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這句老話其實包含著做人的道理,也是古人生活的一種生活準則,讓大家少走彎路,避開風險,從而避免吃虧的問題。
1、「老不洩殘精」
人到了年老時,精氣神就會有所下降,此時人需要懂得養生之道,要時刻把握住自己的精元,做什麼都要穩重,別再向年輕時火急火燎,在幹活時一定要懂得適度休息,別拼命的幹,過早的洩掉殘精,總之凡事都要節制。
2、「少不食壯火」
人在年輕時,身體比較強健,體內的精氣神比較充盈,身體看上去有使不完的力氣,渾身充滿著力量。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別去食用太大補的食物,不然的話很難起到滋補的效果,反而會上火,傷了身體,對自己的健康是不合理的,甚至還會誘發新的疾病。很多年輕人卻忽略了這一點,大吃大喝,耗費了身體的精元,反而出現了大病。
3、「富不住大屋」
人在有錢的時候,自然希望能住上更舒適的房子,這樣自己的生活質量才會更高,不過在古代,社會的治安可不像今天這麼好,盜賊四處都是,官府都沒有什麼好辦法。那些地主富商的府邸,總會被光顧,家裡的珠寶文物也會被偷盜。
如果只是普通的民房,就算將財寶放在屋子裡,也很難有盜賊前來。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富人們行事上也都會低調。
4、「窮不行遠路」
人在窮困的時候,一定別走遠路,畢竟一路上遇到的麻煩太多,一旦沒有盤纏,很難能達到目的地,在路途中可能就會餓死。這句話還是告誡大家,一切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提前做好準備。
農村這類老話還有很多,它們看似沒有什麼道理,理解起來卻寓意深刻,讓人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