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深圳人|晝夜「追捕」病毒 深大總醫院破解多例核酸檢測「陰陽...

2021-01-08 SZNEWS

深大總醫院檢驗科正在檢測病毒樣本

檢驗員查看檢驗結果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3月3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 通訊員 王卓芬)凌晨1點多,在深圳大學總醫院檢驗科分子室生物安全櫃中,從發熱門診送來篩查新冠病毒的樣本就擺放在檢驗科技師陳曉靜的眼皮底下,那些令大眾惴惴不安的新冠病毒,可能就存在於這些樣本中。陳曉靜和她同事的工作,就是通過調配試劑、處理樣本、提取核酸、核酸擴增分析等一系列步驟,將「偵查」出樣本的「秘密」,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

自1月30日正式開展核酸檢測以來,深圳大學總醫院檢驗科已檢測了近1800份標本。他們「直面」病毒,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抗疫貢獻力量。

專業精湛 破解多個「陰陽迷局」

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金標準」,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檢測結果可能存在假陰性。為了提高檢出率,檢驗科多方面努力,死磕「疑似」,多次讓「狡猾」的病毒「現形」。

1月29日,一名47歲的女性患者在深圳市其他醫療機構因連續2次核酸檢測為陰性,轉至深大總醫院隔離病區繼續做留觀治療。這位患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影像學結果都符合新冠病毒肺炎的臨床特徵,但之前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為了確診,復檢核酸、提供準確病原學證據的任務落到了檢驗科頭上。

科室主任鄭衛東帶領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採用離心柱提取核酸技術結合PCR螢光探針法,從患者鼻咽拭子標本中成功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使患者得到確診,轉至定點醫院治療,贏得及時治療的時機。

在深圳大學總醫院,鄭衛東和他的團隊「破解」了多例這樣的「陰陽迷局」。鄭衛東說,出現假陰性與患者自身病程發展、採樣、標本運輸和保存、檢驗技術方法等因素相關。為此,對一些特殊的病例,鄭衛東主任會要求臨床多部位同步採樣送檢,或在實驗室採用多種試劑盒進行檢測,以提高檢出率。

使命必達 「白加黑」模式「追捕」病毒

從深圳市定點醫院轉來的核酸檢測轉陰但仍有臨床症狀的患者、醫院24小時發熱門診收治的疑似患者、醫學觀察點的隔離觀察人員、住院患者等都是檢驗科的檢驗任務。隨著檢測任務的加重,檢驗科啟動了「白加黑」模式,每天中午1點到晚上以及每天凌晨1點到上午分別檢測兩到三批。

年輕的90後陳曉靜、梁琪、湛璇主動承擔起夜間核酸提取和上機測試任務,鄭衛東也不例外,既當「指揮員」,也當「戰鬥員」。看到科室分子檢測崗位人員極其緊張,已持有分子檢測上崗證但在其它崗位工作的鄧莉、楊曉慧兩位技師經過嚴格培訓後也主動請戰,為科室分擔壓力。

事實上,這支團隊的戰鬥精神在抗疫之初便彰顯無遺。1月28日,按照上級主管部門部署,深圳大學總醫院成為全市17家病毒核酸實驗室檢測機構之一,檢驗科連夜啟動了採購試劑盒和小型設備的工作。第二天,實驗室人員院感培訓、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三級防護流程演練、規範樣本採集運送流程等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展開。1月30日,檢驗科就已正式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規範操作 「我們不怕病毒」

樣本運送包裝進行75%酒精滅活後,將樣本進行編號並重新單獨密封包裝,隨後放入水浴鍋56度40分鐘滅活病毒。將配置的提取試劑分裝至1.5毫升的離心管,並在離心管上進行編號,在樣本滅活後從中吸取200微升至對應編號的離心管中,通過柱提的方式純化提取核酸,最終得到僅僅50微升的核酸,而50微升也就一滴水的大小。

記者了解到,高速離心的樣本、各類呼吸道樣本的處理都可能有氣溶膠的產生,再加上接觸大量患者標本,實驗室技師面臨著較高的感染風險。但是長期與實驗設備、與檢測樣本打交道的他們表示,只要嚴格按規範進行每一步操作,做好個人防護,「直面」病毒並沒有那麼可怕。

實驗室的姑娘們說,工作幾個小時下來,對她們來說,最難受的是三級防護裝備的束縛。防水連體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帽子、手套……這身裝備穿起來就要20分鐘左右,「有時一進去就要幾個小時,不敢多喝水,怕中途要上洗手間,畢竟防護物資緊張。」但姑娘們都說,病毒檢測是她們的本職工作,她們將在抗疫一線戰鬥到底。

相關焦點

  • 深圳戰疫紀(上)
    對流感動態加強監測,對有特異症狀或病情急驟進展的案例一定要做病原體檢測,不要先入為主而誤診!」羅樂宣很快對委裡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天下午,武漢方面進一步通報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接診多例肺炎病例,經專家會診系病毒性肺炎,對病原的檢測及感染原因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 無言大愛成為大學「無語體師」 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
    記者從深大總醫院獲悉,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鍾麗娜在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後,捐獻遺體作為無言的「大體老師」將協助深圳大學醫學部開展教學工作。作為一所2018年剛開業的新醫院,這也是深圳大學總醫院首位患者捐獻遺體。
  • 1MORE 進軍大健康領域 攜手深圳大學總醫院開啟睡眠合作項目
    1MORE攜手深大總醫院進行產學研究深度合作國內和海外好評無數,連續3年獲得9項CES大獎,得到流行華語天王周杰倫青睞代言的中國耳機品牌1MORE萬魔,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醫學聲學實驗室,不斷探索聲學領域在健康產業的應用。
  • 入境21天後核酸檢測陽性!核酸不靈了?專家最新回應
    核酸檢測主要是檢測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等標本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代表感染了新冠病毒。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通過核酸檢測篩查新冠病毒感染者,被認為是實現「早發現」和「早診斷」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 不過,近期,多地有關疫情的新聞報導中「確診病例曾多次核酸均為陰性」的新聞屢見不鮮。
  • 河北新增死亡1例!兩人6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
    兩人第6次核酸檢測測出陽性 石家莊13日確診病例中有兩名病例第6次核酸檢測陽性。 確診病例28:女,4歲,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人。1月13日,通化市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開展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經臨床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2:男,1990年出生,松原市寧江區人,公主嶺市範家屯鎮艾尚瀚邦養生館工作人員,住址為松原市寧江區善友鎮新屯村。
  • 為了順利出差,我做了核酸檢測
    出行沒有限制要求,我們就放下心來,但還是想簡單了,她出發前一天,被告知沒有7天內核酸檢測報告,不能入住酒店。  她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又經歷了什麼?(後面分享)  大白出差的一周後,我也要去深圳出差,和她匯合,她給我發了上海可以做核酸檢測的地方,讓我去之前,進行核酸檢測。結果,我人還沒有出差,上海又發現了2例。
  • 多次檢測才呈陽性,病毒變狡猾了?
    翟羽佳 攝 多病例核酸檢測曾呈陰性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核酸檢測」已成為一個近乎家喻戶曉的詞彙。 核酸檢測主要是檢測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等標本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代表感染了新冠病毒。
  • 11月2日深圳新增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來自日本
    具體情況如下:李某某,男,24歲,衛輝市人。2020年7月24日該男子從俄羅斯入境呼和浩特市,入境後當天核酸檢測陽性,在呼和浩特第四人民醫院隔離治療。8月9日核酸檢測為陰性。後按照當地防控部門要求,轉到呼和浩特第二人民醫院,繼續隔離觀察兩周。隔離期滿後,8月22日、23日兩次複查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 病毒太「狡猾」了!有的病例做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
    央視網消息:最近一段時間,多地出現疫情,而且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特殊情況,比如過了14天隔離期才出現陽性、多次核酸檢測才出現陽性等等。瀋陽市也提到有的病例雖然多次檢測仍不能被發現。而大連公布的1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則是經歷了4次核酸檢測才出現陽性。
  • 2020年12月27日深圳新增無症狀感染者同小區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晚上10時左右將出所有檢測結果。據了解,王某與女友一起居住,其女友的核酸和抗體檢測都是陰性。海安苑小區已多次消殺,每棟樓下分設核酸檢測點海安苑小區已經進行了3次消殺。早上7時開始,寶安區衛健局在小區內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為了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衛健局在小區內每棟居民樓樓下,分別設置了核酸檢測點。
  • 什麼是核酸檢測「假陰性」?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採用的是逆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的方法,理論上這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是很高的,也即陽性率很高。然而,之前媒體多次報導,這次新冠肺炎病毒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即核酸檢測結果出現了假陰性。比如,英雄李文亮醫生的前兩次核酸檢測結果一直是陰性,直到第三次檢測才是陽性,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病情的診斷治療。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1月4日,大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最終才檢測出陽性。核酸檢測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照妖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讓看不見的病毒「顯形」。為什麼有的人1次「照」不出來,竟然需要11次?
  • 發布丨11月23日深圳無新增病例!香港新增73例!
    上海浦東機場排查發現1例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公布來自上海市衛健部門最新消息,11月22日晚浦東機場對17719名相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17718人結果陰性,1人結果陽性。章某,男,36歲,系位於浦東機場西區貨運站的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人員。
  • 唐山三地公布核酸檢測結果!多地發布最新核酸檢測公告!|遵化市人民...
    為科學規範、有序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區堅持黨政統領,有序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全區各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負責本次核酸檢測任務,並根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中小學校核酸檢測數量、區域分布等情況,制定分時段、分批次採集樣本計劃,兵分多路、加班加點採集,做到各環節配合順暢、無縫銜接,實現當天採樣、當天檢測、第一時間報告檢測結果。
  • 多國核酸檢測「一測難求」!看中國如何解決→
    核酸檢測被稱為確診新冠肺炎的「金標準」,它既是臨床確診和患者康復出院的重要依據,也是接觸者解除隔離的判斷依據。有疑似症狀的人都渴望儘早做核酸檢測,儘早知道結果。在我國,「一測難求」的窘境早已大大緩解,但目前在很多國家,核酸檢測「一測難求」仍然是最急迫的問題之一。
  • 8月17日疫情速遞|深圳:對曾到過盒馬鮮生的市民免費進行核酸檢測...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7例(境外輸入36例)。【深圳:對龍崗區相關市民進行免費核酸檢測】深圳龍崗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16日晚間發布通告,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應檢盡檢」相關要求,根據全市統一部署,請龍崗區8月1日至8月14日到過羅湖水貝盒馬鮮生超市或在該超市購買過物品的市民,於8月16日至18日到就近的核酸檢測點進行免費核酸採樣檢測。
  • ...問題還是病毒狡猾?專家:呼吸道分泌物排毒量是核酸檢測陽性的關鍵
    河北日報記者趙海江攝1月16日,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的石家莊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顯示:一確診病例1月5日、7日、9日、11日、13日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1月15日核酸檢測呈陽性。一確診病例1月3日、5日、7日、9日4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1月15日核酸檢測呈陽性。多次核酸檢測後出現「陰轉陽」的情況,在官方公布的確診病例詳細信息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一些這樣的病例。
  • 南寧市重點區域全面核酸檢測工作暫告一個段落!
    自1月14日我市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指導組的有力指導下,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為牽引,迅速果斷對確診病例的工作所在地、居住地進行封控,對其活動軌跡進行深入的排查,並全面組織開展核酸採樣檢測,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 某檢測機構謊報核酸結果,漏掉3例陽性,負責人已被控制...
    17日,河北省邢臺市政府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1月12日至13日,隆堯縣進行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因檢測能力有限,委託第三方機構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檢測314987人。1月14日零時20分,該公司業務代表翟某某向隆堯縣衛健部門反饋,結果全部為陰性,隆堯縣據此上報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 「石家莊有人檢測6次才呈陽性」,核酸檢測是不是不靈了?
    1月13日,話題石家莊有人核酸檢測6次才呈陽性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熱議:在12日石家莊市新增確診的84例病例中,一50歲男子曾在1月3日至10日間做了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而1月11日的檢測結果卻呈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