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錢二兩成立半年了。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介紹我們自己,關於 三錢二兩,裡面提到我們想分享認知。經過這這半年來的思考,我們更加確立了我們想做的事情,就是 專注研究 '消費升級'。
為什麼是'消費升級',而不是網際網路,或者是房地產呢?
關於網際網路和房地產(當下風口),我們是這麼看的:
現在的網際網路,有一個怪圈: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拼命燒錢,通過融資活下去,其創始人過著明星般的生活,曝光率極高,被世人所追捧。
我們看來,這些企業大多是投資者的『噩夢』。主要原因是對於創新的熱情,投資者往往參與其中並支付了過高的溢價。同時,這些網際網路企業自身處於一個瞬息萬變甚至過度競爭的環境,這就使得他們需要不斷輸血,但這個產業的最終的少數贏家,並不能補償數量眾多的失敗者。而其實,最終獲得好處只是消費者,並不是這些投資者。
這裡,我們並不是說新興事物的創造不能帶來超額回報。事實上,許多人通過創新變得極其富有,比如創立Facebook的Mark。但這些收益並沒有流向個人投資者,而是流向了創新者與早期的天使投資者,或者中期提供大資金的PE。個人投資者想通過二級市場分一杯羹是越來越難了。
關於房地產,現在是全民炒房。自2015年全民炒股後,2016年房子又成了全民話題。民眾為了搶房,徹夜排隊,甚至連門都擠破。
我們認為的是房地產是社會財富的一個蓄水池,即在整個社會財富上升的過程中,房地產價格也是上漲的。但目前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引發的這種『搶購』,加上其實整個中國房地產價格經過過去20年的上漲,已經處於全世界最貴的地方之一(並且租售比已經明顯低於像美國,香港),其投資'價值'已經遠不如從前。
這一輪居民搶房的背後是居民槓桿的加大,根據2016年上半年的數據,個人購房餘額為16.55萬億,同比增加30.9%,其增長速度僅此於2009年。
有意思的是,在居民搶房的同時,不僅李嘉誠先後賣出中國房產,中國的幾家上市企業也賣出房產,來實現盈利。
三錢二兩認為,好的機會在很多人看不起,看不見的地方,當所有人都在談論一個東西好的時候,其投資價值就會少很多了。
那為什麼我們要專注研究消費升級呢?
我想有那麼兩個很重要的變化值得我們去思考:
I. 信息獲取,傳遞方式的改變:
網際網路產品改變了人們信息獲取,傳遞的方式。5年前,人們交流主要用簡訊,郵件,電話,而現在,人們交流已經用微信,Whatsapp, Facebook。
信息獲取的變化帶來的則是媒體的變化。
媒體的變化:過去,人們通過電視,報紙來獲取信息(之前,我們也分析過當年央視標王帶來的魔力,為什麼央視標王是白酒?),而如今,自媒體,網紅已經成了最有力量的媒體。
這種變化歸根結底來自於信息獲取的變化。過去,人們只能通過官方媒體去單一的汲取信息,而內容的創造者也只能依託於這些官方平臺才能創造內容,得到傳播。而現在,一個好的內容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快速分享傳播,這就讓好的內容生產者脫離了原先的'媒體',變成了『自媒體』。
這種'裂變式'的傳播,我就以我們'三錢二兩'的數據為例。當我們剛剛才做這個公眾號的時候,我們寫了一篇 我承認:我畢業於全中國市值最高的學校,粉絲才僅有數百人的我們這一篇的閱讀量達到了近6萬。最近的一篇關於健力寶的文章,通過今日頭條的平臺分發,推薦量能到達527萬,閱讀量到了60萬。
信息傳遞的變化帶來的是商品渠道的變化。
商品渠道的變化:在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微信是一個'中心'。如果你打開你手機用電量,你會發現,50%以上的電量都被微信用去了。
這樣的變化,讓微信變成了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前,我們也曾討論過,微電商的崛起,就是依附於微信對人們信息傳遞的改變(渠道的坍塌,商業模式的重塑)。至今,微商仍然被很多人質疑,一方面是其宣傳,發展模式,另一方面是微信似乎不想微商去破壞其生態。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做微商產品的公司,實實在在的創造了稅收,同時也讓一些個體賺到了錢。
同時,網紅的力量也讓產品的渠道發生了改變。在剛剛過去的'微博電商網紅一周',銷售額為1.2億(其中的銷售冠軍是一位名叫林珊珊_Sunny的91年女孩),而之前一名叫張大奕的女孩,在今年6月,直播四小時就銷售了2000萬。
也許你從未聽過這些網紅的名字,但是他們的聲音一直影響著他們的粉絲,同時也影響著商品渠道的變化。
II. 消費升級的渴望:
之前我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康師傅的銷售一直在下滑(康師傅:為什麼飲料界都在下滑?),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其實農夫山泉的日子其實過得還不錯(農夫山泉:升級再升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康師傅其實本身管理是要比農夫山泉更厲害。康師傅是軍事化管理,有5萬大軍到處跑,管理和銷售很好,這也讓康師傅的成本管控做得很好。而農夫山泉並沒有如此嚴苛的管理體系,而它只是在十分用心的做產品。
康師傅和農夫山泉業績的差別來源於消費升級的趨勢。以礦泉水為例,由於康師傅成本管控很好,價格實惠,所以他的塑料瓶已經是薄得不能再薄;而農夫山泉給消費者建立的連接就是農夫山泉是中高端,其花了很多心思在產品上,讓消費者覺得喝農夫山泉的水是一種很好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解渴。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消費升級的渴望也就會逐漸增強,就會更多的選擇農夫山泉,而不是康師傅。
消費升級的另一個表現就是越來越多的新品牌出現,並且消費者願意去嘗試這樣的新品牌。以零食品類為例,以前大家可能只會消費幾塊錢的糖果,餅乾,但三隻松鼠的出現,讓大家的零食裡多了堅果。
三隻松鼠是成立於2012年,是一個全新的品牌,並且它的價格是幾十元一包,遠遠高於一般的零食。三隻松鼠在過去這幾年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這個才成立4年不到的品牌,在2016年就有望做到50億的銷售額,而這一切背後的邏輯就是消費升級。
我們認為伴隨著經濟增長,未來中國一定會出現很多的消費品牌,而這些品牌也一定是符合消費升級的趨勢,這也是我們認為的機會所在。
我想,專注消費升級研究也許是一條寂寞的路,但我們以屈夫子的精神自勉: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同時,我們也希望關注我們的你,也能參與到其中,與我們交流,共同去發掘中國未來真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