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什麼意思?

2021-01-10 村火計劃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這句老話其實包含著做人的道理,也是古人生活的一種生活準則,讓大家少走彎路,避開風險,從而避免吃虧的問題。

1、「老不洩殘精」

人到了年老時,精氣神就會有所下降,此時人需要懂得養生之道,要時刻把握住自己的精元,做什麼都要穩重,別再向年輕時火急火燎,在幹活時一定要懂得適度休息,別拼命的幹,過早的洩掉殘精,總之凡事都要節制。

2、「少不食壯火」

人在年輕時,身體比較強健,體內的精氣神比較充盈,身體看上去有使不完的力氣,渾身充滿著力量。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別去食用太大補的食物,不然的話很難起到滋補的效果,反而會上火,傷了身體,對自己的健康是不合理的,甚至還會誘發新的疾病。很多年輕人卻忽略了這一點,大吃大喝,耗費了身體的精元,反而出現了大病。

3、「富不住大屋」

人在有錢的時候,自然希望能住上更舒適的房子,這樣自己的生活質量才會更高,不過在古代,社會的治安可不像今天這麼好,盜賊四處都是,官府都沒有什麼好辦法。那些地主富商的府邸,總會被光顧,家裡的珠寶文物也會被偷盜。

如果只是普通的民房,就算將財寶放在屋子裡,也很難有盜賊前來。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富人們行事上也都會低調。

4、「窮不行遠路」

人在窮困的時候,一定別走遠路,畢竟一路上遇到的麻煩太多,一旦沒有盤纏,很難能達到目的地,在路途中可能就會餓死。這句話還是告誡大家,一切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提前做好準備。

農村這類老話還有很多,它們看似沒有什麼道理,理解起來卻寓意深刻,讓人受益匪淺!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年輕人要早知道
    他們把這些經驗總結成俗語,簡單實用,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造福子孫後代。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年輕人要早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秦始皇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曾派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尋找長生不老之藥。他沒想到的是,徐福再也回不來了,沒有了消息。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現代還適用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養生方面,不少的古方俗語,對現代來說,仍然是適用的。但是也有的是不靠譜的,自己要注意區分。俗語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確有其事還是迷信?能信嗎?一起來看看。「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說的是什麼?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什麼意思?古人生活智慧,受益一生
    一句廣為流傳的古老俗語,是多少代人長期生活經驗的結晶,如果我們知行合一,就能直接從中獲益。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句俗語,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話悟到了,將對我們的一生都有很大益處。 「老不洩殘精」,洩精的行為有哪些?什麼叫「老不洩殘精」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明,其中一部分作為俗語而存在,在我國農村地區廣為流傳。比如說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俗語,是中華文化數千年來,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俗語看上去簡單卻飽含深意,它們全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卻飽含著人生的真諦。俗語有很多種類,有的引導老百姓播種收割;有的勸誡世人如何為人處世;有的則是憑藉面相之術觀測人心;還有一些則是講述養生之道。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一句有關養生之道的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怎樣理解?後兩句更具有哲理
    文·段宏剛民間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和「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對生活之道的概括和再現,本是兩句互不相干的話,但它們有內在的因果關係,都是教導人們不要逞能,要安分守己,不事張揚,追求健全、低調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長輩通常會把這兩句俗語放在一起說,用來勸誡年輕人。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聊聊「老不洩殘精」有何道理?從字面上理解非常簡單,意思是說人上了年紀,氣血不濟,精氣虧損,床第之事要懂得有所節制。切不可為貪圖一時之快,姿意妄為,從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孟子說過:「食色,性也。」異性相吸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本能,也是相親相愛的情感載體,本無可厚非。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導語:俗語是古人總結而來的為人處世道理,雖然說換在當下來看,這些俗語並不一定正確,但是也有著一定的道理。「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既有修身也有養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不錯的實用價值,在引導養生或生活方面都有著不錯經驗,不過還是需要取之精華,棄之糟粕,大家看看是不是有沒有道理可言。老不洩殘精就字面意思而言,就是指那方面的事兒不可以過度,對於老年人來說一滴可就抵得上十滴血的說法,當然這並不科學依據,不過老年人的身體確實需要保養。
  • 古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
    簡單舉個例子,現如今很多老年人家裡放的東西都不捨得仍,總覺得還能放,還能吃。02除了一些歷史名人總結出來的養生之道外,在民間來會流傳出一些諺語,這些諺語的產生往往都是來自於生活經驗,像「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 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祖宗留下的名言
    俗語一: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腿軟同房,自取滅亡」。意思是如果一個男人的腿腳軟弱無力,最好不要同房。古代中醫學認為,男人腿軟,不是過度勞累,就是內臟出了問題,此時身體已發出危險信號,如果不及時養生節慾,無異於雪上加霜,加速病情惡化,自取滅亡。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老不洩殘精」其實這裡講的就是一個人的精氣神,因為我們都知道男人的精氣神往往都是跟腎相關的,精氣神好不好跟腎是相關聯的,如果腎不好的話,那麼男人看起來就會無精打採的,但如果腎功能強大的,即使是中老年人看起來也會神清氣爽,所以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人一旦上了年紀了,那麼精力往往就大不如從前了,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 俗語「老不洩殘精」的下一句你知道嗎?流傳的俗語,不是沒道理
    在這些俗語中,有「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這種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識人術;有「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種民間居住的經驗;還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等這種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養生秘笈等等。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道出了人生
    說起俗語,我們不得不佩服老一輩人的智慧,他們把一生的智慧都通過俗語傳承了下來。雖然有一部分不科學,但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原則,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懂得如何處事如何做人。而這裡就有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大家都知道它,但它的下半句才是重點,道出了人生。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現在還有用嗎?聽了反正不吃虧
    不過,這位著名軍事家、西楚霸王項羽卻因為不明白「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道理,最後落得個楚歌絕唱、烏江自刎的結局。中國人善於總結社會規律和相關經驗,並編製成朗朗上口的諺語用於警示自己和告誡後人。我們常說的「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便是較為經典的俗語。這個俗語在項羽的故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現在你知道這個俗語的後面兩句是什麼呢。
  • 俗語「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即使這個國家風雨飄搖,有過頻繁的戰亂,甚至是外敵入侵,中華民族依然是屹立不倒。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人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秀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更新、進步。不僅如此,古人還不斷的學習其他文化,使我國的文化趨於完善,這一點也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華文化痴迷,其中最令老外痴迷的莫過於俗語文化。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人生四忌
    老祖宗總是喜歡用精煉的語言,將紛繁複雜的人生哲學,歸納為短小精悍、容易理解的俗語。大家熟知的人生四喜、四戒等,仿佛都像指路明燈一樣,照耀著古人前行的方向。 而今天要說的「人生四忌」,只要讀懂它的內涵就會少走彎路、逢兇化吉。「人生四忌」的前兩句為:「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俗語「富貴之人兩腿毛,貧賤之人毛兩腿」,互相矛盾卻蘊藏玄機
    而在民眾中流傳最廣泛的傳統文化,就是我們口口相傳的俗語。這些俗語不僅僅能夠讓我們學到古人的智慧,跟能夠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捷徑。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談資和樂趣,比如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滿臉橫肉為兇相」、「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還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等等。這些俗語,在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依舊日久彌新,可見其磅礴的生命力。
  • 農村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一個可以稱之為「神秘」的地方。其中以農村俗語最為著名,看似簡單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苦甘,看破紅塵世俗。「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近些年興起來的一句俗語。這句話很好地反映了中國各地之間不同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風貌。也印證了中國地域文化差異,包羅萬象的社會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