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談張仲景「五行生剋」

2020-11-26 寧波晚報

  1

  一個學生碰上了我,說,我們那兒有個中醫大夫,對「五行」特別了解,在他的診所裡,布置著五行。診所的東牆,掛著一塊紅木家具的桌子腿,說這代表「東方木」;西牆掛著一個破鐘的殘片,說這代表「西方金」;他的診所南牆那兒,生著個火爐子,說這代表「南方火」;靠北牆那兒,放著個大花缸,裡面放著水,說這代表「北方水」;那個地面中間,有一塊地方,沒有放地板磚,露著一片黃土,說這是「中央土」。我說,這個中醫大夫,就這樣理解五行啊?學生說,老師,那怎麼理解啊?

  民間很多人對「五行」真的有許多誤解。張仲景用「五行生剋」的理論,通過脈象和病徵的關係,來判斷病徵的預後;用五行生剋的思想,來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他曾經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醫生要是診斷出病人患的是肝病的話,那他就該知道,肝病容易影響消化系統,容易影響脾胃,醫生要先把病人的脾胃給調補好了,肝病就不容易犯脾胃了,這個病就容易好。這就是運用了五行理論。

  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是指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五種東西呢,還是另有所指?古人說得很清楚,在古代,「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有兩個層次的概念,其中一個層次叫「五材」,即五種具體的材料,所以往牆上掛桌子腿的那位醫生,他掛的是「五材」,不是中醫學中的「五行」。

  那麼中醫學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麼?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集》裡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敷布了氣的五種不同的運動方式,才使萬事萬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律。「人稟五常」,這個五常也是五行,人體稟受了五種常規的氣的運動方式,才有了以五臟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統。因此「五行」指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自然界的氣的五種運動方式。

  2

  實際上五行分類,仍然是按照「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原則來進行的。仰觀天文,北鬥七星的鬥柄指東,俯察地理,地面為春,氣候是春風和暖氣的運動特徵,是展放,於是就把東方、春季、風、生……聯繫在一些。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氣候,動植物所表現的生長特性,也會不一樣。古人運用氣的不同運動方式,來解釋季節對於生命體的影響,這也就是中醫的理論基礎之一——五行學說。比如在夏季,是以氣的上升運動為主導,支配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用什麼樣的字代表氣的上升運動啊?古人用了個「火」字。另外,除了四季所對應的「行」外,「土」是代表氣的相對平穩的運動。於是,就由原始的四行變成了五行。「五行」就是指不同季節氣的不同運動方式。

  有了五行之後,古人還考慮到這五行之間的關係,因此就引入了生和克的概念。春季之後是夏季,春季氣的展放運動為夏季氣的上升運動提供了前提,創造了條件,這就叫「木生火」。

  五行的相生,是按照季節的次序相生的,生得過頭就不行了,所以要引進五行的相剋。如果春季植物長得太瘋了,它消耗的營養就過多了,到了夏季就不能很好地生長,所以必須要制約。春季展放過度靠什麼來制約呢?靠秋季的金氣運動不展放過度,這樣才能保持平穩。這就叫「金克木」。這只是從五材的角度,來談五行的相剋。

  像這樣,五行有相生,就不至於導致某種氣的運動不足。五行有相剋,就不至於導致某種氣的運動太過。這樣生克制化,五行之氣,由展放到上升,由平穩到內收,由內收到下降,由下降到第二年的展放,保持了年復一年五行之氣的交替運動,從而達到平衡、穩定、協調。經過幾十億年的氤氳演化,大自然演化出了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生命世界。所以生命的世界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

  五行學說是揭示大自然氣的運動方式及其變化規律的學說,是溝通人類與萬物、天地之間關係的紐帶,也可以看成是大自然這一生命的搖籃所賦予人類和萬物的「遺傳密碼」之一。因此,漢代醫學家張仲景才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氣的展放,夏季氣的上升,長夏氣的平穩,秋季氣的內收,冬季氣的潛降。大自然敷布了氣的五種運動方式,才使萬事萬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律,才使人有了五臟系統。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體化育了肝心脾肺腎五臟,而五臟又分別配膽、小腸、胃、大腸、膀胱等五腑,還分別配合筋、脈、肉、皮毛、骨這五體:

  木:肝-膽-筋;火:心-小腸-脈;土:脾-胃-肉;金:肺-大腸-皮毛;水:腎-膀胱-骨,在這個配屬過程中,腎配著骨,那麼腎和骨骼有什麼關係呢?中醫認為,腎是藏精的,精是生髓的,髓是養骨的,所以患先天性腎病的孩子,大多骨骼先天發育不良。有一個老同志,有一次給我打電話說,郝老師,我腳骨折了,打上石膏之後,固定了四十多天了,到醫院一透視,結果原封沒動地沒有長。我說,你吃一點補腎的藥。他吃了兩個星期,一透視,骨頭開始長了。所以中醫用補腎的藥,就可以使骨折提前癒合。這就是運用了五行的理論。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和自然是統一的,是協調的,人體各個器官也是統一的,也是協調的。所以五行學說不僅把人和自然聯繫了起來,也把臟腑、形體、官竅、情感聯繫起來了。因此,人體各個系統的氣的運動特性,也就和五行相順應。

  張仲景和古代的中醫聖賢們,所採取的「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屬於綜合性的、整體性的研究方法。這一研究方法,將會對世界未來的科學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鑑。中醫學中的許多觀點,會為未來生命科學的研究,提供許多命題。

  (摘自《千古中醫故事》 王立群 等 著 重慶出版社 2008年7月第1版 定價:22元)

相關焦點

  • 五行生剋談傳統養生
    這裡,薛寶釵寥寥三語,卻道出了傳統養生中有關五行生剋的真諦。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大基本要素。《國語》有云:「故先王以土、金、木、水、火相雜,以成百物。」五行的基本規律是相生與相剋。所謂「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每一生都有「生我」和「我生」的相向關聯。
  • 解說五行與五行生剋
    從五行及五行生剋開始,每次先講共的部分,然後補充個人解說;附帶提一下不共的部分,不共部分不詳細展開。五行生剋公式就簡單說一下五行。五行,可以理解為將一個完整的系統,分為五類或五個部分。那麼,這五個要素的關係,以任何一個五行為立足點,會有生克關係。這個生克關係,必須要首先記住!五行要素、屬性與五行生剋關係,這個學會了,就是一套很厲害的「五行分析學」。五行生剋根本的原理就是「數」。
  • 何謂五行生剋
    談論起五行生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那麼何謂五行生剋呢?有的朋友說:『比如金克木就是相剋,水生木就是相生。』這麼說沒錯,但是太籠統。其實,五行的生與克是相對應的兩個方面,同時,又是相互統一的。只有五行相互生克,才能相互作用,相互轉化,才能令萬事萬物不斷地變化、發展。大到自然界的發展變化,小到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等等,可以說任何事物都離不開五行的生克。
  • 五行生剋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理解五行生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通常人們解釋五行生剋,是以物質來進行解釋,實際上這種解釋並不完全正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五行是氣,而非物質,所以以物質來解釋五行生剋,依然是在以物來詮釋道理,非其根本原理,也必然會出現牽強附會的成分。如水生木,通常解釋為水的滋養可以產生木,那麼土難道就不能生養木了麼?金生水,難道一定需要金的凝結來產生水麼?所以想要解釋清楚五行生剋,必須要從根源上入手,也就是五行的來源。
  • 五行八卦的生克平衡
    所以五行所體現的是所有物質表現出來的本質,這些物質在相互作用中平衡。在八卦的實際運用中,如果失去了五行的質,那麼他的能量場就不具有能量,如果五行沒有八卦能量場的表現就不能用立體多維次空間來描述這個世界的能量屬性的平衡態。所以在易學應用中八卦能量的行走靠的是五行這條腿,五行為天幹地支插上了翅膀(關注看前幾節有介紹),為八卦運行當作了腿,沒有五行八卦無路可走。
  • 五行生剋原理
    五行(天幹地支)之間有刑衝合害等關係,但歸根到底就是生和克兩種。生克又分正常生克和非正常生克。
  • 初學梅花易|五行生剋
    從陰陽來看,也就是生克的關係。生,是幫扶的意思,會促進生長。克,是克制的意思,會抑制生長。除了生克之外,還有比和的關係,比和非生非克,是類似的屬性。因此,從生克、比和的關係來看,以「我」為主體,萬物與「我」之間就存在著五種主要的關係,分別是生我、我生、克我、我克、類我的五種關係。
  • 五行生剋的真正內涵是什麼?梅花易數中的五行生剋該怎麼理解?
    五行的行,為流行之意,因此五行說的是五種流行之氣。故而五行是一種形上學,而非具體實質的金屬,木材之類。因為先天之氣,無形無象,無法命名,故而採用後天物象的名字命名,這一點需要學者特別注意。因此以簡單的,金砍伐樹木,火煅燒金,來理解五行生剋也是錯誤的。既然這種理解方法是錯誤的,那麼五行以及五行生剋是怎麼來的呢?
  • 八字五行生剋原理力量
    五行之間的生克到底是相生在先還是相剋在先?生克是否會同時進行?最終是生佔優勢還是克佔上風?對於這些問題,許多命學同行感到好像一團理不出頭緒的亂麻,心中壓根就沒有譜。面對一個五行俱全的命局,一論相生,好像幹支都能連環相生;一論相剋,好像幹支又都能依次相剋。看來看去,始終走不出五行生剋的迷宮;因此,究竟是生是克,最終還是無法定論。
  • 八字五行生剋的功能和作用!
    先天五行順序:金、水、木、火、土,概取自河圖。後天五行順序:金、木、水、火、土,概取自洛書。五行的生克五行學說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繫,這種聯繫又促進著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規律。
  • 命理閒談:實際運用五行生剋
    有網友在我的油管頻道留言,問:當天幹五行是:甲癸癸辛丁,陽甲木為何不再有領導地位?老師說過陰陽中的陽具有領導地位,五行生剋也具有貪生忘克的規則,為何是辛金生癸水再生甲木生丁火,而不是甲木生丁火克辛金?當我看到這網友的留言,就知道這位網友腦筋又轉不過來了,因為他看了其他五行八字學派的老師視頻導致思維混亂,明明知道有這樣的五行生剋規則而不懂得去實際運用,不但不懂得運用還破壞了規則而不自知,一味地認為五行只有一個克,若批兩個克就一定是錯誤的批法。
  • 天地五行生剋之悔!《資深五行探討》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探討什麼是正五行?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洪範)不但把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並且對五行的性質與特徵都作了界定。
  • 數字五行的基本含義及生克
    每個表示五行的數字都有它的特殊含義,只有明確並掌握每個數字表示的五行含義,才能準確快捷地進行吉兇推算。這種內在的聯繫就是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規律。所謂相生就是一種五行對另一種五行有著滋生、促進、助長的作用;所謂相剋,就是一種五行對另一五行有著克制、約束、抑制的作用。相生相剋是萬事萬物賴以生存的普遍規律,是事物內部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若沒有生,克就蕩然無存;若沒有克,生就不復存在。如果只生無克,事物便會無休止的發展,形成物極必反;如果只克無生,事物便會走向滅亡。
  • 五行生剋轉化的變化分析
    文/默成齋五行因陰陽之分而化為十天幹,因此,二者在生克的原理是一致。十天幹之間的生克,既有「主生」亦有「反生」、既有「主克」亦有「反克」,然天幹五行之間力量的轉化在生克方面的表現遠不止於此,現利用此篇幅詳細介紹之。
  • 五行生剋
    五行生剋素問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貴更賤, 以知生死, 以決成敗.\"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 是因為木性溫暖, 火隱伏其中, 鑽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 玄學入門之五行生剋
    今天說說五行和八卦的關係,因為以後會用到,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組成,這五種基本物質不斷運動變化,從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所謂"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總稱。
  • 五行生剋中生與克的含義你知道多少?
    五行之間的作用關係,一般可用生克來表示,比如五行相生、五行相剋(註:董仲舒書中稱為五行相勝)。對於五行及五行之間的作用關係,多少有點國學知識的人,基本都有所了解,但五行生剋中生與克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卻鮮有人能回答。本文僅就五行生剋中生與克的含義簡單介紹一下。 五行生剋中生與克的含義有其一般解釋。
  • 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
    1、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五行環環相生,像生物鏈一樣永不停止,形成一種太極圈,金能生水,相當於露珠凝聚於鐵具上;水能生木,木有水方能生長. 木能生火,燃木成火之意;火能生土,灰炬積累成土; 土能生金, 金產於土礦之中。
  • 對八字組合與生克的論述
    根據這四組天幹地支、所代表五行六親關係的排列順序,就是先天命局組合的形成。再談一下生克,生克也是有固定規則的,不是隨意性的。首先是原命局自行優先生克,次之是大運與原命局生克,最後是流年與大運生克,流年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能越過大運進入原命局論生克的,在特殊的情況下流年是可以越過大運直接進入命局論生克。下面詳細的論述一下不同的組合所產生的生克現象。
  • 《先天奇門遁甲》初級篇:奇門九宮五行生剋制約
    《先天奇門遁甲》初級篇:奇門九宮五行生剋制約。奇門九宮是五行,五行就要生克制約,遵循陰生陰,陽生陽的規律,陰陽不能互生。市面上之假奇門偽易學都是五行不分陰陽,胡亂生克,怎麼高興怎麼來,導致了奇門愛好者全部越學越茫然,越看越迷糊,這是必然不是偶然。大家與其花時間聽各種大師講故事,不如認真學習易理,重新認識《先天奇門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