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使用的頻率非常的高,但是我們大家大部分人只會用,而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義,其實很多的成語就源自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自然景觀。
就比如我們今天來帶大家要了解的陝西省西安市的一處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觀,黃河支流渭河,與渭河支流涇河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並因此引申出的「涇渭分明」這一成語。
「涇渭分明」,是發生在陝西西安的奇特景觀,這是一種很神奇的自然景色,涇河和渭河在我們國家西安市高陵區匯合在一起,這兩條河流匯合不要最緊,可卻讓觀看的人大吃一驚。
兩條河流,一條河流河水清澈,一條河流河水渾濁,兩條河流在流經匯合一起的時候,竟然不想融合。如果從空中看的話,可以看到中間有一條明顯的界線。為了觀看到這一奇景,大家還可以去西安涇渭分明觀景臺,去親身經歷一下。
先來了解一下這兩條河流的來源,涇河和渭河,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河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區相匯。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
涇渭分明位於高陵城南5公裡涇渭河匯流之處。涇河和渭河在高陵區船張村交會時,由於含沙量不同,就呈現了一清一濁,清濁同流一河互不相容的奇特景觀,形成了一道非常明顯的界限,成為關中八景之一而聞名天下,後人也就用涇河之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來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涇渭分明作為自然奇觀古已有之,然而作為成語家喻戶曉,婦幼皆知大概是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的詩句。從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是涇河濁,渭河清。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就要疑惑了,不是說得好好的渭河渾濁、涇河清澈嗎?為什麼到了唐朝詩聖杜甫哪裡就變成了渭河清澈,涇河渾濁了呢?這反差也特大了吧,完全和現代不是一個層面的了。
據專家研究,其實現代和古代都沒有錯,只是環境不一樣啦。在古代沒有人為因素,渭河途徑關中平原,而涇河則是流過黃土高原,渭河的含沙量比涇河的少得多。所以渭河看起來比涇河清澈。
但是到了現代渭河周邊的水土流失嚴重,反觀黃土高原那邊再推行植樹造林大大改善了涇河的環境。雖然還是涇河的含沙量多,但渭河還因為有一層地質的關係,只有當渭河含沙量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才會變得變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