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吃的越來越好,體重越來越重,有些人吃著吃著血糖高了、血壓高了、血脂高了。
還有一些人,年紀輕輕就謝頂了,沒事總想睡回籠覺,還每天晚上打呼嚕…這些大多都是痰溼惹的禍,中醫把此類體質稱為痰溼體質。
什麼是痰溼體質?
說到痰溼體質,最先想到的就是胖。但是所有的胖人都是痰溼體質嗎?
其實並不是,下面有8道痰溼體質自測題,根據自身情況,可以得到答案:
自測題題1:您感到胸悶或腹部脹滿嗎?題2:您感到身體沉重、不輕鬆或不爽快嗎?題3:您腹部肥滿鬆軟嗎?題4:您有額頭油脂分泌多的現象嗎?題5:您上眼瞼比別人腫嗎?題6:您嘴裡有黏黏的感覺嗎?題7:您平時痰多、特別是咽喉部總感到有痰堵著嗎?題8:您有舌苔厚膩的感覺嗎?計分方法:沒有(計1分)、很少(計2分)、有時(計3分)、經常(計4分)、總是(計5分),8道題相加得分在21分以上就可以初步判斷是痰溼體質。
如果您通過上邊的自測題,測出自己剛好是痰溼體質,那就需要通過一些方法調理自己的身體了。
怎樣調理?首先需要追根溯源,了解痰溼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痰溼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在中醫看來,痰溼體質的形成和脾的關係最為密切。
後天過食肥甘、缺乏運動,導致脾的功能出現了障礙,營養物質得不到利用,一方面與廢物一起被排出,造成「虛」的體質;一方面廢物可能停留在體內,形成痰溼。
醫書記載:「痰屬溼,為津液所化。蓋行則為液,聚則為痰;流則為津,止則為涎。」
尤其是飲食不當,最直接損害的就是脾胃。脾的主要功能就是運化水谷精微,如果脾不能很好的運化水液,就會凝聚成痰,使身體表現出黏濁之象。
怎樣趕走痰溼?
痰溼體質調理起來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難,主要還是看能不能管住嘴邁開腿:
1、吃飯七八分飽,吃得清淡些,少吃肉多吃豆,蔬菜、五穀雜糧不可少。
2、常吃化痰祛溼食物:如蘿蔔、海帶、冬瓜、荷葉、山楂、赤小豆等。
3、兩餐之間喝點陳皮普洱茶,健脾化痰效果非常好。
4、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餐,餓肚子很傷脾胃的。長時間不吃早餐,最後會脾虛、氣血虛,到時候想補也難。
5、「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身體的氣血運行緩慢,津液就容易凝聚成為痰。加強運動是甩掉痰溼的不二法寶。
所以,逼迫自己管住嘴邁開腿,合理飲食,甩掉痰溼,一身輕鬆!
從此健康常伴,變身瘦!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