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6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民眾於昨日清明節大清早便已登山拜祭祖先,因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加上內地工資及手工費增加,今年紙紮品來貨價均增加近一成,但零售價卻沒有大幅增加。有紙紮鋪負責人表示,希望薄利多銷。此外,紙紮鋪今年亦推出多款新紙紮品,包括保健產品、3D立體蛋糕及平民食品等,廣受市民歡迎。
上環皇后大道西一帶的紙紮鋪,昨日不斷有市民前往購買紙紮品。天就行採購部經理伍淑芬指,今年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紙紮品的來貨價增加5%至10%,導致零售價有輕微上升。她又指,除了以往的高檔紙紮補品如鮑參翅肚外,今年特別推出多款平民食品,包括吉列豬扒、腸仔公仔麵、羅漢齋煲及煲仔飯等,當中雜菜齋煲最受歡迎,最多人選購。
伍淑芬說,內地的工資上漲及原材料加價,令手工製品的成本增加。她表示,價格加幅主要集中於紙紮製品,相對香燭、金銀衣紙的售價則維持不變,但加價並沒有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欲。她認為,市民能直接於先人的墓前焚燒祭品,故捨得花錢購買各樣祭品。
俊城行負責人杜千送亦稱,紙紮品的來貨價增加約5%,但零售價沒有增加,期望薄利多銷。他表示,今年推出多款新興產品,例如盒裝保健品,當中包括靈芝、深海魚油、維生素片等。他說,該店亦有推出電子產品的紙紮品,潮流紙紮品主要多年輕人選購。杜千送認為,每年均有家庭有親人離世,預計今年的 銷售額仍然會有10%的增長。
除了紙紮品外,市民亦有帶同乳豬前往掃墓。上環多間燒味店均表示,乳豬近年的來貨價沒有太大波幅,今年售價亦與往年相若;相反,由於內地活雞尚未恢復供港,本地雞隻的批發價上升,零售價升至每斤港幣60至7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五成。
大批市民昨日帶備燒豬、鮮花等祭品前往各區的墳場掃墓。其中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實施封路措施,市民需步行上山。有市民表示,今年的祭品較往年貴;亦有市民認為,一年一次拜祭先人,即使加價都不介意。
截至昨晚10時,全港共接獲53宗山火報告,主要集中在新界地區,包括元朗、大埔、粉嶺、天水圍及流浮山等。當中上水洲頭發生的山火,火舌 一度長達200米。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出動7架次直升機協助撲救。另外,一名老婦昨午於長洲山頂道西白鰽灣掃幕時,意外失足墮進一個2米半深洞中受傷,幸獲救時清醒,被送往長洲醫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