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祝融、右回祿,同秉赫赫明明之德峙丹山、流赤水,永靖嘻嘻咄咄之災
自遠古的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以來,人類對於火有著很深敬畏和崇拜。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道教,也將火的崇拜神話為了對火神的崇拜。因為在道教看來,火不僅僅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元素之一,也在道教的丹道與齋醮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時至今日,全國還有很多供奉火神的火神廟,那麼道教的火神是哪位神仙呢?本期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在《西遊記》裡,有一個劇情是孫悟空跟青牛怪大戰的時候,由於青牛精使用的法寶太過厲害,孫悟空鬥不過他,於是搬來了火德星君這位救兵。同樣在另一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裡也有火德星君的出現,這裡的火德星君名叫羅宣,在火龍島煉就的方術,自號為焰中仙,是姜子牙的對手,後來戰死被姜子牙封神為為南方三氣火德星君正神之職,並統領火部五位正神,巡察人間善惡。
那麼道教有沒有火德真君這位神仙呢?道教的神仙眾多,可分為「自然神」和「人格神」,像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等諸多神明都可以歸為自然神。作為五行之一的火,自然也有相對應的神明,道教的火神不是一位,在道教神仙譜系,火神有:火祖隧人帝君,火祖炎帝帝君,火正閼伯真官,火神祝融神君,火神回祿神君,火炁鬱攸神君,丙丁位司火大神,已午位司火大帝,南方赤精帝君,南方赤靈帝君等等……
其實,火德真君只是一個神職,並不是特指哪一位神仙。在民間眾多的火神廟裡供奉的火神也是不同的,有的是供祝融的,供鬱攸神君的,也有供燧人氏的,例如北京的火神廟有碑文記載:「前院三楹奉南方(祝融)火德真君,後院三楹奉北方真武玄天大帝。」,道教認為不管是供奉的哪位神明,都可以稱之為火德星君。
在古代如果發生了火災,人們會稱之為「祝融之災」,在眾多的火神裡,祝融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火神了。道教尊祝融為「火神祝融神君」,關於祝融的來歷有很多的版本,在《山海經·海內經》一書中有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祝融是炎帝的後代。也有傳說祝融本名重黎,號赤帝,居住在南方的盡頭,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南方一代尊其為南海神。在當時的禪讓制社會裡,祝融任火正的官職,與我們熟知的另一位神明共工的水正之職相對應。這裡的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傳說中的祝融形象是獸身人面,坐騎是兩條龍。在民間的祝融的形象則被世俗化了,他成了一位頭戴烏紗、身著紅袍、膚色白皙的官宦模樣。
另外,除了上述的先天諸神以外,在民間也把馬王爺視為道教的火神。馬王爺在道教常被稱為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元帥、馬天君等,是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馬王爺有三隻眼,有據俗話叫:「不給你點厲害瞧瞧,你就不知道馬王爺長几隻眼」。根據典籍《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官善於用火。在他身上備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後來民間也把他稱為火神。同為道教護法神的王靈官也被稱為火神,王靈官的造像一般是赤面髯須,身披金甲紅袍,三目怒視,腳踩雷火輪,形象十分的威武勇猛,由於王靈官曾被封為「玉樞火府天將」,所以也被稱為火神。
我是白雲黃鶴道人家,了解更多道教文化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