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的破壞力真的那麼強大嗎?

2021-01-10 溫晨動物園

跟我們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動物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問出來可能大家心裡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貓咪、狗狗這樣的寵物,也有可能是蒼蠅、蚊子這種天天能見到的蟲子,但是諸位可能忽略了一種動物:豬。大部分人天天都會吃肉,而豬肉則是肉類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得好,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可是對於在城市中出生、長大的孩子們來說,豬肉天天吃,還真不一定見過豬跑。

姬豬Porcula salvanius

在鄉村有過生活經驗的朋友肯定對豬有印象,它們生活在豬圈裡,每天吃吃睡睡哼哼唧唧,長得又圓又胖,渾身還都是贅肉,走起路來地面恨不得都顫三顫。我們最常見到的家豬確實是看上去又胖又笨,行動緩慢,還沒什麼戰鬥力,那麼它在野外是怎樣生活的?又如何能在殘酷的自然界存活至今還沒滅絕?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假面野豬Potamochoerus larvatus

其實我們看到的家豬,是經過人工選育而來的馴化個體。早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聚眾圍獵野豬了,後來更是將野豬圈養起來馴化繁殖成為家豬,一步一步直到今天,國內外已經有數百種家豬品系,除了肉用之外還為人類提供毛皮等生活物資。長期無憂無慮的圈養生活和人為進行定向選育,才導致現如今的家豬膘肥體壯,看上去傻乎乎的。

巨林豬Hylochoerus meinertzhageni

但是千萬不要小看了在野外生活的豬,北方很多地方的山區和農村都有這麼句俗語,叫做「一豬二熊三老虎」。意思就是在山村裡生活和耕作,遇到熊和老虎都不是最擔心的,最怕遇到野豬。生活亞洲東北部的成年雄性野豬體重可達五百斤以上,肩高超過一米,全速奔跑起來時速能飆到40多邁,這種體型和速度所帶來的衝擊力和破壞力極為強悍,甚至可以撞毀土坯房和樹幹。

馬魯古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

這裡所說的野豬是狹義上的,指的就是家豬的野外原生物種(或者說祖先,但不太嚴謹)——野豬Sus scrofa。實際上豬科Suidae包含了很多種野生的豬,包括野豬、疣豬、姬豬、鹿豚、須豬、巨林豬、假面野豬等,這些在口頭上可以統稱為廣義上的野豬。這些野豬在自然界中雖然不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存在,但也沒有滅絕的危險。但凡是生活到現在沒被淘汰的動物,都有著各自的生存策略,不然早就在歷史的長河中徹底消失了。

蘇拉威西野豬Sus celebensis

野豬的生存策略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

第一,野豬的食性和消化系統已經演化到了對環境適應性很強的程度,也是非常標準的雜食動物,可以吃植物的葉子、花瓣、果實、種子;也可以吃蠕蟲、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甚至會攻擊並獵食幼鹿。對食物不挑剔就意味著無論是春夏季還是冬季,野豬都能找到食物來活命,生存下來的概率也就大一些。與人類聚居地重合的野豬甚至會隔三差五去破壞莊稼,讓農民伯伯感到頭痛。

須豬Sus barbatus

第二,野豬有許多自我防禦措施。家豬看上去都皮糙肉厚,野豬就更是如此了,天生一副堅韌的皮甲,而且野豬喜歡在泥巴地裡滾,給自己裹上一層泥殼子。別看這種行為瞧上去不太衛生,但卻有著多重意義:野豬渾身裹著溼泥,夏天可以有效降溫;身上的泥殼子可以溺死體外寄生蟲,乾燥後也可以跟寄生蟲一起脫落下來;身上有厚泥殼也能形成一層額外的防禦手段,可以在天敵襲擊時保證第一時間不會受到嚴重傷害,趁機跑路。

野豬Sus scrofa

第三,野豬並不是沒有進攻手段,它的體重就是它很重要的武器。另外很多種類的野豬都有長長的獠牙,或者頭骨前端特化出了堅硬腫突,在高速奔跑下,這些獠牙和骨突能夠形成巨大的殺傷力,即便是大型食肉動物,如果遇到了拼死反擊的成年雄性野豬,也要暫時避其鋒芒,轉而對老弱病殘下手,或者以後再做打算。

疣豬Phacochoerus africanus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是什麼意思,野豬比老虎還厲害嗎?
    文/玉濁清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是什麼意思,野豬比老虎還厲害嗎?每次一談及農村的時候,都會讓人浮想聯翩,並且會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就會讓人想到那一張張淳樸的臉,還有那些不修邊幅的話語,總會讓人感覺那麼的親切。
  • 一豬二熊三老虎,為什麼獵人們對野豬的評價,要比老虎還高呢?
    一豬二熊三老虎,為什麼獵人們對野豬的評價,要比老虎還高呢?對於我們來說,如果在野外碰到了老虎和熊,我們絕對會感到害怕並且儘可能在不引起它們注意的情況下偷偷的溜掉,但如果說遇到了野豬,說不定還會有閒心拿出手機錄錄視頻,對於我們來說,熊和老虎是食肉動物,是恐怖的獵食者,而野豬是素食主義者,是笨笨的豬,但是卻有這麼一句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明明應該比熊和老虎弱,為什麼獵人們對野豬的評價,卻比熊和老虎還要高呢?
  • 獵人常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明明最弱,為什麼會排在第一位?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明明最弱,為什麼會排在第一位?我們經常會聽說過「一豬二熊三老虎」這樣一句話,很多人就會去猜測這句話的意思以及這些名詞排列先後的含義,有很說戰鬥力強悍的往前面排,但是我們聯繫生活實際就會知道這個說法並不是很可靠,那麼這些動物中我們感覺是最弱的野豬為什麼會排在那兩個動物之前呢?就讓小編來解釋一下這個排名真正的意思。首先,這個排名是對人類的威脅程度。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為啥豬能排在第一位?原因很簡單!
    文/青梅歷史君說到豬,現在豬大多數都是我們平常的食用豬肉,但是常言道:一豬二熊三老虎,居然還能把豬排在熊和老虎的前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然而事實上這裡說的豬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我們所食用的家豬,當然了,更不是寵物豬,而是大自然裡不受約束的野豬。
  • 老獵人總說「一豬二熊三老虎」,若在野外遇到野豬,該怎麼保命
    很多老獵人都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指,野豬的戰鬥力要強於熊和老虎,而是獵人們總結下來的經驗,人們在野外遇到野豬的危險性,要大於遇到熊和老虎,所以老獵人總是用這句話提醒後輩們,在野外遇到野豬要小心。
  •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為啥比老虎還危險?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野外環境下,最怕遇到的就是各種猛獸,比如狗熊、老虎和野豬。狗熊和老虎體型龐大,兇猛無比,他倆當然是最強野獸,但有經驗的人卻認為,野豬反而是這三種野獸當中最強的,因而也有了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為什麼野豬的危險程度,要比狗熊和老虎更強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在兇猛程度上,老虎毫無疑問是第一位,野豬還是老虎的食物。
  • 古人流傳的「一豬二熊三老虎」到底是什麼意思?老虎為何不如豬
    其中「一豬二熊三老虎」又蘊含了什麼道理呢?「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是人類在遭遇豬,熊以及老虎的時候,這三種動物對人類危害程度的排名,並不是指這三種動物的作戰能力。許多人就會由疑問了,野獸的作戰能力越強,對人類的危害不就越高嗎?其實不然,野獸對人類的危害,除了它的作戰能力,野獸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範圍。看起來最兇猛的老虎,為什麼卻被排到第三呢?
  • 野豬到底有多可怕?真的能比老虎和獅子還厲害嗎?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野豬到底有多可怕?真的能比老虎和獅子還厲害嗎?可算是知道了飼養在家裡的豬由於現已被馴化過,很溫柔,可以供給肉食給食肉動物享受。可是在野外生計的豬是天然生成天養的,沒有人為的馴化,性質特別狂野,攻擊性強,乃至像老虎獅子大象都不會容易的尋釁野豬,可見野豬在外的名聲多麼嘹亮。野豬兇狠,人類不宜挨近,可是小編獵奇了,既然不宜挨近,那麼是怎樣知道野豬的兇狠的呢? 肯定是看材料了,據材料記載野豬體型比尋常的家豬大許多,差不多都在300斤左右。
  • 家豬的戰鬥力如何?到了野外能夠獨自生存下去嗎?
    家豬給我們的印象除了好吃懶做之外,還有它的實力非常弱,有人認為,家豬可能連貓狗都打不過。那麼,家豬的實力真的很弱嗎?有人提出這樣一個話題:如果將家豬放生到野外,離開了人類它們根本無法生存下去,事實真的如此嗎?要揭開這個謎團,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家豬的來歷。首先我們要明白,人類所圈養的牛羊豬等各種動物,它們其實都是人類的祖先不斷由野生動物馴化而來的。
  • 「豬」真的那麼笨嗎?豬的長期記憶非常優秀,並且很擅長走迷宮
    文/玉濁清「豬」真的那麼笨嗎?豬的長期記憶非常優秀,並且很擅長走迷宮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豬這種動物都是比較笨的,而且長得白白胖胖,生活習慣也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當自己長大一些以後便等著人屠殺,然後就被端上了飯桌,成為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飯菜。
  • 山中無老虎,野豬、狼、猞猁、熊等誰能稱霸王?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許多地方的森林裡,野生老虎的數量越來越少,甚至有許多原本是老虎的棲息地,現如今已經沒有了老虎的蹤跡。我們知道,老虎屬於頂級掠食者,當老虎數量減少,甚至完全消失時,當地的生態鏈也會重塑,那麼問題來了,當山中的老虎消失後,究竟哪一種動物會崛起,又有什麼動物開始稱霸王了呢?
  • 以前農村真有老虎出沒嗎?老輩人說老虎吃人會上癮,是真的嗎?
    以前農村裡真的有老虎嗎?老輩人說老虎吃人會上癮,是真的嗎?文/農夫也瘋狂農村裡的野生動物比較多,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走的都有。而近些年隨著農村生態環境逐漸恢復了,農村的各種野生動物也多起來了。像有些地方之前比較少見的野雞、野兔、野豬這些都明顯增多了。
  • 熊,老虎,獅子,三個互相單挑,誰是最後的王者?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獅子老虎,一去動物園就要看這兩種動物,都很威風,從沒想過誰更厲害!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無論獅子還是老虎都不是熊的對手,我被動物園看似可愛憨厚的熊整整欺騙了27年!誰強誰弱,你看看他們的分布就知道了,有獅子的地方沒有老虎和熊,說明有獅子存在,熊和老虎就無法生存;而北美有熊的地方,比較小的美洲獅都能生存,說明美洲獅與熊能共存,也就是誰也不能絕對戰勝誰。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的是獵人進叢林的時候, 這三隻對獵人的傷害排行吧!因為野豬長大到500斤的變態豬如果暴怒了, 就會使出野蠻衝撞 ,對獵人傷害排第一。
  • 農村老農說「豬是蛇的剋星」?為什麼會這樣說?有道理嗎?
    農村老農說「豬是蛇的剋星」?為什麼會這樣說?有道理嗎?小編在村子裡經常聽到有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這句話讓小編很費解,畢竟家養的豬大夥也都知道,怎麼看也不像是有殺傷力的樣子。其實這裡說的豬指的是野豬,野豬大夥應該也知道,它的皮膚是比較硬的。
  • 家豬離開了人類就沒法活下去?說這話的人,多數不明白家豬的實力
    因為豬易飼養,且肉制可口,因此豬肉在肉市場上有很高的銷售量。而人們對於豬的印象,除了能吃,那就是好脾氣了。不過這也僅僅局限於家豬,如果提及野豬,相信少有人想要跟它硬碰硬,有膽量將它捉來當寵物或者吃掉它之類的。主要還是野豬戰鬥力太過彪悍,跟人類飼養的家豬一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於是有網友提問,家豬如果離開了人類去到野外是否就無法生存了? 關於這個問題,人們有不同的想法。
  • 不能在豬面前說賣豬殺豬,帶屠夫去看豬,在農村為什麼有這說法?
    鄉居小菜的媽媽也養豬,就幾年前才開始不養的,以前賣豬,也是屠夫上門去收的;要說不能在豬面前說賣豬,殺豬,更不能帶屠夫去看豬,鄉居小菜認為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們家養的豬是由野豬馴化而成的,家豬還是很聰明的,並不是人們常說的「笨豬」、「懶豬」,下面具體分析:
  • 家豬放歸自然會變回野豬嗎?美國野豬成災,年損20億,農場主哭了
    到19世紀末,美國崛起的一些富豪開始從歐洲引入野生的歐亞野豬釋放到新罕布夏州、德克薩斯州、阿迪朗達克山脈等地區,以供狩獵。於是歐亞野豬一躍成為了僅次於白尾鹿的第二受歡迎的狩獵動物。野豬帶來的真正麻煩開始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歐亞野豬和其他逃脫到野外的家豬進行雜交,野豬數量開始猛增、在全美擴散,數量達到了200萬隻左右。
  • 績溪縣家朋鄉景點英文翻譯現明顯錯誤 「野豬」成了「熊」
    績溪縣家朋鄉有一處景點名為野豬石,近日有遊客發現,在景點附近一塊寫有「野豬石」的牌子上,英語翻譯卻寫成了「Wilk bearStone」。記者了解到,野豬的正確翻譯應為wild boar。
  • 二桃殺三士是真的嗎?
    事件的起因是因為晏子有一次見到三士,快步上前打招呼,因為三個人沒理他,他就覺得沒有面子,於是就向齊景公建議,殺掉三個人。首先,晏子在歷史上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心胸也是比較開闊的。有的評價說他身體力行,為民楷模,虛懷若谷。那麼這麼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只是為了三個人沒和他打招呼就要殺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