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南街的門牌號從101跳到137。
門牌號碼被稱為「本地人的臉,外地人的眼」。它對郵政通訊、交通旅遊、探親訪友等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地名指代一個大區域,那麼門牌號則是精準到點。不過,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濟南不少道路門牌因為片區拆遷改造等原因,而變得不連貫,出現門牌號跳號的問題。
排序因朝向不同有差異
增加附號表示新建
此前本報報導的甸柳莊西路、山大南路一帶採用「零點丈量法」確認門牌號一事,但「零點丈量」大多適用於城市新建、改建的路、街、巷兩側建築物的門樓牌號碼。其最大便利之處便是:無論中間新增多少大門,其門牌號碼均可按上述方法隨時加減。
至於濟南老城區的路、街、巷的門牌號,根據《山東省門樓牌編制管理辦法》,大都沿用阿拉伯數字順序排列的傳統辦法。具體如下:路、街、巷、胡同兩側均有建築物的,一側編單號,一側編雙號。僅一側有建築物的,則只編單號或雙號。
其中,東西街巷(如文化東路),由東向西,北側編單號,南側編雙號;南北街巷(如山大路),由北向南,西側編單號,東側編雙號;東北、西南街巷,由東北向西南,偏北側編單號,偏南側編雙號;西北、東南街巷,由西北向東南,偏西側編單號,偏東側編雙號;而同一進出口的胡同(曲水亭街、王府池子一帶最為明顯),不分方向,由入口向裡,右側編單號,左側編雙號。
至於小區院落內的樓號牌或平房排號牌,則是按照「先由北向南,後由東向西」的順序編排。至於樓房的單元號牌,按面對樓房單元自左往右的順序編排。樓內戶號牌,面對單元按順時針方向由低層向高層編排。
此外,不少市民還會發現許多門牌號上的數字之間會加上「-」號,如「文化東路79-1號」。此類門牌號表示:連續編排門樓牌號碼的路、街、巷兩側的院落或樓房,中間新建房屋增設新門樓牌號的,可在其前號後增加附號編排(如:1號、2號門之間需要增加兩個門樓牌號,其新增加的門樓牌號為「1-1」「1-2」)。
個別市民為一己私利
自行安裝門牌號
不少來濟遊玩的遊客在大觀園一帶遊玩時,總會發現路上的門牌號不連貫,「經四路上門牌號跳躍性挺大的,從十幾號一下子跳到一百多號,讓人看不懂。」29日,記者在經四路北側自東向西步行發現,確如上述所說,經四路門牌號從「經四路15號」直接跳到了「經四路185號」,兩者中間缺少了眾多號碼。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不只是經四路,濟南老城區內門牌跳號的現象比比皆是。29日,記者沿著林祥南街自北向南行走,該條街道西側的門牌號為奇數,從「林祥南街93號」到「林祥南街101號」自北向南依次遞增,但從「林祥南街101號」卻直接跳到了「林祥南街137號」。
此前本報也曾報導「文化東路上有75號、79號,可兩個號之間就是找不到77號」。為此,記者再次來到文化東路,在山東省藝術學院東側50米處,找到了相鄰的「文化東路75號」和「文化東路79號」,兩者之間沒有「文化東路77號」。而「文化東路79號」之後,門牌號便直接跳到了「文化東路91號」。
除了跳號、號碼牌缺失,還有個別市民為了一己私利擅自安裝門牌號。此前,家住小清河北路的李先生曾向本報反映:自己所住的地段門牌號混亂,其中無影山北路69號、無影山北路69-1號,分別有兩家,搞暈了不少外地人與快遞員。經查,原來是一家酒店與醫院為了方便顧客尋找,擅自製作了門牌。
跳號大多維持原狀
門牌缺失會及時更換
「過去這片全都是小門小戶,一家挨著一家。拆遷過後,住戶都搬上樓了,原來的門牌號也就消失了。」談及經四路門牌號從15號直接跳到185號,魏家莊派出所相關民警表示,片區拆遷改造是造成經四路的門牌號跳號的主要原因。
門牌號因拆遷改造而消失,但並不意味著為了保證門牌號的連續性,而將整條街道的門牌號重新編排。「這裡面牽涉眾多歷史原因。」該民警介紹,經四路185號是一家酒店,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如果將其門牌號變更,則涉及房產、戶籍等多方面,所以只能保留現狀。「185號確定後,其之後的門牌號便按照《山東省門樓牌編制管理辦法》確定為187號和189號了。」
經四路北側實則是以「經四路3號」為起點,「經四路1號」並不存在。據上述民警介紹:人民商場門牌號原為「經四路13號」,該片區拆遷改造之後,門牌號由原來的「13」號改成「經四路3號」。「其東側本來要建一個建築,鑑於它在經四路起點,我們便將『經四路1號』預留下來,但後來沒建成,就維持現在這樣了。」
涉及歷史原因以及周邊人群多年的使用習慣,公安部門對於門牌號跳號的現象大都是維持原狀。但對於門牌號缺失等現象,公安部門則會及時「查缺補漏」。「對因城市改造等原因造成的老舊小區門樓牌缺失情況,派出所社區民警會開展調查摸底,及時上報,全部增補,免費安裝。」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戶籍科工作人員表示,上報審批完成後,樓門牌號會在一個月之內製作完成,屆時民警、安裝人員「雙到場」「雙籤字」才可安裝。
相關連結
有的開發商圖吉利
擅自更改樓層號
「對轄區沿街建築相對穩定的主要幹道,我們堅持每周巡迴檢查,及時增補門樓牌,始終保持沿街門樓牌的規範齊全,打造轄區門樓牌設置齊全、規範的示範重點道路。」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戶籍科工作人員說。
除了門牌跳號,不少開發商為了圖吉利擅自更改樓層號,去掉「4」「14」等不吉利的數字,隨意加「8」「18」等數字,擅自更改樓門牌號以及整棟樓的層數。如,市中區某小區開發商將2樓變成2—A層,整棟樓由原來的15樓也就變成了16樓,直接導致了一棟樓業主落戶出現問題。
「我們現在會提前介入,告知開發商基本的門樓牌編劃原則,避免後續出現一系列麻煩。」濟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戶籍科工作人員表示。針對近年來濟南市新建改建道路、居民小區日趨增多的新形勢,對轄區內正在建設、待拆遷改造中的道路和居民小區,民警主動上門與開發建設單位聯繫協調,逐一發放《門樓牌編劃通知書》,提前告知門樓牌編劃原則和相關管理規定。「對尚未命名的要告知建設開發單位,儘快向民政部門申報地名,對在建居民小區應按照編劃原則編排樓號、單元號、戶次號,以避免後期房產登記與新編門樓號不一致問題的發生。」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門牌號也在與時俱進。不少市民發現,如今的門牌號上多了「二維碼」,掃一掃門樓牌上的二維碼,進入門牌頁面,不僅可以看到所在門牌的標準地址名稱,還可以通過網絡地圖查看周邊道路、沿線門牌、景區介紹和方位圖。
「下一步,頁面內還能看到此地所屬派出所警務責任區,社區民警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方便市民與公安民警之間的聯繫溝通。」工作人員透露,二維碼門牌將搭建面向公眾服務的網際網路標準地址信息服務平臺,探索地址二維碼的名片化、門戶化應用,為地點導航、物業服務、網上繳費、快遞送餐、報警急救等民生服務提供標準地址信息服務,打通公安機關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