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監護:民法典對監護制度的創新(律師信箱)

2021-01-13 人民網

圖片源自網絡

戴律師:

《民法典》對監護制度予以進一步完善,即在原《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監護制度和指定監護制度之外規定了意定監護。請問,該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其意義是什麼?老百姓設定意定監護需要注意什麼?

北京讀者彭江

彭江讀者:

《民法典》總則編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候,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這一條文規定了成年人的意定監護制度。

意定監護制度是中國民法法典化過程中監護制度的一個重大突破,是法律對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的積極回應。該制度的建立,不僅尊重了成年人自身的意志,也為成年人在自己身體出現重大問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最有利的財產處置、如何對自己進行救治提供了新的制度機制。比如,有人擔心其遭遇事故或者身患重大疾病時,其家人不會盡力而為,在原有制度中,這個矛盾是很難解決的。但《民法典》規定的意定監護制度,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矛盾。

①如何有效準確設立意定監護?

意定監護制度作為新的制度,如何才能有效、準確地設立意定監護,讓其發揮積極作用,這確實值得思考。對此,我們認為首先需要重點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意定監護成立必須以書面形式為要件。

也就是說,以口頭等非書面形式訂立的意定監護不具備法律效力。《民法典》規定的書面形式包括,籤字蓋章的合同書、信件等,還包括雖然無籤字蓋章但有證據表明是行為人自己的真實意思表達的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等形式。但考慮到意定監護更多的是處理緊急情況下的問題,如果對意定監護協議本身提出疑問,這勢必對被監護人的利益造成重大影響。

我們建議:書面形式最好是用紙張列印或者書寫,而其他書面形式存在證明難度,一旦無法及時、迅速證明意定監護協議,可能會侵害被監護人的利益,建議不宜採用其他書面形式。為增加協議的可證明性,還可以增加兩個左右的見證人,有條件的還可以做公證。

二是監護協議雙方在籤署協議時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如果自然人在籤署意定監護協議時,是部分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則該意定監護協議不會得到法律的認可,其籤署意定監護協議的目的就不會實現。同樣,如果另外一方也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該意定協議的效力同樣存在法律問題。

由此可見,協議雙方在籤署協議時是否均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對意定監護協議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為避免這方面的舉證爭議,有些國家要求監護協議必須進行公證。雖然《民法典》對此沒有硬性規定,但其借鑑意義是非常明顯的。為了增加意定協議籤署時協議雙方行為能力的證據,建議在籤署該協議時,可以錄音錄像,還可以增加見證人。

②如何約定意定監護的成就條件?

一般而言,心智喪失、不具備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即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完全喪失意思能力,能夠進行適合其智能狀況的民事行為,即為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這是抽象的判斷標準,實踐當中如何判斷非常困難,可能會發生重大爭議。

我們建議對意定監護的條件,採取概況與例舉的方式進行約定。概況約定可以防止掛一漏萬,而例舉約定,可以將條件具體化,減少條件成就的爭議。

但是,無論條件如何約定,一旦相關人員對條件是否成就提出異議,採取拖延時間的方式,就有可能侵害被監護人的利益。這是意定監護在實踐當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之一。

為防止該問題的出現,建議在意定監護之外,增加對另外一方在爭議期的全權授權的內容。這一點是設立意定監護制度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由於實際情況複雜多變,我們認為,如何有效準確設立意定監護,在上述若干關鍵問題之外,還需要關注的其他問題有:

意定監護人的人數是一個還是多個?如意定監護人為多數,就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協調監護人的內部意見?其內部是否有分工制約?如何認定並處理監護人侵害被監護人利益的情形?監護人是否有報酬?該如何支付報酬?監護人的禁止性行為有哪些?更換與重新選定監護人的情形與程序是什麼?……

(湖南日月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戴曙光)

相關焦點

  • 老人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 家屬質疑:意定監護怎樣才能不走樣?
    他看中了一個人,這個人也願意,他還需要通過意定監護這種方式,建立和形成他們之間的一種身份關聯,法律上就是形成司法秩序。什麼是意定監護?現實中,該如何操作和完善意定監護,確保它的有效性?李辰陽所指的「法律上形成司法秩序」,被稱為「意定監護」。它正式確立於《民法總則》,並在《民法典》中進行明確規定。
  • 家庭監護責任缺失?檢察官念起「緊箍咒」,「熊孩」有人管了!
    福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張時貴向涉案未成年人父母宣告送達全國首創的「督促監護令」2019年12月11日,福州市檢察院檢察長張時貴針對這起涉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監護人監管缺位等問題,向涉案未成年人父母宣告送達了全國首創的「督促監護令」,要求其切實履行監護職責,收到良好成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犯錯涉罪,家長也有責任。」
  • 代表委員話檢察 | 新時代檢察產品「督促監護令」正當時
    「立足督導而不替代的站位,起底這些案件中未成年人的監護問題,因人而異、因案施策,檢察機關在督促監護令上做到了需求精準對接,真正地私人定製。」福州市檢察機關在全國首創「督促監護令」制度,旨在發揮檢察機關發來監督職能,對監護人發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積極探索喚醒失職監護人監護意識的路徑。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36條)|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時間如何確定
    什麼是徵用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6條)|物權法定原則的含義是什麼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5條)| 物包括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4條)|什麼是物權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3條)|怎樣理解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2條)|自然人因婚姻產生的人身權利有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1條)
  • 「法學匯」民法學:民法典時代的解釋論圖景
    ▲ 民法典頒布前的成果多為針對民法典制度設計的研究,民法典頒布後,學界的焦點則集中在解釋論的研究上。學界以民法典為基準、為解釋對象,圍繞對民法典理解、解釋以及如何全面貫徹實施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創新性的成果。▲ 就物權編的研究而言,學界主要的關注點落在民法典變動較大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制度上。
  • 大家看法丨民法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幾個問題
    民法典賦予了不動產登記非常強大的法律效力,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不動產登記,尤其是要懂得如何利用不動產登記制度防止和化解法律風險。例如民法典賦予不動產登記公信力,一旦發生登記錯誤,相對人因信賴登記而與登記名義人進行交易,法律就會犧牲權利人的利益而優先保護相對人的交易安全,從而給權利人帶來損失。實踐中常常有人借他人的名義買房,由於房屋登記在名義權利人的名下,就會面臨房屋被名義權利人處分給善意相對人的風險。
  • 瀋陽離婚律師-民法典關於離婚制度的改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增加離婚冷靜期制度 《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期限屆滿後,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義烏中心醫院急診重症監護病區(EICU)運行 爭分奪秒守護每個生命
    「非常感謝急診重症監護病區裡的每個醫護人員
  • 【國際漫評】吶喊|護士|監護室_網易訂閱
    在一些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每位護士要同時照顧5位患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濟南12歲男孩遊泳館遊泳溺水 在重症監護室生死未卜
    牛先生說,孩子現在在重症監護室生死未卜,他覺得出現這樣的意外,責任主要在遊泳館。而如今每天兩萬左右的醫藥費,也讓牛先生倍感壓力。
  • 【學習民法典】最高法執行局局長解讀民法典對強制執行的13大影響
    要進一步強化執行人員以及相關人員的保密義務,通過升級案件系統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嚴格保護當事人的身份、住址、電話、行蹤等個人信息,確保民法典總則和人格編關於保護個人信息條款落到實處;嚴禁公布、曝光與實現執行目的無關的當事人信息,對於違規洩密或者不當使用當事人個人信息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 「常律師信箱」之勞動爭議篇:仲裁裁決書何時生效?
    【常律師信箱】常律師信箱是由勞動午報主辦,北京司法大講堂與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協辦,常年推出的欄目,針對職工群眾關心的法律和維權問題進行解答。如您有法律問題或疑惑,也可來電諮詢常鴻律師事務所。我們將全力以赴,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 民法典實施在即!一共1260條 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12月24日,京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杜兆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是執政為民、以民為本的根本要求。這樣做才能實現民法憲法的路徑依賴,現代化從根本來說是人的現代化、法治化、權利化。耗時五年修成正果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多萬字。作為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複雜的一部法律,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民事法律規範。
  • 告誡制度實施仨月成護身符!濟南警方處理家暴570起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公安局在告誡制度中專門對家庭暴力接處警做了明確規範,事發地公安派出所在接到家庭暴力報警後,馬上到現場制止家庭暴力,控制家暴加害人。相關負責人介紹,自9月實施告誡制度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接報家庭暴力糾紛警情570餘起,直接調處494起,聯合調處76起,及時解救遭受家庭暴力侵害婦女兒童14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