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首傳播演奏一千餘年、深受民眾喜愛的古老舞曲—《蘭陵王入陣曲》,這首創作於中國北齊時代的舞曲,由唐代僧人佛哲傳到日本。
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帝高野姬天皇詔令當時著名舞蹈表演家尾張濱在宮中御前表演此曲,之後便在日本廣為流傳。
據日本有關專家介紹,日本古代,在5月5日的賽馬節會和7月7日的相撲節會以及射箭大賽和慶祝勝利時,都將這支舞曲作為重要節目反覆演奏,連皇宮的重大活動和宴會、甚至天皇即位也演奏這支曲子。
直到現在,奈良的「春日大社」舉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樂舞表演時,《蘭陵王入陣曲》仍作為第一節目獨舞表演。
這首悠揚雄壯、古樸渾厚、美妙動聽、在日本長期流傳不衰的舞曲,是歌頌中國北齊時代著名大將蘭陵王高長恭英勇善戰的一支舞曲。在中國有關蘭陵王的傳說更是婦孺皆知。
蘭陵王雖然沒有留下畫像,但對於他的美貌,在史書上是有跡可循的,《北齊書》上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舊唐書·音樂志》上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話》上說他面貌白得如美婦人一樣。
其實,總體來講,蘭陵王的美更偏向是一種陰柔的美,而並非那種崇尚武力的美。就因為蘭陵王長相容貌太過秀美,所以蘭陵王擔心自己不足以威懾敵人,於是便名人打造了一些兇惡恐怖表情兇悍的面具,每當上陣的時候就戴上,以便威嚇震懾敵人。
而這些可怕的面具,當時稱為「大面」,後來這竟發展成為舞臺上的臉譜藝術,至今仍在冀南一帶農村廣泛流傳。
然而,他一生的傳奇,卻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相貌,還有他的武藝和才華。 而上面提到的在日本廣為流傳的《蘭陵王入陣曲》,就源於蘭陵王最著名的一場戰役——邙山大捷。
公元564年十二月,北周軍起兵二十萬,大舉攻齊。這次的戰役核心點是在洛陽,北周軍隊全軍圍攻洛陽將近兩個月,北齊守軍逐漸不支。
於是北齊朝廷以段韶、斛律光、高長恭為帥領兵八萬,從晉陽出發援救洛陽。北齊軍隊一路疾馳而來,很快就趕到了洛陽城下,兩軍在洛陽的邙山遭遇並就此展開交鋒。
當時北齊軍隊率先搶佔了山坡的高處,居高臨下俯視北周的軍隊,當時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蘭陵王則坐鎮中軍,呈現品字形軍陣防禦。
戰役開始後,北周軍隊率先出擊,以步軍為前鋒,向前仰攻,而北齊軍隊則步步後退收縮,向山上退去。等北周軍的戰線逐漸拉長,士兵體力耗盡,勢頭開始衰退的時候。
在山上以逸待勞的北齊軍陣後的精銳,這時開始從兩翼進行猛烈的反攻,在名將段韶和斛律光的率領下,北齊軍隊士氣如虹,在加上佔據地利的優勢,北周軍頓時支持不住,紛紛潰敗下來。
這時候,蘭陵王趁機率領五百重騎騎兵殺入敵陣,穿透重重敵軍,直抵被圍困的洛陽城下。此時洛陽城中的守軍不知來者為誰,怕其中有詐,將蘭陵王的軍隊拒之門外,根本就不敢開城門迎接。
看到這個情況的蘭陵王直接脫下頭盔,仰面示之,露出自己的真面容。因為蘭陵王的美貌太過出眾,洛陽城中的士兵立馬認出是蘭陵王,守城將士們歡呼聲震天,遂開城與城外的援軍共擊北周軍。
在內外夾擊下,北周軍十幾萬大軍全線崩潰,不可收拾。根據史書記載,北周軍隊"盡棄營幕,從芒山至谷水三十裡中,軍資器物,彌滿川澤"。洛陽邙山之戰,最終以北齊的大勝而告終。蘭陵王一戰成名,威名遠揚。
皇帝到洛陽親勞將士,置酒高會,策勳命賞,封并州刺史蘭陵王長恭為尚書令。在慶功宴上,他率領的鮮卑族、敕勒族"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此曲產生後,在北齊境內,特別是鄴城廣泛流傳。蘭陵王聲望日高,而皇帝忌妒之心亦日甚。
而蘭陵王不僅才能出眾,最讓人尊敬的是他愛兵如子,《北齊書》上記載:「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享之」,故其麾下彪悍而善歌舞的鮮卑族、敕勒族的武士,能與之共其存亡,同其生死,故乃百戰百勝。
同時,在南北朝那個情慾放縱的年代,蘭陵王卻很專情,他一生只有鄭妃一個妃子。史書記載蘭陵王不好色不貪財,皇帝皇帝賜給他二十個妾,他為了不抗旨不遵,也只收了一個。
蘭陵王貌美、勇猛、愛兵如子、私生活嚴謹,近乎完美,有點像宋代的嶽飛。可惜在封建社會這樣有才能而又道德高尚的將領,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哪怕你再忠心,上位者也會懷疑你。尤其蘭陵王還是皇子,他受到的猜疑更多。
作風和嶽飛類似的蘭陵王,就連結局都和嶽飛一樣,都是被自己所效忠的皇帝冤死的,而且,比起嶽飛,蘭陵王死的更加憋屈,他只不過是說錯了一句話而已。
在一次宮廷家宴,正好演出《蘭陵王入陣曲》,觀看節目的皇帝高緯說「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蘭陵王一時口快說:「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高緯覺得「家事」二字刺耳,就生了殺心。
蘭陵王察覺後,就以王翦為榜樣,故意收受賄賂,好讓後主覺得他貪圖錢財沒有政治野心。他的部屬勸告他,皇帝既然已經忌諱他,現在這樣做只會給人口實,並出主意讓他以身體不適為由,辭去朝內外一切職務,不要再幹預政務。
蘭陵王也真這樣做了,有病也不治療,以免高緯再盯住他。其實不管他怎樣做,他這樣的人都是無法被那個時代所容的。武平四年五月,皇帝的毒酒終究還是送到了蘭陵王的面前。
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妃曰:「何不求見天顏?」長恭曰:「天顏何由可見!」遂飲藥薨。
在他臨死之前,他依舊幹了一件讓所有人敬佩的事情,他焚燒了所有人欠他的債卷,點燃的債卷揚起飛塵,飛舞在他俊美絕倫的臉前,橫絕了千年的時空,如同它們為他跳的最後一支舞。
都說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也許蘭陵王命中注定要受到昏庸暴戾的當權者的忌恨,風華絕代的王者卻僅留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便匆匆離開了人世,年僅三十三歲。
高長恭、斛律光(高緯結髮皇后的父親)是北齊的兩大支柱,先後都被高緯冤殺。因此,此後不久,北齊亡國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