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八星!中法海洋衛星成功發射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楊璐)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0月29日)8時4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法海洋衛星。據悉,這是中法兩國攜手和平開發和利用外層空間的實際行動,將在兩國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以及全球海洋環境監測、防災減災、氣候變化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中法海洋衛星是兩國合作研製的首顆衛星,中方負責提供衛星平臺、海風觀測載荷及發射測控,法方負責提供海浪觀測載荷,衛星數據雙方共享。中法海洋衛星將首次實現海風和海浪同步觀測。衛星裝載了中方研製的微波散射計和法方研製的海洋波譜儀,將在距地520公裡的軌道上24小時不間斷工作,在全球範圍內對海洋表面風浪大面積、高精度同步觀測,進行與海洋、大氣有關的科學實驗和科學應用,進一步科學認知「無風不起浪、無風三尺浪、有風就有浪、後浪推前浪」等海洋動力環境的變化規律,提高對巨浪、海洋熱帶風暴、風暴潮等災害性海況預報的精度與時效。除此之外,中法海洋衛星還能觀測陸地表面,獲取土壤水分、粗糙度和極地冰蓋相關數據,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基礎信息。中法海洋衛星獲得的探測數據將由中法兩國科學家共享,還可提供給世界各國科學家、預報員使用,為海上船隻航行安全、全球海洋防災減災、全球海洋資源調查提供服務保障。2005年,中法兩國政府籤署關於天文和海洋衛星領域合作的行政協議。2006年,中法兩國航天機構籤署諒解備忘錄,明確職責分工。2009年,中法海洋衛星正式立項。2014年3月,在兩國元首見證下,兩國航天機構籤署協議,將中法海洋衛星列入了中法合作中長期規劃。2018年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參觀了中法海洋衛星總裝測試現場。中法海洋衛星工程立項審批、組織管理由國防科工局負責,自然資源部為用戶部門。衛星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有效載荷由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和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研製,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此次發射還搭載了1顆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研製的科教衛星,以及6顆國內有關單位研製的科學技術試驗衛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89次發射。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溫薷

相關焦點

  • 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原標題: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搭載發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八一03星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一箭13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  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  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報導  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李國利、朱霄雄)一箭13星!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 一箭五星刷新紀錄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上午7點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脈衝星試驗衛星。該星屬於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開展在軌技術試驗。
  • 我國「一箭9星」發射9顆重要衛星,印度一箭百星更牛嗎?未必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實施了一次一箭9星發射任務並取得了圓滿成功,完成該任務的是我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它成功將資源一號04A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
  •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20星」
    ·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並在升空26分鐘後把搭載的20顆衛星成功送入軌道。據當地媒體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原計劃發射22顆衛星,但由於兩顆外國衛星因故未運到,這枚火箭只攜帶了總重量為1288公斤的20顆衛星。
  • 中國「一箭三星」成功發射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遙感衛星星座
    中國「一箭三星」成功發射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遙感衛星星座 2018-03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北京時間31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高分一號02、03、04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吉林一號衛星總指揮:從一箭20星到一箭三星難度未降
    11月21日12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
  • 一箭五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此前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火箭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它能將中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 一箭五星!長徵八號首發成功
    它將與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等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為何長徵八號專門瞄準了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需求?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航天專家表示,太陽同步軌道的軌道平面與太陽的夾角保持不變,有利於衛星對地面進行長期觀測。
  • 英媒:印度一箭八星計劃成功系該國太空事業新裡程碑事件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27日報導,26日印度成功發射火箭,同時將八顆衛星送入兩個不同的地球極地軌道,這一最長也最為複雜任務的完成標誌著該國的太空事業向前邁了一大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對一箭八星的成功發射表示欣慰,他指出這一成功發射「對於印度來說是極大的歡欣與榮耀」,印度的火箭專家們「創造了新的歷史」。
  • 中午11點22分,太原衛星中心又傳出巨響,「一箭9星」發射成功
    就在20日中午11點22分,伴隨著來自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一陣巨響,長徵4號乙運載火箭迸發出烈焰,託舉起了三個國家的航天夢。據了解,這次發射活動相較於以往,最大的特點就是同時搭載了9顆衛星。 除了我國的「天琴一號」技術驗證衛星外,還有中巴(巴西)地球資源衛星04A星,以及贈送給衣索比亞的一顆微小型衛星等8顆衛星。可以看出,這兩個國家都是不具備航天發射能力的。
  • 一箭九星!「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海上成功發射
    15日9時23分,在海天一色的黃海海域,我國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以「一箭九星」的方式發射衛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一箭五星升天!
    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12月22日12時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
    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 一箭13星!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一箭七星 中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九星!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同時還能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遜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 今天火箭發射成功:一箭八星!
    2018年10月29日(周一)08時4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CFOSAT(中法海洋衛星)、瀟湘一號02星、照金一號(銅川一號)、長沙高新號、天府國星一號(星河號),以及一顆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研製的科教衛星CubeBel-1(BSUSat-1)等共八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是中國今年第31次航天發射,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289次發射!
  •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十星,其中4顆商業衛星來自美國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十星,其中4顆商業衛星來自美國 人民視覺 圖新華社新德裡11月7日消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7日利用一枚PSLV-C49型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10顆衛星,其中包括1顆印度的地球觀測衛星EOS-01,另有9顆國際商業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首個民用衛星星座
    IT之家3月31日消息 據央視報導,今天,我國成功以「一箭三星」方式發射3顆光學衛星,這也是我國成功發射並將投入使用的首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今天中午(31日)11點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以「一箭三星」方式發射3顆光學衛星。
  • 一箭60星成功發射,馬斯克太空「種」星再進一步
    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三,SpaceX公司成功發射並部署了第七批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進入軌道,此次發射任務由獵鷹9號火箭承擔。據了解,SpaceX的星鏈計劃開始於2015年,SpaceX創始人馬斯克的目的是開啟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即利用衛星組成太空網際網路以為地球提供寬帶服務。按照星鏈計劃的預期,初期只需要達到400顆衛星就能提供初步運行能力,但要達到重大運營能力,至少需要800顆衛星。此次發射成功,預示著馬斯克的星鏈網絡開始具備了初步運行能力。