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

2021-01-17 做人做事的智慧

1、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

五行環環相生,像生物鏈一樣永不停止,形成一種太極圈,金能生水,相當於露珠凝聚於鐵具上;水能生木,木有水方能生長. 木能生火,燃木成火之意;火能生土,灰炬積累成土; 土能生金, 金產於土礦之中。

五行又兩兩相剋,形成一個互相制約、勢力均衡的體系。金克 木,金屬刀具能砍伐樹木;木克土,樹木破土而出,根扎入泥土深處;土克水,水被土擋住;水克火,火被澆滅,火克金,火能熔金。

五行生剋的原理很複雜,但以以上四種生克關係為基礎,因此 就亂中有序了。 中國古代哲學和倫理學認為,人物的根本,可求於 情性之理,然而情性之理既微妙又玄妙,如果沒有聖人的眼光,一般人難以洞察明白。情性之理可求之於人的外在表現,也就是說, 要知道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可由觀察其外在音容笑貌、一舉一動而 獲得。整個識人的途徑,是從外而知內心的,從顯處判斷隱處。即: 物,必須由外而內尋其質性。

2、不足用補,有餘用洩

"不足用補,有餘用洩",這是老子思想的延伸。具體來講,比 如金,如果太剛硬,就很容易折斷,這是不合中庸之道的· 一個人 太剛,則容易壞事。太剛,就用洩的辦法,使其變柔性一點 就合 中庸之道了。如果太弱,就應用補,猶如產後婦女一樣。比如木太旺,就放火燒掉一些,由於用火洩木,木就不太旺而可用。如果太弱,則應扶持栽培,用水澆灌。

要注意的是,由於金克木,如果木不是特別旺盛,以金克木為宜,木不經金的砍伐雕琢,不能成為漂亮的器物;金太旺,則水洩旺金為宜。有餘用洩的原理主要用在木太旺之時,因為木太旺, 金不僅克不了木,反而為木所傷,這時用火去洩木,則成木火通化 兩行成象之勢,則一清到底了。

不足用補也一樣。如果木太弱,水不僅補不了木,反而把木給 淹死了。這時用火去暖和寒木,使其有生長本性,才是用神得力之 法。這個原理,在中國命理五行裡邊有深刻的辯證法 如要探個究竟,非得弄透命理五行消息不可。

相關焦點

  • 解說五行與五行生剋
    五行生剋公式就簡單說一下五行。五行,可以理解為將一個完整的系統,分為五類或五個部分。那麼,這五個要素的關係,以任何一個五行為立足點,會有生克關係。這個生克關係,必須要首先記住!五行要素、屬性與五行生剋關係,這個學會了,就是一套很厲害的「五行分析學」。五行生剋根本的原理就是「數」。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五行與陰陽的關係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不僅僅代表五種具體的物質,主要是代表五種基本的屬性。金代表清正、肅殺,木代表生發條達,水代表寒冷潤下,火代表炎熱向上,土代表長養化育。古代的先哲們根據五行的基本屬性,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進行分類,與五行建立對應關係,並納入五行的系統之中。
  • 五行生剋的真正內涵是什麼?梅花易數中的五行生剋該怎麼理解?
    五行的行,為流行之意,因此五行說的是五種流行之氣。故而五行是一種形上學,而非具體實質的金屬,木材之類。因為先天之氣,無形無象,無法命名,故而採用後天物象的名字命名,這一點需要學者特別注意。因此以簡單的,金砍伐樹木,火煅燒金,來理解五行生剋也是錯誤的。既然這種理解方法是錯誤的,那麼五行以及五行生剋是怎麼來的呢?
  • 五行生剋關係
    「生」和「克」是一對陰陽,「生」是陽,「克」是陰。「生」和「克」又各分陰陽,也就是「生」、「克」都有「好」和「不好」的情況。常理是「生」意味著「好」,「克」意味著「不好」。變理是「生」意味著「不好」,「克」意味著「好」。對應複雜的現實人生,生和克的性質和內涵,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
  • 第九章:五行來歷與生克關係解析
    五行納五氣,萬物歸於內,五色可見,五味可品,五氣可感。五行即:把世間萬事萬物歸納在五種屬性範圍之內,這是在兩儀《陰陽》的基礎上將世間萬事萬物進行了更加細化的區分。這五種屬性分別被我們古人命名為:金木,水火,「土「。
  • 如何處理出生八字的五行生剋關係
    風水學說劉老師/書每個人的生日八個字由四個天幹和四個地支組成,一共有四組,從一個人的八個字可以看出五行的屬性,有人說相剋不吉利這五個元素相互之間比較好,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五行的誕生與壓抑之間的關係。五行是什麼?
  • 初學梅花易|五行生剋
    天下萬物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關係。從陰陽來看,也就是生克的關係。生,是幫扶的意思,會促進生長。克,是克制的意思,會抑制生長。除了生克之外,還有比和的關係,比和非生非克,是類似的屬性。因此,從生克、比和的關係來看,以「我」為主體,萬物與「我」之間就存在著五種主要的關係,分別是生我、我生、克我、我克、類我的五種關係。生我的關係,是某物幫扶我;我生的關係,是我幫扶某物;克我的關係,是某物克制我;我克的關係,是我克制某物;類我的關係,是某物與我的屬性相似,非生非克。萬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的關聯,以某物為參照,那麼其他萬物的對應關係就有了。
  • 基礎知識第4講 天幹地支的陰陽五行關係
    02幹支的陰陽五行天幹地支是五行又分陰陽而產生的,因此,每個幹支同時具有陰陽的象和五行的象。這張表中的內容是非常基礎又實用的,一定要背下來↓通過這張表,我們不難發現陰陽這個概念始終貫穿在五行、天幹、地支中,它是道家學說的根本。
  • 中醫為什麼講陰陽五行?
    這五種自然元素並非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恰恰相反,它們時刻都在發生轉化,而促使它們不斷轉化的原因,就是陰陽變動。比如光明、溫暖、充足易於生發,稱為陽;陰暗、寒冷、貧瘠不易於生發,稱為陰。此外,這五種物質特有的屬性造成了它們之間的「生克」關係,這裡的「生」是滋生、產生和幫助的意思;「克」是克制、消耗、破壞的意思,兩者的意義完全相反。
  • 陰陽關係生克也有力量的大小,陽克陰消耗自己,陰克陽助長自己!
    在八字命理學和中醫五行生剋關係中,我們會忽略一個生克力量的關係! 陰陽關係生克也有力量的大小,陽克陰消耗自己,陰克陽助長自己(反生陽氣)! 在陰陽同等的情況下,陰克陽的力量容易顯現,而陽克陰的力量會被陰消耗而不容易顯現結果。 我們還是用舉例說明,比如男人和女人,男人對女人克制的力量遠遠小於女人對男人克制力量,所以有一句最毒婦人心一說。
  • 八字基礎知識 五行生剋的實質
    關於五行的起源,傳統觀點認為:是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
  • 王偉光《先天奇門遁甲》入門篇:五行生剋平衡制約論
    王偉光《先天奇門遁甲》入門篇:五行生剋平衡制約論。奇門九宮是五行,五行就要生克制約,遵循陰生陰,陽生陽的規律,陰陽不能互生。五行如何來的呢?五行就是陰和陽之比例不同調和而成,好比冷水和熱水可以調和成不同溫度的水,道理一致。陰陽如何來的呢?陰陽就是太極點化生而來,太極點就是九宮之圓心。
  • 命理小詞典—五行生剋關係
    「生」和「克」是一對陰陽,「生」是陽,「克」是陰。「生」和「克」又各分陰陽,也就是「生」、「克」都有「好」和「不好」的情況。五行生剋之間的關係,古人徐大升的《元理賦》闡述得最為精當。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 陰陽五行誕生記,最通俗版本(含五行生剋哲理)
    按生物鐘就可以了啊,該吃吃、該睡睡,總結個陰陽有啥用咧?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多去逮兩隻兔子果腹。猜想二:陰陽這玩意兒是一對辯證關係,是動態的。但很多直腸癌患者理解的時候太過於對立化、僵硬化、絕對化,最終導致大家都搞不懂這些玩意,沒有人陪這些大V玩。那咋整?
  • 天地五行生剋之悔!《資深五行探討》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探討什麼是正五行?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洪範)不但把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並且對五行的性質與特徵都作了界定。
  • 五行生剋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理解五行生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通常人們解釋五行生剋,是以物質來進行解釋,實際上這種解釋並不完全正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五行是氣,而非物質,所以以物質來解釋五行生剋,依然是在以物來詮釋道理,非其根本原理,也必然會出現牽強附會的成分。如水生木,通常解釋為水的滋養可以產生木,那麼土難道就不能生養木了麼?金生水,難道一定需要金的凝結來產生水麼?所以想要解釋清楚五行生剋,必須要從根源上入手,也就是五行的來源。
  • 《先天奇門遁甲》初級篇:奇門九宮五行生剋制約
    《先天奇門遁甲》初級篇:奇門九宮五行生剋制約。奇門九宮是五行,五行就要生克制約,遵循陰生陰,陽生陽的規律,陰陽不能互生。市面上之假奇門偽易學都是五行不分陰陽,胡亂生克,怎麼高興怎麼來,導致了奇門愛好者全部越學越茫然,越看越迷糊,這是必然不是偶然。大家與其花時間聽各種大師講故事,不如認真學習易理,重新認識《先天奇門遁甲》。
  • 八字五行生剋的功能和作用!
    先天五行順序:金、水、木、火、土,概取自河圖。後天五行順序:金、木、水、火、土,概取自洛書。五行的生克五行學說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繫,這種聯繫又促進著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規律。
  • 《易經》八卦和五行生剋關係——原來挺簡單
    兩儀中陽用「——」表示,陰用「— —」表示,由於陽中有陰陽,陰中也有陰陽,就好比熱的時候分為極熱和微熱,冷的時候分為極冷和微冷。陽配陽生老陽,陽配陰生少陽;陰配陽生少陰,陰配陰生老陰,也就是說兩儀生四象,四象就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由於四象裡也有陰陽,每一象再配陰陽,於是生出八個卦,即是八卦,八卦代表了萬物的八個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