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主要定位是什麼

2020-11-15 騰訊網

中國嫦娥探月工程正式始於2004年,目前已經取得了數次任務的巨大成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升空前往月球,全方位研究了月球總體情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它在探索月球結束後飛過距離地球150萬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二點,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從月球前往此點,後又飛掠圖塔蒂斯小行星並滑向深空。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和玉兔一號成功軟著陸月球,成為37年內再次訪問月球的人類使者,嫦娥三號至今仍保有一定工作能力,創造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紀錄。

2018年5月21日,鵲橋號出發,成為人類唯一地球/月球背後通信中繼衛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至今仍在工作。

2020年11月底,嫦娥五號將出發。這是嫦娥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的至關重要一步,採樣返回。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著陸器組成,著陸器降落後,通過月面打鑽和機械臂獲取月球樣本。上升器將攜帶月壤樣品從停駐在月面的著陸器上起飛,並由軌道器抓獲,將月壤樣品轉移到返回器,最終返回地球。如果成功後中國將成為人類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蘇聯1976年的月球24採樣返回任務,已經是時隔44年。

於此同時,中國也提出了相應的進一步月球探測方案。在通過嫦娥一號到五號任務完成探月工程三步之餘,中國還規劃了探月四期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開展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份、空間環境的綜合探測,嫦娥八號將集中於科學探測試驗和關鍵技術進一步突破。後續再建立小型國際月球科研站,有人短期值守月球基地,最終實現2036年至2045年間建成綜合的大型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並保持定期地月往返「航班」交流。

中國人登陸月球,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既是收官之作,又是我國未來月球探測的奠基之作,將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那麼,嫦娥五號探測器長啥樣,這一號稱中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的任務有什麼特點?經社君總結了幾組數字,讓你能夠快速認識這位嫦娥「五姐」。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正因如此,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結構也最為複雜,由 4 個主要部件——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組成,而此前的四個嫦娥探測器只有 1-3 個主要部件組成首次在 38 萬公裡以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按照計劃,這次嫦娥五號至少將攜帶 2kg 重的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而蘇聯過去 3 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一共才帶回了約 330g 的土壤樣本。為什麼嫦娥五號一次就能帶回這麼多樣本?這主要得益於在這次任務中採用的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
  • 嫦娥五號|五組數字,看嫦娥五號如何「奔」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章咪佳 陳偉斌 通訊員 姜哲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點擊(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太空探索永無止境。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 深度丨一文解讀嫦娥五號月面起飛
    502 所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 GNC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楊巍說。理想的狀態是落區平坦。考慮到採樣後上升器要在月面起飛,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上升器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為了給上升器起飛創造更好的條件,相較於嫦娥三號、四 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要求更高。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我國計劃於今年擇機發射嫦娥工程第三階段——「採樣返回」的首顆探測器「嫦娥五號」。嫦娥一號重 2350 千克,體積 200×172×220 釐米,總投資 14億人民幣。嫦娥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全月面的三維影像圖,分析鈾、釷、鉀、鈦、鉻、鐵、鋁、鎂等14種礦產資源的分布和含量,測量月壤厚度,估算氦3資源的儲量,考察距地面4萬~40萬千米的地月空間環境。
  • 科普丨嫦娥五號是怎麼去月亮上「挖土」的?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 嫦娥五號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 開展著陸點區域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察,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 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再捎點「特產」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嫦娥家族:與嫦娥家族中前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姑娘」有什麼不同,她在大家族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發揮著什麼作用?「首先是『外貌』即外觀造型不同。」
  • 嫦娥五號探月在即,攬YUE計劃再進一步
    萬眾期待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已於11月24日4時30分離開海南文昌發射場,並進入預定軌道。進過幾天的飛行,嫦娥五號在距月面400公裡處成功實施第一次點火制動,成為了月球的衛星。12月1日到2日,嫦娥五號落月器將擇機降落在呂姆克山附近的預定著陸區。
  • ...簡歷)指揮火箭發射,其負責的嫦娥五號連接器系統是什麼?
    最近一周,#1996年出生的姑娘指揮火箭發射#連續上了熱搜,這位24歲的姑娘是何出身,有什麼過人的簡歷?其負責的太空飛行器連接器系統是什麼?RRTednc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嫦娥...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前往火星的旅途中。二、嫦娥五號與以往的中國探月任務有什麼不同?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挖土」之旅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1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通過嫦娥五號任務牽引,我國將掌握比較完整的無人月球探測技術,為未來的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奠定堅實基礎,對於提升我國航天科技水平,推動我國自主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嫦娥八號有望在月球測試3D列印房子
    最近全國人民都在關注一件大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攜月壤回歸地球,意義重大,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也是人類在44年後重返月球獲取月球土壤的標誌性節點。嫦娥五號的哪部分最終回歸地球?月壤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讓我們一文看盡這驚心動魄的23天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