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中風」都不會太陌生,在老年人中尤為常見。中風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腦動脈堵塞或破裂,使血液流通受阻,導致腦細胞因缺血缺氧而損傷或壞死引起的。一旦發生中風,那麼大腦的生理功能將會遭到損害,若嚴重的話,對生命安全也會造成威脅。
數據顯示,我國是中風高發的國家之一,平均下來,每12秒就有一個人因中風而離開人世。可見,這一問題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尤其是45歲以上的人群,要儘早辨別前兆,提前預防,把風險降到最低。
中風多半是「拖」出來的,3個小測試,快速識別中風信號
做個微笑測試如果腦血管出現問題,那麼神經功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可以簡單做個微笑測試,如果兩邊臉都可以正常活動,說明是正常的。但如果發現有一側臉不能活動,處於僵硬狀態,那麼則是異常現象,需要注意。
做個舉手測試腦部中樞神經受損的話,四肢的活動都會出現障礙。如果不能很好判斷,可以做個舉手測試,將雙臂平舉起來,如果兩個手可以有利抬起,並保持在同一水平線,說明是正常的;但如果有一側手無力抬起,兩手高度無法保持一致,則是異常的,需要提高警惕。
做個說話測試語言功能也受腦部中樞系統的控制,如果可以清晰、流利地說話,那說明是比較正常的,但如果出現吐字不清晰,大舌頭,言語不清,或者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說明語言功能障礙,可懷疑為中風信號。
除了以上的徵兆,若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並伴隨嘔吐、身體半側癱瘓伴隨昏迷現象、全身抽搐且大小便失禁等情況,很大可能是中風來臨了,最好快速尋求醫學幫助。
為何「中風」越來越多?禍根只因這「3個字」,儘快提醒家裡人
因為「懶」現代大多數人偏「懶」,不愛活動還懶得喝水,從而導致血液循環越來越慢,血液濃度越來越高,導致血管壓力增大,血脂偏高,加速血栓形成。長期下去,難免導致血管堵塞或血管破裂,從而引起中風。
因為「吃」不正當的飲食是造成中風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愛吃油膩、辛辣、醃製等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增加血液脂質含量,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提高血脂、血壓水平,加速血管老化,所以也容易誘發中風。
因為「熬」這裡的「熬」指的是身體和心靈的雙重煎熬。現在很多人受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影響,長期熬夜不說,情緒也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刺激血管收縮,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有所提高。
若想中風不來擾,可以多做3件事
1.補充營養素
若想預防腦中風,最重要的是保持血管暢通,降低血脂、血壓水平,所以日常對血管的養護就十分重要。可以經常給血管補充青梅多肽酶這樣的營養素,是從青梅、餘甘子、楊桃、檸檬等水果食材中提取出來的。
裡面所含的各種酶、十幾種胺基酸、維生素、蘆丁、三萜酸等元素,有助於清理血管自由基,提高血清溶血素,提高血管抗氧化能力,提高血脂的代謝,減少脂質沉積,疏通軟化血管。若能經常補充,對血管是有好處的。
2.減少菸酒
菸酒也是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長期吸菸,會導致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進入血管,促使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壓升高。而過量飲酒,也會導致激素分泌,刺激血管收縮,加速血管硬化速度。所以有菸酒習慣的人,要注意減少菸酒的攝入,能戒菸戒酒是最好的。
3.常做清栓動作
第一個動作是空抓手,沒事就可以多做,每天做個400-800次為宜。這樣可以鍛鍊手部,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病變發生。
第二個動作是按摩頸部,先將雙手搓熱,然後快速按摩頸部左右兩側,可以按到皮膚發紅髮熱的狀態,可以提升血管彈性,恢復大腦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