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爾蘭人》上映之後,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和影片中的一眾老牌影帝重新回歸到大眾的視野當中。
對於美國劇情片的電影愛好者,馬丁·斯科塞斯這個名字代表著經典和永恆,而對於全世界的漫威粉們而言,馬丁·斯科塞斯可能只是一個口無遮攔即將面臨退休的美國導演。
這是一個容易被遺忘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不再精緻的時代。所以,當馬丁·斯科塞斯帶著《愛爾蘭人》的劇本四處碰壁時,如果沒有內心的一份篤定和堅持,恐怕,電影史上就又少了一部可以流傳百世的經典之作。
《愛爾蘭人》稱得上是一部站在不同的高度去審視都能夠得到超高評價的一部電影,能夠得到爛番茄33連鮮開局,新鮮度100%,均分高達8.88高口碑的電影,自然不可小覷。
法蘭克·希蘭是一名二戰退伍老兵,退伍後,法蘭克成為了一名送冷凍牛肉的普通卡車司機。
由於一次意外的丟肉事件,讓法蘭克捲入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偷竊案件中。
被扣上"偷竊"罪名的法蘭克既無權也無勢,因此就算律師比爾·布法利諾想要積極為法蘭克贏得官司,法蘭克依然覺得自己幾乎看不到官司勝訴的可能性。
沒想到的是,由於律師比爾·布法利諾的努力和工會十分嚴謹的保護卡車司機的法律條文,讓法蘭克最終贏得了這場毫無勝算的官司。
為了慶祝贏得了官司,比爾布法利諾帶著法蘭克來到了一家酒吧,而在這裡,法蘭克·希蘭則碰到了一個徹底改變他下半生的人——羅素·布法利諾。
作為當時美國最大犯罪組織的頭號首腦,羅素·布法利諾一步步引導法蘭克走向了職業殺手的道路,而在這個過程中,羅素和法蘭克二人之間的友誼也開始一點點滋生。
因為對法蘭克的業務能力十分欣賞,再加上二人之間有了一定的友誼基礎,羅素在一次二人交談中牽線搭橋將法蘭克介紹給了當時的卡車司機工會主席——吉米·霍法。
在法蘭克出色地完成了一次自己交代的任務之後,吉米·霍法開始和法蘭克有了私人社交,並且在家庭聚會中,吉米和法蘭克的女兒佩琪意外建立起身後的友誼。
隨著新總統甘迺迪的上臺,讓吉米的工會勢力得到嚴重的縮水和打壓。
而為了能夠保住自己原有的勢力和地位,吉米一步步將法蘭克培植成自己最為信任的左右手,甚至讓法蘭克成為了一個地區的分會主席。
但是,在這個漫長而又複雜的爭權奪利的鬥爭過程中,多方利益的糾葛就像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漩渦,令每個人都深陷其中,分清敵我逐漸變成一件十分為難且痛苦的事。
而作為一名職業殺手,法蘭克最終不得不面臨在羅素的絕對領導和吉米的深厚友誼之間做出一個殘忍的選擇,而不論選擇哪一方,無疑都會讓法蘭克的後半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很多人說,羅伯特·德尼羅、喬·派西、阿爾·帕西諾這三位殿堂級別的影壇大佬不論從其過往的電影資歷來講還是從平均80歲的高齡來參演這部電影的決心而言,都能讓《愛爾蘭人》的好口碑來得輕而易舉。
而事實上,一部剛剛小範圍上映就能夠一舉衝到9.1分這樣高分領域的劇情電影,除了片中演員們過硬的演技和精彩的表現之外,往往劇本創作和影片本身所賦有的藝術厚度都是我們不應去忽視的。
對於劇情片的忠實愛好者們而言,《愛爾蘭人》被稱為史詩級的黑幫題材片可謂定位精準。
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政黨與黑幫勢力間千絲萬縷的明暗瓜葛,以及男主法蘭克殺手生涯中充盈飽滿的情感經歷,讓該部影片首先擁有了一個充滿底氣的故事背景。
作為一部三個半小時時常的劇情片,《愛爾蘭人》對於觀眾的觀影門檻是不低的,而為了能夠讓更多的觀眾去接受這部電影,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在影片的敘事方式上的確花費了不少心思。
《愛爾蘭人》保留了馬丁·斯科塞斯以往影片固有的電影敘事風格,因此在觀看這部電影時,熟悉馬丁·斯科塞斯影片的觀眾們會從中看到《好傢夥》等影片的影子。
除了將個人固有的電影風格習慣保持下來以外,《愛爾蘭人》倒敘-插敘的敘事手法運用地也更為考究老道。
這不單單是為了減少劇情片的枯燥感,同時也為影片主角角色們的情感層次塑造建立起一個可靠的情緒框架,這一點也是該部電影中有別於馬丁·斯科塞斯以往影片比較鮮明的一個特點。
很多人將《愛爾蘭人》拿來跟《美國往事》、《教父》作比較,足以證明這部剛上映不久的電影在影迷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但也有一些網友認為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終究是人到暮年,鏡頭下的人物和故事變得不再鋒芒畢露,甚至隱約帶些莫可名狀的傷感情緒。
和馬丁·斯科塞斯早年間黑幫題材的電影相比,《愛爾蘭人》雖然講述的也是黑幫與政客之間多年來盤根錯節的爭鬥史,但很顯然,這部影片中的血腥氣息要少很多。
影片中為數不多的血腥鏡頭都奉獻給了法蘭克這個人物殺手背景的形象塑造,少了群體廝殺,沒有血流成河,有的只是法蘭克執行任務時深邃堅定的眼神和手起槍響的乾脆利落。
如果不是吉米·霍法被法蘭克開槍射殺時賤到牆壁上的鮮血提醒了觀眾法蘭克實際上是一名殺人不眨眼的冷酷殺手,我們在觀看這部影片的大多數時候,都會認為法蘭克只是一名沉浸在過往回憶中的垂暮老人。
人情味大於戾氣感,是本片受到爭議最大的一個點,所以《愛爾蘭人》很多時候更像是一部美國黑幫電影史的回憶錄。
《愛爾蘭人》不再是一部依靠激烈格鬥、血腥暴力場面博得關注的黑幫電影,而是另闢蹊徑,從一個更為客觀和冷靜的視角,向觀眾一幀一幀還原歷史的原貌和真相。
時至今日,不論是美國黑幫片還是西部片,亦或者是香港經典的殭屍片和警匪片,都已經走過了它最為輝煌和榮耀的時代。
而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能夠在70多歲的高齡,耗費十年的時間,並且將自己曾經合作過的最得意的夥伴們齊齊聚集到這部影片當中,這樣的行為已經能夠讓《愛爾蘭人》在衝擊奧斯卡等各大獎項時擁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
或許《愛爾蘭人》依舊無法讓劇情片像漫威宇宙那樣引起全世界影迷們的集體狂歡,但不論是作為一部黑幫紀實電影,還是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和一眾老友獻給自己的合作紀念,《愛爾蘭人》都值得被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