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我是西河街上數得著的水果經營戶,當年進貨難,我時常坐大巴去臨平選甘蔗。」3月17日,海曙區西門街道高塘菜市場高塘路87號的店家黃雲國向記者擺起了老資格。長相瘦小的他,今年55歲,在高塘菜市場建成時,就從西河街路邊攤搬來開了第一批水果店,取名「海曙日日升」,是方圓十裡名副其實的老字號。
復工後的水果店生意不錯
隨著時間的消逝,前來購買水果的人越來越多。「別看我店裡價格比路邊攤要貴,生意久了要靠信譽,路邊攤的特製秤大家一定要當心。」當黃雲國再次擺出生意經時,跟記者一道採訪的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西門中隊中隊長朱晶磊,不禁隨聲附和起來,「我們一線城管隊員能真心體會到水果車等無照經營戶的黑心伎倆,查扣經營器具時,攤販保護最要緊的是電子秤,每次隊員扣來做過實驗後,都發現會短斤缺兩。」黃雲國看到朱隊,就向記者說起「日日升」的門頭廣告牌的故事來。
記者順著話題抬頭望去,見紅底的KT板做成的門頭底座,「寧波市海曙日日升果品有限公司」的招牌不那麼顯眼,細看一番,原來是紅底加紅字的緣故。這怎麼回事,難道廣告公司選色時搞錯了嗎?
看出了記者的狐疑,黃雲國帶著往北走了兩三米,一個左拐彎進入一處弄堂。弄堂東西走向,南側是菜市場主體結構,北側是高塘新村的住宅樓,一樓看得出是被強制磚牆封閉的「開店」痕跡,二樓大多還是陽臺的布局,入口處一戶老太正在念誦一段經文梵語。
進入弄堂,靠菜場一側迎面側停著幾輛私家車,朝裡望去是一排外凸的微型店面房,偶爾幾戶屋頂伸出一隻藍色布棚,看得出這裡煙火氣十足。黃雲國帶記者走到最外面的一戶店面房東側,說這裡才是他經營了20多年的老字號舊址,在3月6日剛被拆除掉。
3月6日西門中隊拆除違建水果店
在黃雲國引導下,記者仔細辨認,看出了牆上殘留的幾處鋼結構螺栓和墊片,上部橫梁上赫然留著老字號店名被挖去門頭的殘印,14個字個個均能認得出來。難怪高塘路87號門頭紅底紅字,看來底是原來的底,字卻是這裡摳下移去的字了。
說到這裡,記者才知道黃雲國的老字號水果店竟然是一家違建的水果店。
去年底,海曙區西門街道菜場周邊整治進入深水期。朱晶磊與西門工商所張崢商議後,決心徹底解決高塘菜市場周邊紅線內全部歷史遺留違建,並聯手拆下了菜場西北角一處140平米的非法經營場所。之後,黃雲國這裡35平米的違建店面房成了焦點。
「菜場東北角店面房不知道誰建的,我只是使用者。」朱晶磊初次對話黃雲國就碰到了「軟釘子」,照理違建拆除要對接房主本人或違建實施人。既然下定了決心,朱晶磊很快備足了「工具箱」,再次約談黃雲國。
承認確屬無規劃審批的違法建設後,黃雲國提出「沒有合適的搬遷地」,說店裡水果沒地方放,要求城管提供解決方案。
「執法工作7成靠服務,我帶著隊員把菜場周邊和附近店面房摸了個遍,心想一定要解決好群眾的訴求。」朱晶磊很快找到了高塘路87號店面房,發現這裡距離菜場東北角違建僅10來米,房東謝衝祥居然是黃雲國的舅子,如果談妥租約的話,也不會影響原老字號的客流。
經過摸排走訪,朱晶磊發現黃雲國跟謝衝祥有些家庭瑣事方面的小矛盾。西門中隊指導員方志堅是個部隊轉業的老政工,主動提出來充當協調這些家長裡短的「老娘舅」。
被拆的違建店
原來,謝衝祥也開了一家名叫「AAA」的水果店,位於現在黃雲國老字號往南100米左右,姐夫小舅子的天然競爭關係,再加上同行壓力,確實存在著一些過節。找到「藥方」的方志堅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三下五除二擺平了兩家的「積怨」之苦。
2月4日,裝修一新的高塘路87號迎來了新店家。黃雲國說到做到的良好表現,被趕來察看的方志堅「狠狠」表揚了一番,原本打算更換門頭廣告的打算也被方志堅阻攔了下來。「高塘菜市場已計劃今年6月份改造,這些門頭廣告到時全部要換新,就不要浪費幾千塊錢現在新做了。」方志堅的提議,最終成就了老字號「日日升」紅底紅字的門頭牌。
「老闆,來3斤蘋果!」老字號「日日升」擺脫了一腦門的官司後,喜迎復業大潮,顧客盈門的日子正在到來。
看到高塘菜市場煙火味越發濃厚,方志堅告訴記者,3月14日,柳莊巷42號106室一處承租人違建也順利拆除了,跟高塘菜市場東北角一樣,同樣走的不立案直拆流程。
茂密的垂柳倒映在北鬥河兩側,復工大背景下,城管隊員、普通市民的思路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記者:邊城雨 通訊員:霍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