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清明拜山人氣旺:供品紙紮漲價 祭先人不吝嗇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香港清明拜山人氣旺:供品紙紮漲價 祭先人不吝嗇

  中新網4月6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民眾於昨日清明節大清早便已登山拜祭祖先,因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加上內地工資及手工費增加,今年紙紮品來貨價均增加近一成,但零售價卻沒有大幅增加。有紙紮鋪負責人表示,希望薄利多銷。此外,紙紮鋪今年亦推出多款新紙紮品,包括保健產品、3D立體蛋糕及平民食品等,廣受市民歡迎。

  上環皇后大道西一帶的紙紮鋪,昨日不斷有市民前往購買紙紮品。天就行採購部經理伍淑芬指,今年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紙紮品的來貨價增加5%至10%,導致零售價有輕微上升。她又指,除了以往的高檔紙紮補品如鮑參翅肚外,今年特別推出多款平民食品,包括吉列豬扒、腸仔公仔麵、羅漢齋煲及煲仔飯等,當中雜菜齋煲最受歡迎,最多人選購。

  伍淑芬說,內地的工資上漲及原材料加價,令手工製品的成本增加。她表示,價格加幅主要集中於紙紮製品,相對香燭、金銀衣紙的售價則維持不變,但加價並沒有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欲。她認為,市民能直接於先人的墓前焚燒祭品,故捨得花錢購買各樣祭品。

  俊城行負責人杜千送亦稱,紙紮品的來貨價增加約5%,但零售價沒有增加,期望薄利多銷。他表示,今年推出多款新興產品,例如盒裝保健品,當中包括靈芝、深海魚油、維生素片等。他說,該店亦有推出電子產品的紙紮品,潮流紙紮品主要多年輕人選購。杜千送認為,每年均有家庭有親人離世,預計今年的 銷售額仍然會有10%的增長。

  除了紙紮品外,市民亦有帶同乳豬前往掃墓。上環多間燒味店均表示,乳豬近年的來貨價沒有太大波幅,今年售價亦與往年相若;相反,由於內地活雞尚未恢復供港,本地雞隻的批發價上升,零售價升至每斤港幣60至7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五成。

  大批市民昨日帶備燒豬、鮮花等祭品前往各區的墳場掃墓。其中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實施封路措施,市民需步行上山。有市民表示,今年的祭品較往年貴;亦有市民認為,一年一次拜祭先人,即使加價都不介意。

  截至昨晚10時,全港共接獲53宗山火報告,主要集中在新界地區,包括元朗、大埔、粉嶺、天水圍及流浮山等。當中上水洲頭發生的山火,火舌 一度長達200米。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出動7架次直升機協助撲救。另外,一名老婦昨午於長洲山頂道西白鰽灣掃幕時,意外失足墮進一個2米半深洞中受傷,幸獲救時清醒,被送往長洲醫院治理。

相關焦點

  • 民間傳奇故事:神秘的紙紮人,紙紮的一些禁忌事
    中國民間的紙紮藝術最初起源於喪俗,它是將扎制、貼糊、剪紙、泥塑、彩繪等技藝融為一體的民間藝術。紙紮在民間又稱糊紙、扎紙、扎紙馬、扎罩子等,說好聽一點是一門中國民間的傳統藝術,說難聽一點就是吃死人飯的手藝人。
  • 漳州數千人齊聚玉尊宮 500桌供品祭「天公生」
    每到這一天,漳州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各色供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而最盛大的要數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玉尊宮舉辦的祭拜活動。 【《光陰福建》:正月初九漳州為何戶戶拜天公】玉尊宮管委會主任林寶山說,近年來,玉尊宮拜天公活動參與人數逐年遞增,每次都有幾千人參加,常常造成車輛擁堵,因此每年他們都要向有關部門提交活動申請。
  • 千人齊聚玉尊宮共慶「天公生」 500多桌供品一溜排開
    千人齊聚玉尊宮 共慶「天公生」  500多桌供品一溜排開,兩岸玉尊宮同朝拜  閩南網2月27日訊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也就是玉帝誕辰日。每到這一天,漳州家家戶戶都會擺上各色供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而最盛大的要數薌城區天寶鎮珠裡村玉尊宮舉辦的祭拜活動。
  • 來大姨媽千萬不要去掃墓了,這12大清明節禁忌99%的蕭山人不知道!
    五、身體不佳,時運不濟者避免掃墓一個身體正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或者最近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的人最好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因為此類人正處於總體運勢低迷的狀態,極易招致晦氣,說的難聽點就是邪靈上身,因為陰晦之物最喜氣運低迷的人,這種人缺乏人氣,容易侵犯。
  • APP、太陽、晨鳴、華泰等龍頭紙企近日連續發出漲價函,對...
    【運營成本上升 龍頭紙企下月集中漲價】國內各大紙企近期再次密集調價。APP、太陽、晨鳴、華泰等龍頭紙企近日連續發出漲價函,對自家文化紙提價200元/噸,新價格執行周期定於12月1日,漲價理由主要系市場運營成本上升。
  • 閩臺共祭「天公」祈福兩岸幸福安康
    閩臺共祭「天公」祈福兩岸幸福安康 2015-02-27 10:09:01  中新社記者在漳州玉尊宮祭拜現場看到,400多張方桌圍成方陣,桌上有序擺放著各式供品。不少香客陸續前來,等待祭拜時辰的到來。  「在福建有『天公大過年』的說法,正月初九拜天公已成為約定俗成的節日。」在漳州做五金生意的邱先生,專程帶著一家老少來到玉尊宮祭拜天公,一邊整理祭桌上的供品一邊對記者說。  祭拜的供品中,88隻豬羊格外顯眼。
  • 韓國「端午祭」和中國「端午節」,兩回事,李子柒人氣太旺遭誤傷
    李子柒不僅是在國內人氣火爆,現在早已享譽全球,成為中國婦女在全世界的傑出代表。中國有句俗語:人紅是非多。這不,就在咋們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快樂的節假日,李子柒被韓國人惡意舉報,端午粽子視頻被迫下架。而韓國人的惡意舉報實屬惡意中傷,毫無根據。
  • 關於整治祭路祭車和婚慶亂貼紅紙陋習的通告
    近年來,我縣大力整治祭路祭車封建迷信活動和婚慶亂貼紅紙陋習,廣大幹部群眾積極響應,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有部分群眾封建迷信思想嚴重,這兩項陋習尚未徹底遏制,影響了交通,汙染了環境,損害城鄉容貌和文明形象。
  • 海南中元節:市民燒奢侈品祭祖 稱先人也該享受
    這一天一般很早,當地百姓就趕往黃流墟的集市,他們要買多張顏色不同的紙,一般最少也要七種顏色,家庭條件好的甚至買了四五十張。除此之外,還要買香燭、鞭炮及肉菜。  紙買回來了,家中的大大小小都要參與這個工作,哪就是把紙剪成相應的模型,如衣服、鞋子、書本等等,有的甚至剪成汽車、電視機等奢侈品。人們總認為,人間有什麼,陰間就應該有什麼,「要不然,就好像感覺有點對不起先人。」
  • 12月1日起合肥市殯儀館內禁止焚燒冥紙
    採取「鮮花換冥紙」,對喪屬進行宣傳和勸導;建立思念牆,自由書寫、釋放感情;系綠、黃絲帶,寄託哀思;建設放生池,緬懷先人;採取網上祭祀方式,方便喪戶家屬隨時隨地祭奠先人;大力開展不燒冥紙的集體共祭活動。李中軍 記者 祁琳
  • 中國喪葬忌諱的紙紮,被放到法國博物館:中國人面對死亡浪漫至極
    本質上,紙紮是一個集彩繪、裱糊、紙張塑等技術於一體的傳統手工工藝。 而當人們提及紙紮時,常常會覺得很忌諱,或許是因為作為中國人,我們的骨子裡就充滿著對死亡的忌諱,就像覺得"4"這個數字是"死"的諧音一樣,在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念裡,紙紮和死亡直接相關,都是不吉利的東西。
  • 中國人燒給死人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老外:中國人太浪漫了
    最近我國的紙紮就榮登巴黎設計展,這些老外還紛紛表示:中國人太浪漫了。大家都知道紙紮是我們燒給死去的人或者是祖先們才會用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傳統喪葬禮儀當中的一個重要習俗,只要有人去世或者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燒紙紮給去世的人,既是一種祭奠,也是一種心意。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藝術展!600萬人驚嘆:中國人好浪漫
    《易·繫辭下》中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在上古時期,先民就已經懂得安葬死者,不過那時候只是簡簡單單將人埋葬在荒野,沒有墳墓,也沒有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