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面部活動識別個體的心理健康症狀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心理健康狀態對個體的身體健康、個人成就和主觀幸福感有較大影響。除量表方法外,已有研究提出可以使用行為數據建立機器學習模型來自動識別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然而,目前多數研究致力於識別某一種心理疾病的存在或程度,在一些非專業診斷的場景(如自我檢測或大規模監測),識別個體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狀或許更有幫助。

已有研究表明,個體行為(如面部活動)受到其心理健康狀態影響,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個體表現出的行為不同,而患有同種心理疾病不同亞型的個體的行為也存在差異。這些研究結果為使用行為數據識別個體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狀提供了可能。

除了需要從理論層面考慮識別不同心理症狀的行為差異的可能性之外,如何在建立識別模型後評估其識別不同心理症狀的能力也是該研究考慮的重點。由於現有的模型評估方法(如準確率或均方根誤差)無法評估這種有效性,量表的信效度檢驗方法或可應用於這種多維度模型的性能評估。鑑於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朱廷劭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嘗試構建不同心理症狀的面部自動識別模型,並使用信效度檢驗方法對模型進行評估,以探索個體的面部活動能否有效指向其心理健康症狀。

該研究共招募100名被試,被試首先填寫症狀自評量表(SCL-90)中的55道題(分別對應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和精神病性六個維度);閱讀一段介紹盧溝橋的中性文本(約44s)。在這期間,研究人員使用Kinect攝像機記錄下每一幀中被試36個面部關鍵點的三維坐標,實驗場景和36個面部關鍵點如圖所示。

為減少無關變量對面部關鍵點坐標的影響,採集數據後,研究對面部數據進行坐標平移、噪聲平滑、坐標差分和截取等數據預處理工作。將第100幀-第700幀數據記錄為「全部數據」,奇數300幀和偶數300幀數據記錄為「分半數據」。數據預處理後,提取「全部數據」和「分半數據」在時間序列中的30維時序特徵,而後進行特徵選擇和特徵標準化,並建立回歸模型,最後保存「全部數據」和「分半數據」的預測得分。得到「全部數據」和「分半數據」共3組預測分數後,該研究使用多方法多特質矩陣和相關係數計算分半信度、會聚效度、區分效度和校標效度。結果顯示,面部識別心理症狀模型具有較好的分半信度(P < 0.001)、校標效度(P < 0.01)和會聚效度,但是區分效度較差。

該研究探索了通過面部活動識別不同心理健康症狀的可能性,結果表明不同心理健康症狀具有特異性的面部表達,使其可以被識別。由於面部數據的採集是實時且無侵入的,該研究可以與視頻技術結合用於心理健康檢測。此外,該研究創新性地將信效度檢驗方法應用於機器學習模型的評估,為未來的同類型研究提供一種可行的多維度機器學習模型評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iatry上。

實驗場景及面部關鍵點示例

論文連結: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t.2020.607890/full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測心理不想答問卷?面部識別來幫你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朱廷劭研究組的科研人員藉助人工智慧,構建了不同心理症狀的面部自動識別模型,探索個體面部活動指向心理健康症狀的可能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中國科學報】「刷臉」可知心理健康
    而如今,面部活動識別的功能又被科學家拓寬了,它們還可能透露心理健康狀況。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朱廷劭研究組的科研人員藉助人工智慧,構建了不同心理症狀的面部自動識別模型,探索了個體面部活動指向心理健康症狀的可能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心理學前沿》。
  • 最新研究:心理病人面部與正常人不同!抑鬱症病人面部最具特異性
    因為抑鬱症而死亡的人數並不少,但很多病人甚至直到他死亡,我們才知道是他是一位病人,難道抑鬱症真的沒有症狀嗎?一、最近研究: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面部特徵和正常人不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對100名患有心理疾病的人進行研究,他們通過一種特殊的技術,並且讓這100名病人朗讀一些中性的文章,隨後用攝影機記錄下每個人的表情,發現敏感、焦慮、抑鬱、恐怖、敵對和精神病性的病人,面部特徵與正常人會有所不同。
  • 「AI相面」我們是否真的可以通過面部特徵窺見人心?
    通過映射函數確定面部和性格關係「『AI相面』並不可靠,大多是數據擬合出來的一個牽強附會的結果。」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孫哲南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已有媒體報導了「AI相面」的「吸金」套路及其分工明確的生意鏈。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翁冬冬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面部識別雖然是身份識別的主流方向,但用於看相併沒有科學依據,娛樂性質更多一點。
  • 文軒教育「太陽星公益行動」校園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在三臺縣舉行
    12月4日,文軒教育「太陽星公益行動」校園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在三臺縣博強蜀東外國語學校舉行,綿陽市教體局二級調研員胥執東,三臺縣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胡永生參加開班儀式。開班儀式上,胡永生致辭介紹了三臺縣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師資、課程、科研、個體和團隊輔導等情況,希望全縣的教體工作者尊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活動、學科教育等融合發展,培養身心和諧、社會適應能力強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希望全體教師增強自我心理調適能力,挖掘自我發展潛能,用自己的言行示範和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影響帶動學生。
  •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團支部組織開展「心理健康」青年學習活動
    2020年12月9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團支部組織開展青年「心理健康」活動,面向中心團員和青年普及基本心理健康知識,建立自信,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提高適應現代快節奏工作和生活的心理素質。首先中心團支部書記帶領大家進行了心理健康自我測試,測試內容包含心理健康測試症狀自評量表-SCL90(Self-reporting Inventory)和樊氏壓力檢測量表,讓大家充分了解自己近期的心理健康狀態和壓力程度。接著又以講座的形式帶領大家了解與「快樂生活」相對應的心理健康理念,同時提出要注重自身的壓力疏導和情緒管理,重點介紹了應對措施和緩解壓力的方法。
  • 東莞已評選心理健康特色學校104所
    清溪中學AllStar心理社團團建活動 學校供圖心理健康教育,直接關乎孩子未來發展。為規範和提升東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進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規範、均衡和科學發展,東莞自2016年公布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名單以來,逐年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評選力度。
  • 星座、血型、臉型與心理
    二、女性面部對稱性影響其人格與心理健康水平 《精神醫學雜誌》曾發表文章《女性面部對稱性與人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引起熱議。,且面部越對稱的女性其人格具有更明顯的宜人性和責任性特質和更不明顯的神經質特質; 在心理健康層面:從總體上看,面部越對稱的個體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 星座、血型、臉型與心理
    二、女性面部對稱性影響其人格與心理健康水平《精神醫學雜誌》曾發表文章《女性面部對稱性與人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引起熱議。;在心理健康層面:從總體上看,面部越對稱的個體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從各個維度上看,面部越不對稱的人越容易出現強迫、人際敏感、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異常心理狀況,由此可以推論女性面部對稱性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關。
  • 心理測評|你的心理真的健康嗎?點擊獲取專業評估(免費)
    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文 / 嚴瑞婷 字數 / 939字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是指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個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並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
  • 成人高等學校教育類專業核心課程《心理健康教育》複習題
    教育類專業核心課程《心理健康教育》一、選擇題1.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做了新的定義,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2.理諮詢的範圍至少應包括發展心理諮詢
  • 外媒:面部識別技術或可實現「看相算命」
    參考消息網7月4日報導 外媒稱,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項新技術,通過觀察人臉的老化速度來預測人的壽命。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2日發表題為《臉能反映你會活多久?》的報導稱,試想一下,一名保險業務員來到你家,記錄下你的體重和血壓,並給你的臉拍一張快照。
  • 星座,血型與臉型,茶餘飯後那些八卦談資 | 心理Tips
    《精神醫學雜誌》曾發表文章《女性面部對稱性與人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引起熱議。;在心理健康層面:從總體上看,面部越對稱的個體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從各個維度上看,面部越不對稱的人越容易出現強迫、人際敏感、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等異常心理狀況,由此可以推論女性面部對稱性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關。
  • 星座,血型與臉型,茶餘飯後那些八卦談資 | 心理Tips
    但是該研究也受到很多星座愛好者的質疑,他們認為星座並不是對人格進行十二種簡單的區分,而其對個體個性的預測方式是通過星盤實現的,星盤中有太陽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金星星座,水星星座等等多種星座,而人格受個體在這些星座的具體位置影響的,我們通常說的星座只是個體的太陽星座,而只研究太陽星座對人格的預測力而全盤否定星座對人格的預測力是不準確,不全面的。
  • 心理所開發中國人群嗅覺識別測驗
    同時,嗅覺損傷也是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病等重大神經退行性疾病最早的臨床症狀。以帕金森病為例,嗅覺損傷一般先於疾病診斷4-8年出現,已被明確列入帕金森病支持診斷標準及前驅期標誌。此外,嗅覺損傷可以輔助預測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向阿爾茲海默病的轉變。嗅覺異常還和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鬱等精神疾病相關。然而,人們對嗅覺損傷經常不自知,因此對嗅覺功能的客觀評估十分必要。
  • 防疫利器健康碼人臉識別測溫閘機智能分流「秒通過」
    防疫健康碼人臉識別測溫閘機醫院防疫健康碼人臉識別測溫閘機,機場紅黃橙綠碼自助驗證分流通道閘機解決方案考慮了高峰時期醫院的人員吞吐量、疫情期間排隊通行間隔距離及通行時間、場地大小、設備外觀與醫院整體形象契合程度、綜合預算等多方面因素
  • 「雲傳播」心理健康知識 今年成都525心理健康系列主題活動有哪些...
    公益視頻截圖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口罩戴好不亂竄,噴嚏之後慎揉眼,勤洗手來少聚餐,聚餐記得用公筷,開窗通風散一散,在家鍛鍊不偷懶......」近日,一個健康防疫口訣公益視頻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該視頻主要通過朗朗上口的口訣讓學生們注重勤洗手、戴口罩、適度人際距離等個人行為習慣,以及開學後快速調整情緒和心理狀態,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身心習慣和愛自己的健康生活理念,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相結合,全面發展自我。記者了解到,這是「愛成都迎大運」2020年成都市第五屆525心理健康系列主題活動之一。
  • 長樂區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關注人們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關注熱點。長樂區吳航中心小學一向注重師生的心理健康,著力營造融洽和諧的校園環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陽光夥伴培訓11月17日,吳航中心小學心健專職老師林慎微老師為全校陽光夥伴進行了培訓。
  • 「心理學入門」—「個體心理第一章」—「認知」
    心理是指人類在活動梳理中的過程和結果心理活動具體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的表現形式,包括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徵。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從發生到發展最後消失的過程。人們在活動以及接觸其他人或者事物的時候,通過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大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係,在這個過程中還伴隨著喜、怒、哀、懼等情感體驗。這折射著一系列心理現象的整個過程就是心理過程。按其性質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簡稱知、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