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天,2900多公裡,每天騎行約80公裡……到首都北京的方式有很多種,而我選擇騎行。
騎行途中的阿毛同學
我叫阿毛,生於1996年,祖籍廣東河源。在我十多歲時,我就去到香港學習生活,現在是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生活多年,我過得開心自在。但從2019年6月開始,香港因為一些暴力事件,逐漸變得面目模糊起來。
2020年5月一天,我在香港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小視頻。歌手黃家駒說,你在向這個社會伸手要東西的時候,先問問你自己給過這個社會什麼東西。就在那一刻,我萌發出要騎車去北京的想法。我想通過自己的行動,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在香港和內地之間搭起一個小橋梁,讓大家增進對祖國的了解。
當我說出這個決定後,包括家人和朋友在內,都不理解我的這個舉動。經常有人問:你作為一個普通人,能改變什麼?是,我知道自己普通,沒影響力改變不了什麼現實。但任何宏大的事情,都需要個體努力做好自己,才能一步步改變。對我來說,騎車去北京、增加大家對祖國的了解,就是我內心的真實聲音,我需要面對它。而我一直也覺得,任何事情都需要真正行動——只要出發,總有一天會到達北京;但如果不踏出這一步,就永遠到不了。
2020年11月,我開始騎車上路。真正邁出那一步,才發現太不容易。在騎行的過程中,並不是每個時刻都是詩和遠方。我需要保證自己的安全,還要考慮不同的路況以及體能的恢復與分配,還要把所見所感所想及時記錄下來等。對我來說,最大的考驗其實是如何克服孤獨,在漫長路上與自己的內心相處。為此,我在某短視頻平臺開設了帳號,記錄下一路向北的騎行生活。最讓我感動的是,每當我遇到困惑、孤單或者困難時,都會有不少網友留言鼓勵我。
即將抵達北京
2020年最後一天,我一口氣騎行90公裡,終於在當天下午到達天安門廣場。回到酒店短暫休息後,凌晨3點我就起床到廣場排隊,等待新年第一天的升國旗。當晚氣溫零下15度,我沒想到天安門廣場上已經有幾十個人排隊等待。2021年1月1日早上約7點35分,儀仗隊邁著威武的步伐走了出來。升國旗、奏國歌、向國旗行注目禮、放飛和平鴿……當升旗結束時,廣場上的人們齊聲大喊「中國加油」、「新年好」。這是我第一次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看升國旗,之前從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參與者。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阿毛同學在某社交媒體記錄看升國旗
其實回過頭看,我身邊的香港朋友,絕大多數都是愛國愛港的。只有極少一部分人不是這樣,但他們並不能代表整個香港社會。「黑暴」猖獗的那段時間,我一直在香港,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在為阻止「黑暴」、保護香港而做著努力。我想那些黑暴分子沒有想清楚一個問題——香港能夠有今天的繁榮,其實是依賴著祖國和祖國的14億人民。無論遇到任何問題,有任何訴求,都應該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前提下去解決。「港獨」和暴力,永遠不會有出路。
阿毛在長城遊玩
在北京待了五天,除了看升國旗,我還去到故宮、慕田峪長城、國家博物館等,感受祖國首都的魅力。回望這2900多公裡路途,真是很值。除了親眼看見祖國各地的變化之外,最大的收穫還是自己由內而外的成長。未來,我希望能在我喜歡的地方,經營一家民宿或者青年旅館,享受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香港人到祖國各地走走,相信也會收穫很多。
——一個祖籍廣東的香港人 阿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高晨晨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