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寵愛的女兒,死後240年未腐,身上穿的龍袍鑲了十萬顆珍珠

2021-01-20 說歷史的小文哥

在我們泱泱大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有過許許多多的朝代而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就非康熙皇帝莫屬了。根據史料的記載,康熙皇帝在八歲的時候就坐上了帝位,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就親自執政,他在位的時間一共長達六十二年。也正是因為康熙皇帝有著軍事才能和政治頭腦,所以才能出現康乾盛世的局面。

根據史料的記載,康熙皇帝他這一輩子一共有二十個女兒。如果要問康熙皇帝在這二十個女兒當中,最喜歡哪個女兒?那絕對是固倫榮憲公主。固倫榮憲公主,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其實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女兒和第二個女兒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死了,所以固倫榮憲公主也就成為了皇帝的長女。大家知道嗎?其實「固倫」只有原配(也就是皇后)所生的女兒才可以被封為「固倫」,而固倫榮憲公主卻是嬪妃所生,不得不說康熙皇帝特別寵愛她,因為固倫榮憲公主是那一代,第一個由妃嬪所生的女兒被封為固倫公主的人。

在康熙年三十年(也就是一六九一年的時候),康熙皇帝給他這個寶貝女兒,也就是固倫榮憲公主賜婚了。固倫榮憲公主和內蒙古的烏爾袞結婚之後幸福甜蜜的度過了三十年。就在一七二一年的時候烏爾袞去世了,就在時隔七年之後,也就是在一七二八年的時候,年僅五十六歲的固倫榮憲公主也在內蒙古去世了。

就在固倫榮憲公主和烏爾袞去世之後,他們的兒子給他們在內蒙古的大草原上修建了規模宏大的陵墓,而這座陵墓的佔地面積大約是五千平方米。一直到一九七二年的時候,因為固倫榮憲公主的墳墓被盜墓者光顧了,所以有關專家在接到消息之後,馬上就趕往了固倫榮憲公主的墳墓搶救並發掘。根據有關考古人員的報告說,儘管固倫榮憲公主已經死了二百四十多年,可是她的屍體被埋藏在地下,就像剛剛死去的人一樣,皮膚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沒有一絲被腐化。

其實最讓人們意想不到的就是固倫榮憲公主的配飾,全部都是奢華至極。固倫榮憲公主不僅頭戴金冠,而且連手腕上也帶著金鐲,手指上也戴著金戒指,可以說貴氣十足。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固倫榮憲公主,她身穿的那一件,令無數人眼花繚亂的珍珠龍袍。有專家介紹說固倫榮憲公主她穿的這件龍袍,大約是用十萬顆頂級的珍珠製作而成的。對此,專家們就說,固倫榮憲公主身上穿的這件龍袍就價值一億元人民幣,其餘的墓葬配飾和珍寶也都價值連城。

不得不說,固倫榮憲公主在生前的時候就特別招康熙皇帝的寵愛,就連在她死後,也得到了如此的風光大葬,可以說固倫榮憲公主的命運是特別好的。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大話龍袍:「九五至尊」穿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這是龍作為皇帝象徵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我們說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開心叫「龍顏大悅」,不開心了就是「龍顏不悅」;皇帝的床叫「龍床」,坐的椅子是「龍椅」——什麼都跟龍有關。以前還有一出京劇叫《打龍袍》,主要是說皇帝犯了錯誤,犯錯誤依然會受到懲罰,但是不能直接體罰皇帝,所以就打龍袍作為一種象徵性的懲罰。但願打在龍袍上,能夠疼在皇帝的心裡,起到警示作用。這是一件清中期皇帝的夏季吉服龍袍。
  •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室無不對他關愛有加,大清朝最幸運的皇子
    允袐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5)五月十六日,是康熙最小的兒子。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雍正帝諭旨:「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賦性平和,素為皇考所鍾愛,數年以來,在宮中讀書,學識亦漸增長,朕心嘉悅,封為諴親王。」
  • 六月生辰石之一——珍珠(Pearl)
    古時的中東人民認為它是從天空中落下的淚滴;古代的中國人認為它來自龍的大腦,當龍落淚時便會化作珍珠;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與同時代的人則都認為,珍珠是軟體動物從露珠中形成的。幾個世紀以來,珍珠一直為東、西方的收藏家們所追捧,在歷史上,珍珠也是一些世界上最奢華的君主及社會人物的裝飾。
  • 歷史老師穿「龍袍」上課火了,舉手投足皇帝範兒,學生笑岔氣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身邊開始出現了許多狂熱的漢服迷,他們不論是逛街還是居家,都會將心愛的漢服穿在身上。 萱爸身邊的一位漢服迷朋友曾說,根據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身穿漢服的人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了穿龍袍的人,是要跪拜行禮的,所謂「跪衣不跪人」。
  • 最鍾情於娶小姨子的皇帝康熙,他共娶了幾位小姨子呢?
    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時,赫舍裡氏異母庶出的妹妹小赫舍裡氏作為皇親貴戚入宮給姐夫康熙請安時被康熙相中,康熙在當時年僅10歲的小姨子小赫舍裡氏身上看到了愛妻大赫舍裡氏的身影,於是同年年底康熙下詔將小赫舍裡氏納入後宮成為貴人。一是又與索尼家族聯姻,二是又能在小姨子身上找到妻子的身影,康熙此舉可謂一舉兩得,因此小赫舍裡氏入宮後很快就受到了姐夫康熙的喜愛。
  • 皇帝穿的龍袍為何大多是黃色?黃色代表什麼?
    皇帝穿的龍袍在我們印象中很多都是黃色,特別是在唐朝、清朝,但是在其它朝代,又看到過很多別的顏色,比如:紅色、黑色、青色等。那麼,不同的朝代,龍袍的顏色有什麼區別呢?每朝每代,顏色到底有哪些講究呢?龍袍的顏色,一般來說,跟陰陽五行說有關。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每行都有它對應的方位和代表色。東方為木,色青;南方為火,色赤;西方為金,色白;北方為水,色黑;中央為土,色黃。
  • 康熙的這三位妃子生前沒有機會做過皇貴妃可是死後確連連升級。
    康熙有四位皇后不過都先後死了,所以這個皇貴妃變成了這後宮名副其實的老大了。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三位妃子生前都沒有做過皇貴妃可是死後確連連升級。第一位:愨(que)惠皇貴妃佟佳氏,他是康熙帝的妃子,滿洲鑲黃旗人,為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庶女,孝懿仁皇后之庶妹,既是康熙帝的庶表妹,又是庶妻妹。她可以說是康熙最喜歡的一個妃子了,她是在1701年冊封為貴妃的。
  • 龍袍作為古代帝王象徵,為何宋朝龍袍上卻沒有龍紋?身著曲領龍袍
    而古代的皇帝所穿的衣服之中,皆為龍袍,形狀各異的龍彰顯出帝王的霸氣,可為什麼龍袍作為古代帝王的象徵,宋朝的龍袍上面卻沒有龍紋?龍紋作為天子的象徵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商周的天子在祭祀先祖的時候均掛有九旒龍旗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帝制之後,君王開始將龍與帝王結合在一起,龍也慢慢的成為了帝王的專屬,龍鬚黃袍則成為帝王的專屬服飾。
  • 溫婉淑德的孝誠皇后,表範六宮的背後,是康熙對其滿滿的寵愛
    1674年(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坤寧宮內,一位女子因難產而亡,令時年方21歲的康熙帝「哀痛莫名」,不僅為其甘願冒祖宗家法而不顧屢屢破例,而且在這位女子用生命換來的兒子身上,更是傾注了大半生心血。她便是康熙的髮妻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雖然康熙後宮妃嬪眾多,但論摯愛,非她莫屬。
  • 為何秦始皇穿黑龍袍,而後世皇帝龍袍大多是黃色?
    我們經常看宮廷古裝劇的時候會發現,古代皇帝都是身著黃龍袍,可是唯獨秦始皇穿的是黑龍袍,有專家表明:不是他們不想,是不敢。這是為何?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嗎?取而代之的是頭頂通天冠,這通天冠樣子就像一座矗立的山,衣服呢就穿「玄衣纁裳」,並且規定上下都必須是黑色。 而秦始皇之所以使用黑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這個人十分的迷信,他認為火是周朝的圖騰,而秦朝則是五行當中的水,所以澆滅了周朝的火,而黑色就代表水。
  • 自秦始皇之後為什麼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
    在我們的印象中龍袍是黃色的,黃色才是最尊貴的顏色,看到《大秦賦》時,大家會發現秦始皇身上的龍袍是黑色的。有人就開始議論說秦朝之後的皇帝不敢穿黑色的龍袍,事實真是這樣嗎? 每一朝推崇什麼顏色是很有講究的,不是由某個皇帝喜歡什麼顏色決定的,這背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在這裡的。
  • 秦始皇最寵愛的女兒嬴陰嫚是怎麼死的?嬴陰嫚的生母是誰?
    然而始皇帝卻不知道他的一時大度赦免死罪的趙高,卻顛覆了大秦王朝的江山,子女也盡數死於他之手,就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女兒嬴陰嫚也被殘忍地肢解而亡。在史書中我們都知道始皇帝嬴政最喜歡公子扶蘇,還有公子胡亥。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始皇帝其實最喜歡最寵愛的是他十個女兒中一個叫嬴陰嫚的。
  • 秦始皇為什麼穿黑色龍袍?漢朝為什麼是紅色?最專業的解讀來了
    一提到龍袍,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清時代明黃色的龍袍,但實際上古代王朝的龍袍並不全然是相同的。如秦朝的黑色、漢朝的赤紅色,黃色成為龍袍的專用顏色開始於隋唐時期,此後逐漸演變為皇家御用顏色,少有發生變動,民間老百姓則禁止身著和皇帝一樣的顏色。
  • 富察皇后留下的女兒,乾隆對她寵愛無限,賞賜護身符達5240件
    雖然富察皇后得到了乾隆非常多的寵愛,但是她過得也並不是非常的順利。為什麼說富察皇后的一生過的也並不順心呢?因為她跟乾隆之間總共有著5個兒女,但是事實上活下來的卻只有他們之間最小的女兒,因此愛屋及烏乾隆對於這個女兒可以說是非常的喜歡。他們的這個女兒就是和敬公主,在富察皇后死後,乾隆對於這個女兒就更加的寵愛了,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好東西都獻給她。
  • 秦始皇穿的黑色龍袍,為何後世帝王都不敢再用,改成金黃色的?
    即使後宮的妃嬪,除了皇后和皇貴妃以外,其他人也沒有資格穿明黃色。可是在秦漢時期留存下來的皇帝服飾中,為什麼都是暗黑色的呢?幾乎沒有人穿明黃色。這還要從秦始皇談起。這個人不僅追求長生不老,而且在其他方面也頗有建樹,統一的六國,統一了度量衡,還建立了郡縣制。秦朝龍袍是黑色,有兩種觀點,而這兩種說法都離不開「水」。
  • 同戴「珍珠淚」皇冠,卡米拉無法駕馭,凱特端莊,戴妃頭上最閃耀
    黛安娜王妃曾經說過,如果女人一生只能擁有一件珠寶的話,那一定是珍珠。可見黛安娜王妃對於珍珠的喜愛有多強烈。在黛安娜還在王室的時候,就經常能看到她的各種珍珠首飾的照片,珍珠戴在黛安娜的身上會展現出她的貴氣與圓潤,黛安娜也被珍珠襯託得異常美麗。
  • 一枚戒指鑲上12638顆鑽石是什麼感覺?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謝斯河據合眾社1月5日報導,一位25歲印度珠寶設計師打造了一枚驚世駭俗的戒指——鑲有12638顆天然鑽石的八層花形戒指,打破了"單枚戒指鑲嵌鑽石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班薩爾說,"我的目標一直是在單枚戒指上鑲一萬顆以上的鑽石。多年來,我拋棄了許多設計理念,只為達到這一目標。"他將這枚鑽戒命名為"萬壽菊–繁榮之戒",因為在印度文化中,人們認為萬壽菊能為生活帶來好運和繁榮。
  • 大清三百年,只有這一個女人享盡了榮華富貴,死後還留下了一縷青絲
    孝聖憲皇后,乾隆皇帝生母,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輪替。在清朝強盛時期,鈕祜祿氏穩坐太后之位四十二年,享盡世間富貴,看得兒孫滿堂,其壽命之長,在中國歷代太后中,都是極為少見。 鈕祜祿氏是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相當於現在廳級幹部的女兒,這在清朝算不得什麼大官。因清朝規定,少女達到一定年紀,可以入宮選秀。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再次親徵葛爾丹,胤祉奉命掌鑲紅旗大營出徵。可以說胤祉是文能著書立作,武能帶兵打仗,是康熙諸子之中最為文武雙全的兒子。胤祉一直熱衷於著書立作,他曾經奉康熙之命負責編撰了清代科學巨作《律歷淵源》和大型百科巨作《古今圖書集成》,編撰這兩部書就耗費了胤祉23年的時光,而胤祉一生也不過活了56歲,可以說胤祉半生都在編書,他對皇儲之位並不熱心。
  • 看見文物|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隋嵌珍珠寶石金項鍊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李靜訓,既是北周、隋代顯赫的李氏家族的千金,又是北周宣帝與皇后楊麗華的外孫女,也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曾外孫女,是一位地道的金枝玉葉、帝胄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