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青色、紅色,古人結婚為什麼就是不穿白色婚服

2021-01-11 上遊新聞

今天,我們對嫁衣的印象是大紅色的,其實,那不是歷史的真實面貌。歷史上的嫁衣要比現在的要豐富、鮮活得多。比如兩千多年前的周代新娘,穿的就是一襲黑衣。

據先秦經典《儀禮·士昏禮》記載,那時的婚禮,沒有後世的歡騰熱鬧,衣服也是簡潔肅穆,甚至有些凝重。新婿服叫「爵弁玄端」,新婦的嫁衣則是「純衣繻衲」。所以新郎新娘的禮服,屬於玄縹色禮服。這是先秦時最神秘和尊貴的色彩。

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對《周禮·染人》中的玄色解釋道「玄者,天地之色,以為祭服。」後人又進一步解釋「天之正色蒼而玄,地之正色黃而醺。」玄縹色乃是天和地的顏色。玄,黑中泛赤,象徵天之色;緬,黃裡帶紅乃大地之色。其視覺效果,大體就是黑紅二色了。

在隆重的祭祀場合,天子「玄衣玄冠玄裳」,王后在祭祀先王時穿著最隆重的禮服褘衣「褘衣玄」。連卿士們聽朝所穿的正服,也是黑色。因此,在婚禮那天,把象徵天地的玄之色穿上身,如祭祀般隆重這正應了先秦經典《禮記·昏義》對於婚禮的理解「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據《周禮》記載,天子一般是在祭祀這樣的重大禮儀場合才會穿上冕服。不同的祭祀場合穿不同等級的冕服。而冕服並不是天子的專利,大夫以上級別的人也可穿。士雖沒有資格穿冕服,但可以穿上與冕服同類但低一級的爵弁服。比起冕,爵弁少了前後垂下的旒。春秋戰國時期大夫以上的人穿著冕服去接新娘,而士則穿著爵弁去迎親,這大概是當時婚禮的常態。

古人已把五色與五方、五侯(四時)、五行等對應起來。五色中的青,對應著五方中的東方、四時中的春、五行中的木,五帝中的青帝。所以青是東方,東方是春,而春,則是男婚女嫁的時節。東漢班固等所撰的《白虎通義·嫁女篇》說得最是直接,「嫁娶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通過一系列勾連轉換,象徵春的青,就和春的嫁娶之事連在了一起。它不再如玄色般高貴和冷酷,卻充溢著一股草木茂盛、鬱鬱蔥蔥的生命力。因此在唐代選擇青色作為新娘禮服,正是源於此。

同樣是一襲青衣,不同的新娘,得按自己的品級來穿。如果是庶人就用「花釵禮衣」;如果新娘的夫婿屬於九品以上六品以下小官,所穿為花釵大袖禮衣;如果是五品官以上的命婦,或者皇家的公主,可用「花釵翟衣」;最高等的是皇后、太子妃接受冊命時所穿,分別用「神衣」、「褕翟」。

《唐六典》中道「庶人婚,假以絳公服。」官員女兒初次出嫁,可穿母親品級的嫁衣,但若是平民的女兒,還是穿自己的花釵直袖禮衣,別再奢望命婦的榮耀了。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平民新所穿的,不僅是公服,還是絳色的公服。至此,紅色婚服粉墨登場了。新郎緋紅,新娘青衣被後世形容為「紅男綠女」,不過確切地說,應是「紅男青女」。

明朝以赤為尚。《明史·輿服志》中記載「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周漢唐宋,於赤為宜。」於是在帝后妃嬪的禮服中,就多見這大紅之色了。命婦的禮服中,也有「真紅大袖衣大紅圓領袍」等。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十分發達,人們愈發追求世俗的享樂渴望打破階層的藩籬。於是那后妃命婦的大紅禮服,便也成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禮這樣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徵著大富大貴的紅,仿佛自己也躋身於高貴的階層。

「一副金絲冠兒,一副金頭面一條瑪瑙帶,一副丁當七事,金鐲銀釧之類,兩件大紅宮錦袍兒,四套妝花衣服,三十兩禮錢,其餘布絹綿花,共約二十餘抬。」這是明代小說《金瓶梅》中的情節,描述的是西門慶第三房妾孟玉樓收到的彩禮。不過新郎不是西門慶。這時候,西門慶早已命喪黃泉。新一任郎君,是知縣兒子李拱璧(李衙內)。清明時節,孟玉樓上墳祭祀,不想卻與李衙內相遇,四目傳情,心意相通。衙內很快託陶媽媽來說媒。四月八日,李家便送來上述聘禮。到了十五日婚期,孟玉樓拜別舊夫之家,玉樓戴著金梁冠兒,插著滿頭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紅通袖袍兒,先辭拜西門慶靈位,然後拜月娘。……媒人替他帶上紅羅銷金蓋袱,抱著金寶瓶,月娘守寡出不得門,請大姨送親,送到知縣衙裡來。

37歲的孟玉樓三嫁,新郎僅是個芝麻小官的兒子,但她的一身穿插卻似一位貴婦人。其他不說,單說這主色調,無論是聘禮中提到的「大紅宮錦袍兒」,還是出嫁的行頭「大紅通袖袍兒」,「紅羅銷金蓋袱」,都是明豔的紅。

後世心目中的中國新娘紅衣,直到創作《金瓶梅》的時代,才正式登場亮相。這時候,無論是官家的小姐夫人,還是平民家的小家碧玉,都會在婚禮時穿上紅衣。

不過這大明江山的主人,原本對紅色是設了禁令的。據《明會典》記載,平民女服用色用料多受限制。即使是婚禮服,也限用紫色粗布,並且禁止用金繡。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綠色和桃紅色等淺淡的顏色,而禁止用大紅色、鴉青色、明黃色等濃豔的色彩。

紅色是平民女子的禁色,但這只是枯燥的律令罷了。活生生的現實是,到了明代後期,違令之事已經司空見慣。據明末清初葉夢珠《閱世編》所記,「時惟大紅為禮服而不輕用。未幾,遂為常服。……寢淫至於明末,擔石之家非繡衣大紅不服,婢女出使非大紅裡衣不華。」連牌女在正式場合都要穿大紅禮服,更何況是生僅能做一次的新娘子。

明朝以赤為尚。《明史·輿服志》中記載「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周漢唐宋,於赤為宜。」於是在帝后妃嬪的禮服中,就多見這大紅之色了。命婦的禮服中,也有「真紅大袖衣大紅圓領袍」等。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十分發達,人們愈發追求世俗的享樂渴望打破階層的藩籬。於是那后妃命婦的大紅禮服,便也成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禮這樣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徵著大富大貴。

民間新娘既敢穿上違禁的紅,自然也能在款式上大膽追求高品級,比如瞄準后妃和命婦的禮服—鳳冠霞帔。

《明史·禮志》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凡庶人娶婦……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婦服花釵大袖。」也就是說,庶民結婚,既可穿符合本人身份的正裝作為吉服,也可往上越級,穿上九品芝麻官的官服。這便是「新郎官」一詞的來源。可是新郎官的新媳婦兒,按規定只能穿「花釵大袖」,並未被允許穿上命婦服飾。這與唐代的規定幾乎如出一轍。

到了清代,「鳳冠霞帔」更成為漢族新娘的標準盛裝。而這樣的穿戴,不僅是榮耀那麼簡單還成為一種身份的證明,以表示是明媒正娶的嫡妻。不過鳳冠霞帔雖備受追捧但也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要置辦一套九品官服、鳳冠霞帔,對於普通小民來說,也是相當耗財耗力的。

古代中國人喜歡喜慶吉祥的紅色婚服,而白色則是兇喪的象徵,是喪葬服飾用色。白色婚紗,是基督教影晌下出現的西式婚服,代表著新娘的純潔和忠貞,而隨著西風東漸,中國人才漸漸接受這種婚服。

不過歷史上總會有「奇葩」,晉朝皇宮裡流行起了白色的婚服。

晉人張敞在《東宮舊事》裡留下一條記錄:晉朝太子大婚,新人身著白觳衫,白紗衫,或白絹衫,系紫結纓。這種服飾,幾乎與當時葬禮上所穿的服裝一模一樣,可謂婚喪同服。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其實與當時玄學盛行有關。受老莊影晌的玄學,「以無為本,反璞歸真」,追求清新淡雅的風尚,因此白色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白色「婚紗」。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深青色不是綠色 盛明蘭穿錯綠嫁衣 知否知否?
    這裡再次強調我前一篇文章的觀點,宋代有綠色服飾,綠色在宋代不是高貴色,宋人結婚新娘不穿綠嫁衣。文章的核心觀點是宋代沒有綠嫁衣。我的文章並不否認宋代有綠色服飾,何以其他人一再強調宋代有綠色服飾?似乎我否定宋代有綠色服飾,說明他們壓根沒讀懂我的文章及其觀點。下面我再來梳理他們的觀點,並一一解答。
  • 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色龍袍?漢朝為什麼是紅色?最專業的解讀來了
    一提到龍袍,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清時代明黃色的龍袍,但實際上古代王朝的龍袍並不全然是相同的。如秦朝的黑色、漢朝的赤紅色,黃色成為龍袍的專用顏色開始於隋唐時期,此後逐漸演變為皇家御用顏色,少有發生變動,民間老百姓則禁止身著和皇帝一樣的顏色。
  • 道教服飾為什麼多是青色?
    青色,即指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也指黑色。形容湖水為青色時,青色指淡藍色;形容大山是青色時,青色指青綠色。戰國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素之一忽則嫌白,青之一忽則嫌黑。」關於青色,更有成語「滿頭青絲」形容滿頭黑髮。
  • 誰說婚紗一定要穿白色
    結婚對象都是自己挑的,憑什麼婚服的顏色不自己挑呢?黑色婚紗,從圖上可以看出,婚紗下半身裙裝的顏色是不同色號漸變的灰色,黑紗覆蓋在上面,層次感很豐富。),當時玉婆選擇的是鵝黃色婚服。這不是玉婆第一次穿其他顏色的婚服,她與第四任丈夫艾迪•費舍(Eddie Fisher)結婚時,穿的是橄欖綠色的婚服。這當然也不是玉婆最後一次穿其他顏色的婚服,11年後她第二次與理察•伯頓結婚時,穿的是淡綠色婚服。1991年,她與第八任丈夫拉裡•福藤斯基(Larry Fortensky)結婚時,穿的則是淺黃色婚服。玉婆的嫁衣,真跟她的人生一樣,色彩繽紛啊。
  • 古人出門辦事為什麼要選「黃道吉日」?「本命年」為什麼要穿紅色
    古人出門辦事為什麼要選擇黃道吉日?古代的時候人們要一些稍大一點的事情,或者是認為很重的情事時,都會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去辦理。古人認為在「黃道吉日」辦事,才可以把事情順順利利的成功完成。那到什麼是「黃道吉日」呢?為什麼在「黃道吉日」辦事就能成功呢?
  • 本命年必須穿戴紅色?不穿就會倒黴嗎?
    扎紅腰帶  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繫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襪子、紅褲衩(俗稱「本命年老三樣」),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本命年穿紅色鞋墊,有踩盡天下小人,諸事順利,讓好運從每一步、每一步開始的寓意。  為什麼本命年要穿紅色?
  • 從古至今,紅色真的是中國人最崇尚的顏色嗎?
    古人認為朝代之間的更替,是五行的相生相剋因為周代是火德,秦朝是水德而在五行中水德對應的標誌顏色是黑色所以,從春秋戰國時的秦國開始一直到一統天下的秦帝國,崇尚的都是黑色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最為盛行的日常用品是漆器而漆器中最重要的兩種顏色恰好就是紅與黑黑色在漆器中的重要性是其他各色無法比擬的
  • 金是白色水是黑色你信嗎?
    所謂的「垣」就是「城牆」的意思。 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
  • 易經智慧:中國古人為什麼相信紅色避邪?
    「周人尚赤(紅色);大事斂用日出,戎事乘騵(紅色戰馬),牲用騂(紅色牛馬)。」——《禮記·檀弓》紅色、紫色在中國被認為是一種喜慶、吉祥的顏色,這可能與古人的生活實踐有關。這些生活實踐和《易經》思想影響,可能促成了中國古人對火、太陽和紅色的原始崇拜,進而形成了火祛瘟疫,紅色避邪,紅色吉慶的樸素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過年貼春聯、貼福字、剪窗花、掛紅燈籠、放煙花爆竹,本命年穿紅衣服等習俗。
  • 張蕾真的是太會穿了,紅色大衣搭配黑色打底,利落又時尚
    對於紅色大衣來說,一般人還都是不敢嘗試的,因為他們害怕穿出俗氣感。其實大家不用擔心,紅色大衣也能夠穿出一定的時尚度,那衣服搭配的顏色挑選好就完全OK啦。大衣擁有著許多的款式,許多的類型組成,不同面料所展現出來的樣貌風格是不同。
  • 在古代衣服不能亂穿,穿不對就是「服妖」,可能會有殺身之禍
    然而要是在古代,你敢於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穿著奇裝異服的話,就會被視為"服妖",不光是會被大家所恥笑,還有可能會受到官府的處罰。那麼,古人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服妖"的文化呢?其實所謂的奇裝異服,更多的是從儒家的理論基礎上面建立得來的,也可以說是統治者當時根據服裝來進行階層區分的一種方法。
  • 黃聖依的衣品真高級,紅色羽絨服疊穿白色衛衣,站在雪地裡好吸睛
    在我們慣性的穿搭思維裡,到了寒冷的冬季,都會優先選擇深色系的服裝穿搭,以深色為主的穿搭,也不是說不好看,只不過會少了幾分活力,還會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在寒冷的冬季裡,不妨可以融入一些鮮豔的色彩,比如說紅色,會讓寒冷的冬天多一絲絲的暖流。
  • 傅菁一身白色穿搭甜美又減齡!配上大紅色襪子,不土還很好看?
    參加選秀節目的「創造101」而出道的傅菁,其人氣和熱情都在持續上升,這個年輕女孩人生經驗豐富,不僅一邊打工一邊考大學,還追求自己喜歡的人生,在競賽中,有很多人看到了傅菁的認真和努力,這種不服輸的堅強讓她獲得了很多粉絲。
  • 本命年穿紅色需要正紅嗎 本命年為什麼要穿紅的?
    本命年穿紅色需要正紅嗎所謂「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農曆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比如狗年出生的人,2018年就是他們的本命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更是關於本命年不吉利的最好寫照。
  • 你一定不知道,在道教中穿著這些顏色的衣服,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黃色在我們的認知中,道士除了最常穿的青色常服之外,黃色就是最常見的。其實黃色道服在道教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不是誰都能隨便穿的。道教起源於黃帝,而黃帝在五行屬土,故有土德黃帝之稱。故黃帝除了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外,還是道教的始祖。而黃色道服在道教中的地位最高,也七種服色的中只有一派的教主才能穿著的服色。
  • 趙薇出席活動,穿白色的西裝套裝端莊大方,搭紅色的包包夠時髦!
    我們繼續看趙薇的這套LOOK,只見趙薇身穿紅色的小西裝,在搭配的時候選擇了黑色的裙子,接著,還搭配了黑色的短靴,襯得趙薇看起來休閒和幹練呢。這不,我們又看到趙薇出席活動,穿白色的西裝套裝端莊大方,搭紅色的包包夠時髦!來看下是怎麼樣的吧。
  • 為什麼你穿紅色特別土?它到底該搭配什麼顏色?
    最近丫丫拍攝了一組雜誌硬照,這幾套驚豔的紅色Look,看得我是眼冒心心啊,完全顛覆了原本對於紅色的土味偏見。現在絕對認證不是人家太村氣,只是因為自己沒穿對,好了好了,今天誰都不能阻擋我,強推紅色單品的步伐安排。
  • 古人結婚為什麼在黃昏,不在上午?
    現在咱們結婚,別管是幾婚,絕大多數都是在上午,當然也有部分地區是在下午或是晚上,不過一般的都是在上午,但是古人結婚為什麼都在黃昏呢?(也有的地方,二婚是過了十二點結婚)第二頓飯網上有個很流行的段子,說:人生一輩子,其實就是三頓飯,第一頓飯,出生飯,也就是滿月酒,自己太小,沒辦法吃;第二頓飯,就是結婚的飯,因為太忙,來不及吃;第三頓飯,去世的時候,只能看別人吃了。
  • 為什麼本命年要穿紅色的衣服?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為什麼本命年要穿紅色的衣服?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我們周圍很多人在本命年的時候,家裡的長輩都會給買個紅襪子或者紅褲衩穿,而且很多時候看到別人穿紅色的襪子和褲衩等,我們也會調侃一下是不是本命年到了。那到底為什麼,在本命年的時候要穿紅色的衣服呢?
  • 黑色、白色輸的慘目忍睹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一種感受,出門前必備的四樣東西身份證,手機,鑰匙和包包,少了一樣都不行。通常身份證、手機和鑰匙都要放在包包裡,那包包就是我們日常出門必備的單品。一款顏色非常漂亮的包包,完全能蓋過你身上的穿搭。包包通常都是最吸睛的單品,穿什麼樣顏色的衣服,搭什麼樣顏色的包包都是非常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