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紙媒時代的生活方式

2021-01-11 澎湃新聞
北京│文學作品《哈利·波特》中的精神分析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海澱區學院路38號北京大學醫學部躍進廳

嘉賓:

Margaret Rustin(英國塔維斯託克中心終身榮譽顧問)、Michael Rustin(東倫敦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為什麼哈利·波特系列小說電影在「麻瓜」世界如此盛行?為什麼「大難不死的男孩」成長為魔法戰士的故事對世界各地的孩子、成人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也許,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麻瓜能比巫師走得更深,直到魔法世界的最深處探尋哈利·波特世界的起源。正值哈利·波特20歲生日,來自英國的Margaret Rustin和Michael Rustin教授將會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探討哈利·波特的故事,帶我們從另一個視角重新走進魔法世界。

北京│在法蘭克福,我們這樣「玩兒」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4:00-17:00

地點:

東城區美術館后街77號77劇場

嘉賓:

徐革非(鳳凰阿歇特總編輯)、黃曉燕(奇想國總編輯)、芳州(讀庫文化版權經理)

這次,做書請來了三位有著多年法蘭克福參展經驗的老師,她們中有版權經理,有主控公司發展方向的總編輯,她們都曾經以不同的身份在法蘭克福遊歷,體驗著法蘭克福書展的變與不變。這個周六,做書邀請所有對法蘭克福書展感興趣的編輯和讀者朋友們,相聚時差,一起聊聊在法蘭克福書展,我們怎麼玩兒。

北京│愛情·記憶·寫作——莉迪亞·戴維斯《故事的終結》分享會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

止庵(作家)、春樹(作家)、btr(作家)、小二(譯者)

在美國,莉迪亞·戴維斯屬於小眾作者,但在作家圈裡,她早就得到了很高的認可:喬納森·弗蘭岑和喬伊斯·卡羅爾·歐茨等作家都是她作品的喜愛者,被稱為「作家們的偶像」。《故事的終結》是她目前唯一的一部長篇。令人驚喜的是,這樣一部小眾的純文學作品,卻在上市兩個月內三次加印,深受讀者喜愛,成為一部口碑和銷量雙豐收的佳作。這次,我們邀請了止庵、春樹、btr、譯者小二,和我們聊聊,關於戴維斯,關於《故事的終結》,關於愛情、記憶和寫作。

北京│我們這十年·心中的怕和愛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樓單向空間

嘉賓:

水木丁(作家)、柏邦妮(作家)、綠妖(編劇)

水木丁、柏邦妮、綠妖,是多年來彼此扶持、互為羈絆的三個老朋友。十年前,她們因為文字相遇、相識;十年後,她們是朋友,是知己,是寫作道路上的夥伴。本周,水木丁、柏邦妮、綠妖將帶著這本《我們心中的怕和愛》,一同分享她們這十年來彼此支撐走過的日子,聊一聊這本「相助」之書,談談她們的懼怕和軟弱,成長和堅持。

北京│故宮舊藏蒙古文古籍

時間:

10月29日(周日)9:30-11:30

地點:

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2層

主講人:

春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

春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館員,從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代表專著有《清代滿蒙文辭典研究》(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29日,春花老師將結合自己的研究,為我們詳細講解故宮舊藏蒙古文古籍。

北京│海上絲綢之路重鎮——古城泉州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學津堂

主講人:

楊昌鳴(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著名的僑鄉泉州,不僅是許多臺灣漢族家庭的祖籍之地,也是東南亞地區不少華僑魂牽夢繞的故園,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撩起萬千遊子的無盡思緒。古城泉州,位於福建省的南部,地理位置優越,風光秀麗,交通便利,曾經是梯航萬國的東方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在海外享有較高的聲譽。關於泉州更深刻的文化蘊含,且聽楊昌鳴教授詳細道來。

北京│《這世界歡迎夢想與美貌》——桃子與司康新書分享會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東方一路19號館舍南區2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桃子與司康(作家)

旅日作家「桃子與司康」以自己的中學為背景,用13個故事講述了同校學生在畢業成年後的不同生活走向。學生時代優秀的學霸,長大後也成為對工作對生活掌握主動權的人;學生時代不循規蹈矩的人,成年後也擁有了一個自由的靈魂。本次活動,她將攜新書《這世界歡迎夢想與美貌》與讀者聊一聊創作歷程及成長曆程。

北京│歷史的光影切片——《追夢人——四川科幻口述史》新書沙龍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朝陽大悅城購物中心5層單向空間

嘉賓:

譚楷(《科幻世界》首任總編)、姚海軍(《科幻世界》副總編)、包晶晶(科幻郵差項目負責人)、楊楓(《口述史》主編)

10月29日,科幻名家譚楷、姚海軍和圖書主編楊楓與您相約單向街書店,一起來看科幻名家帶來的鮮活歷史!聽有趣的科幻軼聞首度披露!搶追夢人科幻口述史籤名新書!

北京│全球史視野中的蒙古帝國史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海澱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一層彼岸書店

嘉賓:

張帆(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馬曉林(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朝佔據了我們對蒙古帝國想像的絕大部分,蒙古鐵騎橫掃歐亞的彪悍和血流漂櫓的屠城佔據了我們對蒙古人想像的絕大部分。但我們真的了解這個彪悍的民族和遼闊的帝國嗎?最負罵名的屠城行為是蒙古人為了震懾敵人減少後續流血的策略選擇?被俄羅斯認為是200年蒙古之軛的金帳汗國真是只是阻礙了現代俄羅斯民族國家的成長嗎?10月29日,跟隨歷史系教授探尋全球史視野中的蒙古帝國史。

北京│追「夢」半生——劉心武講《一百零八回紅樓夢》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西城區金城坊街2號金融街購物中心B1層字裡行間書店

主講人:

劉心武(紅學專家)

劉心武老師,窮盡半生,都在追逐「夢」的蹤跡,他曾將所學所感凝練成了講稿,綻放在《百家講壇》的講臺上。這次劉心武老師重遊故裡,攜本書於字裡行間(劉心武書屋)繼續他對「紅樓」未完的使命。

北京│《伊斯坦堡的一年》新書發布暨籤售會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建國路89號華貿19號會所3層字裡行間書店

主講人:

夏奈(作者)

這是一座千面之城,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也有撫慰靈魂的秘密棲處。這是一次計劃三年的旅行,常駐一年,將這座城中之城的千種面貌盡情收藏。關於伊斯坦堡,你想知道什麼?夏奈這本寫給伊斯坦堡的情書,通通都會告訴你。

北京│胡德夫、馬頔、許知遠:一首歌,就是一個時代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東城區美術館后街77號77劇場

嘉賓:

馬頔(民謠歌手)、胡德夫(民謠歌手)、許知遠(單向空間創始人)

10月29日晚,民謠教父胡德夫首檔人文音樂節目《未央歌》將在北京77劇場舉辦節目發布會。胡德夫、民謠音樂人馬頔、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紀錄片導演張釗維,將齊聚發布會現場,以「一首歌就是一個時代」為主題展開對話分享。現場觀眾同時也將提前欣賞《未央歌》樣片,體驗民謠音樂現場。

上海│中國有沒有名偵探?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8:00-20:30

地點:

普陀區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範大學田家炳樓

嘉賓:

陸燁華(推理作家)、林千早(復旦大學古籍所在讀博士)、雞丁(推理作者)

1911年,程小青在上海《新聞報》發表推理小說《燈光人影》,這被很多人看作中國現代推理小說的開端,如今程小青也被譽為「中國現代偵探小說第一人」。然而,同樣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程小青筆下的偵探「霍桑」只是對福爾摩斯的粗陋模仿,並沒有足夠高度的原創性,更遑論中國化。甚至有觀點認為,中國推理小說至今都沒有打破歐美、日本推理文學的桎梏,還沒有誕生足夠中國化的偵探形象。10月27日,我們邀請了上海本土推理小說作家陸燁華與林千早、雞丁,來到華東師範大學謎紀推理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探討中國化的推理小說與小說中名偵探們的存在。

上海│多面世界 一種真實——《藍色星球2》獨家超前放映交流會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8:30-21:00

地點:

閔行區東川路500號華東師範大學學生之家報告廳

嘉賓:

奧拉·多爾蒂(製片人)、陳曉卿(紀錄片導演)、麥可·岡頓(製片人)

自從《藍色星球》2001年開播以來,我們對大海之下生命的理解被徹底顛覆了。從北極熊出沒的北冰洋到煥發著勃勃生機的藍色珊瑚環礁,本系列紀錄片同大家分享一些令人吃驚的新發現。本次活動以「多面世界,一種真實」為主題,通過觀看紀錄片《藍色星球2》第一集的全國首映,和現場參與全球頂尖紀錄片從業者的分享交流,獲悉更多有關《藍色星球2》的幕後創作故事,以及關於紀錄片製作與未來發展的相關內容與專業思考。

上海│從海派文學到香港文學:《繁花》《龍頭鳳尾》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啟示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9:00-20:3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號樓嘉昱大廈1層建投書局

嘉賓:

金宇澄(作家)、馬家輝(作家)

張愛玲說,要為上海人寫一本「香港傳奇」。李歐梵說,香港是上海的「她者」。近百年來,上海和香港,作為彼此的鏡像,出現在多位作家的筆下。而生於斯長於斯的上海作家金宇澄、香港作家馬家輝分別用方言為自己的城市寫下鄉愁與見證。從《繁花》到《龍頭鳳尾》,10月27日,聽兩位文學大咖談談他們心中的海派文學與香港文學。

上海│奧登:詩人與電影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9:30-21:30

地點:

浦東新區東園路18號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金領驛站

主講人:

馬鳴謙(作家、詩人、譯者)

奧登的詩歌經常被電影引用,在《愛在黎明破曉前》的影片結尾處,男主角傑西模仿者迪倫·託馬斯的聲音朗讀了奧登的詩歌《當我在某個夜晚漫步》,而《葬禮藍調》則出現在《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中。本期電影沙龍,我們就將邀請新銳作家、詩人馬鳴謙帶大家一起解讀「詩人與電影」。

上海│《使館樓》——「多元文化代言人」扎迪·史密斯小說主題讀書會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3:30-16:00

地點:

黃浦區陝西南路235號明復圖書館

嘉賓:

葉沙(電臺主持人)、楊懿晶(圖書編輯)

扎迪·史密斯是英國著名作家,她迄今創作的三部長篇都入圍了布克獎,並分別斬獲諸多文學獎項,深受各國文學愛好者的喜愛。10月28日下午,黃浦區明復圖書館在會心樓內舉行《使館樓》「多元文化代言人」扎迪·史密斯小說主題讀書會,共同去了解小人物的平凡以及西方階級文化,感受作者筆下最迷人而難忘的部分。

上海│紙媒時代的生活方式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4: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陳保平(媒體人)、胡曉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湧豪(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滬上資深媒體人陳保平帶著他的新書《讀讀書 看看片 聊聊天》來到思南讀書會,和胡曉明、汪湧豪兩位著名學者一起,在網絡時代裡說說紙媒時代的生活方式,在那些慢而優雅的時空裡,讓我們一起讀讀書、看看片、聊聊天。

上海│我會先談政治,然後談愛情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號樓嘉昱大廈1層建投書局

嘉賓:

阿蘭·蓬皮杜(喬治·蓬皮杜之子)、史利萍(譯者)

作為政治人物,他是偉大的政治領袖:出任內閣總理、擔任總統、推動歐共體的進程、出訪中國……而私下,他天賦超群,熱愛詩歌、文學,痴迷博物館、戲劇,交友甚廣……他是法蘭西共和國前總統喬治·蓬皮杜!阿蘭·蓬皮杜,喬治·蓬皮杜唯一養子,親自選編父親43年未刊書信日記,重現歷史事件的幕後故事。10月28日下午,阿蘭·蓬皮杜將蒞臨建投書局,與萬千讀者一起,走進這位政治領袖的隱秘的內心世界!

上海│推理和笑話差不多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長寧區長寧路1191號來福士廣場B1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陸燁華(推理作家)

令人捧腹的笑話怎麼能和需要嚴密邏輯的推理混在一個缸子中呢?不過偏偏有一個人,他把幽默和推理壓制在一起,竟也成了一杯風味絕佳的褐色飲料。這次,我們邀請國內原創推理作家陸燁華,帶著他的新書《今夜宜有彩虹》,與你一起感受幽默推理的魅力。

上海│從愛因斯坦到引力波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4:00-17: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939號巴黎春天6樓大隱書局

主講人:

施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引力波究竟存在不?充斥著質疑與爭論的百年過去了,2015年9月12日,LIGO首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終於一錘定音,在探測引力波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三位物理學家也於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那麼,在這百年時間裡,自愛因斯坦起,關於引力波都發生了什麼故事?科教讀書會邀請復旦大學施鬱教授為我們講述:愛因斯坦思考引力波的心路歷程,引力波的探索歷史與引力波未來的意義。

上海│文藝好玩,REAL!復興——顧爺《小顧聊繪畫·文藝復興》西西弗書店嗨聊趴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5:00-18:00

地點:

閔行區漕寶路3366號七寶萬科廣場3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顧孟劼(漫畫家)

本次活動,顧爺將首次分享他的個人經歷:三觀還未形成的學生時代、偶然的機會遇上藝術、在微博爆火、建立自己獨有的藝術普及風格……當然,還有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創造中國的文藝復興。

上海│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6:00-18:00

地點:

徐匯區東安路562號綠地國際1102室中信大方

主講人:

陳灼(遊戲設計師、譯者)

他的小說總有一股濃濃的嗑藥味:分崩離析的世界,亦真亦幻的故事,既頹廢絕望又引人思考;他是賽博朋克的先驅,在壓抑、理性、人工化、工業化的外衣下,深藏著溫潤情感和人性掙扎;他曾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等科幻界的最高榮譽,卻一生潦倒,在貧窮與病痛中結束自己短暫的人生;他開創了「錯列歷史」的先河,作品成為《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記憶裂痕》等數十部經典影視劇的靈感來源,被讀者和研究者們親切地稱為PKD……說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猜到這位科幻史上的奇葩是誰了,沒錯,他就是菲利普·K·迪克。如果你也曾迷戀他致幻劑般的文字,也曾為他神奇的設定拍案叫絕,你一定想了解更多關於他的作品和故事。這次,就讓我們跟隨《流吧,我的眼淚》譯者、遊戲設計師陳灼老師,從科幻劇《菲利普·迪克的電子夢》開始,一步一步走近這個孤獨又偉大的作者,深入他苦澀而瑰麗的內心世界。

上海│碑與帖:書寫媒介現象學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4:00-15:30

地點:

靜安區北蘇州路1016號OCT當代藝術中心

主講人:

丘新巧(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講師)

碑和帖是書法中最重要的一對範疇之一,代表了一種對古典世界書寫狀況的基本劃分。碑這種媒介決定了在上面的書寫所具有的是一種「紀念碑性」,它的功能是政治或宗教性的宣示;與之相反,帖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決定了這種書寫的高度生活化、抒情性(Lyricism)的特徵,也決定了它所穿過的是旋生旋滅的時間川流。二者的關係在歷史發展中是怎樣的,且聽上海師範大學丘新巧老師為我們講解。

廣州│見微知著——從微電影到大電影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5:00-16:30

地點:

天河區珠江東路4號廣州圖書館負一層2號報告廳

主講人:

張獻民(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從1987年始,張獻民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擔任文學系教授。他在學院教授的課程以劇作為主,包括編劇理論和技巧、導演藝術概論、影片分析、法國電影研究、紀錄片創作等,著有《一個人的影像》、《看不見的影像》等。教學之餘,張獻民還積極參與電影的創作與推廣,擔任監製或藝術指導的影片有《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一個夏天》、《我的青春期》、《缺失》、《路邊野餐》、《我們夢見電影》、《塔洛》、《額日登的遠行》、《輕鬆+愉快》等。本次活動,張獻民教授將和觀眾分享,雙重身份下的他對電影的獨特理解。

廣州│我們的戲劇是生活之中的「異託邦」——荒誕派《驢得水》《破陣子》製作人孫恆海·劇迷分享會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9:30-20:30

地點:

天河區珠江東路16號高德置地冬廣場4層聯合書店

主講人:

孫恆海(戲劇出品人、製作人)

看過《驢得水》的觀眾一定記得一心想辦教育事業的「孫校長」,而「孫校長」這個角色的全名叫「孫恆海」,也正是至樂匯話劇《驢得水》製作人、出品人的名字。10月27日晚上,聯合書店珠江新城店,製作人孫恆海將帶著《驢得水》、《破陣子》的創作故事,與劇迷分享如何通過戲劇抹平生活與藝術的界限,與每一位看戲的觀眾分享舞臺上的美好世界,打造生活中的「異託邦」。

廣州│《小日子——繭人的油畫棒雜記》:暖心插畫師繭人新書分享會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越秀區北京路314號聯合書店五樓UN Space

主講人:

繭人(插畫師)

繭人的插畫,日常、暖心,在不經意之中總是能感動你。畫作被多人收藏,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今年,他出書了。這本書,一如既往是他暖心的風格,就叫《小日子》。《小日子》是繭人的油畫棒雜記,前部分用油畫棒記錄的生活感悟,畫了他記憶中那些溫柔的時光,這幾年生活的小片段,遇到的一些溫暖的人和事;後部分是一些簡單、輕鬆入手的油畫棒繪畫技法。10月28日,「90後」暖心插畫師繭人來到聯合書店北京路店五樓,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油畫棒故事。

廣州│粵劇的唱做念打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0:00-11:30

地點:

天河區海樂路L7合景睿峰大廈1805室

主講人:

麥穗秀(粵曲表演藝術家)

麥穗秀,中國著名粵曲表演藝術家,廣東省音樂曲藝團著名曲藝唱家,子喉王譚佩儀老師的得意門生,曾應邀出訪多個國家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受到眾多戲迷的擁戴,主演劇目包括《夢斷香銷四十年》、《唐明皇與楊貴妃》、《南唐李後主》、《一把傳忠劍》等。本次活動中,麥穗秀將結合劇目向大家普及更多關於粵劇唱做念打的技藝。

武漢│下筆有靈似薇年——《薇藍》新書享讀會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東西湖區金銀潭大道1號永旺夢樂城2F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度薇年(插畫師)

畫畫很慢的職業插畫師暌違兩年的唯美繪本,漫漫時光漸築畫筆下的靜謐生活。本次活動,度薇年將分享所有關於繪畫的小事,更分享她自己的薇藍世界。

成都│葉聖陶後人重訪四川——《我與四川》新書分享

時間:

10月2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嘉賓:

葉小沫(葉聖陶孫女、夏丏尊外孫女)、葉永和(葉聖陶孫、夏丏尊外孫)、周民森(甪直葉聖陶研究中心主任)、李致(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巴金文學院顧問)

《我與四川》在川出版,其中呈現了抗戰時期葉聖陶的書信和日記,展示了當時生活的艱辛和文人的精神使命。10月27日,葉聖陶孫女葉小沫、孫子葉永和,以及甪直葉聖陶研究中心主任周民森將做客方所,講述葉聖陶一家與四川的不解之緣。

成都│三人行 話文心——劉亮程、任林舉、蔣藍新書分享會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錦江區紅星路3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LG223言幾又書店

嘉賓:

劉亮程(作家)、任林舉(作家)、蔣藍(作家)

10月29日,劉亮程、任林舉、蔣藍三位作家將做客言幾又,進行他們的新書分享,由葛水平老師擔當主持人,一起暢談文學心。

深圳│島嶼的回聲——石黑一雄作品沙龍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9:30-21:30

地點:

福田區八卦三路423棟6樓東飛地書局

嘉賓:

黎衡(詩人)、Stephen Nashef(翻譯家、詩人)、穎川(詩人)

2017年10月,與魯西迪、奈保爾並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的石黑一雄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長崎,1960年,年僅5歲的他便隨父母移居英國。從日本到英國,我們如何看待這一身份的雙層性及其對石黑寫作帶來的影響?飛地夜讀第七回,我們邀請到青年詩人黎衡和旅居中國的英國詩人施笛聞,一起閱讀、探討石黑一雄的作品。

深圳│詩、歌、節奏

時間:

10月29日(周日)20:00-22:00

地點:

福田區八卦三路423棟6樓東飛地書局

主講人:

沈丕基(藝術家)

藝術家沈丕基將綜合個人寫作與演奏經驗,介紹其所熟知的音樂類型,講述不同類型所對應的節奏,並藉此與大家一同探討音樂節奏律動與詩歌間的關聯性。

杭州│喜劇推理與笨格推理

時間:

10月2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區1F建投書局

主講人:

陸燁華(推理作家)

把「幽默」和「推理」結合起來看似困難,卻已經有過不少的嘗試。從諾克斯、阿加莎·克裡斯蒂到赤川次郎、東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推理作家都已經把「幽默」元素用在了他們的小說中。這次我們邀請國內原創推理作家陸燁華,帶著他的新書《今夜宜有彩虹》,為我們一述幽默推理的發展史。

西安│在東京,如何遇見村上春樹——《尋找村上春樹的東京》發布會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6:30-18:00

地點:

高新區高新二路14號眾創示範街區i創途D棟1898咖啡館

主講人:

番小茄(作者)

《奇鳥行狀錄》中「我」和笠原May一起打工的銀座,《遇見百分之百女孩》的原宿小巷,《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和直子約會漫步的小路……在這條追尋村上春樹文字的路上,番小茄究竟遇到了一個怎樣的東京?本期「創者講堂」邀請了來自豆瓣的人氣作者番小茄,以另一種形式,帶各位走進村上春樹筆下的文學東京。

鄭州│逆奔:通往內心的澄明之境

時間:

10月2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嘉賓:

魯敏(作家)、邵麗(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作協主席)、凍鳳秋(河南日報副刊中原風主編)

魯迅文學獎得主魯敏說她喜歡平靜乃至平庸的生活。生活的時空越是單調,精神因子的活躍程度會越高。這一次在《奔月》中,她在平靜流淌的生活中釋放出了自己內心裡的「逆反元素」,讓這個女人擺脫了世俗與道德的原罪重力,飄塵出世,實現了對「本我」的一次逸奔。本次新書分享活動,魯敏將與讀者分享,她心目中的逸奔如何通往內心的澄明之境。

福州│茉莉花茶的前世今生、油紙傘的製作技藝與背後的故事

時間:

10月29日(周日)9:30-11:30

地點:

鼓樓區湖東路227號福建省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廳

嘉賓:

翁文峰(南仙獅子頭茉莉花茶第七代傳人)、嚴磊(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製作技藝傳承人)

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為福建福州,茉莉花茶在清朝時就被列為貢品,主講人將詳細介紹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保健和營養價值、特色茉莉花茶品牌以及發展現狀,並帶來花茶與讀者共同品鑑。此外,另一講者將與大家聊一聊油紙傘的製作技藝與背後的故事,以及福州油紙傘曾經的輝煌和沒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美術館熱——沒有公共性的共同體?
    唐穎的作品被認為是了解當代上海的「必備指南」,她擅長描寫繁華都市中女性的生活、情感、心理與命運,同時不停地追問歷史與人性、女性的自我認知、青春的追憶、個人與時代的關係等人類永恆的問題。10月14日,唐穎將憑著女性的直覺、敏感和智性,懷著更大的熱忱為讀者表現生活時尚的內容。
  • 一周文化講座|撲朔迷離的曾國之謎
    陳聖來擔任了十二年國際藝術節的總裁,他的足跡遍布近百個國家數百座城市,又主攻城市文化的研究,著述頗豐,因此講座中他將把實務工作經驗與學者的研究結合起來,從世界各國藝術節的角度考察市民社會和市民精神的建設,尤其非常嫻熟地剖析了上海國際藝術節。
  • 中外紙媒估值浮沉 如今紙媒估值江河日下
    日前,浙報傳媒發布的一則剝離紙媒業務的預案公告,觸動了報業同仁的敏感神經。這則公告,再次體現出資本對紙媒估值中「模式變革不確定性」的糾結。回看當年默多克斥資50億美元收購道瓊公司,如今的紙媒估值真可謂江河日下,不過,紙媒自身變革孕育的新價值仍頗受資本關注。七年「折舊」與2010年借殼上市時置入*ST白貓的資產包相比較,浙報傳媒2017年2月剝離紙媒業務的資產包,資產數量有所增加,但估值卻下降了。恰好過了7年的時間。
  • 一周文化講座∣民國時期上海的那些名案
    )這是「我是滿族人」系列講座的第二講,請來關紀新教授談民族文化的流變與轉型。它使藝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密切的聯繫,它融入生活中的個人,成為你周遭的公共藝術,成為你欣賞中變化的科技、社會的象徵物。而面對越來越日常化的當代藝術,有關其「意義」問題的討論在20年前中國批評界就開展了較具理論色彩的一場批評交鋒,這場以「語言學」討論方式展開的討論源於對實踐中出現新問題的現象的解讀需求,其所具有的理論啟示意義卻遠遠大於它的實踐價值性。
  • 一周文化講座│吳冠軍:2017熱點事件的「冷」思考
    本次講座,我們將從文化的角度,追逆粵語講古的源頭,從面對面現場表演到電臺小說連播看到粵語講古發展的軌跡,從燦爛星河的講古歷史身上了解講古的人文、掌故。,在具體細節和生活方式裡花開花落,悲歡榮辱。李敬澤從布羅代爾的著作裡看到了西方的平民歷史,尤其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他心目中可信的歷史。在他看來記載歷代帝王將相的歷史,遠不及一部《紅樓夢》偉大。12月30日下午,李敬澤將與魯敏、何平相聚先鋒書店,告訴我們一個他們心中的歷史觀。
  • 一周文化講座︱從江村到淘寶村——鄉村中國與網際網路
    、經驗乃至思考方式有何不同的塑造與影響?為紀念《白毛女》這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精品創演70周年,本次思南讀書會邀請到了著名學者、戲劇評論家翁思再先生和錢世錦先生,與現場的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這部時代經典,對其故事淵源、舞臺演繹、文化內涵等展開精彩的解讀。
  • 一周文化講座∣從《愛新覺羅宗譜》談清朝第一家族的故事
    與此同時,長期關注中東局勢、前後在埃及工作生活過五年的塗龍德正在為中央某部撰寫「如何應對中東局勢」的報告。馬曉霖、塗龍德,兩位中東問題專家,面對錯綜複雜的中東問題,有什麼樣的新思路、新觀點、新對策呢?講座將以「另一種講述方式」,展現藝術家書中攝影與寫作的相遇,為觀眾多角度地還原出一本書誕生的過程。
  • 一周文化講座│我們為什麼要呼救——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5月11日下午,長岡賢明與青山周平來到清華美院,通過兩場演講,與大家分享如何探尋地方風物與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設計之美。在世界博物館日前一周,我們將通過喜劇、謠言、奇異事件、家、動物、電影、玩具這七條記憶線索,尋找人與物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最有生命力的集體回憶。
  • 一周文化講座│馬克思的智慧之光——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
    他在不到30歲之時和恩格斯共同寫下的《共產黨宣言》,成為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由此誕生的馬克思主義在170年後的今天仍然具有時代價值和當代生命力。其實,馬克思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他也曾從年輕時走來,他的偉大思想更是形成於他平凡的生活軌跡和動蕩的世界變遷的交融之中,他的一生都在不斷綻放出智慧之光。或許,你應該對馬克思和他的思想有新的認識。
  • 一周文化講座︱自我迭代:領軍人物們如何理解新事物
    醫療管理集團總裁)在網際網路+的新時代,顛覆性科技日新月異,在不斷改善人類生活的同時,亦為商業社會帶來無限商機和生死相搏的挑戰。從「歷史的回歸」角度來看,古來對於雲山的形象創造,大都是發揮著不同類型線條的審美表現力,不存在形而在傳神達意,和其他表現方式相輔相成,展現著其豐富性和多樣性。本次講座,畫家王克文教授將結合自身與讀者們一同分享和探討《山水畫技法·行雲流水畫法》一書的寫作歷程,以及對山水畫技法的理解和感悟。
  • 列謝土米活佛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專題講座
    10月24日晚7點,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佛教協會會長、桑耶寺住持列謝土米活佛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做了一場題為《西藏宗教和我們的修行生活》的專題講座。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參贊李耀光、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建陽、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王彥軍、藏學家邊巴拉姆、路德維希費爾德市德中友協會長格魯什卡以及柏林各界人士共百餘人聆聽了此次講座。
  • 傳統文化線上公益講座|《紅樓人物趣談》(一)
    已故著名作家、貴州省知名紅學專家秦家倫教授生前曾在孔學堂主講了《紅樓人物趣談》系列講座,生動有趣地講解了曹雪芹筆下的紅樓人物形象,深入解析了作者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秦先生總結說,《紅樓夢》達到了我國古典小說藝術的頂峰,它不是孤立地描寫愛情悲劇,而是以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寫出那個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
  • 一周文化講座│本土賽博朋克:從旺角黑夜到瀋陽街頭
    《輕寒》《碗》金宇澄新書沙龍時間:8月31日(周五)19:00-21:00地點: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嘉賓:金宇澄(作家、《上海文學》執行主編)、笛安(作家)《方島》書寫青年時代的東北農場生活
  • 一周文化講座|沈從文的詩和他的前半生
    通過電影,可以用一種更逼近存在的方式來接近哲學,來探討哲學問題。本次活動,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電影中的哲學敘事。本講座圍繞近年正統、景泰、天順御窯瓷器的新發現,結合相關考古發現、歷史文獻、圖像資料,對三朝御窯瓷器在宮廷生活中的具體用途、組合、使用環境等細節,作了多方位的考證與觀察,使我們得以窺見御窯瓷器在宮廷生活中若干生動、鮮活的片段,帶我們走近以御窯瓷器為線索串聯起來的一段宮廷往事。
  • 中國銀行誠邀易學名家樊易林出席國學文化沙龍講座
    2019年6月15日下午,易學名家樊易林居士受中國銀行、星藝集團熱情邀請,參加從化家裝感恩節活動並於當地開展國學文化沙龍講座,向大眾講述中華傳統文化,展現國學之美。國學文化沙龍講座現場為表示對客戶的重視,講座現場早已準備就緒,而各位嘉賓亦早早到場,想一睹樊易林老師的風採,領略正宗的國學魅力。活動現場準備就緒樊易林老師在易學方面經驗豐富,經過多年的專研、實踐,形成一套具有個人特色的易學理論體系,特別在家居風水領域成就頗高,曾經多次前往各地開展國學文化沙龍講座,為眾多有緣人解除心中疑惑。
  • 隱身之所:一周城市生活
    泰國建築以曼谷暹羅式建築物風格的大王宮稱著,而在城市中,受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又產生了另一種新文化的構築。本次講座從東南亞進入到泰國建築本土的實踐策略,帶領人們理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一世代建築家如何以建築回應城市與未來發展。詳情請關注群島丨Archipelago微信公眾號上海·講座|重想亞洲建築:從東亞到東南亞
  • 講座| 龔旭東:一位資深文藝人的「絲路寶藏隨想曲」
    法國19世紀傑出的歷史學家丹納曾提出探討藝術發展規律的「三要素」(種族、環境和時代)理論,他認為:「民族間的深刻差異往往源於所居的地理環境,氣候的不同、地域的差異,影響居於其上的種族的性格。」
  • 新媒體時代下,這本雜誌如何成為整木經銷商的最愛?
    時間:2021-01-07 09:40:31 瀏覽:1次 2016年,時任騰訊網總編輯的王永治,在接受採訪時稱,到2018年很有可能三分之二以上的紙媒將會「關停並轉型」,「25萬從業者多數將在
  • 文化講座 | 星座大解密!這裡都是你所不知道的星座特點...
    無論你居住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每年的這一天,全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圖書宣傳活動。
  • 「星座人生&智慧之行」文化講座活動走進深圳福田
    2020年11月01日,由深圳星空文化傳媒獨家冠名打造主題為「星座人生&;智慧之行"大型文化講座活動於深圳市福田區隆重舉行,中國家庭教育專家、男女感情專家陳思言;中國美食達人、旅遊達人王健康;中國傳統文化傳播者、中國國學大師張建寧;著名音樂製作人、模特薛婧含等受邀出席本次講座活動並擔任客座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