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冬病夏治」三伏貼在汝城受熱捧

2021-01-08 紅網

醫生為患者貼敷三伏貼。

紅網時刻7月7日訊(通訊員 朱忠陽 朱孝勇 黃桂山)7月6日,汝城縣中醫醫院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貼免費敷貼活動如期舉行。

一大早,醫院門診大廳內人流湧動,熙熙攘攘。高溫天氣沒有阻擋群眾「冬病夏治」三伏貼的熱情,大家爭相貼敷「三伏貼」,以達到養生保健、「冬病夏治」的效果。

「我孫子從小身體就不好,經常發燒、感冒、流鼻涕,醫生說他是陽虛體質,要冬病夏治,建議把孩子帶來貼敷貼。」這不,趁著縣中醫醫院舉辦活動,朱爺爺趕早就帶著孫子來到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免費體驗區,想請醫生給孩子貼貼「三伏貼」。

作為一名使用「三伏膏貼」長達十多年的「老主顧」,朱爺爺坦言不管是自己還是孫子,敷貼之後身體的抵抗力都比以前強多了,還說明年一定要帶著孫子繼續來。

今天上午,在該院門診大廳裡類似朱爺爺這樣來貼「三伏貼」的群眾並不在少數。他們有的是七八十歲的爺爺、奶奶,有的是剛上小學的小朋友;有的是一連就貼了十多年的老患者。

55歲的朱阿姨第一次來體驗這「三伏貼」,經過醫院中醫師的體質辨識後,醫務人員根據的她身體虛弱的具體情況,在她的背部、胸口、手臂等部位進行貼敷,並為她耐心講解三伏貼知識和注意事項。

「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當時。『三伏』陽氣旺盛,正是溫通陽氣、驅散寒邪的好時機。在『三伏』天敷貼藥物,則能益氣溫陽、散寒通絡、扶正培本,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冬春季節發病率。」該院副院長、針灸推拿康復科學科帶頭人譚慧介紹道。

該院開展免費「冬病夏治」三伏貼活動已經十餘年, 「冬病夏治」防治手段和可以治療病種越來越多,已從過去單一的穴位貼敷擴展到灸法、刮痧、中藥燻蒸、拔罐等特色技術,「三伏貼」是該院「冬病夏治」特色技術的一大亮點。

相關焦點

  • 初伏第一天,即墨市民排隊貼敷「三伏貼」
    實習生 姜雅晶 半島記者 王磊醫生給患者貼「三伏貼」。7月16日,即墨區中醫醫院開始為患者開藥「冬病夏治三伏貼」。記者在中醫院看到,初伏第一天患者到場貼敷「三伏貼」的人數就爆滿。「我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的醫院可以開始貼『三伏貼』了,孩子免疫力低,據說療效不錯,我就帶著孩子過來了。」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說道。「我每年這個時候都來貼『三伏貼』,看到醫院裡寫著可以貼『三伏貼』我就來了,這個很管用,我就有關節疼痛,得夏天的時候來祛溼。」一位在家人的陪伴下來貼藥的老人說道。
  • 2017丁酉年「三伏養生」
    「冬病夏治」是根據這一理論,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之際,治療虛寒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防病治病的作用。「三伏天」既是慢性病的緩解期,也是防治慢性病的黃金時節,充分利用這個時節進行治療,可未雨綢繆,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到底是個啥?又該怎樣計算?
    「三伏天」這一詞彙其實早在老祖宗那一輩就已經流傳下來了,有句古代諺語說得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話也分別描述了一年中極寒和極熱的兩個關鍵階段。那麼,三伏天裡的「三伏」,到底代表著什麼?又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我們又該怎麼去推算呢?還有三伏天我們要去幹些啥呢?
  • 初伏來臨,濱州市中醫醫院「三伏貼」火熱開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新雲 張珊珊 記者 郗運紅 李海濤7月16日是入伏首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伏貼時節,在濱州市中醫醫 院迎來了老病號和新患者排隊貼敷,一上午就有近500名市民選擇中醫穴位 貼敷療法。
  • 「夏至無雨三伏熱」,今年7月16日入頭伏,三伏長40天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入頭伏時間是7月16日,三伏長達40天。在農曆的節氣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所謂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總稱。三伏的日期是按節氣的日期和幹支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 為啥「冬吃蘿蔔夏吃薑」 看惠民縣中醫專家趣話中醫之妙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付春曉 濱州報導「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民間俗語從古流傳至今,相信很多人不免疑惑「夏天那麼熱,再吃辛辣的生薑,不是火上澆油嗎?」趙洪泉說,這裡的「本」就是指陰陽,因此治病就是治陰陽。他舉例說,《傷寒論》第58條「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這講的就是「用藥使陰陽和,病就會痊癒」的意思。在趙洪泉看來,中醫最大的特點是辨證論治。比如有十位患者,都患有口舌生瘡,這十個人很可能需要用十個不同的處方才能治好。即使是同一人,去年口舌生瘡所用處方,很可能今年用就無效。
  • 今日16:37分將正式進入大暑節氣,未病先防這幾項內容要記牢哦
    冬病夏治」 《黃帝內經 素問》 中所說: 「春夏養陽」、「長夏勝冬」 即助長夏天的旺盛陽氣 來克制和驅散冬天陰寒之邪 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 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
  •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夏啟在建國471年後,被商湯滅掉。因此,中國人,稱自己為「華夏子孫」。許慎在《說文解字》就稱:夏,中國之人也。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二晉收, 南北隋唐五代繼, 宋元明清皇朝休。」 「夏」,既指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又指一年中的農曆4至6月。
  • 雲南朗玉珠寶 星座幸運石受熱捧
    雲南朗玉珠寶 星座幸運石受熱捧 字號:小大 2015-06-24 10:08作者:綜合
  • 優質民辦小學受熱捧,專家道真相:因更加追求升學率
    在很多家長看來,優質民辦小學受熱捧,受益於其衝擊重點初中的高升學率。不少家長認為,這一優勢得益於一些民辦小學可以「不聽從行政指令」,對學生進行「刷題」等學業訓練。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民辦學校的自主性較強,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 春光乍洩,郴州人收好這份賞花攻略
    王仙嶺風景區是湖南百景、湖南二十佳休閒景區之一和郴州古八景之一,是粵港澳後花園裡的休閒度假勝地。郴州的街道上總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徜徉在桃林中,淡雅的花香,鋪天的花朵讓你如痴如醉。春有油菜花,夏有映日荷,秋看金色浪,冬賞田園雪。   黃澄澄的油菜花地在鄉間小路的阡陌中蔓延,一直延伸至老山山腳下。大片大片的花海似乎要將遊人湮沒。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夏至無雨三伏熱」,夏至過後很熱嗎?
    人們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人體新陳代謝在三伏天異常旺盛。這時候依然需要不斷地鍛鍊,這樣可以讓體內的毒素通過汗腺排出體外。還有半個多月即將到了三伏天氣,對此您準備好了嗎?
  • 汝城這張民國三十年的捐款單,背後故事卻令人感動!
    收據不大,只有17釐米長、10釐米寬,是先印在汝城本地出產的土紙上的,後填寫事項,具體內容如下:第一行:捐款貢獻飛機。第二行:各界獻機運動勸募委員會捐款收據。下面是豎寫,第一列:第2798號。第二、三列:今收到新民鎮(今汝城縣暖水鎮)十保三十一戶黃早生先生捐國幣叄元正。第四列為:經手人鍾翼鳳。第五列為:中華民國三十年十二月五日。最底下一行為:趕走日本鬼子。
  • 為何賈寶玉想治好女人的妒病
    第八十回的時候,賈寶玉因為替賈母去天齊廟還願,得以見到了傳說中「一貼就百病除」的王一貼。趁機機會,賈寶玉向王道士打聽,有沒有治療女人妒病的房子。由於開始的時候,賈寶玉搞的很神秘,又是遣走奶娘李嬤嬤的兒子李貴,又是讓王道士自己猜。害得王道士以為他是想要助性的藥。
  • 有病就要醫,有病就得治
    贍養老人 「有病就去看醫生,有病就要去治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大家生病初期積極在做的事情 人言可畏 「人言」就是別人說,只聽別人說沒得治或者不用治就放棄治療是不是不太可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