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最有狀元氣質的三個星座

2020-11-15 騰訊網

勝利

寒窗苦讀數十載,「高考」是學業階段的終極一戰,每一位進入考場的學子,都是躊躇滿志的「戰士」,這其中有三個星座特別值得關注,結合2020年的星象,他們的「狀元」成色最足,能夠激發出「戰神」級的表現。

金牛座

在進入考場之前,金牛座就已經成竹在胸,隨著答題進程的推進,這種自信還會逐漸上升,金牛座此前的複習是高效的,策略也是有針對性的,加之從來臨場發揮加分的氣質,金牛座有更大可能考出比以往更好的成績(這是金牛座的一貫作風,關鍵時候才會徹底亮劍,長期隱藏實力的傾向)。

天蠍座

高考的時間正值水逆期間,天蠍座具備逆襲的高光高能,越是困難的局面越能夠激發鬥志,越是刁鑽的考題越能夠發揮潛力,天蠍座書本外的知識是加分項,天蠍座臨危不亂的氣質也是加分項,天蠍座志存高遠的格局同樣是加分項。心裏面憧憬的大學,是天蠍座十拿九穩的目標,輕鬆應對高考,從容地推開理想的大門。

雙魚座

雙魚座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霸」星座,但是在今年的高考中,雙魚座充滿了「黑馬」的氣質,猶如打通任督二脈,知識和考點在大腦中融會貫通,甚至有一些過去不能解決的難題,也能夠在關鍵一戰中迎刃而解。雙魚座對於父母的恩情看得最重,對於父母的期許也勢必不可辜負,家庭關係越和睦,雙魚座的「狀元」成色越足。

鼓勵星座原創,本文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瀟公公的原創內容包括星座、塔羅以及兩性情感,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每年的高考究竟有多少個狀元?
    昨日,《南國早報》二、三版以將近半個版面的篇幅刊登了南寧三中、二中兩所高中高考「再創輝煌」的「喜報。而在前兩天,本人在自己的博客裡也搜集了數年來廣西高考狀元的地域分布情況,熱心高考的網友搜集到了柳州高中、南寧二、三中高考的「累累碩果」。著實令人「換心鼓舞」。
  • 最容易出現高考狀元的星座
    2018年的高考就在諸多人們的關注下落幕了,可以說一年一度的高考總是能夠帶給我們諸多的話題,而今年想必那些拼搏努力的學子們一定也會與往年一樣,得償所願的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校園,不過相信對於星座研究比較透徹的朋友們來說,高考狀元其實每一年的出現都是有規律的,因為這些星座出現高考狀元的概率真心高
  • 2016中國高考狀元姓名排行榜 王黃陳姓分列兩岸三地榜首
    原標題:2016中國高考狀元姓名排行榜,王黃陳姓分列兩岸三地榜首   中國兩岸三地哪個姓氏最盛產高考狀元?中國高考狀元百家姓最新排名如何?中國兩岸三地高考狀元起名最喜愛哪些字?名字中哪個字使用頻率最高?
  • 白氏頭條:白氏往屆高考狀元匯總
    寒窗苦讀,高考狀元的成功絕非偶然十二年的努力拼搏期望2020年也有白氏高考狀元本次匯總為白氏歷屆高考狀元名單白宏源2018年廣東高考文科前20名的尖子生(畢業於東莞東華高級中學)學霸座右銘白昊昕 712分2017年黑龍江省高考理科狀元 (畢業於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學霸各科分數語文:134分;數學:147分;英語:140分;理綜:291分學霸經驗分享一、有準備的預複習、有針對性的筆記初中到高中最大的轉變就是,體量和難度發生了幾何形的變化。
  • 2019高考狀元去向最全統計出爐!
    每年高考之後,都會有一批"狀元郎"走進公眾視野。作為各個省市的文理科第一名,非同一般的成績為他們帶來媒體聚焦與曝光度。雖然狀元屬於考生中的珍稀物種,但狀元們的志願去向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當下年輕人選擇未來的風向標。2019年高考狀元們都去了哪裡?
  • 金榜題名後:高考狀元們的「名利雙收」之路
    當下,在高考中拔得頭籌,與古代的金榜題名並無二致,每年夏天,高考狀元都被「炒」得熱翻天。  7月25日,2015年高考狀元「敕封典禮」在山西晉城的皇城相府盛大舉行,來自全國7個省市自治區的10名高考狀元接受了「康熙皇帝」敕封他們為「第一甲狀元賜進士及第」,每人賞「詔書」一冊、人民幣10000元,《康熙字典》一函。如此高調的「狀元秀」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高考726分!三年前拿下中考狀元,如今又是高考狀元,吸一波歐氣!
    很多小夥伴應該已經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了,在這裡章魚妹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雖然今年的高考被稱為世上最難高考,但是成績公布後很多人都傻眼了,不是都說考得不好,不是都傳分數線要降?結果600分一抓一大把,分數線也是蹭蹭上漲。
  • 很有可能在高考中金榜題名,天生就有狀元命的三大星座!
    很有可能在高考中金榜題名,天生就有狀元命的三大星座!6月的空氣瀰漫著緊張的氣息,因為對於備戰三年的高三學生來說,本月是最令人期待也最令人擔憂的月份,因為你們即將面臨的是高考。這就像是古代的科舉一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脫穎而出的狀元郎,至少也是要圓自己的一個大學夢的。
  • 安徽省2015年高考狀元出爐
    班主任王四一對於她奪得頭名卻不感到驚訝,評價「很正常」,這個生於1997年的姑娘平時就是學霸。別總鑽研難題 心態一定要好吳苾嬋總結經驗,「上課認真聽,不要老鑽研難題,心態要好。最後你會發現高考試卷很多都是簡單題型。」吳苾嬋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心態。
  • 2019各省高考狀元名字,好聽有內涵還不過時,寶寶取名字有參照了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文化底蘊深厚,從孩子起名字方面就可見一斑,名字代表了一個家族的文化素養,更承載了家人對孩子美好的期許,所以當孩子出生後,取個好名字是重要的環節,那麼如何把寶寶的名字起得好聽有內涵還不過時呢?隨著2019年全國各省的高考狀元的出爐,他們的名字或許可以給大家一個參照。
  • 對2018—2020年各省、市高考第一名進行比較後的新發現
    2020年高考,31個省、市、自治區一共出現了57個第一名(狀元)。通過對2018—2020年三年的高考第一名(狀元)進行剖析,可以發現有以下共同之處。,同時獲得2018年寧夏高考理科總分並列第一名。河南2018高考狀元文科狀元:勾藝霖,南陽一中,這也是南陽市連續三年蟬聯省文科第一名。理科狀元:朱笑寒,總分707,周口鄲城一高二、2019年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第一名(狀元)2019年高考,除湖南、廣東文科第一名去向不明外,選擇清華大學的34人,選擇北京大學的27人。
  • 近10年高考狀元父母職業統計:工薪家庭佔多數,領頭羊卻是這個
    說到底,花錢還是小事,最重要的還是花時間和精力,要知道這近10年來,絕大多數高考狀元們的父母職業,可不是遠近聞名的富豪大佬,而是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居多,其中又以教師家庭所佔比例最大!1.高知識分子家庭,最盛產全國高考狀元!
  • 2020年將要出臺的幾項高考政策,每一項都至關重要,你都知道嗎?
    可以說高考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政府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為了更好的選拔的人才,提高我國的高考資源利用率,我國將在2020年進行新的高考改革,以下幾項高考政策對於學生來說,每一項都非常的重要。
  • 吉林省高考狀元:文科666分理科709分(圖)
    最感謝班主任  「坦白地講,我平時的成績並不穩定,好時拿過年級組第二名,差時排在20名以後。但在我成績處於低谷時,班主任李老師總是激勵我,高考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沒有李老師的幫助是不可能的。」接受採訪時,胡慕實對記者說,班主任李老師是自己最想感謝的人。在校期間,胡慕實曾在學生會擔任過職務。
  • 高考總分725語文146分的狀元滿分作文為何引起這麼大爭議?
    2020年的高考成績出來,湖北省的理科狀元是華師一附中的唐楚玥同學,高考成績高達725分,其中高考語文 146 分、數學 149 分、外語 143 分、理綜 287 分。文科方面,荊門龍泉中學考生徐茜取得 667 分的好成績,語文 123 分,數學 147 分,英語 137 分,文綜 260 分。
  • 高考史上最貴女狀元,687分奪文科第一名,獎學金高達100萬
    高考會相對來說是最公平的一次競爭,雖然不同階級的學生所能接受到的教育條件不同、高考地域也有所差別,但它的確是寒門出貴子的一條筆直的道路。 每年到了臨近高考時,全國各地都能感受到一股緊張的氛圍。在高考期間的那兩天,更是一切以考生為重,考場周圍禁止鳴笛,還有專門接送考生的愛心專車。每次到了公布成績時,各省的高考狀元也成了最熱的話題之一,大家都想看看是什麼樣的學生才能夠成為狀元。
  • 2019年各省高考狀元去向統計,清華計算機類專業受「熱捧」
    2019年的高考將要落下帷幕,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而曾經的那些高考狀元,經過一段時間的報導後,也回歸平靜。那麼,2019年的各省高考狀元究竟前往哪些大學就讀?又被那些專業給錄取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狀元們對大學以及專業的選擇。
  • 2017高考狀元戀愛調查 他們如何看待高中生性行為?
    高考狀元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們,對愛情同樣有美好的希冀。2017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40名參與調查高考狀元中,有16人坦承曾有過戀愛經歷。其中,除1人覺得會影響學習,其他15人均覺得與學習沒有衝突。
  • 史上最帥高考狀元郭文韜:北大才子,人稱「現實版江直樹」
    一個人要麼才氣高,要麼長得好,二者有一,那麼都令人十分的羨慕,畢竟這個世界上普普通通的生活是大多數的人歸宿。可是有這麼一個人,他叫郭文韜,不僅長得帥,而且才氣還很高,考入頂級學府——北京大學,一度被評為北大校草。
  • 那些年各星座高考的精彩回顧
    那些年各星座高考的精彩回顧 2015-06-07 10:23:35 來源: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