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局勢對中國不利,印度卻發現……

2021-01-16 環球時報

印度《印度教徒報》8月11日文章,原題:孤立中國,作為一種主張和現實  8月2日,印度和中國軍事指揮官舉行的最新一輪會談沒有取得任何突破。印度和中國旋即爆發口水戰。與此同時,中美關係繼續惡化。美國和中國目前正處於對抗階段,雙方都在尋求盟友加入自己的陣營。雖然美國未必是亞洲和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首選,但很顯然,他們對中國心存忌憚。儘管如此,中國還遠未被孤立。亞洲幾乎沒有國家願意公開對抗中國,與美國為伍。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儘管華盛頓下令限制與中國的經濟和其他關係,英國決定結束對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並取消華為5G項目,並且歐洲各地的反華情緒日益高漲,中國仍不為所動。中國似乎自信地認為,其對全球經濟的控制將確保它不會面臨任何真正的挑戰。印度應明智地認識到這一點。


同樣有必要認識到,當牽扯到經濟問題時,某些國家是多麼善變。澳大利亞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屬於美日澳印「四國聯盟」,後者被廣泛認為是一個反華聯盟。然而在最近美國與澳大利亞外交和國防部長的會晤中,澳方明確表示,中國對澳大利亞非常重要,澳方不會做任何違背自身利益的事情,而強有力的經濟接觸是澳中關係的重要一環。同樣,英國外交大臣拉布最近在該國議會表示,英國希望與中國建立積極的關係,將與中國合作,兩國存在進行積極的建設性接觸的巨大空間。


因此,很明顯,因為多年來與中國建立了牢固的經濟聯繫,世界上鮮有國家願意冒觸怒中國的風險。事實證明,經濟聯繫遠比軍事和戰略聯繫強大。即使在亞洲,儘管多數東協國家對中國的南海策略表示嚴重關切,但隨著東協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它也採取了「不偏袒任何一方」的立場。


本應是局勢對中國不利之際,印度卻發現它的許多傳統朋友沒多大幫助。印巴關係繼續走下坡路;印度與尼泊爾的關係也遭遇困難。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7月組織了一次與尼泊爾、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長的視頻會議。會上他提議推進與尼泊爾的經濟走廊計劃,並將中巴經濟走廊延伸至阿富汗。


地緣平衡並未對中國不利。當印度等國家計劃其未來戰略時,必須充分理解這一點。



作者為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劉德譯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相關焦點

  • 【中印局勢: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罕見訪問西藏 就邊界爭端向印度傳遞...
    【中印局勢: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罕見訪問西藏 就邊界爭端向印度傳遞重要信息】根據南華早報周日(8月16日)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上周五罕見地訪問了西藏,包括訪問了與印度存在爭議的邊境地區。目前,兩國持續三個月的軍事對峙繼續拖延,幾乎沒有解決的跡象。
  • 【中印邊境局勢最新消息!南華早報:嚴冬將至 中國和印度為邊境軍隊...
    【中印邊境局勢最新消息!南華早報:嚴冬將至 中國和印度為邊境軍隊運送過冬物資】根據《南華早報》周五(9月25日)最新報導,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邊境對峙的中國和印度軍方,已將重點轉移到後勤支持上。雙方都競相在嚴冬來臨之前為喜馬拉雅偏遠地區的軍隊運送物資。中印雙方現在都在為未來的惡劣天氣做準備,向與西藏接壤的拉達克地區運送物資。
  • 歷史教訓歷歷在目 印度需拿出緩和局勢的誠意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莫斯科會晤並達成五點共識,這被普遍認為給中印緩和邊境局勢提供了一個重要機會兩國外長相互傳遞了不與對方國家為敵的善意,表達了當前邊境緊張局勢不符合兩國利益的共同認識,以及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願望,這對給兩國各自的輿論降溫顯然都有好處。  五點共識再次提出雙方軍隊儘快脫離接觸,保持必要距離,並且表示雙方要在局勢緩和後加快建立新的互信措施。無論從當下危機處理還是維護邊境地區長期穩定的角度看,五點共識應當說都做到了直擊要點。
  • 守護星火星逆行,白羊座放鬆緊繃的心情,扭轉不利的局勢
    守護星火星逆行,白羊座放鬆緊繃的心情,扭轉不利的局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趁此機會,白羊座不如徹底與過去劃清界限,消除那些不利的東西。不利的一面是白羊座的脾氣變得異常火爆,很難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火逆期間,白羊座應該合理髮洩情緒,也應該克制一下暴脾氣,不要給身邊的人造成無謂的傷害,也不要攪亂本該穩定的局勢。
  • 印度與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印度專家:中國趕超印度起碼需要30年
    01正是因為如此,不論是在世界上,還是在中印兩國的官方民間都會下意識地把中國和印度拿來比較。那麼印度與中國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一位印度專家曾表示:中國趕超印度起碼需要30年。這樣的言論簡直就如我國戰國時期楚國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在《九章·懷沙》中寫道的:「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 印度軍工出馬,為印軍開發裝備!藉此對抗中國,想清楚了?
    中印邊境對峙依然在持續中,中印局勢似乎並不明朗。據悉,印度軍工為了全力支持印軍對抗解放軍,苦心開發多種裝備! 據印媒報導,近日,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開發了多種產品,以幫助印度軍隊應付極端寒冷的天氣,對付中國,例如Him-Taapak加熱裝置和融雪機,來幫助印度士兵應付極低的溫度。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提到印度軍工似乎就想調侃幾句。印度軍工自身的確存在著問題。
  • 印度首任國防參謀長:和中國軍隊邊境對峙可能會引發更大衝突
    (原標題:印度首任國防參謀長:和中國軍隊邊境對峙可能會引發更大衝突)
  • 剛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席位,印度就向中國發難,玩火者必受反噬之苦
    2020年6月17日,印度成功擠走德國,成為聯合國新的非常任理事國之一。據印度媒體稱,這是印度第8次坐上這個位置了。不過,印度的野心不止於此,非常任理事國已不能滿足印度的欲望,成為聯合國第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是莫迪做夢也想實現的願望。
  • 印巴戰爭中美國找中國聯手,尼克森:沒中國合作美國什麼也做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戰前,印度總理甘地夫人英迪拉·甘地訪問了西方各國,探明了西方對印巴局勢的態度,同時又獲得了蘇聯的大力支持,在國際局勢和外交周旋上,印度也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可見這次戰爭它是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在經過我國領導人的慎重考慮後決定:出兵問題不能著急。
  • 1961年一場戰爭的勝利,令印度軍隊膨脹了起來,結果慘被中國教育
    近日印巴局勢逐漸緊張,兩國地面之間的小規模衝突不斷,已出現相當數量的人員傷亡。常年的和平狀態令中國民眾對我軍的真實戰鬥力開始有些懷疑。但很多人卻忘記了57年前,我軍可是只用輕武器就將印度軍隊打回了老家,而且給印度政府好好上了一堂反霸權主義思想教育課。
  • 印度敢開第一槍,中國需做好迎頭痛擊的準備
    中國軍網9月8日報導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至於解放軍做出何種「反制動作」,解放軍並未明說。在這場衝突中,雙方軍隊有無出現死傷,也暫時未明。
  • 比姆·布特爾: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
    【文/比姆·布特爾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的印度戰略一直都在順利實施。正如北京所料,形勢一直在發生變化。換句話說,無論中國希望印度做什麼,印度都會做。通常外界很難預測中國的長期戰略和短期戰術,要做到這一點,外界就需要依靠中國的官方媒體,或者還可以依賴中國智庫的報告和中國媒體偶爾發表的文章。
  • 印度軍方證實中印軍隊對峙時開槍】印度...
    印度軍方證實中印軍隊對峙時開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周一(9月7日)證實,中印軍隊於9月7日在實控線附近發生對峙時開了槍,這是兩國邊境數十年來首次鳴槍事件,目前尚不清楚印度軍隊或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否有傷亡,局勢暫時已經得到控制。《印度斯坦時報》報導指出,中國解放軍宣稱印軍越界,並在班公錯湖(Pangong Tso)南岸朝他們射出「警告彈」,因此解放軍做出「反制動作」。
  • 中國創業者在印度的一年:做印度佔星行業的淘寶,不再拷貝中國
    崔懷舟決定拋棄「中國思維」,紮根到印度人的日常生活裡尋找答案。在走街串巷地探尋付費場景後,他發現,帶有神秘主義的佔星,天然滲透在印度人的生活之中,無處不在。他的新目標,是要把印度分散的佔星市場,搬到線上,打造出一個佔星行業的「淘寶」。以下是崔懷舟的自述。
  • 揚言中國無法戰勝印度,印空軍參謀長又說大話:若衝突對華沒好處
    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印度空軍參謀長巴達烏裡亞就發表了有關中印持續對峙的看法,他表示,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在不斷演變,加上大國對全球安全的貢獻不足,這都給中國提供了大量「展示實力的機會」。此外,巴達烏裡亞還分析稱,「如果發生了任何衝突對中國來說都沒有益處,如果中國的志向在全球,那邊境對峙根本就不符合他們的宏偉計劃。」
  • 中印邊境緊張對峙之際,中國防長訪問尼泊爾,向尼作出一關鍵承諾
    據印度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29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率團赴尼泊爾訪問,尼泊爾內政部長親自前往機場迎接。報導稱,這是今年出訪尼泊爾等級最高的中國官員。當天,尼泊爾總統班達裡、總理兼國防部長奧利分別接見了魏鳳和一行。
  • 西鄉隆盛遺訓:判斷日本和世界局勢,要讀懂2本中國書
    鹿兒島上野,西鄉牽犬遊獵像一方面,新政府怕他「功高震主」,擁兵遺患。我以為,若西洋為真文明,那麼他們對未開化之國,本應予以慈愛、懇切的諭導,來使之開化。但事實上,西洋並非如此,其對未開化的蒙昧之國,行極殘忍之事以利己,此為野蠻。3.最難對付的人他還說,人最難對付的,是不要命,不要名,也不要官位和錢財之人。想幹大事,就要和這樣的人共事,否則難以成就大業。
  • 我軍調集三個集團軍,印度突然慫了
    1982年,印度的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批准了一份印度陸軍的軍事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擴大中印邊境地區的兵力規模,以增加在中印爭議地區的軍事優勢。 這一項計劃是為英迪拉·甘地提出的「重新審議印度的安全局勢」政策量身定製的軍事計劃,也表明著,從1962年以後,印度再度拾起了向北擴張之心。
  • 給印度一個「教訓」?邊境傳來密集槍聲,印度軍官直挺挺倒地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隨著局勢的發展,印度邊境地區再次突現密集槍聲,一夥武裝分子針對印度邊境地區警察部隊發起進攻,雙方激烈交火,最終導致一名印度軍官直挺挺倒地。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不是巴鐵出手,而是恐怖組織虔誠軍的相關成員。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要給印度一個「教訓」?
  • 印度:中國軟弱可欺
    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把他們從佔領的土地上「徹底清除」!——尼赫魯(印度前總理)世人皆知1962年自衛戰的輝煌,卻不知其背後是天堂與地獄的結合,無數同胞慘遭迫害。1、陰謀1913年,中、英、藏三方代表在印度西姆拉聚首探討一個問題——藏區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