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和腦袋的健康,看似相差千萬裡,實際上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就在2020年9月份,廣東一名8歲女童安安(化名),就因為一顆牙導致腦內出現了膿腫,也差點因它而喪命……
因為一顆牙
8歲女童腦內長膿腫
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所以安安一直和爺爺奶奶在農村生活。
長輩們生活經驗豐富,小感冒、偶爾發燒、蛀個牙……根本都不叫事兒。
「小孩蛀牙很正常,所以我們也沒有多留意。」安安的爺爺在發現安安蛀牙後,表示當時並不太在意。
可自安安蛀牙至今,已有1年的時間,由蛀牙引發的不良問題也日漸增多。
經常牙痛就不用說了,有時候安安的嘴裡還會流膿,並且唾液苦和臭。
不過,每次安安牙齒不適,安安的爺爺奶奶就會煮點下火的涼茶給安安喝。也因為每次得到些許的緩解,給安安看牙的行程才屢屢擱置。
可問題一旦埋下隱患,終有一天還是會爆發的。
2020年9月份,安安身體突發不適。安安不僅發燒38.9度,還出現頭疼欲裂的情況。
雖然經過輸液治療,安安的燒退了。但是情況並沒有好轉,頭痛的情況繼續加重,安安甚至還開始出現嘔吐的不良反應!
「當時我們視頻通話時,女兒嘔吐的特別嚴重,幾乎是剛吃的東西,轉眼就吐了出來。」安安的父親說。
醫生見此狀也十分不解,便開始進一步檢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竟發現安安的右側頂枕部出現了巨大佔位,且性質不明!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安安的父母得知該情況後,立即趕到了醫院!
醫生在詳細詢問了安安父母及爺爺奶奶關於患兒的病史,並結合檢查的結果綜合考慮,懷疑安安腦中的不明物應該是化膿性物質。
終於,醫生在進行檢查時發現,安安左下頜第二門牙是齲齒,並且有膿性的液體流出。
為了安安的生命安全,醫生決定立刻對安安實施開顱手術,並進行右側頂枕部腦膿腫切除術!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最終,手術成功,安安也轉危為安。
醫生表示,口腔是一個有菌環境,牙周及面部有豐富的血液循環和顱內相通。
當發生牙髓炎、牙周膿腫時,細菌就容易從這些通道進入大腦,導致腦膿腫或硬腦膜下積膿發生。
而且,膿包反覆生長,其實是感染在擴散,摳破皮很可能加劇細菌從血液通道擴散!幸好安安及時接受抗感染和手術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沒想吧?一顆小小的蛀牙,竟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那麼各位寶媽奶爸,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防止寶寶出現蛀牙的問題呢?
別著急,跟著小康君往下看~
寶寶出第一顆牙就該刷牙了
很多寶寶的牙早早的壞了,都是因為忽略了口腔的清潔!
其實,當孩子萌出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該刷牙了。
特別是奶粉餵養的寶寶更應積極接受刷牙,因為配方奶粉中的蔗糖易腐蝕牙齒,而母乳中含的是乳糖和低聚糖,寶寶患齲齒的機率相對小一點,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尚未出牙的寶寶可以每次吃完奶喝兩口溫水清潔口腔,也可用乾淨的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蘸水輕輕清潔寶寶的牙齦。
等到寶寶萌出第一顆牙後,就可以用矽膠指套牙刷、乳牙刷、兒童牙刷幫寶寶或引導寶寶刷牙了。
家長如何幫不同階段的寶寶
清潔牙齒呢?
(圖片來源:網絡)
1
出牙前
千萬不要認為寶寶沒出牙就不需要清潔口腔!
無論寶寶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要在每次餵奶後給寶寶餵口水清潔下口腔,以免口腔或舌下存積奶水滋生細菌生成口腔疾病或齲齒。
2
出牙中
家長在寶寶每次進食後要用乾淨衛生的紗布蘸水,像撫摸一樣輕輕地擦拭寶寶的牙齦、牙齒和口腔黏膜,表面、外側和內側以及將要長出的牙尖都要清潔到位。
3
出牙後
家長要根據寶寶出牙的情況,準備一個適合寶寶的牙刷去幫助寶寶刷牙。
至於如何幫寶寶挑選適合的牙刷,可以戳?了解。
但家長一定要注意刷牙的節奏和力度,不可過快、過重,不然寶寶的牙床和口腔組織就容易破損出血,細菌們就有可能趁虛而入,反而更不利於寶寶的口腔健康。
此外,兩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讓寶寶「玩牙刷」了,讓寶寶模仿和學習家長的刷牙動作,培養寶寶刷牙的興趣,認識牙刷和水杯,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家長一定要教會寶寶正確的刷牙方法,上下、左右、前後、舌頭表面,這些地方都要清潔到,而不是做做樣子,不然刷牙也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牙齦腫痛、化膿千萬不要拖!
還有一旦口腔疾病合併有發熱、頭痛、視物不清、精神變差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