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議員指控:國會騷亂有人「裡應外合」,前一天帶人「進去踩點」

2021-01-17 環球時報
美國國會騷亂現場(圖源:外媒)

據英國《獨立報》13日報導,美國民主黨議員正在調查,是否有議員在1月6日的國會騷亂發生前,讓一些抗議者參觀了國會大廈,作為事先「偵查」。

此前有猜測稱,共和黨國會議員和國會警察可能在組織或促成川普支持者試圖推翻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方面發揮了作用。

俄亥俄州民主黨國會議員、國會警察監督委員會主席蒂姆·瑞安(Tim Ryan)說,調查的焦點是不止是一位議員,有人曾在騷亂前一天在國會大廈帶領「一大幫」人參觀。

本周三,在國會召開會議,因其在國會騷亂中扮演的角色而彈劾川普總統時,路易斯安那州民主黨眾議員塞德裡克·里奇蒙(Cedric Richmond)在眾議院發表了一篇譴責性演講,譴責「我的一些同事,其中一些人很可能是襲擊的同謀」。

美國國會騷亂現場(圖源:外媒)

新澤西州國會女議員米基·謝裡爾(Mikie Sherill)說,她認為,1月5日,有國會議員帶領著抗議者進入國會大廈,「為第二天做偵察工作」。她說:「我在1月5日看到的國會大廈裡有人成群結隊過來,這是在為第二天做偵察。那些煽動暴力人群的國會議員,那些試圖幫助總統(川普)的議員們,他們破壞了美國民主。」

俄亥俄州民主黨國會議員蒂姆·瑞安(Tim Ryan)報導稱,至少有兩名國會警察被停職,另有十幾名警察正在接受調查。他指出,騷亂當中,一名警察與抗議者自拍,另一名警察戴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

眾議院多數黨首詹姆斯·克萊伯恩(James Clyburn)周五也發表了類似言論,他告訴CBS新聞,那些抗議者很清楚自己「該去哪裡」。他說,國會工作人員報告說,看到抗議者「被允許從側門進入大樓」。他說:「是誰開了側門,讓那些騷亂者——我把他們稱為騷亂者——進入大樓的?他們不是從裝著金屬探測器的主入口進入的,而是從側門進入的是的,大樓裡的某些人是其同謀。」

美國國會騷亂現場(圖源:外媒)

瓦爾·戴明斯(Val Demings)是2019年首次彈劾川普期間的眾議院彈劾經理人之一,她說:「我們會查個水落石出,如果有任何國會議員參與或幫助組織策劃了針對美國國會的襲擊,他們就需要承擔責任。」

(編輯:WDQ)

相關焦點

  • 美國國會暴亂後,這些議員成了「過街老鼠」
    除了反華議員這層身份外,這三人還是總統川普的親密盟友。本次大選期間,三人緊跟川普步伐,對選舉結果發起挑戰,已經在美國政壇和輿論界引起爭議。本月初,國會騷亂事件引發全美政壇動蕩之後,這三人也因和川普之間的關係,以及「幫助煽動暴亂」的指控,遭到了各方面前所未有的批評和質疑。
  • 美國國會騷亂丨截至目前已有4人在暴亂中死亡
    此前,有一名川普女支持者在國會內遭到槍擊死亡。美媒稱,她在爬窗戶時中彈跌落,口吐鮮血,後不治身亡。目前,華盛頓市長鮑澤已經宣布延長公共緊急狀態15天,將持續到拜登的就職典禮之後。(據海外網)據多家美國媒體報導,在今天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大規模騷亂中,一名川普的女粉絲在美國國會抗議時遭警方槍殺,另有3名川普的支持者也在抗議中因意外情況而喪生。
  • 美三位前總統譴責國會騷亂 多個盟國亦表震驚!中國...
    分析認為,在暴力騷亂之後,已有共和黨議員表示不再反對大選結果,這或許意味著聯席會議能儘快結束,最終由彭斯宣布拜登為下一任總統。一位共和黨消息人士稱,一些川普政府的內閣成員正在就援引憲法第25修正案來迫使川普總統下臺進行初步討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目前討論仍在進行中,尚不清楚是否會有足夠的內閣成員同意。
  • 美三位前總統譴責國會騷亂,多個盟國亦表震驚!中國...
    分析認為,在暴力騷亂之後,已有共和黨議員表示不再反對大選結果,這或許意味著聯席會議能儘快結束,最終由彭斯宣布拜登為下一任總統。一位共和黨消息人士稱,一些川普政府的內閣成員正在就援引憲法第25修正案來迫使川普總統下臺進行初步討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目前討論仍在進行中,尚不清楚是否會有足夠的內閣成員同意。
  • 美媒妄稱中俄是敵人,會對國會騷亂幸災樂禍,無恥的雙標何時休?
    而在1月6日那場震驚世界的華盛頓大騷亂事件發生後,美國媒體的底氣明顯不足了。當虛偽的面具被揭下,醜陋的真相便公之於眾。當年香港發生"佔中亂港"事件後,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將其稱為"靚麗的風景線",美國媒體爭相報導,將禍亂香港的暴徒美化成"民主鬥士"。而如今"靚麗的風景線"在美國上演,但佩洛西卻高興不起來了。
  • 川普支持者攻佔國會!有人遭槍殺!副總統被架走,全城宵禁
    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剛剛衝破了國會大廈外圍設置的障礙物,攻佔國會。 這導致國會進入封鎖狀態,副總統彭斯被緊急保護帶出參議院。當時,美國國會正在清點選舉人票,確認下屆總統的勝選者。
  • 美媒:國會騷亂受人指使 而且對內部了如指掌!
    央視新聞1月15日消息,本月6日,部分支持美國總統川普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示威者強行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打斷參眾兩院認證大選選舉人團投票過程,造成五人死亡。目前,美國執法機構正在調查國會遭衝擊事件是否「有組織、有策劃」的,而不僅僅是一次「失控的抗議活動」。
  • 《國會山報》:國會騷亂後川普沒聯繫過彭斯
    美國《國會山報》10日爆料稱,自1月6日美國國會發生騷亂以來,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一直沒有與副總統彭斯聯繫過。  《國會山報》:據報導,自國會大廈騷亂以來,川普沒聯繫過彭斯  這一消息來源於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駐華盛頓記者哈莉傑克遜(Hallie Jackson)。
  • 國會騷亂早有預兆?美官員半年前就警告:網絡煽動暴力!
    據路透社報導,早在美國國會騷亂發生的近6個月前,美國國會警察現任情報總監約翰·多諾休(John K. Donohue)就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需要建立一個先進的社交媒體預警系統,以防止意外的發生。衝入國會大廈內的示威者國會證詞顯示,在正式加入國會警察隊伍4個月前的7月16日,當時正在一家私人保安公司擔任安全顧問的多諾休就在聽證會上發出警告稱,反對疫情防範措施的騷亂加速了右翼「極端革命分子」的暴力活動,美國迫切需要一個類似於美國核彈發射探測能力的先進社交媒體預警系統,以防止意外。
  • 美民主黨人慾罷免總統 川普或遭二度彈劾
    在川普敦促支持者挽回敗選局面,導致支持者闖入國會山引發騷亂後,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當地時間周四(1月7日)加入要求總統川普下臺的行列。佩洛西稱,應該援引憲法第25條修正案,否則川普可能會遭二次彈劾。
  • 美國國會淪陷與憲政末日危機
    儘管如此,川普鐵粉暴力佔領國會及流血衝突仍震驚世界,將美國的選舉亂象演變為憲政末日危機。3日,川普的狂熱粉絲決定5日晚間和6日白天在華盛頓舉行集會。川普欣然肯定併力挺,他當天轉發集會動員推文並承諾,「我將到場。歷史性一天。」集會申請信息顯示,約1.5萬名抗議者將到場。
  • 共和黨議員拒戴口罩引新冠傳播,拜登眉頭緊鎖斥責:該長大了!
    據 《政客》雜誌報導,當地時間1月15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講話時,怒斥在國會大廈騷亂避難時拒絕佩戴口罩的共和黨議員,並稱其行為令人震驚。「國會大廈當時被一群致命的暴徒包圍,國會議員躲在一個安全的地點,當時他們卻仍然拒絕佩戴口罩,看到這一幕令人感到震驚。」 拜登說,「我真為我的國會女議員感到驕傲,她就是德拉瓦州的羅徹斯特。當人們都蜷成一團時,她卻在向人們分發口罩。
  • 美國有人大發資本主義國難財,國會亂成一片時,外面還有人賣炸雞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在川普支持者大鬧國會大廈之時,竟有人趁機在國會大廈外擺攤。 當地時間1月6日,參議員與眾議員在國會大廈舉行聯席會議,清點與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這也是確定拜登贏得總統大選的最後一步。
  • 美參議員自曝辦公室被洗劫:電腦被偷 桌上有菸頭 還有人付費25美分...
    美國俄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傑夫·默克利7日在推特上發布視頻稱,6日強闖美國國會大廈的抗議者洗劫了他的辦公室,還偷走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國會山報》7日報導稱,這位參議員上傳了一段他的辦公室在國會大廈騷亂後一片狼藉的視頻,並表示原本放在會議桌上的一臺筆記本電腦不見了。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總統!川普發表聲明!4人在暴亂中...
    大鬧國會之後,剛剛,川普最後一線希望破滅,據多家美媒報導,美國國會確認,拜登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一片混亂過後,美國國會認證拜登勝選騷亂已致多人死亡、華盛頓延長宵禁,在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數小時後,國會恢復了兩院聯席會議。美國社會撕裂、政治傾軋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當地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會清點選舉人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當選美國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
  • 美國「恥辱一日」:國會大廈再次被攻陷,不是英軍是川粉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王晨瑤 李毓抗議者湧入國會,議長的講臺被拿到網上拍賣美國東部時間1月6日上午,川普在白宮以南的草坪上向他的支持者發表了長達58分鐘的講話。「今天在這裡的所有人,都不想看到我們選舉的勝利結果被民主黨竊取。我絕對不會承認。」他說,「我不會讓民主黨吞沒我們的聲音。」他希望支持者能在國家廣場前聚集並儘快前往國會抗議。
  • 闖佩洛西辦公室翹腳拍照男子被捕,面臨多項聯邦指控
    聯邦檢察官8日公布對硬闖並破壞國會、盜取重要文件者的部分指控,包括在8日上午被捕的、曾在佩洛西辦公室翹腳擺拍的白人種族主義者巴內特(Richard Barnett),以及新當選的共和黨籍西維吉尼亞州議員艾凡斯(Derrick Evans),此外還有不少人面臨非法持槍、襲警、亂闖禁區等指控;聯邦檢察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