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納五氣,萬物歸於內,五色可見,五味可品,五氣可感。五行即:把世間萬事萬物歸納在五種屬性範圍之內,這是在兩儀《陰陽》的基礎上將世間萬事萬物進行了更加細化的區分。這五種屬性分別被我們古人命名為:金木,水火,「土「。我們仔細看會發現五行的排序是非常有規律的,我們古人把:金木;放到了一起,將水火放到了一起,而將土放到了最後。通過居仕近幾年研究與運用發現,這種五行排序是有極其深刻的陰陽順序的,我們華夏古人既然那麼重視陰陽,在排列五行時也會符合陰陽之道的。
我們仔細觀看即會發現,金木為一陰一陽,木在東方為太陽升起來的地方,季節為春天,時間點為早上5點至7點,為陽,為白天。金在西方為太陽落下去的地方,季節為秋天,時間點為黃昏17點至19點,為陰,為晚上。上升為陽,下降為陰,白天為陽,晚上為陰,春天為陽,秋天為陰,早上為陽,黃昏為陰…………………
我們再來看水火,水在北方,季節為冬天,時間點為晚上23點至凌晨1點,為陰,為半夜。火在南方,季節為夏天,時間點為中午11點至13點,為陽,為中午。
再來看看五行中的土,土放在了五行的最後,大家看電視會發現,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劇情,bbos總是最後出場,這也證明了最後出場的才是重要人物!
在古籍裡面有句話是這樣描述:土:的!土居中央,不偏不倚,土生萬物!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云: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中央生溼,溼生土,
土生甘,甘生脾......
其在天為溼,在地為土。」
從此段話中我們即可看出:土上通於天,下通於地。在人體脾胃為土,位於中焦,其氣轉樞,上可達上焦,下可達下焦。
故得出「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矣。」
五行生剋關係與含義: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具體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則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五行屬性事物間之關係是相互克制的;具體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從上圖即可看出五行相生相剋之關係,那麼知道了相生相剋的規律我們得知道生是什麼含義,克又是什麼含義,這樣一來我們才可以在實際斷卦中運用自如。五行之間的關係不外乎以下四種狀態:生克比耗;
1:相生:生我代表相助於我,幫助我,喜歡我,願意為我付出。
2:相剋:克我代表想制約我,管束我,壓制於我,控制我。
3:比和,她人與我五行性質相同,代表她人與我同心,可以助我力量之意。
4:耗洩:我生她則代表我喜歡她人,願意為她人付出,為她人所勞累辛苦付出。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中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古人講陰陽五行用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十天幹,十二地支來進行代表與詮釋。而在不同的預測術中更是用了不同的符號來代表事物發展之規律,但無論怎麼變化亦離不開太極,陰陽,四象,八卦,天幹地支這些類象之符號。
而在奇門遁甲預測術中古人則加入了更多的符號來解析世間之萬事萬物。古人行事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神助,同時也重視內因《內因即我們自己》。要研學奇門遁甲預測之術,必須對古人所重視的:天時,地利,人和,神助,內因,這五大因素有極其深入的研究熟悉才行。那麼在接下來的篇幅中居仕將帶領大家一步一步的踏入奇門遁甲這道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