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安門升旗手每次都是走138步?有什麼寓意?看完肅然起敬

2021-01-10 騰訊網

很多外地人到了北京的第一站就是去天安門廣場上看升國旗。看到紅旗冉冉升起,每個人的心裡都湧上一種自豪之情,大家都非常激動。除了看升旗,這些升旗手們的矯健身姿也很讓人關注。大家知道嗎?這些升旗手每次走到升旗臺時都用的是整整138步,那這138步是怎麼丈量出來的呢?為什麼要走138步,這是有什麼講究嗎?

升國旗是一個非常神聖而莊嚴的事情,每個星期一的早上學校都會升國旗,大家都很注重這件事情。而在北京天安門升國旗的儀式更為莊嚴,在到升旗臺前,這些國旗手們都會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行進,同時還要保證國旗在天空中飛揚的時候要處於很好的一個狀態,因此升國旗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這些國旗手的個子都一樣高,他們都看起來非常帥氣。這些人都是在軍隊裡經過精心挑選並進行嚴格訓練的。所以當他們邁出堅實的步子時,就像有個尺子量過一樣,他們都是同時抬腿,同時放下腳的,而且每個人的腳在同一條線上。這些護旗手從經過橋到升旗臺上共邁出了138步,這段距離是96.6米,算下來一步大概是70釐米。有人覺得這些數字是隨機的,每天都會變。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護旗手每天走的步數都是138步,而且邁出的步伐長短和時間都是相同的,這是一個嚴格的標準。

其實不光是升旗手走的步數是固定的,而且在升旗的時候也有一些非常有意義的數字。比如升旗的杆子是28.5米長。它的意義是說從共產黨的成立到解放新中國共經歷了28年零5個月。另外,固定旗杆的鎖鏈有56條,而我們國家共有56個民族。這說明56個民族都是心連心的,都在一起守護著我們的國家。

看到這兒,小夥伴們是不是都長見識了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年10月1號升國旗時間 十一北京天安門升旗幾點開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雖然升旗的時間在6、7點左右,但是想要看到兵哥哥必須要在三四點中就要去排隊,看完升旗還可以去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廣場的升旗  1、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儀式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批准後於1991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分為節日升旗儀式和平日升旗儀式。每年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和每月1日實施節日升旗儀式。
  • 9·3閱兵中的八大「神秘數字」:都有啥講究?
    9·3閱兵中的八大「神秘數字」:都有啥講究?56門禮炮交替鳴放70響,由200人組成的升旗儀式護衛方隊護送國旗走向升旗臺,空中護旗方隊採取「70」紀念字樣編隊飛行……這些出現在閱兵上的「神秘數字」,到底有啥講究?
  • 2020年9月20日起北京升旗儀式直播每天都有嗎
    2020年9月20日起北京升旗儀式直播每天都有嗎?  是的,每天都有。  自9月20日起,央視頻每日直播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儀式。24小時不間斷直播,多機位視角,帶你足不出戶就能感受這一莊嚴時刻。  直播預約入口:點擊進入
  • 2019年12月24日平安夜天安門升旗時間及儀式觀看指南
    2019年12月24日平安夜天安門升降旗時間  升旗時間為07:33  降旗時間為16:53  交通線路  升旗觀看乘車線路:乘坐夜1路(四惠樞紐站—老山公交場站方向 首班發車時間:23:20末班發車時間:04:50)到達「天安門東」或「天安門西」站、夜2路(萬源路—祁家豁子方向 首班發車時間:23:20末班發車時間:04:50)到達「天安門東」或「天安門廣場東」站、夜17路(北京南站—北京站東方向
  • 1978年,我和友人在天安門前留影
    其中有一張黑白相片顯得格外醒目,這張照片拍攝於1978年,是翟桂華與友人在天安門廣場前的合影。翟桂華(左)與友人在天安門據了解,翟桂華出生於1954年,初中畢業之後,16歲的他選擇了貨車駕駛員這一職業。「因為我喜歡自由,不想被拘束,雖然親朋也幫忙介紹了其他工作,但都被我拒絕了。」
  • 給「習爺爺」唱歌的彝族女孩:圓夢到北京看升旗
    左二為吉好有果中青在線北京6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玥) 凌晨四點,彝族女孩吉好有果和她的18位小夥伴來到天安門廣場等候。隨著五星紅旗升起,他們迫不及待地唱起《國旗國旗真美麗》。4個月前,吉好有果把這首歌唱給了習近平總書記。
  • 中國天安門的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叫天安門呢?今天算明白了!
    說起北京,大家一定會想到天安門,這一段時間不僅是我國歷史的見證人,對於民族文化和皇室文化的體現,過去更是國家領導人居住的地方,無論是裝飾上還是建築結構上都有典型的風格和特殊的意義,是的,沒錯。明清時代使用最重要的時間段,能在門洞裡活動的人都有很高的地位,當時只有很少的人才能通過這座皇城的正門,不僅僅是簡單的門,象徵著榮譽和榮譽,當時也很幸福地通過了這個門,你知道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嗎?
  • 2019閱兵天安門廣場紅飄帶設計寓意是什麼?有什麼功能?
    天安門廣場上的紅飄帶已經顯露出了雛形,看上去既莊嚴又靈動。這個紅飄帶在設計上有什麼寓意?它會在慶典當中承擔什麼功能?  「紅飄帶」確實在施工的過程中,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現在施工圍欄已經撤除,已經完整地呈現在天安門廣場兩側的綠地上。
  • 「一大會址」日記|新年首日升旗儀式激勵孩子們更上一層樓
    參加升旗儀式的小護旗手、小升旗手年齡在6至14歲之間,均通過社會報名方式選拔產生。
  • 手繩什麼寓意?為什麼手繩選的人這麼多呢?
    當然這些都可選擇,但是根據晶石上的舞者的經驗要說在年底選購最火爆的就是一根看似簡單的手繩!為什麼手繩選的人最多呢?看下面的文章就知道拉!吉祥悠久的繩結「繩」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據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在史前時代,龍神的形象,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的。
  • 天大學子用特別升旗典禮祝福祖國
    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升旗手進行升旗準備隨後,雄壯有力的國歌聲響起,隨著升旗手振臂一揮,鮮豔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全場肅穆而立,用莊重的注目禮表達著對共和國的崇高敬意。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一新生鄒佳齊和陳丹分別來自黑龍江和江西,同一宿舍的這姐妹倆早飯都沒吃就結伴趕來觀看升旗儀式。陳丹說:「今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肆虐中,無數逆行勇士置自身安危於不顧從死神手中搶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洪水無情,是無數人民子弟兵奮戰在堤壩保衛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 香江來信|我騎行3000公裡,只為在天安門看國旗冉冉升起
    歌手黃家駒說,你在向這個社會伸手要東西的時候,先問問你自己給過這個社會什麼東西。就在那一刻,我萌發出要騎車去北京的想法。我想通過自己的行動,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在香港和內地之間搭起一個小橋梁,讓大家增進對祖國的了解。當我說出這個決定後,包括家人和朋友在內,都不理解我的這個舉動。經常有人問:你作為一個普通人,能改變什麼?是,我知道自己普通,沒影響力改變不了什麼現實。
  • 天安門前佇立了500年的柱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古人真聰明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行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部分,空閒的時候選擇了陌生的地方,繼續走著,看到了不同的風景,遇到了不同的人,雖然旅行很累,但是陌生的城市和風景總是充滿著異樣的誘惑,我們不斷地去旅行,不斷地走著。
  • 每天堅持走一萬步,為什麼身體反而變差了?別再一味傻走了
    現在很多人每天睡前必做的一件事情,不是喝牛奶也不是靠牆豎腿,而是打開手機,看一下當天的步數排行榜,排在榜首的基本都是五位數,要是自己的步數哪天沒過萬,如果還來得及,立馬拿著手機下床走上幾十、幾百個來回,如果來不及,那就只能帶著挫敗感入睡了。
  • 國慶節和中秋節手抄報 中秋節國慶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裡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 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看三步是智者
    有這樣一個經典有趣的故事: A、B、C、三個犯人,在某一天被送進同一家監獄,且刑期都是5年。 不久後,監獄長對他們三人說:「現在有一個機會,你們每個人可以向我 提出一個要求,只要合情合理,我一定儘量滿足。」
  • 為什麼臺灣元旦升旗,反對蔡英文的「獨派」遠超統派?
    2018年元旦,蔡英文帶領臺灣省的各級官員,參加元旦升旗活動。但現場反對聲越來越多,而反對她的人則是民進黨員和民進黨的粉絲。這已經是蔡英文第二次參加元旦升旗活動,現在反對聲一年比一年多,這次民進黨員以及民進黨粉絲反對蔡英文,說明蔡英文的民進黨基本盤已經鬆動,民進黨是否2020年再推舉蔡英文參加選舉,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那為什麼民進黨的粉絲如此多的人士反對蔡英文呢?
  • 走一步想三步
    走一步想三步 來源:解放軍報 2009年12月19日07:07   好棋手都是走一步、看兩步、想到三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