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十二周年祭 | 經歷過生死,人生會有什麼不同?

2020-11-23 澎湃新聞

# 5·12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祭 #

​故事採訪於兩年前,由當事人口述,劉璐、曾鼎、李姍姍記錄,王韋的故事來自騰訊穀雨實驗室(guyulab)。

那場慘烈的地震過去整整 12年。而它所帶來的破壞性的力量,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一一浮現。

一個女兒,她固執地每年給在地震中遇難的父親買生日禮物,寫信。有人對她說,災難就是財富,要從在災難裡學到東西,可是她就不學。

一位母親,再也沒換過電話號碼,她害怕,萬一有一天女兒回來,找不到自己怎麼辦。

我們請來10個當年的倖存者,講述他們在這 10年裡的沉浮。

有人已為人母,已經與生活和解;還有的人眼淚流幹,但也只能繼續這樣活下去。

記錄這些,並不是為了去追尋災難所謂的意義。而是我們無法預期,會在哪一個尋常的午後,遭遇哪些命運的考驗,我們所能選擇的,是和它們相處的方式。

「希望地震給我們留下的,在傷痛之外,還有生活的勇氣。」

01 / 

真正感覺失去爸爸,

是在這之後漫長的很多年裡,

就像一把沙子一點一點被風吹走

圓圓,15~25 歲,戲劇老師

救援隊在 2008 年沒有找到我爸的遺體,一年之後,我媽媽自己翻到山裡找到了,她記得爸爸當時穿的衣服。那天,我在學校知道這個消息後,才第一次失聲痛哭起來,那一天開始我才慢慢去面對地震對我的影響,不再屏蔽它。

可能要到這幾年才知道自己通過地震得到了什麼,我讀《燃燈者》,裡面有段話說,「在精神上,我們大家似乎是依賴於在生命的重要時刻,某一些人所給予的那些東西在活著。這個富有意義的時刻是不期而遇的,它不選擇了不起,而是非常樸實的」。

這些時刻,對我來說就是曾經和爸爸一起共度的日常的樸實時刻,比如他捕到的野魚,回來做一鍋野魚湯;夏天他買得很好的葡萄和西瓜,用山裡的泉水來冰鎮;他用玉米葉做的風車;他帶我在河邊撿的石頭。後來我知道是這些時刻給了我力量,他一直希望我能做一個快樂的人。

地震之後的日子,我要拼命去接受爸爸已經離開的這個事實,這是一段持續了很長的艱難時間。

大二的一個學期,我基本沒怎麼和人說話,每天都很絕望,會拼命想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別人都說災難是財富,要從災難裡學到東西。我那時候想的就是我不學。身邊的人都在嘲笑你的絕望,我隨時都能哭出來,常常想他,非常想他。

我每年都會給爸爸買生日禮物,買過煙、粉紅色體恤、迷你麻將、書、刮鬍刀,買了幾年想著反正也送不出去,就不買了。

我也會給他寫信,寫流水帳,告訴他我今年都幹了些什麼。有一次我說,我也不曉得你們人死了之後到底都去哪了,我想換一個工作、一個學科來研究一下,但想了一下還是算了,老了再研究吧,要不你想個什麼辦法來給我一點啟示?可是我爸走了之後,我一次都沒有夢到過他。

以前我以為我爸能掙很多錢,讓我做白富美,現在只能自力更生了。我現在總會想起他問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他說只要是我選的,都可以。

真正感覺失去他,是在這之後漫長的很多年裡,就像一把沙子一點一點被風吹走。

02 /

經歷生死,

更應該跟生活握手言和

熹微,29~39 歲,老師

地震前,我正打算和男朋友分手,覺得我們不夠合適。但因為當時男朋友的家在地震中損失嚴重,礙於旁人的評價和眼光,在人家家裡發生變故的時候提分手不厚道。

後來他研究生畢業去深圳,他父親生病,他去俄羅斯工作,我們還是結婚了,但我越來越抑鬱,沒有辦法和他生活在一起。

最終我決定離婚。歷經生死,更應該跟生活握手言和。不被外人左右,不被評價左右。

很多人都說因為經歷了生死,要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擁有的一切。但我後來發現,恰好是因為生死很寶貴,所以不能丟失自己本來的立場,要一直堅持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才對。

 03 /

伏歡的媽媽再沒有換過電話號碼,母親害怕,

萬一女兒哪一天回來,找不到自己怎麼辦

王韋,14~24 歲,社工從業者

這斷裂的 10 年裡,我常夢見伏歡,她是和我一起成長的夥伴,我用家鄉話叫她女姐。

我們曾經躺在田埂上,看著太陽慢慢下山。伏歡突然問:「你覺得人死了是什麼感覺?」我們就此約定,如果有一天,我們誰先不在了,活著的人一定要去看望對方。

我說:「好啊,至少還要六十年吧。」

10 年前的 5 月特別悶熱,突如其來的災難,埋葬了無數的生命、房屋和村莊。我茫然地站在逃難的人流中。受傷的老師帶著學生走了幾十裡山路,年邁的老人帶著剛剛出生的嬰兒,天氣又陰又冷,下著小雨。

伏歡在北川中學。伏歡的媽媽走過來,看到從小和她女兒一起長大的我,突然情緒失控,抱著我號啕痛哭:「女姐莫得了,女姐莫得了!」

奧運會來臨前,伏歡最想做的就是能夠走出四川去看看。這 10 年來,我一次次地遠行,我走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我以為只要走得夠遠,天就夠高,我就能走到我想要的遠方。

但是我又一次次地回來,好像生命裡失落了很寶貴的東西,拉扯著我前行的路,我要將它尋回。

每當回到故鄉,我總會一個人在田埂上停留,望著眼前山河改道、面目全非的土地,拼命地去回想。可任憑我怎麼想,生活好像被割裂一樣,前 14 年的生命突然感到空蕩蕩的不安。

2018 年 5 月,我又回到了北川。伏歡的媽媽再沒有換過電話號碼,多年前,她對我說:「這輩子的電話都不會再變了,萬一她哪一天找回來,她找不到我咋辦啊!」

我遵照諾言,去北川中學的舊址看望伏歡。整個學校已經被推倒掩埋,後來又重建成為地震博物館,找不到一絲原來的影子。

我會永遠想念她,想念那個奔跑在田埂上的姑娘。

 04 /

你睡得太沉,我走了,

就真沒有人叫你了

豌豆,創業中

和我同宿舍住的一個大姐姐,地震了,別人都跑下了樓,只有她搖著我的胳膊叫我趕快起床。事後問她為什麼沒有先跑出去,她說,你睡得太沉,我走了,就真沒有人叫你了。

我衝到樓下電話亭,趕快給我家裡的媽媽打電話,那 20 秒的彩鈴是我聽過最漫長的聲音。

如今學姐已嫁作人妻,她很善良。她姓梁,她應該擁有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05 /

我做了臉部修復手術,

以後也不能穿高跟鞋了

小戴,19~29 歲,全職主婦

我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壓在一個很黑的地方,什麼都看不見。因為周圍完全黑暗,我也沒有時間概念了。中間下過雨,我喝了一些雨滴。三天之後,我終於被救出來了,我聽見雞鳴,那應該是個早上。

被救出來的時候,我左邊的身體和臉都因為擠壓變形了。醫生先給我抽掉腿裡積壓的液體,還說情況不好的話要截肢。

臉部的壞死組織被清理掉以後,左臉的顴骨都已經露了出來,醫生說要做臉部修復手術。因為不能從身上別的地方取皮膚,醫生在我的頭上裝了一個擴張器,把頭上的皮膚撐開,等它長出來,再截下來移植到臉上。

我大概是地震之後第一個做臉部修復手術的。幸運的是,我的腿恢復得很好,不用截肢,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以後都不能穿高跟鞋了。

我去地震遺址看過一次,熟悉的地方全都找不到了,我曾經最熟悉的縣城車站也沒有了,我也看不見當時自己被埋了三天的地方了。

如今我女兒都快三歲了,再也沒有遇到過比當年更艱難的情況。

 06 /

我一直覺得,

是身邊遇難的人幫我推開了那些巨石

曾勇謀,33~43 歲,茶葉商人

後來我才知道,我最終逃生的那條塌方的馬路上,上百人中,生還的只有三人。

我開的一輛小型貨車被石頭砸中,跌進了幾米深的深溝裡。從泥石流中倖存,從駕駛室裡爬出來,我算得上是奇蹟了,我一直覺得,是身邊遇難的人幫我推開了那些巨石。

我是茶葉商人,2009 年去對口支援北川的山東省推銷茶葉,在展會上,人們幾十斤幾十斤地買我的茶葉,根本不是買來喝的,有些老人,扔下錢茶葉也不拿就走了。

後來去北京、青島推銷茶葉的時候,我不再說我來自哪裡。真的很溫暖,但我年輕力壯,我可以靠自己。現在整個北川有超過1000 個農戶靠著我的店生活。

2018 年春天,有一批茶葉需要急送,身邊的夥計不在,我又踏上了那條路—10 年裡我一直避著那條山路,現在是時候了,我帶了一條煙,幾瓶水,撿了兩塊平整的石頭做底,把煙點燃放在石頭上,我對那些人說,10 年了,我來看你們了。

 07 /

長大後,

我就成了你

強天林,14~24 歲,軍人

餘震襲來,整座山都倒向我的時候,有一雙有力的手把我抱了起來,為我擋住了落石。臨走的時候,他對我說,小傢伙,我就要走了,你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卻隱隱迷上了他身上的迷彩色軍裝。

我以前成績並不好,但是笨鳥先飛,我拼命讀書,從年級的第200 名考到前 30 名,從普通班到英才班,最後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

在軍校時,我左手韌帶被割斷,腳踝骨折,膝蓋嚴重積液,每次到絕境的時候,我都會記起和他的約定—我一定會成為你。

人生中有很多巧合,我的這個是命運最好的安排,我結束了五年的軍校生涯,來到了部隊任職,我所在的部隊有另外一個名字—中國國際救援隊,曾 20 多次執行國內外地震救援行動,包括當年的汶川地震。

第一次參與地震救援訓練時,在廢墟中搜索生命的跡象,將一個個生命從斷壁殘垣中救出來時,我的腦海裡清晰浮現出當年地震的場景。戰友問我回想起當年的畫面會不會心有餘悸,我的回答很簡單:10 年前,我確實很害怕,因為我渴望被救;但是 10年後,從一名被救者到一名施救者,我不會害怕,因為我們是倖存者的希望。

 08 /

我的眼淚一輩子流不完,

但只能這樣繼續活下去

桂花,52~62 歲,無業

我現在當然也還會胡思亂想,想過去,也想未來。每天傍晚,我女兒回來之前,我就打開電視,假裝自己沒有在胡思亂想。

在地震裡,我失去了我的大女兒、外孫女、三個妹妹和一個侄女。我找到 5 歲外孫女的遺體,在北川人民公園外面的鐵索橋頭挖了一個坑把她埋葬了,後來她又被泥石流衝走了。我在地震裡救了八個人,老人說多做善事能積德,我想我的親人也許能活過來。那段時間我經常邊喝酒邊哭,喝酒才能讓我睡著,然後才能醒過來。

地震之後,我在社區做臨時主任,分配震後安置住房的工作。

有一天警察找到我,後來他們說我虛報冒領了三套住房,我被抓到監獄關了兩年多。這期間,我母親也去世了。

出來之後,我有時候也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妹妹雖然說相信我,但還是覺得我給死去的父親丟了臉。這些年我到處打些零工,我活得很累很累,沒有地方可以說,但是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我的眼淚一輩子流不完,但也只能這樣繼續活下去。

 09 /

每到周年,

我都會接到自殺者的求助電話

馮翔,22~32 歲,心理諮詢師

我是震後去的災區,當時的慘況,那麼嚴重的傷亡,那麼普遍的心理創傷,就連很多過去義務援助的心理諮詢師,也都需要心理治療。

我見過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親,守著獨子遺物睡覺的父親,他們的精神狀態是持續性的糟糕。這 10 年裡,尤其是震後那幾年,每到周年紀念日的時候,我常常會接到自殺者的求助電話。

現在想來,心理救援應該是長期的過程。而我們對災區的心理援助,來得快去得也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所長張侃為汶川地震公開呼籲過,對災區的心理援助應該持續 20 年。

有時候我們可能意識不到,重複的不得當的心理援助,有可能對災民造成二次傷害。我曾經遇到的一個當事人就很反感地說,問卷調查太多了,他收到的心理諮詢師名片可以堆起來打撲克了。我甚至聽到消息說,有的災區安置點已經打出了「防火、防盜、防諮詢師」的橫幅。

我不是全職的公益人員,自己做得也不完美,在道德上指責他人是苛責了。畢竟,心理學在國內還是新興學科,本土尤其是基層的專業力量很匱乏。但是時隔 10 年,這一點仍然值得提醒。

 10 /

原來,跑步的時候,

所有的傷痛和淚水都會隨著汗水被蒸發掉

Alina,16~26 歲,公司法務

地震過後,有心理諮詢師來給我們做疏導,我裝作什麼事都沒有,什麼都不說。

其實我一直有負罪感,我總覺得,如果 5 月 11 日那天下午,留住奶奶在我讀書的地方,她就不會死;如果不轉學,陪著我的閨蜜,她是不是也能活下來。

我後悔到身體根本無法承受,吃了吐,吐了吃,狀態最糟糕的時候,只有 72 斤,像個骷髏。我總是想死掉好了,這樣,就能不後悔了。

四年後,我讀大學的時候,被心理醫生診斷為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醫生讓我用藥物幹預,藥物開始見效之後,我又開始跑步,跑馬拉松,在兩年裡跑了十幾個馬拉松。

原來跑步的時候,所有的傷痛和淚水都會被蒸發掉。後來,每次我感覺不好了,PTSD 要復發的時候,我都會去跑步,跑到沒有力氣,也就不會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我不太想回憶那段時間。可是我學著慢慢接受它。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因為它的存在而完整。

本文內容整理自《生死之間——當我們與疾病和死亡狹路相逢》,偶爾治癒著,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圖片來源於Veer圖庫,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生死之間——當我們與疾病和死亡狹路相逢》偶爾治癒著

日常生活中,因為忙碌或者太過沉重,疾病與死亡相關的話題,經常被有意或者無意地暫時放到一邊。直到它們敲響我們自己或者身邊親友的門,很多人才會被動開始思考相關的問題,關於生存,關於生命的意義,關於怎樣活著才算不負此生,等等。

遺憾的可能是,有時候疾病和死亡給我們留的時間太少,可能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失去了生命中一些寶貴的人或者東西;有時候疾病留下來的時間又很長,我們疲於應對,導致生活越來越偏離原本正常行駛的軌道。

人類90%以上的疾病是無法治癒的。如果是這樣,如果疾病和死亡避無可避,我們至少可以提前練習與它們相處的方式。

「偶爾治癒」, 知名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丁香醫生旗下的深度報導團隊,曾經用筆尖將權健拉下神壇。在《生死之間》一書中,他們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人們與疾病和死亡相逢後的溫情、悲壯、慘烈與傷痛真實展現在我們面前。閱讀這些故事,就像預演自己的人生,思考與選擇,也在閱讀的同時發生和進行。

「願你沒有遺憾。」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丨那些叫「震生」的孩子12歲了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丨那些叫「震生」的孩子12歲了 2020-05-1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在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一周年的特殊時刻,讓我們記住悲傷,重新上路。震區加油!四川加油!中國加油!14:00:01  中國網:我們的在線交流平臺上也已經有了很多網友的留言。有一位鄭州網友這樣寫道:地震無情,人間有愛。「5·12」汶川地震的記憶不只是悲傷,更有危難之中的堅強、團結、力量和偉大。長歌當哭,生者前行。
  •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裡,繼續前行」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裡,繼續前行」     5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汶川縣組織的「追思親人,感悟生命——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活動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舉行,來自各地的近2000名民眾匯聚在這裡,靜默佇立,深切哀悼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追思大會開始前一小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就已將遺址前的小廣場擠得水洩不通,遺址廢墟上一面鮮豔的國旗迎風招展,似乎也在哀悼逝去的人們。
  • 5月12日是日子,紀念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
    郭志堅: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也是汶川地震的十二年。這兩個相遇的日子有著特殊的意義。疫情暴發後,護士逆行,其中汶川地震倖存者為曾經。在過去的12年裡,從援助到知名援助,汶川和武漢彼此擁有守護,所有的同胞都期待著互相幫助!今天是2020年5月12日。
  • 12汶川地震,防災減災|12周年紀念日—登封市中嶽少林文武學校
    你可還記得2008年5月12日那天你正在幹什麼?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有些人正在學校上課學習;有些人在夏日午休中鼾鼾入睡;街上的商販還在和顧客講價還價販賣商品······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以上的數據是我們無數中國人回憶中最疼痛的刺點光陰似箭
  • 5月12日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圖片,緬懷句子
    2008年的地震撼動汶川。近7萬人遇難,整個中華大地浸滿悲慟。就是那一年,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見證了那些奮不顧身的搭救,相互攙扶的人間大愛。今天512汶川地震12周年,緬懷逝去的同胞!祝福汶川,未來一切安好!
  • 星座與佔星有什麼不同?--十二星座與人生十二場演出
    作者:寶寶知道 Lily佔星很多朋友聽說過星座,也知道有十二個星座。看過網上那些娛樂版的星座八卦,在腦子裡有個印象,就是星座就是用來茶餘飯後娛樂一下生活的。這個很容易理解,畢竟大家不是研究來的。因為最近有朋友提問,佔星跟星座有什麼不同,所以今天特意寫一篇文章來做一個說明。 十二星座就是那十二個,也就是我們通常陽曆生日那天所在的星座。這個星座是佔星的基本元素,具體說星座就是佔星裡面的道具,也可以理解為裝備。
  • 太極雷雷直言遇到地震不要怕: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掉
    6月17日晚,四川長寧發生了6.0級地震,成都當地的市民也感到了強烈的晃動,44歲的太極大師雷雷剛剛從北京回到成都與妻兒團聚,而這次地震雖是他始料未及的,但他並沒有絲毫的驚恐,作為歷經大風大浪的武壇名家,雷雷早已體會過比地震可怕是被的輿論攻擊,因此這場地震他是用十分淡然的心態去面對的。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5G直播引千萬網友在線觀看
    2020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由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主辦,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承辦的中國聯通5G網絡直播紀念主題活動震撼呈現。直播前夕,在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的大力支持下,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攜手新華社、VSTA看天下、封面新聞、四川日報、直播綿陽等多家媒體及平臺共同播放《汶川地震十二年》視頻,視頻播放熱度高達2213.6萬;央視頻、今日頭條、新浪微博、沃視頻、四川觀察、直播綿陽、鬥魚、虎牙、抖音、綿州先鋒、愛奇藝、微信12家在線網絡平臺進行了為期四個半小時的現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1005萬。
  • 「最不務正業」校長葉志平:他讓2300師生躲過512大地震
    時至今日,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法忘記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這場環繞地球6圈的地震波可以說是破壞力極大的一場地震,區域的破壞和人們的傷亡,都讓中國上下一同悲痛。汶川地震中發生了很多的故事,讓國人感動,這場浩劫之後讓人們更加團結,更加熱愛祖國,熱愛生活。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汶川十年祭的時候,白巖松曾說:「我不願意看到我們以敲鑼打鼓和非常反映成就的方式去面對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一個有責任有憂患意識和睿智的媒體人,道出了對災難和傷痛銘記的心聲。汶川地震十二年,從滿目瘡痍、廢墟叢生到廢墟上的崛起和重生,每一個經歷者和旁觀者都有著不同的境遇和感受,無法忘卻並時常在夢裡出現那些畫面,成為了十二年裡不可磨滅的印記。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一個我永遠難忘的日子
    5月12日,除了護士節,還是汶川地震紀念日,這一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因為,我是親身經歷者。2008年5月12日當天,我就在成都。當時我在北方一家醫院醫務科工作,赴成都是去參加一個為期三天的「全國病曆書寫與病案管理交流培訓班」, 12號是培訓的最後一天。我還記得那天上午,我還忙裡偷閒,給幾位護理系統的姐妹發去了祝福簡訊。
  • 唐山大地震36周年祭 地震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
    解說:這封尋人書信的作者名叫王克功,在36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他原本是一位幾乎沒有生存希望的人,早在大地震發生前六年,身為建築工人的王克功,就因一次施工事故從腳手架上摔下導致高位截癱,大地震發生時他已經在唐山市工人醫院住了六個年頭。1976年7月26日王克功的妻子帶著剛放暑假的女兒從縣城來到了唐山,看到了分別近半年的妻女,王克功感到格外高興。
  •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一位失去雙腿女孩的新生
    可是並沒有任何回應……旁邊傳來另一個啜泣的聲音:「魏老師在講臺後,講臺倒了……」我又聽見一個聲音說地震什麼什麼的,我才知道原來是地震了,剛剛那一刻,我還以為只是教學樓塌了……我聽見有同學和張光輝對話。原來他因為離教室後門最近,所以當時立即跑到了過道上,而教學樓是向右下方坍塌的,所以他沒有被掩埋。他告訴大家說:「擂鼓鎮有吊車,等吊車來了就可以救大家出去了。」
  • 兩岸信眾湄洲海祭媽祖升天1026周年
    兩岸信眾湄洲海祭媽祖升天1026周年 2014年08月14日 09:56:48  來源:你好臺灣網
  • 汶川地震倖存者:因公益重建的人生
    2013年,翠霞作為志願者陪伴420地震的災後兒童「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他已經很久沒寫過字了,平時上班都是在電腦上噼裡啪啦敲代碼,寫信還是學生時代的老黃曆了。汶川地震後,劉哲加入了茴香枝公益機構組織的「大朋友計劃」,兩個成年志願者與一個災區小朋友結對,鴻雁傳書,進行災區青少年的心理疏導和重建。
  • 汶川地震祭:12年一個輪迴,不一樣了嗎
    汶川地震祭:12年一個輪迴,不一樣了嗎 2020-05-12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汶川地震12年:那年我9歲她10歲,現在我21歲她仍10歲
    歷史總會以驚人的速度變得模糊,但不包括大家對汶川地震的記憶。今天,汶川地震過去了整整十二年。富貴問實習小同學,還有那年的記憶嗎?她們說印象中有驚慌害怕,老師紅著的眼睛,給零花錢小氣的爸媽不吝嗇捐款……新聞哥做了一個話題,12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麼?每個普通人的故事聚在一起,依舊驚心動魄。
  • 經歷17次截肢手術的「地震女孩」:天塌地陷也有縫隙透光亮
    工作,結婚,生子,魏玲說,即使沒有地震,自己的生活也不外乎是這樣的順序,別人的生活也是這樣的順序。魏玲覺得,不去遺忘,不去迴避,這大概跟自己的性格內向有關,有情緒不喜歡說出來,慢慢地就沒有什麼感覺了。「像一陣風,吹過了,就沒有了。」偶爾,魏玲會回頭翻翻自己寫下的文字,會想起當時的事情。
  • 2020.5.12意義特殊,國際護士節,汶川地震12年紀念日
    202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我們緬懷災難逝世者,希望往後歲月裡,大家一切安好!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近8萬人因此喪生,1.9萬人失聯無下落,39萬餘人大小不同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