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知世界上有一個重要的認知,那就是萬事萬物都有相對性!相對於大的才有小的,對於快的才有慢的,還有真假、虛實、對錯、是非等等。
一切事物都是相對存在的。一輛在路上行駛的汽車,你可能會覺得很快,也有人會覺得很慢。為什麼一輛車一樣的速度會得出兩種結果?
物體都有大小,在公園中心的那塊石頭是什麼大小?我們知道網路遊戲世界的人物都是假的,然而某個人物設定認為自己是真實存在的!
從所謂的客觀存在到主觀想法,我認為你撞了我,你就是錯的;而對方認為雖然撞了人,但是已經道歉了,你再罵人,你才是錯的。
世間萬物有相對才有不同,才可以分辨不同的事物。
速度的快慢,物體的大小,會潛意識的對比某的標準,得出感覺。而是非對錯也是有某個想法進行判斷,各自只要不用同一個標準判斷,就不會有相同結果。
世界的真假是非無法說清楚!每個人都活在地球上,但每個人都不在一個世界裡!要想得出結果就要有一個標準!所有的判斷都是由思維決定的。
那麼假如思想消失了,人消失了,生物消失了,我們認為的萬物屬性是否還存在?
看似是沒有人,地球依舊運轉,該有的質量還是有,該有的運動還是在!哪怕沒有生物,水依舊在流,熱氣也會上升變成雲朵,山川河流,江山依舊!就像沒有生命的火星一樣,地球沒有生命,世界還是世界!
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地表之所以是地表,是因為我們踩在上面才叫地表!
物體表面之所以有表面,是因為我們只能摸到那裡才是表面!
距離之所以是距離,是因為我們需要到達才有距離!
假如人消失了,人類思維就沒有了,而生活在地底的生物不會認為泥土之上才是表面,也許有些神秘生物會認為大氣之上才是表面!更或者,認為地球磁場覆蓋之地都是地球呢?
而物質表面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結構限制了我們的行為範圍,假如有微觀生物,世界還有物質嗎?還有星球嗎?沒有!引力無法束縛它們就不會被它們認知,物質無法形成阻礙,物質就無法認知也就不存在!沒有了人類,誰可以說宇宙有星球?誰能確定萬物是存在的?
就連距離也是思維產物!假如宇宙本身就一個整體,那它也不需要移動!沒有移動,什麼才可以叫做距離?沒有!
相對性造就了世界萬物的形狀!判斷了宇宙的範圍!歸納了世界的定律!創造了囚禁我們的牢籠!
相對性怎麼產生的?要看萬物的本質,必然追尋萬物的因果!假如我們第一次看見一塊石頭的時候,(忽略世界背景,世界只有一塊石頭的理想狀態)我們認識到了什麼?有顏色嗎?沒有,因為是第一次看見,只有第二次看見不同顏色的石頭時,我們才可以認識顏色。
大小也是如此。
這就是我們的思維產生的相對認知!整個世界的顏色、形狀、大小、冷熱由我們決定!所以世界本身沒有相對性,相對性不是世界屬性,而是人類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