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線上公益講座|《紅樓人物趣談》(一)

2021-01-17 天眼新聞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刻畫了各型各色的人物形象,其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角色?如何準確理解作者塑造的這些藝術形象呢?已故著名作家、貴州省知名紅學專家秦家倫教授生前曾在孔學堂主講了《紅樓人物趣談》系列講座,生動有趣地講解了曹雪芹筆下的紅樓人物形象,深入解析了作者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秦先生總結說,《紅樓夢》達到了我國古典小說藝術的頂峰,它不是孤立地描寫愛情悲劇,而是以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寫出那個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這個周末起,孔學堂持續推出十二期《紅樓人物趣談》音頻,讓我們通過秦先生的連珠妙語,一同回顧紅樓經典人物的有趣故事!

主題

《紅樓人物趣談》

主講人

秦家倫,1947年生於浙江寧波,筆名秦一丁、洪葉,著名作家、貴州省知名紅學專家。歷任貴陽市雲巖區教育局教師,《貴陽晚報》編輯、編委委員、部主任,貴州省社科院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貴陽市委副秘書長兼《貴陽年鑑》主編,貴陽市雲巖區委副書記兼機關黨委書記,貴陽市教育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教授,貴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文學評論集《文苑一隅》,散文隨筆集《談天說地》,編纂《貴州新文學大系》。

杏壇論道,談古說今,請君為我傾耳聽!為使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更廣泛地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讓市民通過收聽講座音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孔學堂從800餘場已開展講座中精選部分音頻,進行精細化製作與節目化包裝,持續推出傳統文化線上公益講座,敬請關注!

參與方式:

1.在微信搜索「孔學堂」,或手動輸入微信號:gyconfucianism,添加並關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即可收聽精彩講座;

2.微信後臺諮詢電話:0851-84726170。

溫馨提示:市民朋友可將自己聽完講座的感悟和見解發送至孔學堂郵箱(3126902790@qq.com),優秀的文章我們將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和官網進行刊登,另外還可以加入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聽眾交流QQ群進行討論,群號為:159532784。

來源/孔學堂

編輯/王飛

校檢/唐嘉陽

編審/李屹

相關焦點

  • 雲龍書院本周線上公益講座預告:解析漢承秦制 趣談古代天文
    本周雲龍書院公益講座繼續通過線上課堂與大家見面,周六講解漢承秦制的特色與運行,周日與聽眾分享古代天文曆法之趣。關注「徐州雲龍書院」微信公眾號之「公益講座·現場直播」可收看全程直播。漢代承秦而立,在秦政的基礎上延續了近四百年的統治,成為我國歷史上真正意義「大一統」帝國的開端,對中華文明具有深遠的影響。那麼,漢帝國的運行是如何維持的呢?講座將從漢代的行政制度入手,首先介紹漢有別於秦代郡縣制的「郡國並行」之特徵;進而上溯到秦,從裡耶秦簡的發現談秦帝國確立的文書行政模式;隨後以漢宣帝「元康五年」詔書冊的復原為中心,講述漢代文書傳遞的具體特點及重要作用。
  • 「新聯戰疫」會員單位——盈科瀋陽律師成功舉辦線上抗疫公益講座
    為助力遼瀋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瀋陽市新聯會會員單位——北京盈科(瀋陽)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迅速行動起來,1月4日下午,及時開展線上公益講座《企業員工管理及用工成本控制解決方案》,有效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反撲帶來的各種勞動用工難題。
  • 北京:端午文化節 重現傳統老習俗
    5月27日-6月10日4 首圖端午節系列活動 首圖講座「巧手過端午」將現場對讀者進行簡單的手工製作教授,內容為扎艾人或者艾虎,編五色線,或是纏五彩粽,可令參加者親身體驗古人過端午節的各種風俗習慣,鍛鍊動手能力,並鼓勵參加者將親手製作的端午節小禮物贈送給親人朋友,體現其心意。
  • 新時代全民普法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普法公益講座在京舉行
    中國黃河旅遊網訊(高文玉 李永峰 通訊員李丹青 張禮功)1月16日下午,「新時代全民普法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普法公益講座,在位於北京朗琴國際大廈的北京天道法律諮詢事務所直播廳舉行。中國法學會、中國政法大學、全國廉政法治建設研修基地、國策智庫專家委員會、北京天道法律諮詢事務所、北京市弘嘉律師事務所、北京滳慧律師事務所、北京智慧財產權事務所、經濟出版社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律師、普法工作者、媒體人等20多名嘉賓出席儀式,全國廉政法治建設研修班線上直播聽課學員200餘名。
  • 乾貨:「名師幫幫團」高考公益講座精華整理
    上周六晚七點,由市教育局和湖州晚報聯合打造的「名師幫幫團2.0版」依託「南太湖號」客戶端再次啟程,開講2020年7月高考公益講座。本次講座採用線上、線下同步開講的方式,面向湖州高三學子及其家長傳授高考前的備考策略、作文技巧、數學答題注意事項等內容。
  • 靈機文化公益跑資助貧困學生 勇者不懼一路砥礪前行
    9月2日,靈機文化廣州分公司團隊登上白雲山,一路與登山者共享靈機價值觀,也用在山間拾荒的行為來踐行公益。這是靈機文化今年第三次公益活動,宣傳環保的同時,捐資資助貧困生。磨礪身心、修煉意志,靈機文化將以更好的團隊,更新的技術,更沉的積澱,在未來,將中華傳統文化,於網際網路平臺去傳承和發揚。
  • 公益是醫療行業的底色 丨2020全國中醫館公益奉獻獎
    2012年開辦月犁中醫文化講習所,旨在找回中醫內核,找回中醫的自信,深化中醫理念,普及醫療保健知識,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耗資百萬在5年中舉辦各種講座130餘場。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平心堂多位專家在線上視頻科普防疫知識。線下為每天來就診的患者免費提供口罩香囊,一是提醒人們防疫不可掉以輕心,二是讓人們近一步了解香囊的醫學價值。同時醫務人員還向患者耐心地宣傳了傳統醫藥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和"聞藥"預防病毒感染治病防病的原理。
  • 解讀生命密碼開啟少兒天賦公益專題講座
    活動現場5月23日由合肥瑪蒲兒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舉辦的《解讀生命密碼開啟少兒天賦公益專題講座》在天仙配大舞臺盛大開幕,誠邀臺灣亞太教育機構常務理事兒童心理學執行主任,臺灣瑪蒲兒多元智慧教育中心資深教育諮詢導師、全球
  • 感恩敬老 情暖甜城 2020年內江市重陽節傳統文化公益活動
    感恩敬老 情暖甜城 2020年內江市重陽節傳統文化公益活動時間:2020-10-28 15: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感恩敬老情暖甜城 2020年內江市重陽節傳統文化公益活動 金秋十月,菊花滿堂,我們又迎來了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曬秋節、老人節
  • 「如何用周易預測改變人生」,石家莊站、天津站講座圓滿成功!
    黃煌老師與工作人員合影 為新老客戶答疑解惑,分享與傳播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吉祥天地」再度特邀周易奇門遁甲第三代領軍人物黃煌女士為石家莊、天津站的會員和粉絲講授,如何用「周易預測」改變人生?
  • 晉江開展眼健康線上科普講座 給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
    生動實用   科普講座「搬」上網  細心的學生會發現,眼鏡是班上不少同學的必需品,由此可見,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病率有多高。  講座一開始,晉江市醫院、晉江愛爾眼科醫院、晉江俊能視眼科門診部的三位眼科專家就先帶領大家認識了一下「近視」,結合案例分析近視形成的原因及近視的危害性。  「近視危害可不少,會影響大家的學習、生活,影響升學、就業和參軍。近視也可能會『變身』,變成眼部疾病影響視力。而且,佩戴眼鏡常常會給生活帶來不便,對孩子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影響。」
  •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當代易經文化推廣先鋒——蘇嘉明
    他以獨到理論創立了《數字姓名風水學》,開創了數字、姓名與風水相結合的預測改運之先河,獨具的手法和特有的功能幫助了很多個人和企業走出困境,並培育出一大批易學工作者,以實踐著稱,是易學屆的風雲人物。蘇嘉明老師參加大灣區新時代人物頒獎典禮並接受了記者採訪。
  • 一周文化講座︱自我迭代:領軍人物們如何理解新事物
    本次講座我們將邀請不同領域的領軍人物,談談他們對新事物的理解,對自我迭代的理解。本次講座,畫家王克文教授將結合自身與讀者們一同分享和探討《山水畫技法·行雲流水畫法》一書的寫作歷程,以及對山水畫技法的理解和感悟。
  • 全國愛眼日晉江開展眼健康線上科普講座
    昨日,晉江市教育局聯合晉江經濟報、福建廣電網絡晉江分公司,開展「66愛眼日」科普講座,邀請晉江市醫院、晉江愛爾眼科醫院、晉江俊能視眼科門診部的眼科專家,在線為學生、家長普及護眼保健知識。  講座中,三位眼科專家針對幼兒園、小學及中學三個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從眼睛的構造、成像原理、日常用眼衛生的影響等方面入手,詳細生動地講解近視的概念、發病率、表現、危害性以及近視的預防等問題給學習、生活帶來的極大不便。  其中,談及預防近視的妙招時,三位專家均表示,要想保護眼睛,首先要保持正確的閱讀書寫姿勢,做到「三個一」——一寸一拳一尺。
  • 講座預告| 水部一帶的閩都文化遺蹟…
    我生於斯長於此,非常懷念童年的生長之地,常常行走其間,看看這一帶的閩都古蹟及文化遺存,仿佛回到了往日的時光。本期講學邀您與我重「遊」這一帶閩都文化遺蹟~福州人,現為福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閩都鄉學講習所特聘講師。你可知,如今福州市中心水部一帶舊名?
  • 紅樓夢中人物姓名和命運的關係
    謝詠老師姓名學研究,紅樓夢中人物姓名和命運的關係,紅樓夢中人物取名的藝術特點,紅樓夢中人物取名是門藝術,紅樓夢人物名字和命運的關係,紅樓夢人物命名的藝術特點,紅樓夢人物取名的社會寓意,紅樓夢中人物的名字寓意,紅樓夢人物名字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這來謝詠老師收集整理來聊一聊!《紅樓夢》中很多人的名字都暗示了人物的命運嗎?
  • 一周文化講座∣從《愛新覺羅宗譜》談清朝第一家族的故事
    在這裡,能幫助你突破傳統的拍攝局限,獲得技術的提升和心靈的共鳴。在這裡,你可以手握打開極致風景大門的鑰匙,走出自己的風景心路。北京∣敘利亞戰爭!中國能幹點啥?講座將以「另一種講述方式」,展現藝術家書中攝影與寫作的相遇,為觀眾多角度地還原出一本書誕生的過程。
  • 一周文化講座│吳冠軍:2017熱點事件的「冷」思考
    如果你是一位閱讀愛好者,這裡將有一場經典讀書會等著你,也是「東城100」在歲末為大家準備的思想福利——跟隨「閒話紅樓」專欄作家劉曉蕾重讀《紅樓夢》。我們需要繼續「工作」,如契訶夫的人物在戲劇中發出的籲嘆。我們都認同蘇豐雷詩歌中的斷言,「你自身就有桃花源」。儘管屬於我們的寒夜仍未結束。
  • 線上讀書會|馬伯庸:中國文化中的十二星座
    手上的樸光——中國民藝15年 時間:4月3日(周五)19:00地點:新京報·文化客廳線上活動群主講人:令狐磊(方所文化力研究所所長)技術、城市化與速度改寫著中國土地的風貌新京報·文化客廳系列活動第34期,我們邀請到《手上的樸光》一書主編、中國民藝採寫計劃策劃人令狐磊,帶你走進中國民藝與民藝守護人。
  • 【活動公告】中國傳統星座簡介 講座
    在「立冬」來臨之際,11月4日(周六)上午9:30,我們特邀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古天文研究專家齊銳博士給大家做一場濃鬱中國特色的《中國古代天文系列講座——中國傳統星座簡介》的報告。通過分析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講述了中國獨特的二十四節氣曆法、中國古代天文的主要內容和地位、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意義,以及中國古代星官和西方星座的不同歷史源流。闡述不同文化背景對於同一星空所形成認知的異同,同時讓我們大家了解中國古代傳統星官體系 「三垣二十八宿」的布局和大致內容,介紹古代人們認識星空的歌謠——《步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