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教給女人如何過好這一生

2021-01-08 書影生香

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一本好書就像一劑良方,讀懂了,看待問題能夠更加通透。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面紗》。

創作《面紗》時,毛姆將近50歲,正處於「我有一肚子故事,還超級會講」的時期。不過,這本小說寫得很不順利,毛姆花費了幾年時間才全部定稿。

1924年,《面紗》先後在紐約和倫敦的雜誌上連載,1925年出版成書。和毛姆的許多作品一樣,《面紗》一經問世就引起了轟動,短短幾年時間就重印了五次,因作品巨大的影響力,還被改編成了舞臺劇和電影。

《面紗》被認為是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堪稱女性婚戀自助手冊。讀懂讀透,能讓我們在感情世界裡少走很多彎路。

01盲目衝動踏進婚姻圍城的女人,多半會後悔

女主人公凱蒂出生於英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沉默寡言,母親虛榮勢力,妹妹其貌不揚。

凱蒂性情愉悅,討人喜歡,長得很是漂亮,自幼被母親灌輸了嫁入豪門躋身上流社會的思想。

從18歲起,凱蒂便開始在母親的安排下輾轉於各個舞場,目的無非是釣個有錢的青年才俊,以婚姻為手段過上令人豔羨的生活。

可幾年時間如流水一般無聲逝去,高不成低不就的凱蒂並沒有嫁得如意郎君,她成了一枚大齡剩女。

不過,凱蒂變得焦慮心急是從妹妹訂婚開始的。凱蒂和母親都沒有想到,長得難看舞技又差的妹妹在社交季的第一年就遇到了不錯的結婚對象。

凱蒂看著母親越來越難看的臉色,想著再不嫁人就要給妹妹做伴娘的尷尬場景,徹底慌了神。

就在這時,內向敏感的細菌學家沃爾特向凱蒂求婚了。凱蒂並不了解沃爾特,可她覺得只要嫁給沃爾特,就能立刻擺脫糟糕的處境。

婚後,凱蒂也曾被沃爾特的痴情體貼所打動,也曾試著去愛他,可始終不能。此時的凱蒂才意識到當初的決定有多麼荒唐可笑,可一切為時已晚。

其實,在文學作品和現實生活中,因為盲目衝動而結婚的例子不在少數。

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所著的長篇小說《飄》中,農場主女兒斯嘉麗向心愛的男人表白被拒後,為了挽回尊嚴和面子,嫁給了她根本不愛的查爾斯。

後來,查爾斯在參軍打仗途中染病死去,斯嘉麗不但年紀輕輕成了寡婦,還發現自己已懷有身孕。她為當初貿然踏入婚姻的圍城懊悔不已,但木已成舟。

退一步說,即使查爾斯不死,那種懦弱靦腆的性格也絕不是斯嘉麗能看得上眼的,這種婚姻又何談幸福呢?

莎士比亞曾說,任何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同樣的,如果你連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都不知道,連自己是否鍾情於他都不清楚,只是為了堵住父母親戚催婚的嘴巴,為了擺脫大齡剩女的身份,為了臉面上好看一點而結婚,這本身就是對婚姻的一種褻瀆。

在談婚論嫁這等大事上,一定要保持理性,切勿因一時衝動,鑄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02婚外情中,男人貪圖的和女人想要的是截然不同的

沉迷於婚外情的女人,貪圖的到底是什麼?原著中講得很清楚:

他全身心地愛著我,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也就不打算隱瞞了。我們做情人已經一年了,我為此而感到驕傲。他對我而言,就是我的一切。我們已經厭倦了躲躲藏藏,提心弔膽的日子。我嫁給你就是一個錯誤,我就是個大傻瓜。謝天謝地,這一切總算要結束了。

這段話是凱蒂和情人查理在家中纏綿,東窗事發後對丈夫所說的。

顯而易見,凱蒂並不覺得自己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錯誤,被發現反而使她愉悅輕鬆起來。在她看來,這是擺脫不幸婚姻,跳脫苦海,和查理邁向新生活的關鍵一步。

可當她信心滿滿地把一切告訴查理,查理那冷漠的神情和事不關己的姿態讓她徹底寒了心。

原來,這個有婦之夫沒有對她動過一丁點真心。她如何收拾殘局,她是死是活,查理根本不在乎、無所謂。一個紅杏出牆的女人和仕途前程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想來,婚外情之中,男人貪圖的是新鮮刺激,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他們便會急忙和情婦劃清關係,回歸家庭,戴上面具完美扮演起好丈夫;女人多半是因為夫妻感情冷淡,缺乏愛和安全感,才會向另一個男人交付身體和真心,最後通常被傷的遍體鱗傷,悔不當初。

實際上,已婚男人越是有魅力,也就越危險。他們就像罌粟一樣,吸引著你一步步靠近,可一旦染上了,等待你的將是萬丈深淵。

03女人從來不是男人的附屬品,一個人也可以又美又颯

張愛玲說,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那婚姻就是長期賣淫。

長久以來,凱蒂都在「踐行」這句話。

在凱蒂的潛意識當中,女人必須依附男人生活,只有嫁給一個有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的男人,後半生才有保障,才能活得體面安穩。

可是,當她被丈夫懲罰,當她在霍亂肆虐的疫區看到那些為了治病救人背井離鄉,默默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修女時,她才意識到從前的自己有多麼荒唐可笑。

原來,女人能夠以完全獨立的姿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和未知的一切,女人的主場是不需要男人撐傘的。

正如《我的前半生》中所言:「沒有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再破敗,再簡陋,也好過寄人籬下。」

想明白了這一點,凱蒂忽然覺得充斥著死亡的疫區沒那麼恐怖了,走過的那些彎路也有了意義。

故事的最後,虛榮拜金、背叛婚姻的凱蒂返回英國,和父親修復了多年冷漠的關係,走上重生之路;因愛生恨的沃爾特,卻因被仇恨湮沒,以感染病毒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喜歡讀《面紗》,因為其中有愛情與責任、背叛與覺醒、自渡與救贖,也有對人性的嘲諷和寬容。

反觀現實中的你我,何嘗不是戴著面紗在面對世人呢?

面紗之下隱藏著的到底是什麼?

希望你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這本《面紗》,去字裡行間尋一尋答案,相信你會和90多年前讀這本書的朋友一樣,輕而易舉被毛姆的文字所打動和驚豔: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毛姆《面紗》:人到中年,我看透了這三個愛情真相
    《面紗》是毛姆在將近50歲時創作的一部近乎完美的愛情小說。《面紗》以女主人公吉蒂出軌東窗事發後,被丈夫沃爾特帶往霍亂肆虐的疫區開篇,講述了一個愛情與責任,背叛與救贖的故事。書中蘊藏的三個愛情與婚姻的真相,更是引人深思。第一: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往往很難幸福張愛玲曾經說過:「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婚姻就是長期賣淫。」
  • 毛姆的《面紗》告訴我們:女人不工作,容易朝三暮四
    有人說,人的一生至少要讀一次毛姆的作品,才知道月亮和六便士哪個更值得追求。而我今天想講的,不是他最有名的《月亮與六便士》,而是《面紗》這本小說。知乎上有人評價說,《面紗》大概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差的一部。為什麼呢?買回來看了以後,發現它更像是一部言情影視劇。主角是一個已婚女人。其實它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 電視劇《天道》思考:一個女人,應該如何過完這一生?
    《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產電視劇,劇中人物、對話、情節走向,都值得反覆琢磨與欣賞。對,我用的是「欣賞」一詞,像對待藝術品一樣,慢慢品味它的味道。暫且不談劇中的佛法、經商門道和文化屬性等,免得有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之象。
  • 《面紗》就是生活,女人啊,撕開它的偽裝,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很多時候,很多人會對愛情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覺,可是愛情裡面包含的東西太多,只有一點點地剝開,才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毛姆用《面紗》這本書,很清楚地告訴你,究竟什麼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在整個故事中,還貫穿著人性的陰暗、虛偽、貪念、救贖等主題。可能有些朋友沒有讀過這本書,所以大家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
  • 近乎完美的巨蟹座!對此,你如何評價?
    對於十二星座中近乎完美的他們,你又將做出如何的評價和見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溫柔、善良的巨蟹座吧!巨蟹座很具代表性的一個水象星座,位於黃道十二宮第四宮。本位型的他們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守護星(月亮)賦予了他們超強的第六感。本性善良、溫柔的巨蟹座,似乎天生就會讀心術一樣。讓我們不敢接近!家庭和忠誠是是巨蟹座最具特色的星座象徵!
  • 毛姆在《面紗》裡揭露的現實:女人的格局,取決於她見過的世面
    這個不符合好女人標準的女人,就是英國小說巨匠毛姆在《面紗》裡塑造的女主人公凱蒂。你可能沒聽過《面紗》,但你肯定聽過《月亮與六便士》,它們都出自英國小說家W·薩默塞特·毛姆。毛姆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他一生寫過二十部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還有三十多部劇本。毛姆出生在巴黎,在英國長大,曾去德國留學,又去世界多國遊歷,他的很多小說也都有鮮明的時代和異域特點。
  • 「文藝範」疫期翻書:借鼠疫殺人的小說《面紗》讀後感
    英國電影《面紗》劇照。本篇思考小文,對象是一篇關於鼠疫特殊時期的外國人的特殊愛情與婚姻糾葛的小說,名叫《面紗》。在今天的中國,英國作家毛姆比過去更紅更流行,書店顯著位置,擺滿各種版本的《月亮與六便士》;在人們歷數的諾貝爾文學獎的遺珠中,毛姆經常也是一位被列入的作家。儘管不少評論家將其歸為二流作家,但他的這個「二流」,確乎比許多一流更受人們長時間地持續歡迎!
  • 《面紗》:不是錢,就是性?那些沉迷婚外情的女人,究竟享受什麼
    「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裡的缺口,或許恰恰是一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你填不了。」 ——《面紗》《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書名引自英國詩人雪萊的詩作《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別揭開那華麗的面紗,它被人們叫做生活。雖然它只是被隨便塗抹的顏色,但那是人們願意信以為真的東西」。
  • 一部為愛而狂的言情小說,男主為了愛情,眾叛親離!
    一部為愛而狂的言情小說,男主為了愛情,眾叛親離!(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在言情小說中,很多時候,愛情這東西,都是說不清楚的,有些人為了愛情,受盡了傷害,最終換來的,卻只是遍體鱗傷。就像很多虐心言情,書中的主角,幾乎都被愛情折磨的遍體鱗傷,讓人不由得反思,這世界上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愛情?
  • 《面紗》:值得N刷的高分愛情電影,關於人生的終極探討
    先拋出一個愛情中常被提及的問題:面對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你會如何選擇?面對愛人的背叛,你會選擇原諒還是報復?今天要推薦的不是普通的英文愛情小說,而是大名鼎鼎的《月亮與六便士》的作者毛姆的小說《The Painted Veil》,中文譯名《面紗》。這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一部女性精神覺醒經典之作,同時也是其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
  • 《面紗》:為何女人會在愛情裡受傷,毛姆早就說得清楚明白!
    很多人知道毛姆,是因為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然而我喜歡毛姆,是因為他的《面紗》。私以為,女孩最應該閱讀的書就是《面紗》,尤其是她們想要步入愛情的時候。這本書會告訴女孩們,一生最重要,最美好,也是最艱難的事就是學會愛,然後去愛人。而在此之前,女孩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
  • 小月書評 | 人性「面紗」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各位小主好,天氣逐漸變冷,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時,是不是還裹在被子裡呢~~那麼我們幹些什麼來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呢?小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經典小說,那就是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寫的《面紗》。第一次讀完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之後非常喜歡,也見識了他那尖酸刻薄卻睿智犀利的筆調,而後便開始了解作者。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由於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
  • 《面紗》:這場肆虐的動蕩霍亂裡,愛情卻只若煙花般燦爛
    毛姆在《面紗》的序言中說,這部小說的靈感得自於但丁《神曲·煉獄篇》中的詩句。一八九四年,毛姆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時,去佛羅倫斯度假,房東的女兒教他讀《神曲·煉獄篇》。其中有這樣幾句:「請記住我,我就是那個皮婭,/錫耶納養育了我,而馬雷馬卻把我毀掉,/那個以前曾取出他的寶石戒指並給我帶上的人,/對此應當知曉。」
  • 這是一部史上還原度最低的小說改編電影?
    她談到,自己沒有想到會在15年後的今天,把小說改編成電影。起初創作時,只是想寫一個具有動漫氣氛的唯美愛情故事。改編成電影後,則要根據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做調整,同時也要結合觀影體驗進行改動。飾演辛唐的孫晨竣在了解角色時,也有看過原作,發現原作和劇本的設定相差非常大。小說中那個長發飄飄的日系男子,大概也只能保留在文字裡了。
  • 10本影響一生的經典愛情小說,在閱讀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麼多年了,我還能清晰地記得書中的一些片段和句子,也記得看這本書時,自己獨自在深夜痛哭的情景。很多時候,我都覺得這本書簡直是個奇蹟。這本書呈現的是一種深沉的愛,一種現代社會少有的愛,書裡寫道「這麼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正如小說開篇的一句話:「在千金之諾似已粉碎、愛情只不過是逢場作戲的方今之世,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故事還是值得被講出來的。」
  • 全智賢對自己多嚴苛,從容顏到造型近乎完美,成為不可戰勝的神話
    她從出道以來就對自己的容顏和造型十分的挑剔,如果達不到完美的程度,那麼她便不會出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到它的同時,總會有一種女神氣場撲面而來的感覺,她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成為不可戰勝的神話,不得不說,她出演的每一部劇集都是下手穩準狠的,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讓她每一次出場都能夠驚豔亮相。
  • 豆瓣評分9.1,這部純愛小說,口碑比《遇蛇》還要好!
    豆瓣評分9.1,這部純愛小說,口碑比《遇蛇》還要好!(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溯痕的《遇蛇》是筆者常談到的一部虐心小說,這部經典純愛小說,寫得是真的出色。無論是劇情還是文筆,都沒得挑。在劇情方面,它講述的是人與妖之間的虐戀故事。
  • 顧西爵的一部言情小說,將愛情寫到極致,流年匆匆念你如初
    顧西爵筆下的《我念你如初》是一部好小說,小說講述的一段從校園延續到職場的愛戀,多年前的相遇是校園的青澀,多年後的重逢讓彼此在沉澱中更成熟,但縱然時光荏苒,流年匆匆,還是念你如初。1、將愛情寫到極致的言情小說校園愛情多年後都難以讓人忘懷,是因為校園戀情有些許甜蜜,有些許純真。
  • 這五個女人一生未嫁,又美又勵志,寫出一部堪比「女德班」的奇書
    雖然沒有上過《爸爸去哪兒》之類的綜藝節目,但是她們的名聲還是慢慢傳出去了,都說她們是神童,是才女。也不看看人家是什麼家庭,家庭氛圍好,耳濡目染,再加上有名師教,怎麼可能不成才女?一個扎心的事實是:大多數神童,都是因為受的教育好而已。本來他們的爸爸指望唯一的兒子光宗耀祖,去當個官出個名什麼的,結果五個女兒的名氣蓋過了兒子。
  • 另類解讀《面紗》:女性覺醒的背後,藏著毛姆對生活的深刻洞察
    從1916年開始,他的腳步遍布世界各地,遠赴南太平洋,到訪遠東,還遊歷過拉丁美洲和印度。無疑,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激發了毛姆的文學創作。在他的多部小說作品中,如《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刀鋒》裡面,讀者都可以尋覓到毛姆在不同地方的旅居印記。其中,有一本小說稍顯特殊,那就是毛姆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