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心理不想答問卷?面部識別來幫你

2021-01-19 上遊新聞

眉毛上挑並擠在一起表示恐懼、抿嘴表示對自己的話沒有信心、假笑時眼角是沒有皺紋的……曾經,風靡一時的美劇《別對我撒謊》讓很多人了解了,面部表情會出賣自己的那點小心思。而如今,面部活動識別的功能又被科學家給拓寬了,它們還可能透露出自己都不知道的心理健康狀況。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朱廷劭研究組的科研人員藉助人工智慧,構建了不同心理症狀的面部自動識別模型,探索個體面部活動指向心理健康症狀的可能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iatry。

破解心理測試量表局限 

凡是接觸過心理諮詢的人都不會對心理測試量表感到陌生,因為在專業場景中,它是目前最核心的診斷方法。

症狀自評量表SCL-90(Symptom Checklist 90)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它由90個項目、一系列定量指標組成。通過問卷,醫生和研究人員不僅可以評估廣泛的心理問題和病症,也可以衡量心理治療的進展和判定結果。

然而,傳統心理測試量表的局限也很明顯。

「如果之前填過類似的問卷,被試者記住了答案,後面再測的話就可能不準確了,這就類似『學習效應』,最後得到的測試結果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朱廷劭告訴記者,「有的被試者刻意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或潛意識誤解了自己的真實意圖,去填答傳統的測試量表,也會造成最終結果的不準確。」

除此之外,不同的心理測量指標,比如抑鬱、焦慮,會對應不同的量表,測量幾個指標就需要填幾個量表,「很多人看到量表裡的題太多,就不想填了」。

有什麼辦法能夠更客觀、更迅速地去測量心理指標,一直是很多心理學研究人員的目標。

基於面部活動識別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就是當下不同於傳統心理測量的新方法。已有研究表明,人類行為包括面部活動會反映積極或消極的情緒變化,而情緒又受到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

「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個體表現出的行為不同,而患有同種心理疾病不同亞型的個體的行為也存在差異。」朱廷劭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就為使用行為數據識別個體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狀提供了可能,而過去多數研究主要是識別某一種心理疾病的存在或程度。

「這一新方法就是藉助人工智慧裡的機器學習算法,將人的面部活動變化作為輸入,將其心理測試指標作為輸出,建立輸入和輸出的映射關係後,被試只要『刷』個臉,理論上我們就能通過他的面部數據得到他的心理健康狀況了。」朱廷劭介紹說。

心理健康狀況不同,面部表達不同 

在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所有非語言行為中,面部表情相對穩定,並且易於獲取。通過面部活動識別心理狀況,既方便又可以多次使用,還能避免被試者主觀想法帶來的實驗幹擾,並且減輕被試者過多的心理負擔。

於是,朱廷劭團隊嘗試構建了不同心理症狀的面部自動識別模型,從而探索個體的面部活動到底能否有效指向被試者的心理健康症狀。他們還將信效度檢驗方法應用於機器學習模型的評估,為未來的同類型研究提供一種可行的多維度機器學習模型評估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共招募了100名被試者,他們首先需要填寫SCL-90中的55道題,分別對應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和精神病性六個維度。

然後,每名被試者會被要求閱讀一段介紹盧溝橋的中性文本,時長約44秒。「閱讀文本的目的是為了給被試者一個刺激,讓他們的面部變化更顯著一些,這樣對於機器學習可能更有幫助。」朱廷劭介紹,已有相關研究發現,不帶有任何情感色彩的中性文本刺激效果最好。

在閱讀期間,研究人員會使用Kinect攝像機記錄下每一幀中被試36個面部關鍵點的三維坐標。與傳統的平面圖像特徵不同的是,Kinect可以記錄面部關鍵點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

為了減少無關變量對面部關鍵點坐標的影響,採集數據後,研究人員首先要進行預處理工作,然後提取數據特徵,再進行特徵選擇和特徵標準化,並建立回歸模型,最後得到數據的預測得分。

對於一個自動識別模型來說,測試的準確性、評估的有效性最為關鍵。「經過檢驗,我們證實了不同心理健康症狀的確具有特異性的面部表達,它們可以被識別。而且模型識別和SCL-90量表測試結果也比較接近。」朱廷劭解釋。

但研究也發現,在不同心理維度的區分度上,現有模型的識別效果並不理想,比如對抑鬱和焦慮的邊界判斷就比較模糊。

「這一方法目前仍在探索階段。」朱廷劭表示,由於研究的樣本量不夠大,機器學習還需要大量練習,才可能提高準確性和有效性。再者,選擇面部的哪些特徵變化才能更好地對心理指標進行預測,也需要不斷分析和調整。

儘管如此,朱廷劭認為,未來在一些非專業診斷的場景,這種方法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由於面部數據的採集是實時且無侵入的,當它和視頻技術結合用於心理健康的輔助檢測,尤其可以針對特定的患病人群進行縱向跟蹤檢測,或者針對容易出現心理疾病的人群進行預防合示警,都比傳統的心理測量更有優勢。」

朱廷劭還提到了一種容易被忽視,但在臨床醫生中間又有潛在需求的應用場景。他告訴記者,很多綜合醫院的臨床大夫並沒有精神科背景,有時他們無法判斷前來就診的患者究竟是受困於軀體性疾病,還是因為精神問題,「這就可能產生所謂的漏診」。他希望,屆時臨床大夫也能方便地藉助這種手段,真正做到同時評估患者的「身」「心」狀況。

行為痕跡預測心理健康大有可為 

心理疾病在現代社會已經相當常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心理健康問題也引起了世衛組織的高度關注。如何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挖掘豐富的人類行為數據,評估他們當下的心理健康狀況,一直是這些年朱廷劭團隊研究的方向。

大數據記錄的信息實際上就是普遍化的人類行為,而且,這種數據行為是自覺、自願發生的,真實性、準確性更高。在面部活動之前,他們的關注焦點是社交媒體上的用戶行為痕跡。人們有可能在主觀的心理測量環境中進行有效的偽裝,卻很難在網絡中長期這麼做。

2020年疫情期間,朱廷劭團隊就從網絡抓取了人們在微博上發表的言論數據,分析一定地域內,從居家隔離政策實施到解除期間,人們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情況;分析人們心理健康情況中一些具體指標的變化,比如負面情緒與正面情緒,對社會風險的敏感性與對生活的滿意度等;討論引起人們心理健康情況變化的因素,比如集體主義與恐懼;探索微博用戶行為免疫系統(BIS)引起的情緒和認知過程促進預防行為的路徑/機制。

事實上,通過識別行為痕跡預測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已成為國內外心理測評研究的前沿方向。「雖然不能替代專業診斷,但這些檢測方法在大規模人群心理變化監測方面,以及識別自殺意念,實現對個體自殺風險的評估和預警方面,將大有可為。」朱廷劭強調。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通過面部活動識別個體的心理健康症狀
    心理健康狀態對個體的身體健康、個人成就和主觀幸福感有較大影響。除量表方法外,已有研究提出可以使用行為數據建立機器學習模型來自動識別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然而,目前多數研究致力於識別某一種心理疾病的存在或程度,在一些非專業診斷的場景(如自我檢測或大規模監測),識別個體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狀或許更有幫助。已有研究表明,個體行為(如面部活動)受到其心理健康狀態影響,患有不同心理疾病的個體表現出的行為不同,而患有同種心理疾病不同亞型的個體的行為也存在差異。這些研究結果為使用行為數據識別個體全面的心理健康症狀提供了可能。
  • 【中國科學報】「刷臉」可知心理健康
    而如今,面部活動識別的功能又被科學家拓寬了,它們還可能透露心理健康狀況。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朱廷劭研究組的科研人員藉助人工智慧,構建了不同心理症狀的面部自動識別模型,探索了個體面部活動指向心理健康症狀的可能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心理學前沿》。
  • 手機自拍可以來算命?這都是圖像識別的功勞
    雖然「算運勢」這種行為可能更多只是一種休閒,但也能給人們帶來信心或是提出警示,從心理暗示上真正「改變運勢」。手機自拍可以來算命?  「測運勢」背後到底有什麼黑科技   「自拍測運勢」神器主要是利用百度圖像搜索功能,依託於百度圖像識別技術,根據人臉識別技術,對眉毛、眼睛、嘴唇、臉型等四個關鍵檢測點評價打分。綜合面部特徵,結合中國傳統相面研究,為用戶提供新年運勢分析。
  • 校招心理測評應該怎麼答才能通過?
    雖然性格測試不難,但是你要知道,它真的會刷人,對於有些只發心理測評的公司,如果性格測評沒過,不管你的簡歷有多麼光鮮亮麗,都只有掩淚退場的份。 有些公司的性格測試甚至是長期有效的,比如華為的性格測試記錄會保留一年、聯合利華把性格測試作為重要參考。
  • 設計問卷你還缺這一步
    你有沒有參加過這樣的調查,在回答某些題目的時候,答案「既不是同意也非不同意」?這種問題被稱為李克特量表。李克特量表呈現出的不只是簡單的「是/否」的回答,通過李克特量表可以反映出被調查者對某事物或主題的綜合態度,因而被廣泛用于衡量態度和意見。
  • 心理測試異常≠心理疾病
    小鈺緩緩地走進抑鬱症診室,忐忑不安地坐在醫生對面,細聲細語地說:「醫生,您可以幫我檢查一下,我是否患了抑鬱症嗎?」醫生聽後詢問道:「你有什麼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嗎?」最近大學入學接受心理普查,我的心理測試結果可能有些問題,因為老師建議我去學校的心理輔導中心做訪談,為此我擔心自己得了抑鬱症,所以來專業的醫院檢查一下,想得到一些專業的建議。」醫生接過小鈺的心理測試量表,仔細翻看,之後對小鈺進行了詳細的精神檢查。檢查後醫生說道:「目前你沒有達到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只是存在一些焦慮抑鬱情緒,建議你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疏解壓力,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 「AI相面」我們是否真的可以通過面部特徵窺見人心?
    在AI系統的設計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計算機視覺神經網絡(NNCV),來區分不同的面孔,並且記住面部圖像的特徵。同時,研究團隊還訓練了人格診斷神經網絡(NNPD),NNPD根據從NNCV分析出的信息,預測輸出五種人格特質,整個過程分別針對男性和女性面部識別進行。
  • 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你信過嗎?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1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記者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綜合排名第一的是一條用塔羅牌預測未來情感走勢的短視頻,一共收穫了31.5萬個點讚,6.3萬條評論,還有2.2萬個轉發。
  • 網絡熱點 | 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你信過嗎?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1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繼續隨機查詢另外一個用塔羅牌測姻緣的短視頻帳號,該帳號發布的其他短視頻還包括幫你預測何時能升職加薪,以及預測來年運勢如何等,每一條都關注度頗高。但是想佔卜,要先掏錢。比如預測來年運勢,需要支付348元。
  • 測運勢、測姻緣?這些網絡佔卜的套路你信過嗎?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總臺央視記者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綜合排名第一的是一條用塔羅牌預測未來情感走勢的短視頻,一共收穫了31.5萬個點讚,6.3萬條評論,還有2.2萬個轉發。
  • 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的這些套路你信過嗎?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總臺央視記者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綜合排名第一的是一條用塔羅牌預測未來情感走勢的短視頻,一共收穫了31.5萬個點讚,6.3萬條評論,還有2.2萬個轉發。
  • 體檢要評估心理健康?一起來做做這張情緒狀態自測問卷
    針對老年人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老年人健康體檢,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對於經心理測評有抑鬱情緒的老人提供心理諮詢和及時轉診。針對高壓職業人群:機關、企事業和其他用人單位要制定並實施員工心理援助計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評估、心理疏導與諮詢、轉診轉介等服務,提高職業人群抑鬱症防治水平。
  • 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你信過嗎?| 周末談
    記者繼續隨機查詢另外一個用塔羅牌測姻緣的短視頻帳號,該帳號發布的其他短視頻還包括幫你預測何時能升職加薪,以及預測來年運勢如何等,每一條都關注度頗高。但是想佔卜,要先掏錢。比如預測來年運勢,需要支付348元。
  • 網絡熱點|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你信過嗎?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1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綜合排名第一的是一條用塔羅牌預測未來情感走勢的短視頻,一共收穫了31.5萬個點讚,6.3萬條評論,還有2.2萬個轉發。
  • 【網絡安全知識】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你信過嗎?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 記者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記者繼續隨機查詢另外一個用塔羅牌測姻緣的短視頻帳號,該帳號發布的其他短視頻還包括幫你預測何時能升職加薪,以及預測來年運勢如何等,每一條都關注度頗高。但是想佔卜,要先掏錢。
  • 問卷調查報告來了
    假期延長但學生們的學習並沒有停止在這特殊的時期學校把課堂搬到空中把教室架在網上線上學習成了當前中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那麼,孩子們的線上學習咋樣來,龍泉驛區給出了一份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報告在家網課教學停課不停學
  • 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你信過嗎?|周末談
    而就在此時,各種「網絡佔卜」服務紛紛上線,美其名曰幫大家測測來年「運勢」。可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測運勢測姻緣,網絡佔卜花費幾何?記者登錄某短視頻平臺,以「佔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綜合排名第一的是一條用塔羅牌預測未來情感走勢的短視頻,一共收穫了31.5萬個點讚,6.3萬條評論,還有2.2萬個轉發。
  • 心理所開發中國人群嗅覺識別測驗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人類嗅覺實驗室開發了基於中國人群的嗅覺識別測驗(CSIT, Chinese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它包含40種中國人群熟悉的氣味項目,半年重測信度為0.92,與UPSIT持平,高於國際上其他的嗅覺識別測驗,效標關聯效度優秀,對嗅覺功能的年齡和性別差異敏感。
  • 筆記|《心測》C1 心理與教育測量概論
    (2)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的有效性,即一個測驗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測到它所要測量的心理特質。三、心理與教育測驗的種類及其功能心理與教育測量的分類1.按照測量對象分類(1)智力測驗旨在測量個人的智力( 一般認知能力)水平的高低。如斯坦福—比內測量表、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測驗。
  • 外媒:面部識別技術或可實現「看相算命」
    參考消息網7月4日報導 外媒稱,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項新技術,通過觀察人臉的老化速度來預測人的壽命。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2日發表題為《臉能反映你會活多久?》的報導稱,試想一下,一名保險業務員來到你家,記錄下你的體重和血壓,並給你的臉拍一張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