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5 11:18:15 來源: 南通網
□梅 莉
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簡稱《蓋茨比》)我至少看過不下3遍,能使我拿起來反覆翻看的書不多,《紅樓夢》是,《圍城》也是。
《蓋茨比》緣何成為經典名著而不是三流言情小說呢,我常常會想這個問題。這部薄書分明講的就是一個言情劇:一個出身卑微的窮小子蓋茨比愛上了美麗清純的貴族小姐黛西,因女方父母反對而分手。5年後,他積累了巨大財富重新來徵服夢中女神。他在女神的河對岸買下了城堡。為吸引她的注意,蓋茨比一擲千金天天晚上開party,夜夜笙歌。而此時的黛西,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物質女郎,連蓋茨比都聽出來「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可是他依然認為這樣的聲音是無窮無盡的魅力源泉,金錢叮噹的聲音,鐃鈸齊鳴的歌聲……黛西因自己在婚姻裡遭遇花花公子丈夫湯姆的背叛,兩人很快舊情復燃。戀情被挑明,混亂之中黛西開車撞死丈夫的情人,蓋茨比勇敢地為心上人背鍋,卻又被湯姆蓄意挑撥而招人射殺,而他卻不知心愛的黛西早已和丈夫逃得無影無蹤……
我想小說之所以能跳出一般言情的格局,躋身於經典之中,最重要的是對蓋茨比這個人物的完美塑造。蓋茨比的理想與目標專一而純粹,追求財富也好,追求出人頭地也好,說到底,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夢中的那份愛情。「蓋茨比深切地體會到財富怎樣禁錮和保存青春與神秘,體會到一套套衣裝怎樣使人保持清新,體會到黛西像白銀一樣皎皎發光,安然高踞於窮苦人激烈的生存鬥爭之上。」他知道心上人愛錢,就拼命掙錢,知道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他就去名校讀書,努力跨越階層。而他分明也清醒地意識到,他愛的女神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現實中的她既虛榮又懦弱。但他還是止不住克服重重困難去愛,要娶她為妻。他逼她說出,五年裡從未愛過自己的丈夫湯姆,只愛他。這顯然太苛刻了,黛西的回答是,愛過丈夫,因為黛西的感情並不專一和長情。
蓋茨比雖然失望,但仍然痴心未改,相信愛情。直至最後一刻,他死於一場精心布局的謀殺前,他還是不知心上人已背叛。蓋茨比的了不起在於,雖然人在江湖上走,刀鋒上舔血,成為富甲一方的紳士,卻並沒有沾染上貴族的不忠、糜爛與陰謀。他純粹而天真,五年後,見到女神時緊張到許久不敢出來面對她。他想得到夢中的愛情,雖然這更多的是他單方面多情,階層跨越之難,也不是有錢就能解決,但仍一次次勇敢向前靠近,最終還是被現實無情打敗。就像小說結尾所說的:「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
電影版的蓋茨比雖然有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過硬演技支撐而熠熠生輝,但對於女主黛西,不論是形象還是演技都削弱了劇情的表達。原著裡的黛西青春時單純可人,又美又仙,愛蓋茨比時愛得發瘋,一旦心愛的人離開她,她也就聽從家人安排嫁人,婚後又瘋狂地愛著自己的丈夫。遭遇丈夫背叛後,痛苦糾結,其形象真實而鮮活,生活中這樣的平庸女子隨處可見。
小說《蓋茨比》裡,開頭有一金句廣為流傳:「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條件。」是的,偏見其實是人類特有的傲慢表現。縱觀蓋茨比的一生並沒有什麼遺憾,他一直在奮鬥,夢想一個個照進現實,這已經很了不起,關鍵是他還能保持著一顆純真而高貴的靈魂。正如他的好朋友尼克所說的:「那些所有的爛人加起來,也不如你一個。」
我看的是翻譯家巫寧坤版本,他的中文翻譯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金句隨手拈來。菲茨傑拉德雖然預感到自己在寫一部偉大的小說,但在生前卻沒能看到此書的盛行,到他去世時只賣了兩萬冊。如今這部書年年熱銷三十萬冊。如果知道自己塑造的「蓋茨比精神」在今天的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生前好飲的菲茨傑拉德一定會開心地喝上幾杯吧。
成為經典而非三流言情的區別也許有很多元素,但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有沒有給人一種精神上的引領吧。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