭到破壞,仍然安然無恙的站在那裡。在高大宏偉的真武閣裡,你卻找不到任何的金屬物,找不到一顆的螺絲釘,它是利用我國古代建築工藝中最傳統的榫卯結構,是每一個部位結合在一起,沒有一點的縫隙,真的是太難了,恐怕就是在現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建造師們也無法做到這點,由此可見在當時一定是傾注了無數工匠的心血與聰明才智,真的是太來不起了,他令人驚奇了。
  •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一位失去雙腿女孩的新生
    在那場地震中,她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失去了雙腿,從絕望地認為自己無法再站起來,到可以自由在大學校園中行走,再到搖搖晃晃地去北京深造,在無數人的幫助下,她涅槃重生。她的背後,是無數有著相同經歷的汶川人。謹以此文,悼念逝去的同胞,也鼓舞倖存下來,仍舊努力生活的同胞。每一個春天都會來臨,在你還覺得寒冷的時刻。
  • 地震時,他們都是少年:北川少年的震後青春
    這天是周五,也是汶川地震九周年的日子。結束了一周課程,校園裡都是輕鬆下來的學生,沒人知道這個女孩是當天頭條新聞的當事人。此前一天,張丹玥在微博發布了一則尋人啟事,尋找她母親遇難時的目擊者。她的母親彭建是北川中學教師,在9年前的地震中去世。  「我想知道,媽媽是當場就沒了嗎?還是和她心愛的學生們埋在一起慢慢停止了呼吸?
  • 女孩因自己截肢,不想連累男朋友,找理由離開
    1.被截肢的女孩的愛情故事 麗麗(化名)是公司主管,長相也漂亮, 2.不一樣的愛情經歷 我的閨蜜也是一個被截肢的女孩,她也是怕連累自己的男朋友
  • 8名司機愛心接送高三截肢女孩:「我們就是你的腿」
    一年多以來,許斌等8位網約車司機愛心接力,免費接送這位高三骨癌截肢女孩上學,當韓力走進高考考場的那一刻,這兩天對於他們來講尤其特殊。今年20歲的韓力,是湖南省雙牌縣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高三學生,家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5年前,韓力被查出身患骨癌,左腿被高位截肢。手術後,韓力只能靠拐杖行走,但她堅強樂觀、積極努力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 男子意外受傷四處求醫被截肢 向3醫院索賠400萬
    事後柳宏說,當時「應及時做左小腿減張手術的保守治療。」  但醫生採取的是手術治療。15時30分柳宏被推進手術室,左腿膕動脈被切除了3.5釐米長。術後第6天左小腿仍未消腫,醫生讓做減張術。柳宏提出「到手術室做」,管床大夫說:「做個小手術,剌個小口子,用不了10分鐘。」
  • 兩歲女童遭遇火災被截肢,她說:媽媽別哭我不疼
    為了保命,小女孩只好被迫截肢。小夢潔被迫截肢保命意外 火災致一死一傷家住貴州省凱裡市凱棠鎮凱哨村的楊發千夫婦,膝下有三子女,大女兒小豔今年上初一,兒子小祥上六年級,最小的女兒小夢潔今年才兩歲零十一個月。2020年4月,想到丈夫楊發千一個人在寧波打工養活一家5口人,善良的妻子袁華玲則主動提出,一起跟隨丈夫外出打工,以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可沒想到,袁華玲的這一決定,讓她悔恨終生。
  • 512地震十二周年祭 | 經歷過生死,人生會有什麼不同?
    02 /經歷生死,更應該跟生活握手言和熹微,29~39 歲,老師地震前,我正打算和男朋友分手,覺得我們不夠合適。但因為當時男朋友的家在地震中損失嚴重,礙於旁人的評價和眼光,在人家家裡發生變故的時候提分手不厚道。
  • 她,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兒和雙腿,6年後再嫁華裔學霸...
    不怎麼接觸中國社交媒體的Charles,當然不知道眼前這位留著長發、面容清秀的女孩就是汶川地震倖存者——廖智。4.地震廖智的故事也要從2008年說起。2008年的廖智,是四川省德陽市漢旺鎮上一個令人豔羨的舞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