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時間的指針已經走到5月底。
中高考的號角,再一次緩緩吹響。
往年每到這時候,世面上都會出現各路牛鬼蛇神們的押題猜題班。據說效果很香,價格更香。
中高考剛一結束,就一定會有大神開始跳起,高調宣布自己押中了哪個題型。等學生們考試出分後,各種高分截圖對話開始在朋友圈廣泛傳播,再次收割一波焦慮的家長。
一年又一年,變了的是學生,沒變的是套路。
當然,酒香也怕巷子深,每個行業都得做營銷,這點無可厚非。
這篇文,想跟大家聊的,是在K12領域,尤其是在中高考這種影響重大而深遠的考試到來之前,家長學生們,必然會碰到的各種過度營銷現象。
海龜變海待的當下,家長們也早已認清了職場上赤裸裸的學歷歧視,對自家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成本,開始逐年增加。
中高考,尤其是高考,是目前大陸唯一公平合理的人才選拔標準,家長們思想進步了,這很好。
但,真正懂教育的家長畢竟是少數,這就給各路擅長吹牛畫餅的牛鬼蛇神們,提供了豐富的賺錢土壤。
尤其是針對那些不注重平時點滴積累的學生,妄想藉助所謂名師的「速成法」短期內提分的學弱們。這幫孩子,最喜歡聽各種幾分鐘搞定某題型的「秒殺」套路。
學習技巧有沒有?
當然有。
拿自己最熟悉的英語學科舉例:
單詞,學生自己肯定能背,大不了就是快慢的問題;語法書,學生自己也能看,區別就在於理解程度深淺的問題;而練習題,學生自己也能買到。
那麼,老師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針對具體考試題型的特點和學生程度,制定科學的備考方案,並督促學生落實到位後,從而達到成績的穩步提升。
注意,這裡的用詞是科學備考+落實到位。
一本書,講哪些內容,不講哪些內容,怎麼講學生能更容易理解?
哪些內容需要重點學習,並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延伸講解?
這,是老師們存在的重要意義,至少也是之一。
學習這件事,的確有方法,但絕對沒有速成法。
最後,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理解這句話:
假設學習真有速成法,那麼,當這種方法一旦外洩,必然會在經歷大面積傳播後攤薄成本,也就不可能是各位常見的那種定價明顯高過行業均價太多的教學產品。
這種產品,是用來割韭菜的。
眼下,中高考已經開始倒計時,考生們在身體和精神上,多少都會顯現出疲憊和焦慮,加上一次次模考成績的忽高忽低,更會加劇這種焦慮感。
這很正常。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種好事普通人一輩子都很難遇到。
知識上有漏洞很正常,查漏補缺就是。再龐雜的知識,也能從主線開始,逐步條分縷析地搞明白。
各位莫慌。
何況,中高考的內容,考綱上早已列的明明白白。
找個靠譜負責的老師,穩紮穩打,逐步縮小知識漏洞。
這才是最快速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